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南兴奋得一晚上没有睡觉。他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竟然会因为听到收音机的电台节目而如此激动。事实上这部分内容并不需要一直用摄像机记录下来——这是相对私人的享受时间。
虽然他可以对矿石收音机进行调频,但加拿大奇尔科湖由于处于偏远山区,AM广播信号覆盖相对有限。
事实上他只能收听到三个频道:第一个频道是来自威廉姆斯湖的 570频率,发射的电台距离接收位置有 100多公里。
虽然距离较远,但通过节目里透露的信息,这个频道有 1千瓦的发射功率。
而奇尔科湖毕竟是野外,没有复杂的电磁环境,所以接收到的信号还挺好的。
李悠南听到的第一个播放着wonderful tonight的频道便是这个频道。
这个频道主要播放乡村音乐和本地资讯,但更多时候还是以播放音乐为主。
至少进入晚上以后,就没有主持人的节目了。
第二个频道是来自温哥华的 730AM,主要内容是热点新闻和体育节目。
李悠南听了挺长一阵时间。
有一档节目是棒球比赛的直播。
虽然李悠南自己不怎么懂棒球,也不了解主持人口中的那些明星选手,但他还是听得津津有味。
在这种孤独的夜晚,外面静悄悄的,庇护所安安静静的,并不算很大声的矿石收音机喇叭的声音便变得明显起来。
李悠南回想着小时候看《鲁滨逊漂流记》,那时候他读到鲁滨逊在荒岛上生了根,搭建了属于自己的堡垒,有肉有面包吃,他觉得那样的生活真好。
所以,小时候完全不能理解鲁滨逊为什么会因为一个野人而那么激动,还耐心地教那个野人说话。
此时他才有了真正感同身受的体验——只有感受过真正的孤独,才会觉得每个人所拥有的文明与社交弥足珍贵。
李悠南听了很长时间的广播,直到后面三个能够接收到的频道都开始播放起了音乐。
荒野的夜,宁静而漫长。
李悠南这一晚梦到了好多好多事情——乱七八糟的梦,碎片式的拼接在一起,唯一的共同点是每一个碎片一样的梦境里面,都是各种各样的朋友,各种各样的现代文明社会里的物品。
一夜过去,第二天依旧是个大晴天。
进入 9月份以后,降雨就变得非常少了,前两天的风雪过后,气温反而有一些回暖。
李悠南打算再去湖畔附近搜索一下。
之所以之前一直没往湖的那边走,一方面是因为森林的方向有他不得不去的各种理由,他的绝大部分物资都来自于森林。
而湖畔的方向除了鱼似乎也没什么可以产出的东西了。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李悠南的水性不太好——虽然他通过一段时间不懈的练习,勉强学会了游泳,但以他的游泳水平,想要在野外的湖水里面扑腾还是挺困难的,况且奇尔科湖的水非常非常寒冷,在里面游泳绝对不会是一个好主意。
但是不得不说,奇尔科湖畔附近是有好东西的。
李悠南带着弓箭和全套的武器装备,沿着湖畔往看上去地势更为平坦一点的南边方向一点一点探索过去。
仅仅走了大约 20来分钟,就发现了一只水鸟。
李悠南小心翼翼地接近那只水鸟,在水鸟扑腾翅膀飞起来的一瞬间,抬手就是一箭,将那只水鸟从天上射了下来。
如此一来,今天又可以加餐换换口味了。
他今天出门没有背背篓,而是带了一个容量大约在 5升左右的牛皮袋子,绑在背上。
这个牛皮袋子是李悠南用制作床垫和躺椅的边角料做出来的。
相比于背篓,牛皮袋子虽然装不了太多的东西,但是一些比较小粒的东西却可以用这个袋子装。
说实话,奇尔科湖畔附近的路并不好走。
虽然相比于往森林方向走的时候地势要平坦得多,但是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是奇尔科湖畔有不少的小沼泽,水草茂密,很容易把鞋子给打湿。
李悠南在走的时候已经非常小心注意了,但还是弄得裤脚都湿透了。
好在今天特意穿了防水的靴子,里面的袜子倒是干的。
节目组配发了几套裤子衣服,以及总共 12双袜子。
李悠南牺牲过一双袜子制作过滤的装备,此时只剩下 11双袜子。
为了保证干净,他的袜子和衣服都是会进行换洗的,所以此时他只是有一些无奈——回去的时候又得洗裤子了。
因为没有洗衣粉,节目组发放的牙膏虽然有一定的清洁成分,但李悠南当然不可能用牙膏来洗裤子衣服,那也太奢侈了。
不过好在他也有对应的策略,那就是用草木灰。
草木灰在荒野,真的是功能超多的神器。
除了在建房子的时候可以添加在泥浆里面,还可以用来洗衣服。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呈碱性,可以分解衣物上的油脂和污垢,类似传统肥皂去污的原理。
不过在使用的时候要有方法,不能直接把草木灰加到洗衣服的水里面。
李悠南之前在视频里也展示过这个过程:收集干燥的草木灰,用制作成过滤网的袜子剩下的边角料制成一个草木灰的灰包,把灰包放到水里面浸泡 10~15分钟,这样可以让碱性物质溶解到水里面,但不会把草木灰里面的灰一起给带出来。
用灰水搓洗衣物,就能起到类似肥皂的作用了。
李悠南微微叹了口气。
虽然说衣服是可以洗干净的,但是这种手洗的方式还是挺麻烦的。
他超不喜欢洗衣服,要是在这儿待的时间足够长,他甚至有想法在瀑布那边的溪流旁制作一个水车,用水车就可以做一个滚筒式的洗衣机了。
随后他哑然一笑,为自己的想法感到不可思议——真是越来越懒了。
就在如此想着的时候,他忽然脚下一脚踩空。
好在身体素质非凡的李悠南并没有因此摔倒,调整了一下身体姿势,便稳稳地站住了。
而就在低头的瞬间,他的表情顿时一喜。
这是……天哪,真被找到了!
