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忤生为王

    直接的,就向吴王跪拜了。

    这一幕,完全的被百官看在眼里。

    两个人同为皇子,虽然忤生并未封王,但这不是功劳的问题。连九岁的魏翊寻都能封长沙王,他纯粹是因为不受皇帝喜欢,故而不封。

    但喜欢不是标准。

    现在,他是所有皇子里,唯一立了天功的,以他的履历和民望,完全可以去争一争,不用归在吴王麾下。

    哪怕这争赢的概率极小,但并不影响他有资格。

    可谁曾想,他没有一丝的野心。

    而现在,他直接归在了吴王麾下。

    那吴王的赢面,便一下子盖过了晋王!

    赵毅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在文官属列的叶长清,虽然也在微笑,但他注意着吴王,还有着对面的魏忤生时,有了些隐忧。

    吴王得积极,但他似乎有点克制不住了。

    六殿下的归顺也过于干脆,愈是不争的人,愈是让人担心。

    当然,他们现在还没有从容到,能够去想继位以后如何削藩。

    无论怎么说,当下的吴王,就是获得了强大助力,小压晋王一头。

    “走吧。”

    将魏忤生扶起后,吴王抓着他的手,往城门走去。

    随行的太监,撑着红色丝绸为面、装饰蟒纹样并缀有珠宝垂饰的华盖,要为二人挡雪。

    吴王直接摆手,让其退下。

    两个人就这样,硬扛着风雪,走在百官中间。

    两侧的文武,一同的双手交迭,屈身行礼:“恭贺六殿下凯旋!”

    整个京都的大人物,差不多都在这里。

    其中有吴王党,也有晋王党。

    但更多的,是维护自己的世家党。

    孙恒就在这里,看着六皇子和吴王,在拥戴之中,走向盛安。

    那日父亲猜对了,朔风打了败仗的好消息,就是皇帝亲自散播的流言,为的就是后续的抓人,给宋时安泄愤。

    好在,他提前的跟那些人说了,不要乱动,不要乱说。

    士族党的人是得以保存了,但还是硬抓了一些品级低的。

    甚至说,锦衣卫的人在国子监逮完人后,直接就朝着大理寺来了。

    前大理寺卿陈凌,就跟江南士族算是同盟,自己也在大理寺任要职,其中寺里不少的人,都可以说是孙司徒的人。

    皇帝是冲着我扬州孙氏来了!

    在跟着吴王回城时,几位官员凑到了孙恒身边。而他,表情勉强的摆了摆手,示意众人不要说。

    至少这个节骨眼,避一下锋芒。

    这盛安的人心,不安了。

    当然,这个‘人’指的是大人物。

    魏忤生一进瓮城,从内城门而入,便看到了无数的百姓,顶着大雪,等在路边。

    中轴天街,一眼望去,两侧的百姓,乌泱泱一片,望不到边。

    所有人,全部都望向魏忤生。

    然后陆陆续续的,于雪中跪下,对着他叩拜。

    忤生停下脚步,被这民意的万千之心席卷包裹,完全愣住。

    而他,也给百姓带来了感动。

    侵染铠甲的血渍,残破的厚布披风,消瘦的脸庞,就像是刚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一样。

    他们的皇子,与他们的孩子一样,亲自的上战场杀敌!

    “他们,这都拜的是你。”握着小魏的手,吴王笑着道。

    魏忤生在发愣中回过神来,看向了吴王,并未对这一句敏感的话做高情商的反应,而是平和的说道:“拜的,是这一场尸体堆起来的胜利。”

    他这般,反而让吴王更加放心:“这一次,所有阵亡的、伤残的士兵,我一定去尽力的让每一个人的抚恤都发到,也会向陛下申请,为他们的家眷,免最高的五年税赋,分文不取。”

    听到这话,魏忤生双手握拳,感谢道:“我替那些兄弟,谢吴王殿下。”

    “何必跟四哥如此客气?”他笑道。

    而魏忤生也在短暂的酝酿后,调整道:“四哥,我都听你的。”

    这一声四哥,爽到了吴王的心里。

    这些皇子之中,跟他血缘最亲近的是晋王。

    那位是一母同胞。

    在原太子死之前,两个人还是兄友弟恭的。

    可太子和宁王双双殒命后,两个人的关系,一下子就变质了。

    因为储君的位置,他们都有机会了。

    而因为这种改变,其余的兄弟们,也都跟着变了方向。

    中平王直接就和晋王绑定在了一起,两个人如影随形,像是真正的亲兄弟。

    自己这边呢,一直都没有皇子来投。

    当然,是不具备这种条件。

    肃王病秧子,长沙王太小,江陵王在外地。

    现在,自己这边多了一个忤生。

    自己比晋王强。

    忤生比中平王功高。

    稳了!

