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来到第五十二天。
清晨的寒气比往日更甚,林予安很早就醒了,在给火炉添上新的柴火后,便快步走向湖边的那个新搭建的网台。
他站在网台上,目光紧紧地盯着浮子线。
线是静止的,没有丝毫被鱼群冲撞的迹象。
他拿起一根长木棍,小心地探入水中,轻轻拨动了一下刺网。
入手的感觉是松弛的,没有任何挣扎的力道传来。
“看来,昨晚又是一无所获。”
林予安的脸上掠过一丝失望,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他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刺网这种被动等待的捕鱼方式,本就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能是最近气温下降,鱼群的活动范围发生了变化,或者只是单纯的运气不好。”
“不过,我们不能就这样干等。我们需要主动出击,把鱼吸引过来。”
他返回庇护所,取来了那个用陶罐装着,散发着浓烈腥气的血饵。
用木勺舀起一团粘稠的血饵,他加了一些细沙方便鱼饵沉底,然后用力将其抛向刺网前方约一两米远的水域。
“噗通!”几声,血饵团在水中散开,可能浓郁的血腥味也在平静的水下扩散开来。
“希望打窝能奏效!下午再来看能否有所收获。”
做完这一切,他又去检查了一下那个正在浸泡着鹿皮的鞣制池。
深红棕色的鞣液颜色似乎变淡了一些,他知道是皮张吸收了单宁酸的结果。
他将鹿皮捞起,翻了个面,又往池中补充了一些之前熬好的鞣液,然后才将其重新浸没。
回到石屋,林予安并没有开始又一天的木柴收集工作。
刚刚站在钓台上,一个念头在他脑海中闪过。
“伙计们,在中国有句古话叫,新手一根杆,老手摆地摊。”
“之前我一直用手线钓鱼,虽然也能上鱼,但操控性差了点意思。”
“据说,每一根新做的鱼竿,都有新竿光环加持!我决定给自己制作一根荒野版鱼竿!希望能有新竿光环!”
他再次进入那片他已经相当熟悉的森林,开始了一场比以往任何一次选材都更加严苛的搜寻。
“制作一根能承受巨大拉力的鱼竿,杆身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它必须满足几个近乎苛刻的条件。”
“轻便、坚韧、极佳的弹性,以及从根部到梢部完美自然的锥度。”
他首先排除了那些生长过快、木质疏松的树种。
想要制作一根能与奇尔科湖深处的大型鳟鱼或狗鱼搏斗的鱼竿,普通的桦树或柳树枝条远远不够。
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种在北美,被当地原住民视为“神木”的树种——太平洋紫杉。
太平洋紫杉的木材拥有无与伦比的弹性和韧性,是制作顶级长弓和鱼竿的绝佳天然材料。
林予安一边在溪谷中搜寻,一边对着镜头解道:“它通常生长在针叶林的林下层,长得比较缓慢,要找到一株形态完美的‘竿材’,需要一点耐心和运气。”
终于,在一片被高大冷杉遮蔽的阴湿山坡上,他锁定了一株理想的目标。
那是一株为了争夺有限的阳光,而向上生长得异常笔直的太平洋紫杉幼树。
根部直径约三到四厘米,通体几乎没有侧枝,长度恰好在三米左右。
林予安用手指轻弹紫杉暗红色的树干,能听到一种沉闷而坚实的回响。
“它生长缓慢,所以木纤维极其致密,它的主干充满了惊人的韧性,这就是我要找的顶级竿材。”
他用那把自制的油锯锯链手拉锯,从靠近根部的位置将其锯倒,然后扛回营地。
他首将紫杉杆最外层的薄薄树皮小心地削去,露出下方红褐色的坚韧木质部。
将去皮后的紫杉杆置于火焰上方,缓慢而均匀地旋转烘烤,对其进行初步的校直和应力消除,确保竿身笔直如线。
待杆身完全冷却定型后,林予安才开始进行最关键的塑形工作。
他取出一块之前在河边找到的粗糙的砂岩,从鱼竿的根部开始,向顶梢方向,一点点地进行打磨。
他打磨得非常专注,砂岩在坚硬的紫杉木杆上发出“沙沙”的细微声响,木屑纷纷落下。
不仅是为了让竿身光滑,更是为了在打磨的过程中,微调竿身的锥度,使其从握把处的粗壮,到顶梢的纤细,形成一个流畅自然的过渡。
他一边打磨,一边对着镜头解释:“一根好鱼竿的灵魂,就在于它完美的锥度。”
“这能让受力从竿梢到握把均匀地传导和分散力量,将竿身的韧性发挥到极致。”
当竿身被精细打磨到他满意的形态后,他才开始进行最后的性能强化步骤。
将已经成型的光滑竿身置于火焰上方,缓慢旋转,进行均匀的二次加热。
“现在,竿身的形态已经固定,再进行一次火烤,这次的目的不是塑形。”
“而是要打开木材表面的微孔,为接下来的油脂处理做准备,让油脂能更深层地渗透进去。”
当紫杉杆身被烤得微微发烫,颜色变得更加深沉时,他从陶碗蘸取了一些之前炼制好的松脂油,涂抹在整根温热的竿身之上。
“松脂油正在被饥渴的木材吸收进去。”
“油脂能深入木材纤维内部,极大地增强其韧性和防水性。”
这个火烤涂油的过程,他反复进行了三次,直到整根紫杉杆都呈现出一种油润深沉的红褐色,仿佛一根放大的魔法杖。
接下来是竿梢的系线结构处理,这是手竿最关键的部位之一。
“没有渔轮和导线环,所有的力量都将通过这个小小的竿梢传递到鱼线。”
他用多功能刀的刀尖,在距离竿梢顶端约一厘米处,旋转着刻出了一道环形的浅凹槽。
“现在,我们要在这里制作一个永久性的‘竿梢结’。”
他将浸满松脂的尼龙细线,从凹槽下方向着竿梢,一圈压着一圈的螺旋式缠绕。
当缠绕到凹槽处时,他特意多绕了几圈,使其形成一个略微凸起的加强环。
最后将线尾以防滑结收紧,并将多余的线头剪断,再涂抹上一层厚厚的松脂。
凝固后的松脂和尼龙线,会形成一个坚硬而光滑的整体。
那个小小的凹槽则能完美地卡住系在上面的主鱼线,确保其在高强度拉扯下绝不会滑脱。
最后,他在握把处,用柳树皮细绳做了一圈缠绕,不仅提供了防滑效果,也进一步保护了握把部分的木材。
经过整整一天的精雕细琢,一根全新的竿身油润,呈深红褐色的荒野版“鱼竿”,终于制作完成!
林予安双手持竿,在空中虚挥了几下,竿身划破空气,发出“呼呼”的风声,竿梢则灵敏地颤动着!
他用力将鱼竿弯曲出一个惊人的弧度,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来自太平洋紫杉木芯,强大而坚韧的回弹力从竿身传来。
林予安的脸上露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笑容,他轻轻拍了拍坚实的竿身。
“现在,我对这根鱼竿的强度,有绝对的信心!明天一定一定不会空军!”
————
(最后一天了,求求月票了!月票能上6000就满足了!还差几百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