前面是一片浅滩沼泽,长着不少杆高一米多的直立圆柱形植物。
长长的叶片估计有几十厘米,边缘有细微的齿距,看上去和芦苇有一点像,但是比芦苇要大得多。
这种植物上面生长着细长的种子,李悠南轻轻用手一拨就落下来了。
他赶紧将手心的种子装进牛皮口袋里——这玩意儿就是他之前心心念念的北美野米。
说是野米,这东西其实并不是稻米的一种。
事实上在国内的超市里这东西也是有卖的,而且价格贵得吓死人,一斤要上百元。
而国内的绝大部分野米便是来自加拿大的进口冰湖野米。
相比普通的稻米,这种野米通体黑色,长得细长,就像是黑色的铁钉一般。
有一些商家营销,这玩意儿是稻米中的鱼子酱。
李悠南作为厨师,自然不会无脑信奉这种说法。
事实上野米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使用了,只不过在古代这玩意儿叫菰。
有一种蔬菜叫做茭白,是培育后的品种,感染黑粉菌膨胀后便无法产出种子了,所以这种粮食在某个朝代被大米、小麦这些产量更高的农作物取代了。
李悠南注意到浅滩沼泽里面已经落入了不少野米的种子,这让他看得有一些心疼。
浅滩附近生长着大量的稻穗,是曾经的印第安人的重要碳水化合物来源。
能够找到这么一片野米,李悠南不得不佩服自己的运气好——不过也得益于此时刚好是野米成熟的季节,前一阵子就算到了这里,也没有野米给他采摘的。
李悠南将浅滩周围的野米全部收集起来,装了满满的一个牛皮口袋。
其实还有更多的野米在湖的深水区,深水区的野米植株长得更高更粗,产量也更大。
事实上,曾经生活在北美的原住民,他们吃的野米更多就是生长在深水区的野米。
但是李悠南可没有印第安人的那种独木舟,没办法进去采集,只能干看着着急。
不过在采集了这些野米之后,李悠南却又想到了什么,微微叹了口气——因为自己还没有拿到最终的胜利,就说明肯定还有其他的选手没被淘汰。
原本那些选手很有可能面临着食物短缺的问题,但是现在到了野米成熟的季节,如果有其他的选手也能在湖畔附近找到野米,那么这一场拉锯战又得持续一段时间了。
不过好在野米哪怕在湖的附近也没有那么高产量的,李悠南也是走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这么一小片生长野米的浅滩。
退一万步讲,真有其他的选手找到了野米,光靠吃野米,最多也就坚持两三周的时间。
而过了 9月份的窗口期,还没找到的就找不到了。
这两天天气尚可,但保不齐过两天又会下雪了。
李悠南将浅滩附近的野米收集起来,甚至顾不上裤子被打湿到膝盖的位置了。
冰冷刺骨的湖水让他着实有一些难受。
一想到这里,他又觉得别的选手就算找到野米,采集起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深水区的那些野米李悠南是不打算去碰了,今天的收获颇丰,李悠南打开了摄像机,有一些骄傲地给镜头展示自己的收获:“伙计们,今天收集到的野米我估计有 10磅的样子。”
“我的这个口袋是 5升左右的容量,刚好可以装下这片区域的野米。”
“这么多的野米,如果一天吃 100克的话,足够我们吃 40天了!当然了,这是在搭配其他食物的基础上,一个正常人一天只吃 200克的野米那可远远不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