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天然海鲜暂养池!

    仅仅在抵达的第二天,林予安就已经在这片冰封的土地上,初步的站稳了脚尖。

    蛋白质有海岸的贻贝,碳水化合物有湖边的宽叶香蒲根,维生素有岩蔓越橘,拉布拉多茶和云杉针叶。

    但是他的挑战,也才刚刚开始!

    今天的任务完成度很高,天色彻底暗了下来,只能等待着明天上午的低潮期,继续去赶海!

    第三天的清晨,先去检查套索陷阱,但是今天的运气差了点,一无所获,陷阱也没被触发。

    快到了当天的低潮时间后,林予安再次出发。

    这一次,他没有满足于第一天的小丰收,而是背上了他的登山背包。

    沿着海岸线向更远更崎岖的,一块延伸入海的巨大黑色礁石岬角探索而去。

    他对着胸前的GoPro,一边退潮后的滩涂上小心行走,一边解释:“通常来说,地形越复杂水流越湍急的地方,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因为流动的水能为它们带来更丰富的食物和氧气。”

    他很快就验证了自己的判断,这里的贻贝不仅数量比昨天更多,个头也普遍大了一圈。

    除了贻贝,他又有了新的发现。

    在一块巨大的礁石侧面,那些被海水保护得很好的区域,他发现了一些紧紧吸附在上面的锥形的贝类。

    “帽贝。”他将镜头对准这些小东西。

    “这东西吸附得非常紧,你需要用刀,从它的壳和岩石之间,快速地用力地撬一下。”

    他拿出那把大马士革猎刀,将锋利的刀尖精准地插入帽贝与岩石之间那微小的缝隙,然后手腕用力一别,“啪”的一声清脆声响,一只比硬币稍大的帽贝应声脱落。

    他用刀尖挑出里面橙黄色的、如同鲍鱼般的肌肉,在海水里涮了涮,擦去沙砾,直接放入口中。

    一股极其浓郁的,带着一丝韧劲的鲜甜,混合着海水的咸味,瞬间充满了他的口腔。

    “非常棒的蛋白质来源,味道很像生的扇贝柱,而且是最高效的能量补充剂。”

    在另一处更深的、布满了墨绿色海藻的岩石缝隙里,他还找到了几只体型不小的海螺。

    他从岸边折来一根细长而坚韧的柳树枝,将一端削尖,将树枝轻轻地探入缝隙,精准地刺入海螺用来移动的足部肌肉。

    海螺受痛,吸盘瞬间松开,他轻轻一勾,一只完整的海螺就被带了出来!

    在短短两个小时的黄金窗口期里,他采集了近二十公斤重的大贻贝,几十只帽贝和一小捧海螺。

    采集了大量的贝类后,如何长时间保存它们,成了一个新的问题。

    林予安没有选择将它们一次性煮熟,他决定为自己建立一个“活体海鲜暂养池”用来放更多的贻贝。

    他必须抓紧时间趁着海岸线还没有封冻,储存大量的贻贝。

    他背着沉重的收获,在自己的庇护所附近的海岸边,仔细地搜寻,最终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地点。

    一个由三块巨大礁石天然围成的、面积约三四平方米、底部相对平坦的大型潮汐池。

    他指着这个潮汐池,对镜头详细地解释他的计划:“看这里,这个池子,在涨潮时,会被新鲜的海水完全淹没。”

    “但在退潮时,因为地势的原因,池底依然能保持近半米深的水位。这是一个完美的天然的暂养池。”

    他指向池子朝向大海的那个宽阔的缺口:“但是,它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

    “这个缺口太大了,退潮时水流会在这里形成一股急流,足以把我放进去的所有存货,全部冲回大海!所以,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一些改造。”

    他放下背包,开始了另一项工程。

    他从岸边更高处,搬来一些中等大小形状各异的石块,像砌墙一样,先在缺口处铺设一层最大的稳固基石,深深地嵌入沙砾中。

    然后再将小一些的石头,犬牙交错地、紧密地垒在上面。

    他砌得极其用心,不断地调换石块的位置,寻找最佳的咬合角度,并用更小的石子和海滩上的砾石,将所有大的缝隙都塞得严严实实。

    最终,一座坚固的,只在底部留了一些细小缝隙用于内外海水流通,但又能有效阻挡贝类逃脱的简易石坝,就此成型。

    “这个石坝,能保证在退潮时,池子里的水不会完全流干,水位能保持在一个安全的深度。”

    “同时,它也能防止我们放进去的存货,被水流冲走。”

    做完这一切,他将今天采集的大部分活贻贝和海螺,投放到了这个被他改造过的天然潮汐池里。

    他看着那些在池底重新找到附着点、并开始缓缓移动的贝类,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踏实感。

    “我的海鲜银行,今天正式开业了!”

