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8 留给顺治的时间不多了~

    ~

    顺治十一年三月末,蒋青云踏上了南巡的道路。

    在启程之前,他做了五件事。

    第一,拨给直隶绿营4000套棉甲,5000杆火绳枪,弓箭刀矛等军资无算,走的是正经流程。

    第二,家眷离京,住进了保定府的直隶总督衙门。

    第三,抽调心腹下属4000余人,大部暂居保定府,少部分随同自己南下。

    第四,抽调满洲精锐旗丁3000(以镶白旗为主),抽调步军统领衙门1000人,组建钦差护卫。

    第五,紧急内阁暂由安亲王岳乐负责。

    ……

    启程之日,顺治率文武百官步行送至永定门外20里。

    万人送首辅,一步一回头。

    再好的戏班子也演不出这种情真意挚的大场面。

    蒋青云拱手:“时候不早了,皇上请回吧。”

    顺治眼眶发红:“相父千万小心,早去早回。”

    “谢皇上,临行之前,臣还想向皇上索要两个人。”

    “何人?”

    “国师天机,大总管三公公。”

    “相父所求,朕无不准。不过朕只是有些好奇,相父索要此二人有什么缘由吗?”

    “江南多美女,臣想为在南巡之隙替皇上挑选一二身家清白、知书达理的妃嫔。国师在,可测八字。总管在,可贴身侍奉。”

    顺治点头。

    天机宠辱不惊,三公公脸色灰白。

    “皇上,保重。”

    “相父,多加保重啊。”

    在这种场合下,蒋青云还是对顺治保持了基本恭敬,再次拱手之后,潇洒的翻身上马。

    三公公深吸一口气,字正腔圆:

    “首辅南巡喽~”

    千骑狂奔,旗帜遮天。

    春季的华北,野外飞沙走石,蒋青云扭头望去,见顺治仍站在原地挥手,此举充分表达了他的相思之情。

    一刻钟后,顺治轻轻的呼出一口浊气,不经意的挺直了腰杆子。

    “回宫。”

    “遵旨。”

    ……

    紫禁城。

    顺治每天通过邸报关注着钦差队伍的行军路线。

    在皇帝的心里,大抵是这样的。

    第一天,慈爱的相父离开了忠诚的京城。

    第二天,不可明说的帝国首辅下榻保定府。

    第八天,独掌朝政的权臣进入了山东德州府。

    第十九天,卑鄙无耻的窃国大盗抵达了江苏淮安府。

    第二十九天,来自汉军旗的怪物在扬州府无恶不作。

    这一次,顺治很有耐心,就像一个真正的老猎手,静静的等待着、等待着。

    直到蒋青云过了淮安府,顺治才开始召见八旗官佐。

    人,是最关键的。

    一天之内至少召见20个旗人,谈话时全程屏退左右,从早到晚,孜孜不倦。

    顺治很清楚,这就是他最后的窗口期,如果不能赶在蒋青云回京之前重新夺取控制权,他这辈子能混个汉献帝都算是东陵冒黑烟了。

    ……

    四千余人的钦差队伍沿京杭大运河南下,水陆并进,声势浩大,所用仪仗几近于皇帝亲自出行。

    僭越,是权臣的底色。

    事实证明,经过这几年的反复锻打,八旗子弟们对爱新觉罗氏的忠诚度大幅度下降。随行的满洲骑兵沿途护卫,恭敬有加。

    下榻保定府时,蒋青云和老爹密谈2个时辰,期间还爆发了激烈的争吵。

    因为争吵声越来越大,文氏忍不住叩门劝阻。

    “父子俩就不能好好谈话吗?”

    “你知道他现在有多大胆吗?”蒋忠诚把声音压到最小,“他居然秘密囚禁了太后,人就关在后院。”

    文氏呆住了。

    “爹,你不懂,太后是对蒙神器,关键时候可有奇效。”

    蒋忠诚烦躁的在房间里走来走去。

    “爹,我警告你,在我南巡期间你必须按照我的安排做事。否则,身死族灭。”

    “好,好。”

    “你现在对着列祖列宗发誓。”

    蒋青云在保定府停留了一天半,期间密集召见各部将官,或勉励或暗示,更是给老爹留下了缜密的战略安排。

    保定城内粮饷充足,即使被围6个月也不会断粮。

    用直隶包围京城的最终战略目标是——让所有人都对顺治失望。

    ……

    德州烧鸡好吃。

    临清小吃不错。

    淮扬菜很精致。

    沿途,蒋青云不断和周绍推演当前的局势。

    “首辅,大队人马是否要加快速度,打江浙赣三省一个措手不及。”

    “不必不必,我就是要让两江的大户们有时间筹划对抗。别担心,他们不敢造反,他们爱搞政治阴谋,搞民间舆论。”

    “我明白了。”

    “你看,京杭大运河的一头是京城,一头是杭州。你坐稳两江,等于捏住了这条大动脉,如果京城有事,你随时断粮。”

    “是。”

    “两江总督这个位置极其重要,你务必替我守住。”

    “首辅放心,您指哪儿我打哪儿。”

    正说着~

    文氏来了。

    周绍连忙起身。

    “首辅,我先告退了。”

    “老周,趁着这几天坐船空闲,你再琢磨琢磨如何合理征收两江的赋税。”

    ……

    文氏望了一眼周绍离开的背影。

    “云儿,你很信任他?”

    “是,周师爷这个人靠得住,进退有度,行事谨慎。我想让他做两江总督替我捏住钱袋子。”

    蒋青云起身让座。

    “娘,你坐。”

    “目前中枢式微,许多省份听调不听宣,各省只是表面还遵从中枢,但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握住直隶京师,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捏住两江,钱粮不愁。直隶和两江在手,我才能慢慢收拾天下。”

    “江南地区好就好在本土势力不强,东林党的根基很浅。相比于世家、豪族、土司,他们的显赫不过是浮沙一捧。”

    “直隶也是一样。”

    “两地的性质相同,但形成的缘由不同。直隶的本土势力被农民军和清军来回剿杀,十不存二。东林党是无根之木,看似茁壮,实则经不起一点大风。他们只想享受好处,却不想承担责任。殊不知,根深蒂固和承担责任是捆绑在一起的。他放弃了责任,也就等于放弃了根基。”

    ……

    过了很久,文氏才轻声说道。

    “我其实是想提醒你,抵达江南之后,你最好不要和满洲兵捆绑太深,否则会引起民间仇恨。”

    “我知道,钦差行辕和满洲大军之间会保持一定距离,我也会约束军纪。但没有威慑是不行的,若是没有威慑,谁会愿意交纳钱粮呢?”

    文氏默默点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不错,请把《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你不能只在吃铁杆庄稼时才爱大清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