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你们摸的,我也摸的

    沈叶这张表做得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上面列的是事项,底下对应的是时间。

    每项后面,都有着吏部尚书的名字、籍贯、被罢黜的人员名单及籍贯,还有就是同朝为官的同乡人数。

    这是什么意思?

    甄演一时没看懂,但他心里清楚,太子绝对不会无缘无故弄出这么一张表来。

    就见表格第一行,吏部尚书那一栏,名字赫然写着李善长,籍贯是亳州。

    他主持的那次京察,一下子罢免了二百三十五人!

    看到这个数字,有人倒吸一口冷气,心说这次京察,可真是够狠的,一下子拿掉了这么多人,这让京城的官员们怎么过日子啊!

    可当大家仔细观看这些被罢免官员的籍贯时,不少人就从中看出门道来了:

    这些被罢免的人,大多来自于苏杭一带,而亳州以及周边地区的,却是一个都没有。

    看到这等情形,大家心里明白了:这位李大人,在他主持的那次京察中,还是给了同乡几分面子的。

    接着,大家的目光又移到了第二行,就见吏部尚书的名字已经变成了杨宪,这位的籍贯是苏杭。

    他主持的这次京察,罢免的人数少了一点,是一百三十二人!

    可上一轮被罢掉了上百人的苏杭籍官员,没有人被罢免,就好似他们那边已经没有人在朝廷任职了。

    反倒是亳州那边的人,这次被罢免的却多了起来。

    这是报复吗?

    还是应了那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第三任吏部尚书是胡惟庸,这次京察罢免的人数和杨宪时期差不多,但是人员的籍贯分布又变了……

    一行,两行,三行……

    乾熙帝盯着偌大的白色绢布上的内容,嘴角挂着一丝讥诮。

    不过,当他看到最后一次京察的记录时,脸色却阴沉下来。

    因为最后一次京察的主持者,乃是马齐的老爹马思翰,这位吏部尚书罢免的人数也不多,只有四十多人。

    但这些被罢免的人里,既没有马齐老家那边的人,也没有和马齐一家有任何姻亲关系的。

    平时,乾熙帝根本就不会留意这些被罢免的官员是哪里人,可这一刻,他心里一阵发冷:

    马思翰竟然也有二心!

    亏朕还一直以为他是个靠得住的忠臣!

    可惜,他心里虽然这么想,嘴上却不能说出来。

    毕竟,马齐是自己手下的重臣,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马齐看到老爹名字的时候,脸色也不好看。

    他是个聪明人,太子的用意他明白,皇上肯定也猜到了。

    现在,老爹的名字出现在这张表上,让他很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感觉。

    可是,他又能怎么办呢?

    谁让老爹当年的京察,也送了人情呢?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处在吏部尚书的职位上,谁不送人情啊!

    这也怪不得老爹!

    要不是老爹当年积攒下的那些人情,他马齐又怎么可能一路顺风顺水地坐到今天这个位置上?

    马齐的心里乱糟糟的,忍不住朝乾熙帝看了一眼,却发现乾熙帝也在看自己。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替自己已故的老爹请罪的时候,乾熙帝却移开了目光看向了别的方向。

    可那眼神里,分明带着一丝厌恶。

    没错,就是厌恶。

    这么多年来,皇上对自己一向欣赏有加,怎么会露出这样的眼神?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恨屋及乌”?

    负责这次考核的吏部尚书邹云锦,此时的心情也很糟糕。

    本来申朱墨的死,就已经让他很难受了。

    现在太子又抛出来这张表—这不是明摆着说,历届吏部尚书都在京察之中动了手脚吗?

    一时间,他觉得压力山大,甚至怀疑自己这个吏部尚书,还有没有再继续干下去。

    毕竟,吏部尚书这个职位,现在让他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

    他忍不住又朝着太子的方向看了一眼。

    太子这一手,太厉害了!幸亏自己没有得罪他。

    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沈叶忽然朝着站在一旁的甄演问道:“甄大人,这个图你看明白里面是什么意思了吗?”

    甄演早就看明白了。

    只不过,他不想说出来!

    可是,如果硬说没看懂,那就是欺君。

    而且,这还不算,太子肯定还会当场再给他“普及”一下这表格里究竟说的是什么。

    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回答道:“从这表格来看,我发现所有的吏部尚书在京察之中,没有一个罢免过自己的同乡。”

    说完这句话的时候,他长长地松了口气。

    这句话,他终于还是说出来了,可心里却堵得慌。

    沈叶拍了一下甄演的肩膀道:“甄大人看得很仔细。”

    “这么多次的京察,我算了一下,一共罢免了接近五千多名朝廷命官。”

    “可是这些人呢,没有一个和主持京察的吏部尚书的同乡。”

    “各位大人,这几率是不是也太小了?”