    “不是听我的。”吴王对魏忤生,展露出关爱的笑意,“是我们俩兄弟,要互相搀扶。”

    “好。”

    此前从未有过太多交际的二人,携手的,在风雪中,走向权力中枢。

    ………

    进入皇宫后,于侍前殿中,太监为二人解下披风,扫除浮雪。

    魏忤生身上,只剩下金鳞铠甲。

    “快去为六殿下挪来火盆取暖。”陈宝差使一旁的太监。

    “不必了,陈公公。”硬汉小魏直接拒绝。

    在朔风守城那么多日,早就将其的身体心性,都磨砺到了顶级。

    他甚至觉得这盛安的风雪,太温和了。

    《从弗雷尔卓德归来的魏忤生》

    “那殿下,就请吧。”

    陈宝礼貌微笑,伸出手来。

    “嗯。”魏忤生在走之前,回头对吴王点了下头。

    “好好与父皇说。”吴王叮嘱道。

    两个人都是要见皇帝的,不过因为一些牵涉九族的‘凉州案’,忤生要先单独当面对皇帝解释一下。

    这个环节,其实也相当的关键。

    吴王还有点担心,从未涉及政治,只打过一场仗的魏忤生顶不顶得住。

    但宋时安,应该跟他叮嘱过吧?

    就像每次进宫时,叶长清对自己那样。

    有点想见忤生身旁的那个人呢。

    “殿下,请坐。”太监为吴王搬来了椅子。

    “嗯好。”

    吴王坐了下来,平静的表情下,是内心不止的波涛。

    ……

    这一次的召见,是在皇宫的太元殿,百官朝会这样一个最重要的地方。

    身着铠甲的魏忤生,走入殿中后,匍匐一拜。

    “平身。”龙椅上的皇帝,老迈的他,愈发威严。

    魏忤生站起身来,在大殿的居中。

    此时,殿内只有三个人。

    皇帝,魏忤生,陈宝。

    虽殿门是敞开的,但这里说的话,足以屏蔽全天下。

    “你见过姬渊了?”

    二人见面的第一句话,便来自于皇帝陛下的好奇询问。

    “回陛下,是。”魏忤生直接答。

    “他看起来如何?”皇帝语气里,充满了兴趣。

    魏忤生在沉默的思忖过后,回答道:“一代雄主。”

    “哦?”这个回答让皇帝感到意外,“你惧他?”

    “见面时,臣胯下坐骑一直踌躇不定。”魏忤生如实交代。

    “但你赢了他。”

    “臣能够退敌,是因为陛下调动军队,牵扯了大量的兵力,让姬渊一直有顾虑,不敢持续围城。”魏忤生回答道。

    “你很谦逊,也知进退。”

    同样是藏,但他的藏跟晋王相比,让皇帝舒服得多。靠在龙椅之上,他相当随和道:“但没有人,可以磨灭朔风守城的功绩,哪怕是连朕都不可以。这一仗,就是你赢的。就是那万千将士,赢的。”

    “臣感念圣恩,不胜惶恐。”

    魏忤生拜了一拜,再起身。

    “不过赢归赢,有些事情,需要你对天下做出解释。”

    皇帝的语气,逐渐的严肃:“琅琊夺权调兵,何人所为?”

    “回陛下。”魏忤生丝毫不乱,答道,“是儿臣想出来,并决定的。”

    “那为何是宋时安与你进的琅琊,然后由他领禁军接管军队?”

    “臣欲调兵,需要人手,便令他替儿臣执行。”

    “那朔风豪族的联名弹劾,直指宋时安,说他掌控了大权,可有此事?”

    “联名弹劾系朔风豪族之首张温胁迫,那些人已经认罪,希望能进盛安澄清。且张温一家与齐贼暗通,证据确凿,已全部关押。”魏忤生继续郑重其事道,“宋时安进城之后,为我军后勤,从未掌控过兵权,一直履行的是县令之责。”

    “那对禁军擅自封官许愿呢?”

    “是臣的决定。”

    魏忤生,揽下了一切。

    “魏忤生。”

    突然的,皇帝直接喊出他的名字。

    “臣在。”魏忤生抬头。

    “潼门关败了,赵湘败了,武威败了,只有你赢了姬渊。也只有你,能赢姬渊。”

    既然所有事情都是他做的,那所有功劳肯定都是他的,皇帝凌然道:“朕要封你做秦王,司州刺史,大将军。”

    这三个头衔一下来,连陈宝都定了一下。

    这殊荣,超出了所有的皇子。

    这就是真太子。

    而且皇帝的话一言九鼎,是绝对的法理,不可能作假!

    可魏忤生,仍然淡定。

    “这全部的功,是你的。但过,需要有一个人来扛。”皇帝伸出手,道,“宋时安死了,这都归你。”

    这不是试探。

    皇帝,真的给他选。

    藏的再深的人,也得冒出头来,因为藏的目的,就是得到这一切!

    而再一次的,魏忤生缓缓的跪下,对着皇帝一拜:“臣什么都不要,臣只要宋时安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寒霜千年不错,请把《寒霜千年》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寒霜千年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