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川瞳孔一颤。
原来如此!这是三公子赵景瑜背后的母族势力,通过后宫这条隐秘的渠道,在向他传递信息!这意味着,世子与二公子在暗地争斗的同时,看似低调的三公子,通过其深植于京城权力中枢的关系,给他抛来了橄榄枝。
自古以来,权势争斗也好,王位争夺也罢,归根结底便是兵权之争。
说白了,手里有人有刀枪,说话才有人听。
二公子在镇北军中步步为营,这位三公子,便要将注码押在他这枚棋子之上。
这位瑾娘娘的几句话,其背后所代表的潜在支持与政治分量,分量远比千军万马更为沉重。
太监观察着林川眼中的震惊,知道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关窍。
“娘娘让咱家带话给将军……北疆风大,望将军站稳脚跟,免得一时不慎,被大风啊,给吹倒了……望将军善自珍重,看清前路。”
话音落下,厅内一片寂静。
林川心念电转,瞬间权衡了所有利弊。
他知道此刻绝不能轻易表态。无论是感激涕零地接受,还是断然拒绝,都不合适。
“末将微末之功,竟劳娘娘与……贵人如此挂心,实在惶恐。请天使务必转达末将的感激之情。娘娘的教诲,字字金玉,末将定当时刻铭记于心,谨慎行事,以报天恩。”
这番回答,实属场面话。
太监是何等精明之人,闻言笑了笑:“林将军滴水不露,如此老练,倒与年龄不甚相符……咱家旨意已传,话已带到,就此告辞。”
“天使慢走!”
林川亲自将太监一行人送出大门。
望着车驾远去,消失在街道尽头,他的脸色才缓缓沉了下来。
没人知道他在想什么。
风有些大。
……
孝州城。
知府刘文清摸了摸长出新茬的脑袋,戴上了官帽。
“大人,朝廷此番……为何突然要在北疆试行这‘粮饷折色’的新法?边军粮秣,向来由江南税粮支应,如今一概改征银钞,命边镇自行采买,下官……下官实在心中无底啊。”
说话的是孝州府粮捕通判孙璞,一个年约三旬、模样五旬的官员。他原是孝州通判,因得罪西梁王被贬,刘文清复出后,知道他钱谷刑名娴熟,便又将他调回来,协助知府专司粮饷、巡捕事宜。
孝州地处要冲,本是富庶之地。只是最近几年生灵涂炭,百废待兴。镇北王在收复孝州的捷报中,极力举荐刘文清出任孝州知府,称其“清直刚劲,可安反侧之地”;同时保举在屡立战功的青州卫指挥使林川,兼领新设的孝州卫指挥使。
这一文一武的任命,朝廷皆准。
然而,这安抚地方的担子还没挑稳,朝廷推行新政的消息便已送达。
刘文清转过身。
如今他年近六旬,一场重病之后,更显面容清癯。
他没有立刻回答孙璞,而是踱步到窗边,推开了木窗。
一股混合着泥土气息的春风涌入。
窗外,是刚刚摆脱战乱和疫情的孝州城。
一些百姓正在官府组织下清理街道,偶尔有商贩吆喝几声,但更多的,是面黄肌瘦、眼神惶恐的难民,聚集在街头巷尾,等待着官府的稀粥赈济。
“无底?”刘文清开口,“孙通判,你掌管钱粮刑名,依你之见,如今府库还有多少存粮?够这满城百姓和孝州卫将士支撑多久?”
孙璞略一沉吟,脸色更加凝重:“回禀大人,府库空得……几乎可以跑马了……”
刘文清皱起眉头。
孙璞继续道:“去岁秋税尽数被西梁叛军掠去,城中富户亦多遭洗劫。眼下这点粮食,还是林将军接济的军粮,加上从周边侥幸保全的乡堡紧急调运来的,若是精打细算,掺些麸糠野菜,恐怕……也难维持一个半月。”
“一个半月……”刘文清轻轻重复了一句,“朝廷税粮和拨付,本是这孝州城续命的根基。如今一纸公文,命我等自行采买。听起来是给了方便,手中有银,何愁无粮?”
他转过身:“可这孝州刚经战乱,百业凋敝,商路梗阻,方圆百里,还有几家大粮商有足够的存粮?即便有,他们见我等急需,会按太平年景的官价卖给我们吗?朝廷这折色定下的银价,怕是比往年粮价低了不止三成吧?”
孙璞点点头:“大人说的是……这折色银根本不够用,届时银贱粮贵,我等岂非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眼睁睁看着……”
“怕的倒不是不够用。”刘文清打断他,嘴角泛起冷意,“而是有人,不打算让我们顺顺当当地买到粮,坐稳这孝州!”
他走回公案前:“粮饷折色,看似朝廷体恤边镇,给予灵活。可这灵活是福是祸,全看掌控这折色定价与采买门路之人,是心向朝廷,还是另有所图!”
他抬起头,目光越过庭院。
“林将军那边,想必也已接到消息。这粮饷折色的新政,头一个考验的,便是青州和孝州啊!”
“还有镇北王……”
“镇北王与我何干?”
“下官多嘴了……”
“孙通判,你即刻秘密去办几件事……”
“大人请吩咐!”
“第一,暗中查清城内尚存粮铺、大户的底细,摸清其存粮数目及背后关联;第二,派可靠之人,扮作行商,探查通往江南粮道是否畅通,有无大宗粮食交易;第三,严密监控市面粮价,一有风吹草动,立刻来报!切记,务必隐秘,勿要打草惊蛇!”
“下官明白!这就去办!”孙璞精神一振,连忙躬身领命。
刘文清微微颔首,再次将目光投向窗外,低声自语:
“朝中议定新政,镇北王不可能不知晓……他力主起复我这带罪之身,坐镇孝州……是看中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压住阵脚,安抚民心,还是觉得……我刘文清,正适合用来试试这新政的锋芒,或者……当那替罪的羔羊?”
春风拂过,带来是山雨欲来的沉闷。
广袤的田野间,地头之上,无数身影正躬身忙碌。
他们垦荒、播种,奋力开凿水渠,加固堤坝,将赖以活命的最后一点粮种,小心翼翼地埋进饱经战火蹂躏的土地,期盼着半年后那救命的收成。
然而,无人知晓,一场足以席卷整个北疆的粮食危机,正悄然压境。(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