    说到这里,他的目光转向甄演,又问:“甄大人,你说这是为什么?”

    甄演当然知道为什么,但他不敢说。

    因为这事儿,牵扯太大了。

    他要是说破了,那些前朝的吏部尚书们也就罢了,反正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了。

    可是,最近几任吏部尚书呢?

    特别是马思翰的儿子马齐,这会儿还在当户部尚书呢。

    这要是把人得罪狠了,那以后可就麻烦大了。

    沈叶见甄演不说话,笑了笑道:“甄大人,您可是敢于向陛下上’天下第一奏疏’的人,难道连句真话都不敢说?”

    “难道你怕某些人,还超过了怕陛下?”

    这句话,一语中的,直接戳中了甄演的痛处,他就感到一道道目光落在他身上。

    他甚至察觉到,站在一旁的乾熙帝用阴沉的眼神盯着自己。

    一句话说错,恐怕就性命难保了!

    他心头发颤,知道自己已经无路可退。

    沉吟片刻之后,他就颤声道:“太子爷,臣绝无此意。”

    “臣觉得,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各位吏部尚书,无一例外的,都在京察的过程中,照顾了自己的同乡。”

    说完最后一句,甄演忽然觉得自己心里一松。

    所有的纠结,在这一刻都消失了。

    马齐目光阴冷地瞥了甄演一眼——如果可以,他真想弄死这家伙!

    竟敢污蔑我马齐的老爹!

    可是现在,甄演正在和太子等众多皇子对质,又上了“天下第一奏疏”,自己想要动他,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马齐此刻,真是深切地体会了一把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感觉。

    也就在这时,他突然察觉到有几个老朋友看向他的眼神有些异样。

    仿佛在说,原来你老爹,竟也是这等蝇营狗苟的货色!

    马齐几乎有一种想冲上去和他们拼命的冲动。

    好在此时,沈叶又开口了。

    他淡淡地道:“甄大人,这么多吏部尚书操纵京察,照顾同乡,这是不是足以表明,他们在京察的过程中,并不公正?”

    “是不是表明,他们也在干涉甚至操纵了京察?”

    沈叶一连串的问题,就像连珠炮似地轰向甄演,让他难以招架。

    这些表上有名的吏部尚书,个个都是名臣。

    如果自己当众说他们的坏话,不知道会得罪哪路神仙——毕竟,他们可都有后人哪!

    而且,这些后人肯定不是什么凡俗之辈。

    可是,这么明显的问题,他又不能不回答。

    他只能用一种干巴巴地应道:“是!”

    沈叶看着一副颓败模样的甄演,心里觉得有点好笑。

    他淡淡地道:“甄大人,论身份,我这个太子总比吏部尚书高一点儿吧?”

    “且不说我没有给亲近的人说过话,就算我说了,也比不上历任吏部尚书操纵京察危害大吧?”

    “可是甄大人,你为什么不说这些吏部尚书,偏偏盯着我这个太子不放?”

    “莫非,在你甄大人看来,操纵京察是各位大人的特权,陛下和我们这些皇子,反倒不能过问吗?”

    这话如同惊雷,在甄演的耳边炸响。

    太诛心了!

    甄演意识到,自己一个应对不好,谁都保不住他。

    更何况,在别人眼里,他充其量只能算一个过河卒子,有谁愿意真心护他?

    思前想后,他环顾了一下四周,郑重地回答:“太子殿下,微臣绝无此意。”

    “在见到太子爷这张统计表之前,臣……确实不知道京察中有这么多的操纵之举。”

    此时的甄演,气势已经彻底垮掉,甚至有点手足无措了。

    在太子的步步紧逼之下,他早就没有了当初的自信。

    邹云锦脸色铁青,他觉得自己这个吏部尚书,算是当到头了。

    别说乾熙帝不会再信任他,恐怕今后,群臣的议论也够他受的。

    他招谁惹谁了?

    就在邹云锦以为太子会“宜将剩勇追穷寇”,一举了结此事时,沈叶却一把拉住了甄演的手,语气亲切地道:“甄大人,别怕,不知者不怪!”

    “你不知道而上书,是出于一片公心哪!”

    “我相信父皇不会因为你对朝廷仗义执言,就会对你有什么意见。”

    听着太子的安慰,甄演不但没有放松,心里反而更加忐忑了——太子一招制敌,不该乘胜追击,置我于死地吗?

    就算不要我这条老命,至少不该睚眦必报吗?怎么会是这么一个态度?太子到底想干什么?

    难道,他是想表现一下自己的宽大为怀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不错,请把《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九龙夺嫡,我真不想当太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