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悠南他们从房车营地出来已经有段时间了。
房车里面一直都有氧气供应,所以即便处于海拔 4000米的地方,也没什么明显影响。
然而一走出房车,周围的环境才真切地体现出海拔 4000米应有的氧气含量。
刘璃在外面逛了一会儿,就感觉脑袋晕乎乎的,太阳穴也微微抽痛。
这时她才意识到自己有了高原反应,因为李悠南把自己保护得太好了,以至于她很长时间都快忘了自己是在高原上。
她忍不住想到,要是没有李悠南提前准备,这趟旅程肯定不会这么顺利。
那些从沿海地区自驾走 318国道的人,没有这样的条件,一路上光是高原反应就能把他们折腾得够呛。
刘璃心里想着,一边跟着李悠南继续往前走,一边默默戴上了便携式制氧机。
一吸上氧气,她感觉舒服多了。
李悠南跟着嘉措穿过村子,来到了最靠近山坡的一间屋子前,这里就是嘉措的家。
嘉措告诉李悠南:“雪区一般分为农区和牧区,我们这里情况比较特殊,属于半农半牧区,又养牛羊,也种植一些粮食和蔬菜。”
李悠南大致也了解,嘉措所说的粮食主要指的是青稞,而蔬菜除了萝卜就是土豆。
嘉措指着路边菜园里的土豆说:“这个东西是我们的自治区区菜,哈哈哈哈。”
李悠南想起当初去阿坝和甘孜时,当地藏民也说土豆是他们的州菜。
他很清楚,雪区多吃土豆不仅是因为口感,更重要的是高海拔地区适合种植的农作物太少,而土豆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良好,加上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土豆淀粉沉淀得比平原更好,口感沙绵……
李悠南回想起上次在阿坝吃的蒸土豆,土豆口感化沙,你能信?
一路上他还注意到,寨子每户人家门口都堆着高高的柴垛。
看到那些木柴,他脑海中闪过一丝念头。
车上备着木工、雕刻甚至画画的工具,依旧是那句话,当你有一把锤子的时候,你就想找到那颗钉子,李悠南随时都准备着让技能派上用场的工具。
嘉措热情地邀请他们进院子。
这是座平房,院子里停着辆老式摩托车。
“在这儿骑摩托比开车方便。”
嘉措介绍道。
李悠南将自己的摩托停好,这时一个四五岁的藏族小女孩从屋里跑出来,脸上挂着纯粹的笑容,嘴里喊着“阿爸阿爸”。
嘉措一把抱起小女孩:“这是我女儿泽仁尼美。”
短发卷毛的小女孩脸蛋红扑扑的,好奇地打量着李悠南和刘璃,随后笑着将脑袋埋进嘉措怀里。
此时,一个藏族女青年提着一桶奶进来。
嘉措介绍道:“这是我的老婆,名字叫扎根措。”
两人用藏语交流了几句,扎根措朝着李悠南和刘璃有些腼腆地笑了笑。
嘉措又说:“正好我们今天打算做酥油,没见过吧?”
他脑子里回想着上次有个和李悠南差不多的游客,对酥油的制作过程十分好奇。
这种在藏族牧民看来再日常不过的东西,那个游客却津津有味地看了一整天。
李悠南说:“哦,倒是见过。”
“你见过做酥油?”
“自己也做过。”
“你还自己做过酥油?”
“嗯,用羊奶做的。”
“羊奶做酥油?”
