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理说,武南伯这辈子最鼎盛光辉的时刻,就是坐镇东北。
    结果,征战了大半辈子,授勋时,却得了“武南伯”这个爵位。
    明面上,这是犒赏武南伯征讨南疆的功绩。
    但暗地里,很多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当年皇帝是忌惮武南伯在东北的地位太鼎盛了,引发了功高震主,这才把他抽调去了南方,从而切断武南伯和东北的联系。
    “请陛下莫要自责,这绝非陛下之过,只怪微臣实力不济,当年在东北时没能慑服妖庭,给了他们可乘之机。”
    武南伯纵然知道皇帝当年的小心思,但仍然很识大体的将罪过揽上身。
    “那你可愿意再次披挂,领兵杀回东北?”皇帝径直问道。
    “臣愿效犬马之劳,拼上这条性命也要替大秦夺回故土!”武南伯振声道。
    “很好,若是人人皆有你这等气魄,何愁天下不安。”皇帝轻轻一笑,但随即话锋一转:“但若是再把你调去前线,这京都又缺了人镇守,尤其是五军都督府,朕一时间也想不出有谁能镇住那些人。”
    武南伯的眼帘低垂,沉默片刻,道:“陛下若是暂无属意的人选,可否容许臣举荐一位?”
    “你说说看。”
    “囚龙关参军,史文杰!”
    “史文杰……有点印象,当年的武科头名是吧。”
    “不错,史文杰之父曾是臣麾下的马夫,此子也是微臣看着长大的,才德兼备,可堪大用。”
    “这么说,由他代替你执掌五军都督府,那些将士应该也会服气。只是他走了后,囚龙关又该怎办?”
    “陛下,最近东海行省经由泰王殿下东巡,暂时安定了,囚龙关也无什么威胁,不如再择机选拔一名能臣镇守如何?”
    “那也可以。”
    皇帝似乎被说动了。
    孙英姿却不太理解皇帝的这番人事安排。
    她隐隐觉察到,皇帝似乎有意趁这机会从武南伯的手里剥离中央军权,但武南伯举荐的史文杰偏偏又是嫡系,皇帝难道就不忌惮吗?
    只怪她政治阅历太浅,对京都的形势也不够了解。
    像九皇子他们就很清楚,皇帝是在行分化离间之计!
    如今,武南伯执掌着五军都督府,堪称京都军权的第一人。
    而囚龙关的守将又是他的嫡系史文杰,如果这两个人沆瀣一气搞叛变,那大秦政权就要出事了。
    奈何这两个人又是军方难得的人才,没了他们,办不成事。
    于是,皇帝就想借着征讨东北的机会,把武南伯踢出五军都督府。
    让史文杰接替上位,一来大家都认史文杰的背景,可以平稳过渡军权。
    二来,皇帝完全可以拉拢史文杰,将他打造为军方全新的代理人,和武南伯划清界限。
    老谋深算啊!
    无论武南伯心里是怎么想的,但在家国大义的面前,他都得一切服从组织的调遣。
    而且,驿馆袭杀案,也是皇帝抓牢的小辫子。
    武南伯稍有不臣之心,皇帝大可以拿这案子兴师问罪!
    “但只你统军,朕也不太放心啊,得有人辅助才行。”皇帝又莫名提了一句。
    对此,大家也是心知肚明。
    这十几年来,皇帝为了约束军方将领,搞了一套监军策略。
    一开始他曾让太监当监军,但后来东北沦陷,就是由于宦官瞎指挥,导致了军方群情激奋。
    于是皇帝后面又调整了一下,改让皇子们去监军。
    九皇子、十三皇子这些夺嫡主要竞争者,都干过。
    而当下,九皇子却选择了沉默。
    他和武南伯是翁婿关系,皇帝是绝不会允许他当监军的,就没必要自讨没趣了。
    十三皇子有些跃跃欲试。
    若是能收复东北,这份功劳足以让他在夺嫡之争中领先一大截。
    “本来朕属意让十三跟着去的,但朕另有差事要交代。”皇帝一句话,直接浇灭了十三皇子的期待。
    这两位皇子不行,有些人就看向了孙英姿。
    难道皇帝还要继续对这个皇孙委以重任?
    刚立下大功,若是再立,岂不是压不住了?
    但猜忌多疑的皇帝,显然不会干这种蠢事,喃喃道:“让朕再想一想……”
    这时,霍都尉疾步从东华门跑了进来,来到社稷坛前作揖道:“陛下,八皇子到了门外,托微臣征询您的意思。”
    很多人的脸色都变得耐人寻味。
    今夜的晚宴上,皇子们几乎都到了,惟独缺了八皇子。
    八皇子从小就不被皇帝青睐,直到近几年,皇帝为了利用蛊术研究修仙,这才开始重用八皇子。
    但不知道为何,前阵子皇帝对八皇子一通责罚,让八皇子滚回家反省思过。
    这之前,皇帝还在字条上写了“月圆夜不见人”,很快就有聪明人解析了字条的深意:把“人”字拆分开来,那就是八。
    换言之,皇帝几乎是半公开地说不想在中秋夜看到八皇子。
    八皇子也很识趣,直接告病缺席了。
    但现在却又突然跑来了……
    “既然来了,为何不敢进来,是心里有鬼么?”皇帝冷哼道。
    霍都尉不敢言语。
    “宣他进来。”
    皇帝一声令下,霍都尉又疾步跑向了东华门。
    过了一会,只见那位丰神俊朗的八皇子走入了大家的视野中。
    “父皇安康,儿臣因身体抱恙来迟了,还望父皇恕罪。”
    八皇子站在社稷坛前,鞠躬作揖。
    “既然身体不好,那还过来作甚?”皇帝沉声道。
    “儿臣在府中,望着皓月,念及父皇对儿臣的慈爱,又想到儿臣如今每日无所事事,荒废岁月,实在心有不安,于是斗胆想做点什么,好给父皇分忧。”
    八皇子朗声回道。
    “你倒是有孝心。”皇帝冷笑了一声:“那你说说,你能给朕分担什么忧愁?”
    “儿臣武不如九弟,文不及十三弟,不敢主动请缨,但凭父皇吩咐便是。”
    “嗯?”皇帝的语气忽然低沉了一下,泛着惊疑的情绪。
    八皇子、十三皇子以及众朝臣也都若有所思状。
    这个八皇子来得真的很是时候啊。
    皇帝正要选人给武南伯当监军,这个八皇子就及时的冒出来了。
    难道是提前安排好的戏码?(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