“太州城头风猎猎,胡尘漫卷欲遮天。”
首句刚成,他便停下笔,侧过头看向众人。
“好!起笔便有气势!”
刘秀才第一个高声叫好,“‘风猎猎’‘欲遮天’,寥寥数字,便将鞑子压境的紧张感写得淋漓尽致!王兄才思,果然不凡!”
李监生也连忙附和:“可不是嘛!单看这’胡尘漫卷’四字,便似见着城外鞑子骑兵奔来的景象!王兄这笔力,怕是连那’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林将军都要逊色几分!”
周围众人也跟着夸赞。
有的说“意境雄浑”,有的赞“用词精准”……
听得王举人眉开眼笑,方才的局促一扫而空。
他清了清嗓子,又挥毫写下第二句。
“书生握管当长剑,敢教狼烟散云巅。”
“妙!妙啊!”刘秀才激动大喊,“‘握管当长剑’,将我等文人的志气写活了!不执刀枪,却以笔墨为兵器,这份豪情,比那战场上的将军还要动人!”
“何止动人!简直是振聋发聩!”
一位穿着青布长衫的秀才凑上前来,指着“敢教狼烟散云巅”一句,满脸赞叹。
“这’敢教’二字,尽显我等文人的傲骨!鞑子再凶,也抵不过我等笔下的锋芒!王兄,此句必能流传千古!”
王举人被夸得心花怒放,一口气写下后两句:“且待今朝书壮志,明朝笑看凯歌还。”
写完,他将笔一搁,得意地看着众人。
“好一首七言!对仗工整,气势如虹!”
刘秀才率先鼓掌,其他人也跟着拍手,雅间里顿时一片热闹。
“王兄这首诗,当为守城第一佳作!”张秀才提议道,“不如给这首诗起个名字?就叫《太州守志》如何?既点出地点,又彰显我等的志向!”
王举人连连点头:“好名字!就叫《太州守志》!”
他看着宣纸上自己的诗作,越看越满意。
“王兄写完,该轮到我了!”
刘秀才迫不及待地拿起笔,蘸了满满一砚墨,下笔如飞。
“胡骑叩关声渐紧,太州学子气轩昂。”
“好!起句便有对比!”王举人立刻捧场,“‘胡骑叩关’写敌势汹汹,‘学子气轩昂’显我等镇定,一抑一扬,尽显章法!”
刘秀才听得喜上眉梢,笔尖不停:“墨痕点点凝豪气,诗韵声声振国殇。”
“‘墨痕凝豪气’‘诗韵振国殇’,这两句写得太妙了!”李监生激动地说道,“将笔墨与家国情怀结合,比单纯写杀敌更有深意!刘兄这文采,果然名不虚传!”
张秀才也跟着夸赞:“可不是嘛!寻常人写御敌,只会写刀光剑影,刘兄却能从笔墨入手,写出我等文人的担当,这份境界,实在难得!”
刘秀才脸上笑开了花,手腕轻转,写下最后两句:“莫道书生无寸力,笔锋能破万重霜。”
写完,他将笔一放,得意地看向众人:“诸位请看,此诗如何?”
“好!’笔锋能破万重霜’,这句堪称千古绝句!”
王举人率先叫好,“既回应了开头的胡骑,又彰显了笔墨的力量,刘兄此诗,与我那首《太州守志》相比,竟是不相上下!”
“何止不相上下!我看还要更胜一筹!”
李监生说道,“刘兄这首诗,用词更显雅致,意境也更为深远,当为今日最佳!”
刘秀才连忙谦虚道:“哪里哪里,不过是一时兴起罢了,比之王兄,还差了几分气势。”
众人又是一番吹捧。
接下来,张秀才、吴秀才等人也纷纷提笔写诗。
,每一首诗写完,都会引来众人的阵阵夸赞。
张秀才写《守关吟》:“胡尘滚滚近城关,墨客挥毫意未阑。但使诗声传四海,何愁鞑靼不心寒。”众人赞其“立意高远,气魄非凡”;吴秀才写《太州御敌歌》:“城头鼓角声悲壮,案上笔墨气轩昂。我以诗行作壁垒,定教胡骑莫敢闯。”众人夸其“构思巧妙,气势磅礴”。
烛火越烧越旺,众人的兴致也越来越高。
桌上的宣纸一张张叠起,每一张都写满了激昂的诗句。
“诸位,我看今日这几首诗,各有千秋,都该张贴在城门口,让全城百姓都看看我等文人的志气!”
张秀才提议道,其他人纷纷赞同。
雅座外。
几个伙计忍不住嗤鼻。
“什么狗屁文人,还敢跟大人比,真能吹牛逼……”
“就是,七八个人,老子一刀就能劈死……”
“老子半刀……”
“老子一拔刀……”
“你拔刀怎么劈死?”
“不劈啊,吓死他们……”
“嘿嘿嘿嘿……”
“哎你们说,鞑子能不能打进来啊?”
“管他呢,反正鞑子要是真打,大人肯定会来救……”
“你咋知道?”
“废话……”
……
对于鞑子大军压城的消息,大部分人恐慌,少部分人兴奋,也有人在担忧着远行的亲人。
王府内院,那座偏僻的院落,几乎被人遗忘。
这院子,被镇北王派人看管了十几年。
墙头的青砖早已斑驳,角落里的青苔年复一年地生长,如今也没人来清扫了。
像她们这些被软禁的人,活着的唯一念想,就是再见一眼那个心心念念的身影。
夜已深,院外巡逻士兵的脚步声远去。
唯有正屋的一盏油灯还亮着。
昏黄的光透过窗纸,将屋内四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投在满是裂纹的墙面上。
伺候的老仆早已歇下。
十几年的囚禁生涯,让她们早已习惯了凡事亲力亲为,也习惯了彼此间沉默的陪伴。
只是今夜,谁都睡不着。
“鞑子怎么会打到这里?难道说,北境失守了?”
“娘,您别担心,将军他吉人天相,一定会平安无事!”
“是啊娘,您忘了?镇北军可有好几万兵马呢,将士们个个骁勇善战,鞑子不过是些乌合之众,怎会是他们的对手?下午那些人说鞑子到了城外,定是虚言,说不定是有人故意散播谣言,想扰乱民心呢!”
“哎呀娘,您看这满城什么动静都没有呢。若是鞑子真的来了,城门口早就乱成一团了,哪会像现在这样安安静静的?您可别自己吓自己了……”
“就是,二妹说的对,咱们急什么呢……”
“可不是嘛,娘,您忘了上次那孩子说什么?将军长命百岁呢……”
“呵呵……”
“唉,菩萨保佑,我儿长命百岁……”
“娘,您也要长命百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