嘉措被李悠南连续的回答弄得一愣一愣的。
要知道,羊奶和牦牛奶可不一样,甚至平原地区的那种奶牛,都很难做出好的酥油。
牦牛奶有个很大的特点,就是油脂含量极高,很容易出油,而平原地区的那种奶牛没什么油,羊奶就更不用说了。
小时候,嘉措跟着阿妈四处胡闹,也用羊奶尝试着打过酥油,整了一下午,除了把手累得抬不起来,半点油都没见到。
嘉措顿时乐了:“你又在吹牛了,羊奶怎么可能打得出来酥油。”
“你没见过,不代表打不出来啊。”
嘉措骨子里比较犟,他哈哈笑着说:“你要是用羊奶能给我打出酥油,我今天做的酥油全部给你。”
李悠南摇了摇头:“我不要你的酥油。”
他们的酥油还是用纯手工打制的,不过现在有了电动化设备,不像以前那么麻烦了。
他们先用离心机将牛奶进行第一步提纯,得到脂肪浓度更高的牛奶,甚至已经能看到里面黄澄澄的油脂了,随后才倒进打制容器里,用活塞式的打制杵一下一下地打制酥油。
李悠南在一旁看了一阵子,随着一下下抽拉打制,结块的酥油逐渐浮到面上。
嘉措累得满身是汗,擦了擦额头的汗对李悠南说:“你看到了吧,这个是有点累的。我这还是用离心机提过一次纯,要是纯手工打制的话更累。羊奶根本打不出来。”
李悠南也懒得解释,转而和嘉措聊起其他事情,比如牛肉怎么卖、平时生活来源之类的话题。
聊了一阵子,嘉措才想到什么,问:“你是做什么的?”
“我吗……算是个旅行博主吧。”
“哦,就是那种拍视频的?抖音上面我们也经常拍视频。你的抖音叫什么名字?”
“你搜李悠南应该就能找到我。”
嘉措此时正戴着塑料手套将容器里的酥油块捞出来,用水清洗后一下下拍进另一个不锈钢盆子里。
接下来还要对酥油进行塑形,不过他打算让老婆来做。
嘉措忙完这些才擦了擦手,拿出手机:“来,给你贡献个粉丝。”
李悠南淡然一笑。
嘉措在手机上搜索“李悠南”的名字,最先弹出来的并不是他的账号信息,而是关于他的一些热点视频。
第一条是李悠南修复国宝瓷器上央视的新闻,嘉措看到新闻里李悠南的视频,惊讶地望向他,把手机转过来:“这个人是你啊?”
李悠南点了点头。
“哦哟哟,你还上过中央电视台呢?”
嘉措低下头继续刷搜索内容,而下个视频则彻底让他惊呆了。
第二个视频是李悠南在《荒野独居》中的切片。
视频开头:“或许你没听过李悠南这个名字,但单挑过灰熊的同学想必不会陌生。”
“他仅凭一张弓、一把猎刀,便成功的将陆地上最强大的食肉动物之一的灰熊无伤拿下的名场面,必定让你震撼,这最为真实的一战,让这一季斩获该系列节目榜首!”
“接下来我将用 40分钟 18000字文案,详细解析李悠南如何在加拿大奇尔科湖畔搭建台梁式夯土房、烧制陶瓷器具、猎杀野牛、圈养母羊,制作酥油……以及最终单挑灰熊,独自将‘荒野独居’过成‘荒野度假’的全过程……”
嘉措目瞪口呆地看着视频的切片介绍。
他抬头看看李悠南,又看看切片里的视频片段,确认面前这个白白净净的汉族帅哥,真的就是视频里的人。
大脑一时间陷入呆滞。
过了半天,他将视频划拉到后面,看到李悠南与灰熊周旋并最终将其干掉的片段,再次不可置信地看了李悠南一眼。
这个人看上去平平无奇,竟能单挑灰熊?
要知道在雪区,一般的藏马熊都没人敢招惹,而视频里的灰熊,因第一人称视角的拍摄,那种巨大体型带来的压迫感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
眼前这人居然能弄死这种庞然大物?
