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李悠南每天都会去一趟刘玉那里。
过去自然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李悠南过去的目的自然也不是真的要为那家伙做些什么事情,只是JK龙拜托了这件事,便过去打一下卡,和刘玉一起摆拍一张照片,让她确认自己的哥哥的确没有什么问题。
做这件事的时候,李悠南和刘玉表现出了一种奇异的默契。
每天李悠南过去的时候,刘玉已经准备好了水果,随手指一指,说:“吃点苹果吧”之类的话,然后,调整出一副自然又看上去很舒服的姿势,让李悠南拍照片。
而做完这件事情以后,李悠南也不会过多耽搁,很快就走。
只有偶尔的时候,刘玉会问一下照片好不好用之类的话,不行的话再重新摆拍一张。
拍完了照片,有时候还会约定一下李悠南发给jk龙的时间,以免他俩两头对接的时候穿帮。
随后李悠南也不打扰刘玉休息,直接告别,刘玉也不留他,再也没有头一次见面时聊了那么长时间的场景。
李悠南有一些好笑,同时更多的是一种感慨。
毫无疑问,刘玉是极为优秀的男青年了,年纪轻轻就创办了一家效益还不错的广告公司。
极为难得的是,在取得了如此成就之后,生活的重心并没有因此变得贪图享受,而是把所有的注意力都倾注在自己的妹妹身上。
李悠南见过不少同刘玉一样收入的人,更多的时间会放在享受上。
当然了,这也并没有什么错,只是就更加凸显出刘玉这种将家人置于首位的人弥足可贵的品质了。
对于刘玉,李悠南是有一些欣赏的,然而对方看待自己的态度是如何的,倒有一些微妙。
李悠南能够感受得到,刘玉是有一些审视观察自己的意思在里面的。
偶尔在聊天的时候,还会不经意地透露出一种“你还是挺不错的”味道的评价。
这样的评价本没什么问题,但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一个更优秀的人点评一个后生的语气。
从这个细节大抵可以看出来,刘玉是将自己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上。
当然了,对于对方的这种心态,李悠南除了有一些觉得有趣,倒也并不会觉得对方自大了。
毕竟,站在对方的角度上来看,的的确确从广义的世俗角度上说,取得的成就,是更容易被大众所接受的优秀。
但李悠南自然也不会被这种目光所困扰。
李悠南走了以后,刘玉会调整成更舒服的姿势,但看上去就显得有一些狼狈了。
这一次的伤,自然没有他表现出的那么轻松。
除了最明显的腿部骨折,肋骨也断了两块,身上还有多处淤青。
这些淤青在刚刚出车祸的时候,还没什么感觉,过了一个星期以后,全身到处都在痛,就像是被人拿着棒球棍给揍了一顿似的。
经常出车祸的人对这种体验是深有体会的。
这家医院的护理质量很不错,但要养好伤,还是需要一阵子的。
原本计划的几天以后就打着石膏回去继续养伤,在这两天李悠南的配合之下,逐渐稳定了妹妹的情绪,倒是不必那么着急了。
刘璃也不赞同他这么早就回家里,那就先暂时再住一段时间吧。
对于李悠南这几次过来的付出,刘玉嘴上没有说什么感谢的话,但心里对他的人品,却有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
刘璃也会在电话里问他:“李悠南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
刘玉微微思考片刻,比较客观地点评一二:“和你在视频里看到的差不多,我只是说长相……至于其他的地方吗,人还是挺沉稳的,说话的时候不骄不躁,这一点跟我类似。”
听到这样的评价,刘璃竟然有一些失望:“啊?那就是和哥哥一样,没有什么趣味了……”
刘玉并没有在意妹妹的孩子气,反而趁着这个机会说教起来:“一个人首先最重要的是他的品性要端正,要正直,然后心要善良,无论是交朋友还是别的什么方面都是如此……”
“你从初中开始就和社会有一些脱节了,在挺长的时间里没有和某个人有这么长时间长的接触对你来说,其他都是次要,人品才是最重要的。”
事实上,jk龙在网上自然也有认识过其他的人,无论是贴吧论坛还是视频的评论区,她都时常留下足迹,偶尔便会和别人沟通交流一下子。
人总是需要和外界接触的,互联网是一个挺好的东西,哪怕给jk龙这样的人也提供了条件。
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刘玉知道的,自己妹妹是没有跟某一个网友更深层次的交流过的。
哪怕到目前为止,妹妹的微信联系人里面也只有两个人——自己和李悠南。
刘玉继续说:“你能迈出这样的一步,我很高兴,但自然而然也会担忧,担忧的是害怕你遇到心术不端的人。但好在后面,李悠南一点一点的证明了他是一个正直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我会放心你们两个以这种形式合作下去。”
“哥哥你没事吧?今天腿还疼不疼?”刘璃趁着刘玉说话的空隙,终于插了一句嘴。
刘玉皱了皱眉头:“别打岔,我话还没说完呢。”
“哥哥,我明天想吃麦当劳,要不然先别让阿姨做饭了吧。”
“转移话题?”