    “每天涨潮,新鲜的海水会为它们带来氧气和微生物,每天退潮,它们则会安全地留在这里,等待我的取用。”

    “现在,食物的后顾之忧基本解决了。”

    “这意味着,我可以把每天最宝贵的体力,从觅食这件事上解放出来,投入到更重要的庇护所建设中去。”

    “不过在此之前,我还是想沿着海岸线再走一走,看看这片慷慨的大海,是否还为我准备了别的惊喜。”

    林予安继续沿着海岸线向南探索,他想在抵达那片更遥远的云杉林之前,彻底勘探完这片岩石海岸上所有可利用的资源。

    这里的海岸线充满了原始而粗犷的美感。

    巨大的、被海浪雕琢了不知道多少年的黑色礁石如同沉默的巨人,守护着这片土地。

    海风吹过,带着咸湿的气息,林予安的心情也因为“粮食问题”的解决而变得格外轻松。

    他走得很慢,仔细地审视着潮汐线附近的一切。

    就在他绕过一块海蚀岩时,一抹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的深蓝色,突然闯入了他的视线。

    那颜色被卡在一堆被海浪冲上岸的,已经发白的浮木纠缠在一起。在深褐色海藻之间显得异常突兀。

    “嗯?”林予安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他快步走上前,蹲下身,用手拨开那堆杂乱的海洋垃圾。

    随着浮木和海藻被移开,那抹蓝色的真面目显露了出来,是一段粗壮的绳索!

    它的颜色因为长时间的浸泡和日晒,已经从鲜艳的蓝色变成了深邃的藏青色。

    “哦?看看我们发现了什么。”林予安的语气中透出了一丝寻宝般的惊喜。

    他抓住绳索的一端,用力向外拉。

    绳子很沉,被沙子和浮木半埋着,他费了些许力气,才将它完整地从那堆杂物中拖了出来。

    这是一段船用的尼龙缆绳,直径足有三四厘米,看起来像是大型渔船或码头上用来固定船只的那种。

    它已经在海里漂泊了不知多久,表面附着着一些细小的贝壳,但当林予安用手拂去这些附着物时,露出的纤维本体却并没有腐烂的迹象。

    他双手抓住绳子的两端,用尽全身力气试图将它拉断,但缆绳只是被绷得笔直,纹丝不动,展现出惊人的韧性!这让他对缆绳的强度更加满意。

    最终,他找到一处磨损较严重的地方,用刀尖反复切割挑断纤维,才终于截下了整段绳索。

    他仔细地检查着断面的内部纤维,发现它们依旧紧密结实,保持着相当大的强度。

    “太棒了!这简直是……来自海洋的馈赠!”

    林予安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他太清楚这东西的价值了!

    “这段被冲上岸的缆绳,长度大概有两米多,虽然因为磨损和浸泡,但对现在的我来说,简直比找到一箱金子还要宝贵!”

    他知道,这种粗缆绳是由无数更细的尼龙纤维精密地拧合而成。只要将它耐心地拆解开,他就能获得大量坚韧耐磨、防水的细绳。

    这些细绳,无论是用来捆绑庇护所的框架,制作陷阱的触发装置,都比他用植物纤维要可靠一万倍!还能最大程度的节省他的绊线!

    这是文明世界的工业产物,是荒野中最稀缺,也是最强大的物品!

    中午时分,太阳升到了最高点,但天色依旧灰蒙蒙的。

    林予安带着他今天最重要的两项收获,一个初具规模的“海鲜暂养池”和这段价值连城的废弃缆绳。

    心满意足地返回了那个简陋的临时庇护所。

    他没有急着生火做饭,而是像对待珍宝一样,先将那段湿漉漉的缆绳用淡水冲洗干净。

    然后把它平铺在一块干燥岩石上晾晒。打算明天再把它进行细致的拆分。

    做完这一切,腹中传来的饥饿感才后知后觉地提醒他,已经到了下午时分。

    忙碌了一上午,他决定用今天最新鲜的收获,为自己做一顿丰盛的午餐,以犒劳自己的辛勤。

    也为下午即将开始的任务,寻找永久庇护所的搭建地址,积蓄足够的热量。

    他走到那小小的临时庇护所旁,熟练地用镁棒和猎刀背,引燃了一小撮桦树皮和宽叶香蒲穗。

    很快一簇明亮温暖的篝火便在石灶里跳动起来。

    ————

    (今日万字达成,求月票~)(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不错,请把《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美利坚打猎:从荒野独居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