此时嘉措才开始明白,为什么李悠南分割牦牛时那么熟练。
这个人到底是什么来头啊。
而后他又突然想到视频里的一个细节——圈养母羊制作酥油。
他划拉着进度条,真找到了挤羊奶、用自制器具打制酥油的片段。
看着看着,嘉措的嘴角微微抽搐。
将羊奶打制成酥油并非不可能,只是羊奶脂肪含量低,打制时更费力,且对器具要求特殊。
然而李悠南在视频里展现的技巧,以及他制作的那个打制酥油的模具之精妙,连他这个从小与酥油打交道的藏族汉子都自愧不如。
李悠南则饶有兴趣地在嘉措专心看视频时,四处打量着。
过了一阵,嘉措放下手机站起身来,诚恳地伸出手来跟李悠南握手,很是幽默地说了一句:“兄弟,你是战神转世。你太牛逼了。你确实不是在吹牛。”
李悠南哈哈大笑:“用你们的话说,是不是雄鹰一样的男人?”
“啊,是是是,很高兴认识你!来,兄弟我们两个去房间里面,我请你和你女朋友吃饭。”
嘉措特别热情好客。
李悠南和嘉措从打制酥油的房间出来,此时刘璃正和嘉措的女儿泽仁尼美在院坝里玩。
泽仁尼美一句一句地教着刘璃藏语,刘璃学得很认真。
“我说的怎么样?”
“你说的不好。”
“啊!你应该说姐姐,你说的真棒。”
“你说的真的不好。”
泽仁尼美皱着眉头一本正经地点评着刘璃,让旁边的李悠南和嘉措忍不住哈哈大笑。
随后李悠南也不矫情,和刘璃在嘉措家里吃了一顿午饭。
嘉措用牦牛肉招待他们,是非常原始简单的烹饪方式——水煮。
不过蘸着辣椒面吃,也别有一番风味。
吃了一阵子,李悠南问道:“嘉措兄弟,你们这儿的木头能不能给我卖一点?”
嘉措奇怪地问:“你要木头干什么?”
李悠南笑了笑,含糊地说:“就是有点手痒了,在这住的时候,我想弄点有意思的东西……”
……
下午的时候,太阳升了起来,雪化了不少,不过反而让地上,尤其是那片山坡的地变得有些泥泞。
好在没关系,去往李悠南他们所在的营地可以走公路,然后再重新从那片丛林穿过去。
下午嘉措没什么事,便带着女儿泽仁尼美骑上自家的摩托车,跟着李悠南去了一趟营地。
他是对李悠南的房车很感兴趣。
回去的路上,刘璃依旧坐在李悠南后面,紧紧抱住他。
刘璃戴着头盔,头发随风飞扬,脸蛋红扑扑的,看上去像是紧张又害羞,但手却把李悠南抱得很紧。
抵达房车后,李悠南也像嘉措热情接待自己那样,热情地邀请嘉措参观房车。
外面的天幕帐篷,除了中午天气好的时候用来做午饭,李悠南还没想好要做什么。
主要还是因为这里的天气说实话有些冷,而且紫外线又强,弄成会客厅的话,应用场景不太多,所以貌似只能拿来当大厨房用了。
随后进去,李悠南详细给嘉措介绍房车里面的各种布局。
嘉措注意到房车里面只有一张床,忽然没头没脑地问了刘璃一句:“小妹妹,你几岁了?”
刘璃愣了一下:“啊?我……我 20了。”
“你都 20岁了?看起来像是十五六岁的小妹妹。”
“啊?没有啦,没有……嘉措哥,你问这个干什么?”
“哦,我帮你们算一下,法律上面说的结婚年龄。”
“啊?”
“你这个是合法的。”
“……”
嘉措抱着泽仁尼美,好奇地查看着李悠南房车里的所有东西,时不时露出惊叹的表情,“哦哟哟,你这个厉害了!哦哟,你住的这个比我们真正的房子还要好。那你们用电,是怎么弄的呢?”
“房车里面有汽油发电机,但其实一般用不上。你们雪区的阳光很好,车子上面有一块折迭的太阳能光伏板,用太阳发电就够用了,但是如果遇到连续的大雪,就比如昨天晚上的那种,好几天都不出太阳的话,就用汽油发电机,但那种情况应该比较少。”
“你们这个车子可以跑好多公里?”
