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 抬棺出征!

    内城。

    在专门储备漕粮的海运仓附近有一家老字号寿材铺,据说已经开了三百多年,比国祚都长。

    蒋青云走进铺子,见墙上赫然挂着一幅字:活着混所好屋子,死后混口好棺材,也不枉为人一场。

    两世为人,颇为感慨。

    掌柜的见有贵客上门,连忙迎了上来。

    “本官要抬棺出征!你帮我挑一口。”

    “大人稍坐,一定包您满意。”

    掌柜的很快就挑出了一口柏木黑漆棺材,用材厚实外观气派,还好心的赠送了铜钉一十八颗,小铁锤一把。

    蒋青云绕棺一圈,当即拍板:

    “就它了。”

    “得嘞,升棺喽。”

    鞭炮声中,伙计们喊着“升棺喽”把棺材抬到了铺子门口,整个过程竟是没有一丝的晦气感。

    这就很专业了!

    ……

    大事已妥,蒋青云随口问了句:“掌柜的,你说,死是什么?”

    “回大人,是回家。”

    “那活着呢?”

    “是出趟远门。”

    “你这间铺子开多久了?”

    “三百五十四年零八个月又五天,到我这,已经是第十一代传人。”

    “你这间小小铺子见证了无数历史啊。”

    “回大人,小铺确实接待过一些大人物。”

    “比如呢?”

    “前明永乐皇帝还是藩王时,曾在小铺购置精品楠木红棺一口,后来他当了皇帝,肯定没用着。”

    “严嵩严阁老曾在小铺购置楠木红棺一口,结果人被流放死在了江西老家,估计也没用着。”

    “于谦于少保也曾在小铺购置黑色柏木寿材一口,最后~哎,还是没用着。”

    “海瑞海大人上疏之前,在小铺看上了一口杉木棺材。那棺又短又窄,人根本躺不进去,本就是低劣次品,但海大人坚持购买,最终,六钱银子卖给了他老人家。后来的事您也知道,也是没用着。”

    蒋青云拍了拍厚重的棺材板。

    “掌柜的,我明白了。也就说,大部分人一辈子都是白忙活。”

    “大人明鉴。”

    “你要多少钱?”

    掌柜的伸出三个手指。

    “30两白银,绝不还价。”

    ……

    顺天府的差役拎着铜锣哐哐开道,40名巡城兵丁扛着棺材随后,蒋青云骑马在后,绕紫禁城走了一周。

    “国难当头,蒋御史精忠报国,抬棺出征喽。“

    抬棺出征的意义在于,彰显决心。

    也可以理解是一种表演。

    虽然蒋御史的大名在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仍需经常强化。

    最终目的是要让所有人都记住,京城只有一个蒋御史,就好比京城只有一个皇帝。

    棺材所到之处,人山人海,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热热闹闹。

    围观旗人心里都有些敬佩,他们感慨,蒋御史是个王八蛋,但也是个颇有血性的王八蛋。

    至少,他真敢往上冲!!

    有些闲散旗人公开表示:如果蒋青云死在前线,那他的名声就彻底扭转了,从此,绝对不会说他半句坏话。

    如果蒋青云英勇战死,可成半步武圣。

    京师旗人的想法是好的,奈何被蒋青云执行成了奇怪的模样。

    ……

    顺承郡王府。

    大门紧闭,门可罗雀。

    管家踩着梯子站在墙头,望着热闹的棺材队伍过去后,连忙禀告正在花园里练箭术的勒克德浑。

    “主子,是那位蒋大人要抬棺出征。”

    勒克德浑表情讥讽,默默拉开弓弦瞄准远处隐约的箭靶,嘀咕道:“不信任自己人,却信任外人。我今儿把话放这,不出三年,就是南北朝。”

    说罢,手一松,箭矢命中红心。

    “王爷神射。”

    “吩咐戏班子,今晚听《岳飞三箭吓金营》。”

    “是。”

    ……

    腊月初六。

    乾清宫的案头多了几个锁着的小木匣。

    顺治用钥匙打开第一个红色木匣,取出里面的纸条。

    第一张是:

    “顺治八年腊月初五,勒克德浑诅咒朝廷用人不公,必败于明军,预言南北朝在即。其自诩岳武穆,和王府豢养的戏子们放浪形骸,其间多有不忿言语。”

    后面还有几张,记录的是其他议政王大臣们禁足期间的言行。

    第二个蓝色木匣打开。

    “顺治八年腊月初五,上午,蒋青云于内城购买棺材,扬言抬棺出征,轰动一时。”

    “下午,其又往御马监索要优质纯血三年龄良马300匹,因其索要甚急,御马监左司郎中索要相关手续未遂,被其反复掌掴。

    “下午,吴应熊入蒋府,俩人说笑亲密,会面时间2刻钟,谈话内容不知。”

    “傍晚,其又与鳌拜、与周绍在南城茶楼短暂会面,期间屏退下人。深夜,其宿于夫人处,窃窃私语,子时熄灯。”

    顺治将所有小木匣重新锁上。

    “来人。”

    “奴才在。”

    “送回司礼监。”

    “嗻。”

    ……

    司礼监如今已不同于往日,院落修葺一新,守卫森严,出入皆需腰牌,各屋不得串门。

    “参见吴总管。”

    “三狗子,你小子来司礼监做甚?”

    “回总管,是皇上令奴才将这些木匣送来。”

    “放着吧。对了,你给我记住喽,司礼监是个有规矩的地方,不要东张西望,不要随便进屋子,放下东西就赶紧走。懂吗?”

    “奴婢懂事,奴婢告退。”

    吴良辅胖手一挥,三公公就恭顺的退出了司礼监,言行不敢有一丝不敬。

    半个月前~

    吴良辅寻了个借口当众杖杀了御用监主事的左司宦官,还弹劾罢免了内官监主事的右司满洲郎中。

    他改组了十三衙门,各监(院、局)分左右司,左司郎中由宦官担任,右司郎中由上三旗人担任。

    以左司郎中为尊。

    经费更是暴涨。

    十三衙门人人皆知,总管大人圣眷正隆,做事心想事成。

    ……

    当然,偶尔也有不顺的时候。

    三公公刚走,御马监左司郎中秋公公就来了,一张脸肿的像猪头。

    “总管,您可得替奴婢做主呐。那蒋青云居然当着御马监那么多人的面,拿大嘴巴抽奴婢,呜呜呜~”

    “你你你,你忤逆他做甚?”

    “总管,他开口就索要300匹顶级良马,奴婢也没不答应,只不过要求他走一下朝廷的流程~”

    “流程?他需要走流程吗?他往那一站,就是流程!”

    吴良辅暴跳如雷,忍不住对心腹说出了心里话。(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不错,请把《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