“哥哥……”
刘玉最终有一些无奈地叹了口气:“好,明天我跟赵阿姨说。”
家里是请了保姆的。
毕竟刘玉哪怕没有这一次的意外,也不可能一直待在家里照顾刘璃的生活起居,所以家里请一个保姆是必要的。
好在对于家里请保姆这件事情,刘璃并没有特别明显的反应,只是她同样保持着尽量不与外人接触的状态。
那位赵阿姨每天把饭菜做好,便离开,刘璃再打开房间出来吃饭。
刘玉的手机上安装了监控的app,随时都可以查看家里的监控器。
此时正是饭点,阿姨做好饭离开,刘璃打开了房间门,坐在位置上吃饭,对着镜头挥了挥手,让刘玉不要担心。
刘璃又问:“对了哥哥,他还不知道我是女生吧?”
刘玉淡定地回复道:“不知道。”
刘璃说:“那就好……”
刘玉又说:“但我跟他说了,你长什么样子。”
刘璃表情有一些古怪起来:“说得清楚吗?。
刘玉却说:“不是的,我跟他说你长得丑,一米五的身高,一百五十斤的体重。”
刘璃呆了呆,嘴角微微抽搐:“啊?你这是干嘛呀!”
刘玉则毫不在意地说:“一个玩笑。”
刘璃有一些无奈地说:“你这真是……不过,他的反应是什么样?”
刘玉的表情有一些好笑:“他先是愣了一下,随后竟然有一些理所应当的表情。”
“呃?”
刘玉的语气认真起来:“当然了,你随时都可以发照片给他,告诉他你真正长什么样子……原本我以为他会表示质疑,然后我再解释一下,但他直接没有下文了,我也就懒得解释了。”
刘璃却笑了笑:“不用了哥,我都不知道要不要见他呢。”
她悠悠地叹了口气,“我这样的病,一辈子大概都会被困在这个屋子里,知不知道我长什么样子,又有什么关系呢!”
刘玉认真地说:“你的病肯定能好,不要想这么多。”
刘璃也笑了笑:“要是我的病真的好了,就请李悠南吃个饭,当面吓唬他一下,见到我的时候大概会被吓一跳吧,哈哈哈……”
刘玉也笑起来:“所以要好好加油治病啊,要有信心。”
“嗯!”