“没有测试过,理论上可以跑一两千公里,看路况吧。”
“一两千公里!不简单,不简单。那你们晚上会不会冷呢?这个空调一整天都开着吗?”
“有柴油暖气。”
李悠南详细解答着嘉措的所有疑问。
嘉措能想到的生活上的问题,李悠南似乎都有对应的解决方式。
一番了解后,他彻底服气了。
介绍得差不多了,李悠南邀请他们两人在房车的卡座上坐下,随后,便捷的桌面水管升起来,接水烧开,给嘉措和泽仁尼美泡了果茶。
嘉措望着窗外的湖景,有些感慨地说:“兄弟,我见过太多你们汉族地方来的那些旅游的人了。那些人,我觉得啊,他们就是这个地方有问题。”一边说着,嘉措一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
李悠南愣了一下,没有回应这句话。
他大概能理解嘉措这话的意思,就比如之前他们遇到的那个徒步旅行的人。
有一些人真的只是单纯想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他们不追求路途上的生活体验,更在意的是精神上的追求,见到了就是满足。
而这样的行为,在常人眼中,是有些难以理解的,就比如嘉措,他觉得那种没苦硬吃的生活,就是脑袋有毛病。
站在各自的立场上,想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其实都是可以理解的。
不过李悠南自然也不会去试图改变嘉措的观念,就好像那些艰苦旅行的人,也不需要别人来纠正他们的观念。
“当然了,我不会说他们脑壳有病,那个不礼貌嘛。”
“但是,就比如前几天,我在山上去,遇到两个走路过来的那种人,一看到我,哭的稀里哗啦的,山坡上面,连滚带爬的跑下来,说我是他们的救命恩人啊,他们在山里面迷路了,差点死到山里面了,我把他们两个带到公路上去,给我千恩万谢的哦……嚯嚯,我觉得这些人真有意思。”
随后嘉措又说:“你的这个才是真正的旅行!”
接着他摸了摸旁边女儿的脑袋,“以后你长大了也好好读书,将来到大学里面去,赚钱也买这样的房车,就去他们那边旅游好不好?”
泽仁尼美甜甜地说:“好。”
嘉措来这儿还有一个目的——他是村里的村干部,要负责巡查然乌湖畔有没有人乱丢垃圾。
这些年然乌湖越来越火,起初村民们都热情欢迎游客,可有些游客素质太低,经常乱扔垃圾,导致沿路不少露营营地都被封了。
这个地方一般人不好找,李悠南能开过来不容易,但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
虽然之前和李悠南聊得愉快,但嘉措还是得确认一件事:房车排污是大问题,他们绝不允许房车上的污物进然乌湖。
看到李悠南车里用的是高级打包马桶,嘉措才彻底放了心。
李悠南向嘉措保证,每天产生的垃圾都会用摩托车运到村口的垃圾站处理。
嘉措却不以为意地说:“只要不是塑料垃圾,像餐厨垃圾之类的,在这儿挖个坑埋了也没关系。”
随后,嘉措带着泽仁尼美回去了。
没过多久,他又折返回来,给李悠南捎来些木头——是村里建房剩下的木板边角料,原本只能当柴烧。
虽不知李悠南要这些做什么,嘉措也乐得送个顺水人情。
李悠南千恩万谢,想给嘉措转账,却被对方拒绝了。
嘉措一本正经地说:“你给这些钱就是看不起我,我这人热情好客,交个朋友,别搞得那么难看。”
李悠南不好再坚持,心里却盘算着,得给嘉措家做个什么礼物才好。
打消了嘉措的顾虑,李悠南把他送来的木头都搬到了天幕帐篷里。
这些木材数量不多,但都是建房剩下的,已经过风干处理,正好能直接用来做木工活。
有一说一,因为有房车,所以事实上在野外露营需要的所有家具、各种器材设备等,都做了周全的准备,所以李悠南其实没什么需求。
