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你回BJ了?”
“嗯,学校那边还有……”这一趟回来,安天涯对父母做了一辈子的工作有了新的理解。
或许是距离产生了美,于是有了期待,又或许是从小到大的记忆里一直没有离开过,安天涯说不清。
“你那个想法怎么样了?”
“什么想法?”安天涯被父亲这突如其来的话问的一愣。
“我哪知道你都想了什么?”安刚放下手里的杯子,看向正懵懵的看着自己的儿子,“就你和我说的那些,你有什么打算?”
孩子长大了,安刚看到了曾经自己也有过的敢想敢做,也看到了属于这个时代,他们的迷茫。
留下来,向前走,到底该不该自己这群做家长的来选择?
空气中别扭的气息扑面而来,宁梅在厨房里敲着铲子,把上面黏着的菜甩到锅里的同时,也打断了安刚:“你别听你爸又和你说这些。”
“他就是想太多,你现在最重要的还是上学,有什么打算,研究生上完再说!”
安天涯也知道母亲是在为自己减轻压力——临时打算是不可能的,可自己想了几个月的事也不是想想就能做成的。
一条视频,炸出多少人记忆深处那一片香风,却也炸出一条条质疑。
“想做就做。”宁梅把炒好的菜盛道盘子里,端到了桌子上,目光落在两父子之间,“爸妈支持你的打算。”
安天涯点点头,夹起母亲特地给自己放到碗里的肉,在宁梅的目光里,和着一大口饭咽了下去。
“怎么样,妈妈做的好吃吧?”
“我也尝尝。”
身后有人支持,好像什么选择都可以有,哪怕那个选择最后是“半路放弃”,也会有父母都关照接踵而至。
“你觉得我会支持么?”
“不支持我打算这么做了。”自家闺蜜凑近了,周舟不想让汪明月听见这些争吵,还以为自己担心,说着就要挂断电话。
“你这孩子是什么意思?我让你读书不是让你想干嘛干嘛的……你自己心里没数么?你不努力保研,去考研?”
周舟想说:考研其实也没有意义,倒不如早一点全职投入到行业生产里,靠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
“就你自己那个英语,你也不想想,你如果考研能不能考上?保研不就是和你本校的同学比一比?就你那个朋友……叫什么汪什么的,我看她也就……”
“爸,你凭什么这样说明月?”眼泪瞬间填满了眼眶,眼前的路变的模糊,周舟也没有估计自己是不是会摔倒——被树根翘起的路面坑坑洼洼,路边停着的共享单车,更是把原本宽敞的路堵成了羊肠小道。
“你为了一个同学,和你爸我急是吧?至于么?我就是和你说,天天在人家后面像是个小跟班一样,人家对你又怎么样了?”因为女儿的违逆,周父这个时候已经近乎是口不择言。
“所以呢?我们是好朋友,有事情会想着对方。”
汪明月也劝过自己去努力争取保研名额,却不是自己父亲这一套伤人的说辞,而是鼓励自己在大三大四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创作作品——父亲真在乎自己,也该顾及顾及自己的情绪。
就像是无数对父母和孩子那样,周父自以为是过来人,可周舟却早有了自己对未来的一套规划。
“晚上安慰她情绪,就是你说的她对你好?”
周舟觉得父亲真的是只会挑别人的毛病:“我情绪不好的时候,只会在你这里听一句,这有什么可不高兴的。”
“我养着你呢,学费是我给你交的!”
“所以我说我早去工作挣钱,您又不高兴了。”
周舟当然知道自己在偷换概念,只是既然父亲强词夺理,无论自己说什么,对方想的也是自己认为对的,那倒不如早些结束这段不愉快的对话。
“我缺你那点钱么?”
不缺!但是总会用“我养着你呢”、“你学费不是我交的么”一系列话来刺激自己,逼着自己在自己规划的人生道路上向父亲低头。
周舟当然不可能把这些话对着电话那一头说出来,就像是对方永远也不会承认对女儿高考的建议出了错,永远不会为了那个时候拒绝周舟对想法说出那句藏在心里的“对不起”。
如果不是周舟自己早有打算,夺走了艺术这一条路,凭借周舟自己的英语水平,不可能考到这样一所顶尖的艺术大学来。
“你这孩子,又不说话是吧?”电话那头的周父长叹一口气,语气重新变回了一开始的强硬,“反正这个保研你要去努力,没得商量。”
反正自己也不打算读研,正好不用汇报考研的进度,周舟到此时反而接受了父亲的话。
“你更别打算不考研,你以为将来补那么一个在职研究生光彩么?”
“拿终归不是正经的研究生……”
“哦。”周舟彻底放弃挣扎了,再说下去今天的午饭都别想吃好了——好闺蜜还在身边等着自己。
“哦,你就不能说点别的?”
“我说别的您听么?我不还是白说?”想着赶紧结束对话,不要再争吵,可是党父亲的话从电话另一端传过来时,周舟还是忍不住顶了回去。
“好了,我知道了,考研也好,保研也好,还有一年呢。”
周舟不想再听下去,干脆挂断了电话。
“周舟……”汪明月凑近了,知道能让好闺蜜发这么大脾气的,也就是周叔叔了,“你还好吧?”
“没事。”
而后,就是一顿饭谁也没吃好,周父在生闷气。周舟则是竹筒倒豆子似的,把自己的想法,父亲的话,一字不落的全说给了汪明月听。
从食堂出来时,雨燕低飞,在昏昏沉沉的天光之下,像极了被烙在扇子上的烫花。
“和你那把扇子好像。”周舟终于有心情说一点不一样的。
“是啊,安天涯说过几天就可以给我寄过来了。”
“所以你也支持我的想法?”
“现在短剧之类的,其实你可以和我这样,一边弄一边上学。”汪明月抿了抿嘴,知道周舟想要的其实是哥肯定的答复,“但是考研确实是太辛苦了,我也在犹豫。”
长辈的要求早从“唯一一个大学生”,到“怎么也得有个大学学历”。于是交给汪明月这一代人考虑的,早变成大学之后,到底是学历重要,还是能力重要。
“切走且看,先做自己想做的事好了。”时代的变化太快,昨天的答案,在明天就不好用了。
所以长辈们的“经验”,也是一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