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微微颔首,赞道:“皇上面壁功深。”
顺治搓了搓脸皮,缓缓起身道:“感谢法师,朕觉得现在好多了。法师,朕还不知你信的是哪一派哪一宗?”
“小乘佛法。”
“法师如何看待小乘教和黄教?”
“小乘佛法强调自我完善、自我解脱、刻勤律己,所以贫僧不评价其他。”
顺治很欣赏天机的态度。
“朕想赏赐你,却不知金银官爵这些俗物法师是否合眼?”
天机微笑:
“不如赏赐贫僧白米50石,再许贫僧出宫一日,将这些白米施于世人,一来可增加贫僧个人修为,二来可布施皇家仁义。”
“500石!朕令顺天府协办。”
“阿弥陀佛。”
……
顺治突然问道:
“法师,朕把你留在深宫会不会阻碍你修成正果?”
天机心中一动。
这一天,我终于等到了!
他摇摇头。
“非也非也,不仅不是阻碍,反而是成全了贫僧。”
顺治立马来了兴趣。
“请法师解释?”
“皇上岂不闻,身在公门好修行?”
“听说过,不甚了解。”
“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好修行。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意思就是说,身在衙门,比身在佛门更好修行。做官,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惩罚更多的恶人。出家之人若是想积德行善,首选衙门,而非山门。若是宫门,又胜过公门许多。”
“精妙绝伦,法师真高人也。”
顺治头一次有醍醐灌顶之感。
他甚至产生了一点小小的联想,若天下人人有如此境界,皇帝锐意进取、官吏助人为乐、百姓安贫乐道,那不就是人间天堂吗?
望着踌躇满志的顺治,天机和尚猜到了一二。
论窥视人心,他在平流层。
论宏大理想,他已经飞出了大气层。
甚至,蒋青云都低估了他的野望。因为蒋青云是理想的现实主义者,而他却是狂热的浪漫主义者。
……
“法师,朕有一个大胆的想法。”
不知不觉,顺治也沾染了些“蒋氏语言风格”。
“愿闻其详。”
半晌~
顺治满怀期待的问道:“法师,朕的想法有可能吗?”
“阿弥陀佛,世间有三力。一曰能力,二曰业力,三曰愿力。世人普遍认为,一件事能够成功在于能力。但贫僧认为,能力抵不上业力,业力抵不上愿力。”
天机停顿了一会,继续说道:
“所谓愿力,指心之本源所产生的力量,这种力量能够引发同频共振。它是一种高纬度的能量频率,也是一种极其强大的意识流。”
“愿力,指由强烈誓愿凝聚而成的精神能量。既包含济世情怀,也蕴含突破困境的意志力。是驱动人突破极限、实现目标的核心动能。”
顺治有些懵。
理论研究是这样,空洞乏味的很。
这世上的信徒没有几个人能啃得动理论体系,倒是有一些浅薄胆大之人学几个名词,就敢四处宣讲,大言不惭,反而能吸引众多迷茫的羔羊。
若此刻蒋青云在场,定然抚掌大笑,先以两个字——??,总结天机的“愿力论”,然后,他会架起柴堆把这个和尚烧成舍利子!!
踏马的来了个抢宝座的~
天无二日,教无二主。
天父杀天兄,秀全杀秀清。
……
天机见顺治如此神情,心中了然,立马抛出下一轮话术。
“皇上,纸上得来终觉浅,不如实践一下?”
“哦?”
“皇上忧心前线战事,可相隔千山万水,却是无能为力。不如这样,皇上今晚留在佛堂与贫僧一道祈福,对前线的战事隔空施加强烈的愿力。”
“真能行?”
“动机至善,私心了无,摒弃杂念,排除万难。皇上,何不大胆的探索一番?”
顺治脸色涨红。
“好,朕豁出去了。走,一起去户外淋雨。”
“阿弥陀佛,皇上是长生大帝转世,身藏灵根,无需苦修,在佛堂之内即可。”
顺治如释重负。
他也不想淋雨。
实际上,天机和尚也不敢让他淋雨。万一淋了雨,顺治得了伤寒,自己岂不成了妖僧?
……
“吴良辅。”
“奴才在,主子,可是要回宫?”
吴良辅急匆匆跑了进来。
“不回宫,朕今晚宿在此处。传令下去,侍卫四周值更,不许打扰。”
“啊?”
“啊什么,照办。”
“嗻。”
天机和尚慈眉善目追加了一句:“绝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事与愿违,不但不能与前线将士同频共振,反过来~”
“法师,莫要多言。朕,能做到。”
“请皇上更衣。”
顺治再出来,龙袍变袈裟,宛如量身定做一般,特别合体。
“法师,开始吧。”
佛堂外。
吴良辅目瞪口呆,心里有一股说不出来的诡异感。蒋青云已属妖孽,如今却横空跳出来一个更大的妖孽。
更可怕的是,他的段位不如妖孽,所以,他没法精确的指出这俩人到底哪儿不对劲!!
吴良辅不敢多嘴。
他很清楚,宫斗和官斗其实是一回事,要么不出手,出手就必须打垮对方。
……
小楼一夜听风雨。
佛号声声入帝心。
愿力铺天盖地,冲的几千里外的蒋青云脑门发懵。
次日~
一轮红日,金光洒在佛堂里。
顺治迟疑的放下木鱼,将手掌放在照射进来的那一缕阳光下感受着温度。
“法师,天亮了。”
天机睁开眼睛。
“师弟刚才说什么?”
“你叫朕什么?”
“阿弥陀佛,贫僧一时眼花,把皇上当成师弟了,罪过罪过。”
“朕刚才说天亮了。”
“好佛偈。”
“什么?”
“天亮了,仅仅三个字,却是一句绝好的佛偈。皇上所求之事,必成!”
“是吗?”
顺治有点不敢相信。
“皇上,您不可犹豫,佛心必须坚定,愿力才能影响天地。”
……
“主子,您该用膳了?”
“送到这里来。”
“嗻。”
早膳很丰盛,足足有16样。
顺治突然冷了脸。
“朕不吃这道银耳莲子羹,撤下去。”
“奴才遵旨。”
吴良辅也搞不懂缘由,但他记住了让御膳房从此不再准备银耳莲子羹。
“法师,不如你也一道用些?”
“皇上自用便罢。贫僧将诵经不止,直到前线捷报传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