……
一段时间以后,刘玉终于出院了。
实际上在他出院之前,李悠南便不需要再去医院里打卡了。
做这件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刘璃放宽心,后来她的确是靠自己调整过来了。
不过这件事情的确吓坏了小姑娘。
关于刘玉说的,刘璃是一个球状小胖妞的描述,李悠南自然压根不相信了。
哪怕刘璃不是一个绝对的美女,也不大可能是那个形象的。
对于这一点,一方面李悠南坚信遗传产生突变的概率比较小,刘玉那样的哥哥,妹妹没道理很丑;另一方面嘛,这是一种直觉。
从刘玉每次跟自己交流时得出的直觉。
不过对于这件事情,李悠南并不纠结,他并不在意刘璃长什么样子。
眼下自己跟刘璃的关系还只是合作者的关系,对方因为特殊的病症不与外人接触,知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子,一点都不重要……保持这样线上交流线下互不干扰的关系,就挺好的。
而天气也越发的寒冷起来,一段时间以后,终于来到了春节的时间。
今年春节对于李悠南来说,是特别意义非凡的一个春节。
这是他辞职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同时也是离开上海以后的第一个春节,可以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陪家人这件事上。
大年三十的这一天过得非常简单,只有李悠南和他的妈妈两个人一起过。
按这边的习俗,除夕夜是各自的小家团圆,一家三口就和一家三口团圆,一家四口就和一家四口团圆。
除夕夜的晚饭也特别简单,炖了汤,母子两个人一起包了饺子。
饺子,谐音是交子,除夕夜里吃饺子是李悠南他们家里一直以来的习惯。
今年自然由李悠南承担家务了。
吃完了饺子,也不着急收拾,李悠南陪老妈看电视。
虽然近几年,年年的春节联欢晚会都挺难看的,但只要电视里放着联欢晚会的声音,就会有温暖的感觉。
看电视的时候,老妈没头没脑地问了一句:“儿子啊,你跟妈在这看电视,不会感觉到无聊吗?”
有这样的疑惑也是正常的,毕竟这个年头家长和孩子的代沟越发的明显了,别说心平气和地坐下来聊天,就是对彼此的话感到耐烦都挺少见的。
李悠南这会儿正在家族群里抢红包,卢小兰非常大方地发了好几个红包,李悠南抢到的都是最大的那个。
这会儿卢小兰在群里嚷嚷:“哎呀哎呀,表哥你抢了那么多,该你发了啊!”
李悠南放下手机,对老妈说:“怎么会呢?老妈,我觉得跟你聊天也挺有意思的,你继续讲你那个三十八岁都还没嫁出去的同事的故事,我挺爱听的。”
老妈哼了一声:“你也别笑话人家了,再过几年你也要奔三十了,三十岁一过,时间就像翻书一样的,一下子就过去了,不知不觉一晃就到三十八九岁了。”
“妈,你是在担心我找不到女朋友吗?”
“那当然不是了,我们还是继续聊那个同事吧,嘿……”
年龄大了以后便熬不住夜了,老妈甚至没有撑到电视里包饺子的剧情出来,两个眼皮就已经开始打架了。
她早早地睡了以后,李悠南却一直都睡不着。
他坐在沙发上,默默地看完了春节联欢晚会。
外面零星的鞭炮声和爆竹声响起,随后吵闹了一阵。
因为近些年禁止燃放烟花的政策规定,已经看不到小时候那种满天烟花的壮观景象了。
李悠南走到窗边,小区楼下,一个胖胖的男人正带着他的小孩放小型的烟花,旁边的女人给他们两人拍视频。
小男孩点了就跑,跑出去几步,“啪”的一下摔在了地上。男人和女人非但没有第一时间扶起摔倒的儿子,反而走到他的跟前,两人一起嘻嘻哈哈的,用手臂比了一个爱心,一边拍下影子盖住哇哇大哭的小男孩。
看到这一幕,李悠南忍不住也笑了起来,笑着笑着,眼眶就微微有一些湿润了。
真是的,过年了,给自己看这种东西。
有点矫情了,算了,没人看到矫情就矫情点吧。
……
三十以后,过年就变得热闹起来,走家串户,拜年吃团年饭,这一点李悠南家和大多数的家庭并没有什么不同。
期间,李悠南收到了景超怡的礼物。
这个丫头最近又玩出了新的花样,她迷上了茶艺——不是泡茶的茶艺,而是从种植到炒制茶叶的整个流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她给李悠南送了一包自己做的茶饼,然后表示等开春以后,想邀请李悠南过来玩儿。
除了景超怡,兰依依也发来了消息。
实际上,兰依依一直都在发消息给他,随时都在报告着小生姜的状况。
肉眼可见的,小生姜变高变壮了不少。
兰依依说:“但是也变得调皮了,自己这个当妈的快要管不住他了。”
李悠南好笑地说:“你就成他妈了吗?那谁是他爸?”
兰依依不在意地说:“不要关注这些细节问题,女孩子嘛,都喜欢用这样的说法,说法你明白吗?这只是个说法。你什么时候来看小生姜啊?”
