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告内城旗人书》

    蒋赫德拎着酒壶凑过来了,整个人看起来醉醺醺的。

    “青云老弟,我敬你一杯。”

    蒋青云望了一眼他肋骨,笑道:

    “干了。”

    “老弟,以后咱们就是自己人了,不许背后捣鼓我,否则,我跟你没完。”

    “一致对外。”

    “对!”

    醉猫一般的蒋赫德借着酒意主动示好。

    ……

    蒋青云慢悠悠开口了:“我的人要2个正七品、5个正八品,诸位可别忘了。”

    宁完我拍着胸脯:

    “你,带头冲锋,为大家伙谋福利,老哥哥们怎么会忘了你呢?本总宪当着大家伙的面表个态,年后,都察院要派直隶道监察御史深入各个州县,痛打落水狗,给你的人腾位置。”

    说完,他又和大理寺卿朱国治碰杯。

    “小朱,我认为目前的监察力度太弱了,你觉得呢?”

    朱国治严肃的点点头:

    “找个机会,大理寺和都察院联名上折子。顺治8年了,朝廷的好多事该上规矩了。”

    ……

    酒宴从中午持续到晚。

    众人喝了醒酒汤稍微清醒之后,聊起了各种官场轶事、争风吃醋的小道消息。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机会~

    蒋青云:

    “诸位,我准备择机在早朝上提议户部事务流程改革,你们有人附议吗?”

    “怎么改?”

    “程序正义。”

    屋内瞬间安静了,所有人都齐刷刷的看着蒋青云,都知道户部是端重亲王博洛的地盘。

    “在座的都是自己人,我就明说了吧,其实这也是皇上的意思。”

    索尼面露忧色。

    “蒋副宪,你可曾想过,万一所有的议政王大臣一起反对呢?你又该如何收场?”

    “所以,我才需要诸位的大力配合。”

    鳌拜说的很露骨。

    “上次正蓝旗兵变,我驻守紫禁城的两黄旗子弟死伤2000。真谈不拢,两边到了刀兵相见的时候,我怕光靠两黄旗压不住那些手握兵权的旗主们。”

    “郑亲王的镶蓝旗很关键。”

    “郑亲王一直都是支持皇上的,不过,事关自身利益,难说。”

    “无妨,我有办法。”

    “什么办法?”

    “诸位拭目以待吧。”

    ……

    次日。

    五城兵马司在内城搞出了大动静。

    每4人一组,一人敲锣,一人吆喝,一人拎着浆糊桶,一人负责贴《告内城旗人书》。

    “皇上有旨,户部改革,成立八旗俸饷处,前锋、领催、护军、马甲、步甲、匠役,人人都要涨饷,铁杆庄稼节节高哦,”

    半天时间~

    内城所有人都知道了。

    有人狐疑,询问张贴告示的兵丁。

    “是不是只给两黄旗涨饷银?”

    “耶~你这人怎么说话的,皇上他老人家怎么会厚此薄彼呢,都是旗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啊。皇上金口玉言,涨,全部涨,每个人都涨。”

    全城沸腾,鞭炮齐鸣。

    以至于紫禁城里的孝庄都听见了。

    “是前线大捷吗?”

    “奴才也不知道,奴才出去打听打听?”

    ……

    没一会,太监回来了。

    “禀太后,乾清宫的人说他们也不知道。”

    “那你就去内三院问。”

    “嗻。”

    孝庄很不满,她认为是顺治在故意隐瞒自己。

    结果,内三院值班的侍读学士也一脸茫然,表示今日没有接到任何前线军报,绝对不敢欺瞒太后。

    “皇上他在哪儿?”

    “去了文华殿。”

    “走,咱们也去瞧瞧。”

    “嗻。”

    孝庄的脸色不大好,儿子亲政,她不会继续垂帘听政,但若是要把她彻底甩掉,那可是绝对不行的。

    她是蒙古人在朝堂的代言人。

    ……

    当黑着脸的孝庄赶到文华殿时,顺治一愣。

    “额娘,你怎么来了?”

    “哀家不能来吗?”

    “儿子不是这个意思,儿子是准备待会请安时再告知您的,这件事说来话……”

    突然~

    一侍卫来报。

    “都察院左副都御史蒋青云已至殿外,求见皇上。”

    “让他进来。”

    蒋青云匆匆入殿,环视一周,随即跪下。

    “臣奉旨昭告京师全体八旗,皇上降恩,户部改革,八旗兵丁所有人每月月银增发半两,现已宣传到位。”

    所有人震惊的望着顺治。

    顺治背着手,脸色淡定,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遇到这样懂事的下属,心情真是畅快啊。

    “入关数年,京师物价上涨,旗丁生活不易,这铁杆庄稼也该涨一涨了。”

    “皇上圣明。”

    所有人齐刷刷的恭维。

    “朕决定,今日下午临时召开一次议政王大臣会议,除旗主、小旗主外,通知在京所有八旗都统,副都统、协领、参领旁听。”

    “嗻。”

    ……

    文华殿。

    臣子们面面相觑,他们都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味。

    户部、改革,铁杆庄稼?

    到底哪个才是重点。

    范文程瞅了一眼蒋青云,心中隐隐猜测这件事和他脱不了干系。

    ……

    乾清宫。

    顺治母子俩对坐。

    “福临,你想做什么?”

    “额娘,下午的议政王大臣会议,还请您老人家也参加。”

    “你是不是想动议政王大臣?”

    “不。”

    “你想动博洛?”

    “不。”

    “你想染指户部?”

    “正是。”

    “如果议政王大臣们答应,你准备怎么办?”

    “朕准备把户部改革和涨铁杆庄稼捆绑在一起,改的动,朝廷就涨所有旗丁的俸饷,改不动,就不涨了。下午开会,议政王大臣们如果反对朕,那他们就得罪了整个八旗。如果不反对,那朕就趁机改革户部,分博洛的权。”

    ……

    孝庄大吃一惊,反复打量着儿子。

    “额娘,你看什么?”

    “哀家在看一位文武双全的少年天子。”

    哈哈哈哈~

    顺治忍不住哈哈大笑,被承认、被仰视、被认可的感觉太好了。

    “额娘,儿子做的是不是太莽撞了?”

    “不,福临。恰恰相反,你进步的太快了。朝堂斗争就该是这样,在规则之内击垮敌人,尽量用阳谋,少用阴谋。额娘甚至觉得你这招不亚于汉武帝的推恩令。一箭三雕,既拿到了财权,又树立了权威,还修复了八旗子弟的忠心。嗯,今儿下午,哀家就坐在一边看好戏,看那帮旗主王爷哑口无言。”

    “谢额娘。”

    自从多尔衮死后,俩人的关系就从未像今日这般融洽过。

    母慈子孝,就在此时。(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不错,请把《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