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金銮殿上定国策一言兴邦一言废

    三日后,咸阳宫,正殿。

    一场简单而又庄重的登基大典,宣告了大秦帝国,正式进入了二世皇帝的时代。

    扶苏,这位命运多舛的帝国长公子,终于,在百官的朝拜与万民的欢呼声中,坐上了那张,由玄铁与黄金铸就的,冰冷的龙椅。

    殿下,文武分列。

    左首,是帝国丞相李斯,神情肃穆。

    右首,是帝国上将军蒙恬,不动如山。

    而在他们身后,半步之遥,站着一个,身着崭新“少府监丞”官袍,一袭青衣的年轻人。

    墨尘。

    他,没有位列九卿,却又,超然于九卿之上。

    他是新君的国士,是百官眼中的“异数”,更是……这座皇城之内,一个无人敢小觑的,新兴的权力中心。

    所有人的目光,有意无意地,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他们都在等待,等待着看,这位新朝第一功臣,将如何,辅佐这位以“仁孝”著称的新君,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大典之后,扶苏没有大宴群臣。

    他只留下了四个人——

    丞相李斯,上将军蒙恬,卫尉李信,以及,考工司监丞墨尘。

    御书房内,没有了朝堂之上的威严,更像是一场,决定帝国未来走向的,最高规格的……家宴。

    “诸位爱卿,平身。”

    扶苏走下龙椅,亲自为几人赐座,姿态,放得极低,言语之间,充满了对功臣的倚重与感激。

    “父皇宾天,赵高乱政,咸阳危殆。若非诸位爱卿,力挽狂澜,朕,与这大秦江山,早已是万劫不复。此等功绩,朕,必将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李斯与李信,连忙起身谢恩。

    唯有蒙恬与墨尘,依旧安坐。一个,是性情使然,忠于帝国而非忠于一人。另一个,则是早已洞悉,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果然,在一番抚慰之后,扶苏,这位年轻的帝王,终于,抛出了他登基之后的,第一道,也是他最想推行的……治国方略。

    “朕,以为,”他的声音,清朗,而又充满了儒家士子独有的,理想主义的光辉,“父皇以严法治国,虽一统六合,威加海内。然,刑罚酷烈,民怨沸腾,此,亦是六国余孽,屡禁不绝之根源。”

    “故,朕欲,行仁政,以安天下。”

    “朕,欲下第一道罪己诏,大赦天下!凡非犯谋逆、杀人之重罪者,皆可赦免其罪,放归乡里。”

    “朕,欲废《挟书律》,罢黜“以吏为师”之苛政,于咸阳,重开稷下学宫,广纳天下贤才,以恢复我诸子百家,百花齐放之盛景!”

    “朕,更欲,减天下赋税三成,与民休息,以彰我大秦,仁德之名!”

    一番话,说得慷慨激昂!

    李信,这位军中莽夫,听得是云里雾里,不敢妄言。

    而李斯,这位法家的代表人物,那张总是波澜不惊的脸,瞬间,变得无比难看。

    大赦天下?

    废除律法?

    重开稷下?

    这……这已经不是在治国了。这是在,将他,将整个大秦赖以立国的法家根基,彻底……否定!

    他正要起身,引经据典,向这位年轻的帝王,陈述此举之危害。

    然而,一个比他更快,也更决绝的声音,响了起来。

    “陛下,不可。”

    是墨尘。

    他缓缓站起身,对着扶苏,长揖及地。

    但他说出的话,却如同一盆最冷的冰水,浇在了扶苏那火热的理想之上。

    “陛下之仁心,臣,感佩万分。但,此三策,非但不能安天下,反而,会成为,动摇国本,令天下大火,再度燎原的……催命符!”

    “放肆!”扶苏的脸,瞬间沉了下来,“墨卿!你这是何意?!”

    “臣,只是在陈述一个,冰冷的事实。”墨尘抬起头,迎着新君那愤怒的目光,寸步不让。

    “敢问陛下,大赦天下,那些被放归乡里的,除了寻常百姓,是否还有,大量的,曾追随六国贵族作乱的,游侠、死士?”

    “他们,会对陛下的仁政,感恩戴德吗?不!他们只会觉得,陛下您,软弱可欺!他们会立刻,重新聚集在旧主人的麾下,举起反旗!”

    “敢问陛下,重开稷下,百家争鸣,那些被父皇压制了数十年的儒生、纵横家,他们,会真心为我大秦效力吗?”

    “不!他们只会,借着‘争鸣’之名,行‘乱政’之实!他们会用他们那三寸不烂之舌,去否定我大秦一统之功,去煽动六国遗民之恨!最终,将整个帝国,都拖入无休止的党同伐异之中!”

    “至于减税……”墨尘惨笑一声,“敢问陛下,如今国库空虚,北地三十万大军,嗷嗷待哺,咸阳数十万工匠,等着吃饭。您这三成赋税一减,钱,从何而来?难道,要让我们的将士,饿着肚子,去抵御匈奴的铁蹄吗?!”

    一连三问,如三柄最锋利的重锤,狠狠地,砸在了扶苏的心上!

    砸得他,脸色煞白,哑口无言!

    他身旁的蒙恬,那双总是闭着的虎目,缓缓睁开,第一次,认真地,打量着这个,敢于当面驳斥君王的年轻人,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察的……赞许。

    “那依墨卿之见,”扶苏的声音,已经带上了冰冷的怒意,“朕,该当如何?难道,要继续沿用父皇之苛政,让我大秦的子民,永世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吗?”

    “不。”

    墨尘摇了摇头。

    “严法,需存。苛政,当改。”

    “臣,亦有三策,请陛下,定夺。”

    他伸出手指,一字一句地,说出了他那足以改变帝国未来,却也足以让他,粉身碎骨的……惊天之论。

    “第一,赦,可赦。但,非‘大赦’,而是‘劳赦’!凡罪不至死者,皆入我‘新生营’,以工代罪!为我大秦,修路,建桥,开垦荒田!何时,工分积满,何时,方可重获新生!如此,既显陛下仁德,又可变废为宝,以增国力!”

    “第二,学,可学。但,非‘空谈之学’,而是‘格物之学’!陛下可在咸阳,建‘大秦格物院’!凡天下之才,皆可入院。但,入院者,不论文采,不问出身,只问一题——你,能为我大秦,造出何等利器?能为我大秦,增产几石粮食?能者,上!庸者,下!以实干,兴邦!而非以空谈,误国!”

    “第三,”墨尘看着扶苏,眼中,闪烁着让所有人都为之心悸的寒光,“税,不可减。但,可……转!”

    “天下之税,不该,只从农夫身上取!”

    “更该,从那些,富可敌国,却从不纳税的,商贾、以及……旧日之王侯公卿身上,取!”

    “臣,斗胆,请陛下下旨,行‘商税一体’之新法!凡在我大秦境内,行商贾之事者,无论贵贱,无论出身,皆需,按其流水,纳税十之一!”

    “以此税,充盈国库,以养我百万雄兵!”

    “以此税,反哺于民,以彰我皇恩浩荡!”

    当最后一个字落下时。

    整个御书房,一片死寂。

    李斯,怔怔地看着墨尘,仿佛在看一个疯子。

    李信,更是吓得,差点从座位上跳起来。

    向天下所有商人,和王侯公卿,征税?!

    这是,要与整个天下的既得利益者,为敌啊!

    这,已经不是兴邦之策了。

    这,分明是,要让天下,都燃起熊熊烽火的……取死之道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秦赘婿不错,请把《大秦赘婿》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秦赘婿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