李悠南说:“你不是说夏天让我过来参加那达慕吗?我到时候会提前一点过来的。”
春节过完之后,生活逐渐回到了原本的轨迹上去,李悠南也开始准备起接下来登山的事情。
关于祝清越有一些傻气的选择,李悠南倒是能够理解。
这个女孩脑袋里装着不少不切实际的文艺的梦,她会做出这样的选择,李悠南其实一点都不意外。
对于文艺少女,你不能用正常的脑回路去理解她们的思维,她们是可以为了一种氛围,一种信念,一种感觉就豁出去的生物。
对于李悠南来说,哪怕是自己的小姨这么亲密的人发生了这样的厄运,在难过一阵子之后,也会逐渐将这件事情看得平淡。
但在祝清越的眼中,这件事情意义是不同的。
当外界都觉得她是个傻子、不切实际的时候,她依旧能够坚持下去,不为所动。
但在这件事情上,倒也不必那么紧张……治疗文青病最好的办法就是让现实毒打她一顿就好了,没治好就多打几顿。
李悠南很清楚这一次的旅途会无功而返,而且可以几乎确定的说,祝清越一定是坚持不到最后的,大概率会在半途乖乖地回来。
甚至李悠南在想,第一步要先找到她小姨合作过的队友,或许在这一步就能卡死祝清越,让她的这趟旅途还没出发就夭折。
退一万步讲,就算祝清越真找到了她小姨合作过的队友,确定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和目的地,自己就陪她去一趟也没什么关系,原本就是要去登山的。
原本这也是李悠南第一次去登山,所以他对这一趟的旅途预期也,仅仅是抱着学习体验的心态来的,越是能力强,越要有敬畏之心。
所以,距离不重要,这件事去做了,就有意义。
李悠南在准备登山的装备时拍了一个视频,向粉丝们大概说了一下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倒是没说的特别明确,只是说要去贡嘎山。
时间一晃便到了四月份,祝清越发来消息,他们两人相约在成都见……要先去找他小姨的那个队友。
李悠南则是直接开车过去。
……
祝清越比起上次见面的时候,看上去似乎更漂亮了。
她剪了短发,说是这样的发型更好打理一些,又看着李悠南笑了起来:“你好像变黑了一点。”
李悠南耸了耸肩膀:“外面的太阳太好了。”
上了车,祝清越给了李悠南一个地址,李悠南便一路开过去。
祝清越看着前面的路,有一些不好意思地说:“之前我有一些冲动,但这段时间我认真地想了一下,不能那么理想主义。”
李悠南有一些好笑地扭过头来:“怎么,你放弃了吗?”
祝清越摇了摇头,目光则变得坚定起来:“不是的,我只是把目标给换了,我现在想的是肯定找不到小姨的遗物……还有遗体了,我这一趟的想法是单纯的去走一走小姨去过的路。我没有小姨那么厉害,所以能走到哪里就是哪里,坚持不下去了,我们就调头回去。”
她扭过头来望着李悠南,“我会尽量不成为你的拖油瓶的!也绝对不会成为你的麻烦!”
李悠南眨了眨眼睛,有一些好笑地说:“不至于这么严重。”
李悠南的表情又严肃起来:“所以说说你小姨那个队友的情况吧。”
祝清越点了点头,又叹了口气说:“我也是在看我小姨的电子邮件的时候才知道的。”
“小姨的这个队友是川内非常出名的一个登山家,但上次的那件事情给他的打击很大,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外面登山了。”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他的信息,他除了是一个登山家以外,还是CD市攀岩比赛的三届冠军。但网络论坛上说他的脾气不是很好,我约了他,去他们家拜访,倒是没有感觉到他的脾气有什么问题。”
李悠南点了点头,将这些信息记下,随后扭过头来看着祝清越,问道:“你做好心理准备了吗?”
祝清越愣了一下:“呃,做好了……”
李悠南摇了摇头说:“我的意思是做好一无所获的心理准备。”
祝清越疑惑的问:“为什么?”
李悠南没有解释,只是默默的开着车,过了一会儿才慢悠悠的说,“心理创伤这事情啊……挺复杂的。”
祝清越:“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