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怎样了?快说快说!”
众人忍不住催促道。
老兵清了清嗓子,笑道:“后来啊,她一路追杀大人,后来被大人引去了草棚,本以为能得手,没想到咱大人早有防备。具体怎么打的,没人看清,只听见草棚里叮叮当啷响了一阵,再出来的时候,那姑娘就被大人制住了,乖乖束手就擒!”
“大人也太厉害了吧!”有人忍不住赞叹。
“那是自然!”老兵一脸自豪,“后来大人没杀她,还把她留在了堡里。慢慢相处下来,这姑娘就对大人服了气,再后来,照着铁林谷的斧头旗,设计了这镰刀旗,说是要跟大人并肩作战!再再后来,就成了咱的三夫人……”
“原来是这么回事!”战兵们恍然大悟。
“那大人一定是以抱制抱,把三夫人拿下的……”
“什么以暴制暴?”
“哎呀,抱你还不懂嘛?”
有人比划了个手势。
众人哄然发出一阵笑声。
“没想到三夫人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年轻战兵啧啧称奇,“又能打,又对大人这么上心,真是厉害!”
“那可不!”老兵笑着说道,“有大人运筹帷幄,有三位夫人这样的能人相助,还有咱们这些弟兄,再加上厉害的火器,别说一个李遵乞,就是来十个,咱也能给他拿下!”
“说得对!拿下李遵乞!打通河西!”不知是谁喊了一声。
“拿下李遵乞!打通河西!”
“拿下李遵乞!打通河西!”
“拿下李遵乞!打通河西!”
众人立刻跟着附和,喊起了口号。
口号声一波高过一波,震天动地,飘向灵州城的各个角落。
远处城墙上,留守的兵士们听得清清楚楚,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扒着城墙垛口朝着营地这边张望。他
有人忍不住跟着低声念叨:“拿下李遵乞……真想去啊。”
林川正跟二狗、周虎等人围在桌案前,对着地图商议出征的路线和沿途的安排。
外面突如其来的呐喊声冲进来,几人都下意识抬起头,愣了愣。
林川侧耳听了两句,笑了起来,摆摆手道:“不用管,肯定又是哪个老兵在给弟兄们鼓劲儿,做思想政治工作呢。”
说罢,他低头指着地图上的河道:“咱们接着说……”
众将对视一眼,都默契地笑了笑,收回目光跟着看向地图。
大人说的“思想政治工作”,以前也听过好几次。
一开始他们压根摸不着头脑,不知道这词儿到底啥意思,还私下里琢磨过半天。
可听得多了,再看看每次弟兄们那股子嗷嗷叫的劲头,也就大概明白了。
无非就是老兵拿过去的事情吹吹牛逼,让大家心里热乎起来,打仗更有干劲儿呗。
二狗挠了挠头,心里暗道:
还是大人会说,这么个事儿,还能整出个新词儿来。
不过别说,这思想政治工作还真管用!
你听外面这喊得,跟要立刻冲上去砍人似的……
……
午时过后,林川率领一千五百名战兵来到黄河码头。
冬日的黄河水面泛着浑黄的光,风一吹,卷起层层浪涛。
河面上停着七八十条木船,大小不一,正是河西船帮的船队。
罗千帆穿着一身干练的短打,带着数百船工等候在岸边,见林川来了,连忙迎上来躬身行礼:“林大人,船只都检查好了,粮草、淡水、柴火都备足了,每条船上都安排了经验丰富的船工,可随时启航!”
林川目光扫过船队,大船能容下两百人,船体宽大,吃水稳;小船只能坐二三十人,灵活轻便。这些都是黄河上常见的传统木船。
“罗帮主辛苦。林川道,“石门关离此路途不近,沿途的暗礁浅滩,就全靠你了。”
“大人尽管放心!”罗千帆拍着胸脯,语气笃定,“我跑这黄河水道几十年,从灵州往上到预定靠岸点,哪处有暗礁、哪段是浅滩,闭着眼都能说出来。只是冬日逆水行船,全靠风力和船工摇橹,速度慢些,约莫得三日才能到。”
“不着急,稳妥第一。”
林川说道,“沿途留意两岸动静,谨防党项人发现,沿河设伏。”
“大人提醒得是。”
罗千帆点头,“我已安排了几个老船工轮流望风,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示警。”
林川转头对身后的将士们道:“按预定编制登船,大船载重骑兵和火器,小船载步兵,动作快些,别耽误了启航时辰!”
“喏!”将士们齐声应和,开始有序登船。
战兵们牵着战马,小心翼翼地走上跳板,生怕惊到马匹。
火器营则推着手推车,将火器装备运上大船,稳稳地放到船舱里。
剩下的步兵们动作麻利,很快便登上了各条小船。
大军渡河本有两条路可选:
一是直接横渡黄河到对岸,再转陆路奔赴石门关;
二是坐船上溯,沿黄河上行三四日,抵达距离武威最近的下船点,再改陆路进军。
林川最终选了后者。
主要原因便是船帮运力有限,无法承载太多马匹。而且此番目标是石门关的党项人,万一直接渡河到对岸,被平夏军发现,反而会额外生事。
这次出征,除了重骑兵的战马随船同行,其余步兵皆未配马。
若是等黄河结冰再骑马过河,至少还得熬个把月,他可没耐心等这许久。
罗千帆在岸边来回踱步指挥,时不时冲船上的船工高喊几:
“检查好船舵!”
“把缆绳再系紧些!”
“粮草淡水都归置妥当,别晃洒了!”
林川站在他身旁,目光扫过陆续登船的将士,眉头微微舒展。
驼城部的物资赶得及时,灵州城防交接顺利,船队也已整装待发,出征的第一步总算是稳妥了。
接下来,便是溯河而上,直面石门关的党项劲敌。
这一战,只能胜不能败。
待将士们尽数登船,林川转身踏上旗舰的跳板,稳稳站在甲板上。
黄河在这里一路向北。
冬日凛冽的寒风从北方呼啸而来,反而为船队扬帆逆行助力,正是天公作美。
“启航!”罗千帆见一切就绪,高声下令。
船工们齐声吆喝起号子。
众人合力拉动帆绳,一张张船帆次第升起,在北风中鼓得满满当当。
橹桨入水,奋力划动。
几十条木船缓缓驶离岸边,朝着黄河上游的方向前行。(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