甚至连户外的桌子、椅子、躺椅这些东西,都有折迭的成品可以直接拿出来用。
李悠南拿到这些木材,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解解闷,另一方面,倒也确实有一样东西需要临时制作——他之前忘记买的一样东西。
他给自己做了一个画板。
自从获得了绘画技能以后,李悠南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画过一幅画。
虽说绘画技能的应用场景挺多,比如烧制瓷器、在加拿大的庇护所里雕龙画凤,都要用到绘画技能,但那种真正意义上的画,却从来没有完整地画过一幅。
而眼前这个漂亮的场景,正好可以画一幅油画。
第二天,李悠南早上起床,搬着画板到湖边写生。
有几个藏族的孩子从山坡那边溜达下来,显然是从村子那边过来的。
大的有八九岁,小的竟然才四五岁,其中就有加措的女儿泽仁尼美。
这些小孩子大概是昨天泽仁尼美回去以后给他们“吹了牛”,说山坡这边有一个很厉害的哥哥。
尤其是嘉措,带回寨子里以后,趁着晚上挨家串户做客的空隙,给其他人看了李悠南的视频。
小小的村子本来人就少,消息一下子便传遍了。
毕竟昨天李悠南杀牛的时候,几个汉子都认识了他。
如此一来,那些小孩子听大人们谈论,自然而然就知道了李悠南。
小的时候无忧无虑,没什么事情,就溜达过来找李悠南了。
走上这么一两公里的路还要翻山,这么小的孩子能做到,让李悠南和刘璃都感到有些不可思议,然而似乎这些孩子对此习以为常。
不过,当他们真正到房车边上的时候,还是非常紧张、羞涩,只是远远地站在那里观望李悠南他们。
刘璃主动招呼他们过来,他们才慢慢走近。
今天因为天气比较好,李悠南将天幕帐篷四面的围布全部收起来了,底下搭了露营桌和椅子。
刘璃便带着那些孩子们在天幕帐篷下面坐下来,给他们取了糖果零食又泡了几杯茶,几个孩子都十分乖巧地坐在那里,刘璃问什么,他们就七嘴八舌地回答什么,一句不掺假。
“你们这样跑过来,家里人知不知道啊?”
“他们不知道。”
“啊?那他们不会担心吗?”
“不会担心,他们只会打我们。”
“啊?这……”
“没有关系,我们出来就说是罗布措带我们出来的,要打就打罗布措一个人。”
名为罗布措的男孩儿:“?”
如今的刘璃不再惧怕空旷的环境,但对陌生人还是有些社恐,而面对孩子就要明显放得开多了。
而这些孩子们总是会用一些出乎意料的回答,让刘璃一愣一愣的。
但看得出来,刘璃很喜欢孩子。
这里的孩子接触的东西没有城里的孩子多,懂得的事情也更少,一点点小小的新奇事物,就能让他们非常开心快乐。
刘璃在那边和小孩子们玩,李悠南见没什么问题,便继续自顾自地画画。
过了一阵子,李悠南正画得出神,忽然感觉到旁边有人。
他侧过头看了一眼,是一个八九岁的小男孩。
他不光盯住李悠南的画,不知道看了多长时间,此时注意到李悠南的目光,才有些躲闪地往后退了退,手无处安放地放在身子两旁,有些羞涩地笑了笑。
李悠南问:“喜欢画画?”
小男孩点了点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喜欢?又不喜欢?”
小男孩用带着浓郁藏族口音的普通话说:“不是,我,我学画画,但我画的不是这种。”
“你画的是哪种?”
“我画的是那种……人的那种。”
李悠南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他一下子就明白过来小男孩说的是什么了——唐卡?
而作为拥有三级绘画技能的李悠南,任何一种流派的画作艺术,他都是传奇级别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