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交人当抛一片心

    单大良原本希望,贾雨村坐在车轿上,自己坐在车把式旁边的车辕上伺候回话。

    贾雨村不坐车,单大良自然也不能坐车辕了,只跟在贾雨村身后,随着软轿前行。

    贾雨村脚步轻捷,身形挺拔,走得毫不费力。单大良虽额头见汗,两腿发软,却也一步不落。

    轿两边的婆子,每走一段路,就上车换两人下来,换到第三次时,张月如和雪雁坚持下车了。

    林黛玉听见张月如来了,微微挑起轿帘,递出一把扇子来。却不料靠窗子最近的是雪雁。

    雪雁看着扇子,呆呆地说了句:“小姐,我不热,你留着自己扇吧。”

    林黛玉又羞又恼,哼了一声:“呆头雁!”把扇子又抽回去了。

    贾雨村看着这一幕,又好笑又有点温暖,咳嗽了一声:“这天儿还怪凉的。”

    单大良已经走得满头是汗,赶紧附和:“贾老爷说的没错,已经入冬了,开始冷起来了。”

    此时荣国府已经出现在眼前了,单大良松了口气,瞬间觉得两腿酸软无比,今天晚上看来得自己睡了。

    到了正门口,抬轿的四个壮汉停轿垂首后退,门里出来了四个十几岁的小厮,抬起轿子,却往角门走去。

    单大良弯腰伸手:“贾老爷,我家的送林姑娘去见老夫人,从角门走方便。

    您随我从正门进,二老爷在中堂书房等您呢,贵仆自有人带去歇息,无需挂心。”

    单大良见贾雨村如此礼待瞎老太太,便也格外郑重,向贾雨村说这一句,有道是礼多人不怪。

    贾雨村正要起步,轿旁的张月如向贾雨村招手,贾雨村走过去,林黛玉隔着轿帘,塞出一本书来。

    “先生,这是我父亲让我到荣国府后交给你的,里面有他给你的谢礼。

    你……你刚才若是在码头丢下我便走了,这礼物也就不给你了,你也怨不得谁。”

    贾雨村接过来,随手一翻,见里面夹着两张一千两的银票,还衬着一张纸,只有八个字,正是林如海笔迹。

    “君子之交,千金一诺。”

    贾雨村哈哈大笑,他自然知道,林如海提醒他千金一诺,两千两自然就是两诺了。

    一诺是将林黛玉安全送到荣国府,另一诺,就是他答应过林如海的,要照拂林黛玉,不让她受委屈。

    “去吧,去吧,你们父女两个,才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呢,不要都赖在林夫人身上。”

    说完后贾雨村想起了些事儿,小声对林黛玉笑道:“见了你那表哥,他若摔玉,你不要哭,那玉是神物,摔不坏的。”

    林黛玉不解其意,忽闪着水汪汪的眼睛看着贾雨村,贾雨村也不多说,挥了挥手。

    林黛玉的轿子远去了,贾雨村直到看着轿子进了角门,才回过头来跟着单大良往大门里走。

    荣国府大门的门子们,被贾雨村的气势所夺,都垂首站在一旁,等贾雨村过去才敢窃窃私语。

    他们已经很久没见过在贾府门前这样大笑的人了,此人看起来官就不大,可这偌大的公府之门,居然镇不住他。

    贾雨村随着单大良走进正堂,荣国府是国公府规制,这正堂之大,百人装得下。

    正当中一张八仙桌,一把太师椅,对面一溜三排的座椅,左侧有一耳房,陈设简单,只摆了一张胡床,让人存放衣物之用。

    这就是当年国公府有重大庆典,例如国公爷寿辰,门生故旧门前来拜望时才启用的地方。

    所谓“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指的就是那些门生故旧上门道贺时,将随身携带的笏板放在耳房的胡床上,能堆满整张床的意思。

    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毕竟有资格手持笏板的,都是能上朝的官员,基本都在五品以上。

    何况笏板才多大,要堆满一张胡床,需要多少块?官员们是来拉关系,又不是上朝,随身带着笏板干什么?

    这就是艺术的夸张了,可历史上这种事儿还真不全是瞎编的,艺术源于生活。

    据说乾隆朝的时候,福康安权倾朝野,门生故旧遍布全国的军队,连家奴当将军的都有几十个。

    当他过寿之时,来祝寿的武官们来了不知多少人,光是随身携带的马鞭子,就堆满了两张床!

    由此可见,荣国公当年虽不及福康安,但在大康朝也是威名赫赫,四王之下,八公之首,名不虚传。

    有人可能认为宁荣二公是平级的,而且宁国府还是族长,会不会更高点,其实并非如此。

    从府邸规制看,荣国公府更大。古代建筑都是要符合身份的,这就很明显了。

    何况荣国公第二代仍然是荣国公,而宁国公的第二代已经变成了一等将军,也说明荣国公的爵位更高。

    宁国府的族长,完全是因为宁国公那一脉是长子,这就是族规,当多大的官也得遵守。

    贾政当然不会在正堂接待贾雨村,不合规矩。穿过正堂,往前再走,就是中堂了,在二门之外。

    中堂才是正经的见客之所,但私密性差,显得疏远。尤其贾雨村是妹夫推崇的,贾政有意亲近。

    中堂左右有两间书房,当年贾赦和贾政曾在此读书,贾政那间在右侧,单大良便将贾雨村引到此处。

    单大良刚一挑帘儿,贾政便放下茶碗站了起来,拱手为礼,然后也是一愣。

    虽然妹夫信中已经说了贾雨村返老还童之事,但当真见到人时,贾政还是十分震惊的。

    “雨村兄,闻名不如见面,若非政深知内弟从无诳语,当面之时当真难以置信啊!可见雨村兄是大造化之人!”

    贾雨村当年看书,知道贾政为人质朴诚实,今日一见,也觉得气质相貌与书中极其相符,也心存好感。

    “小弟不才,半生浑浑噩噩,愚钝无知。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

    天可怜见,大概觉得小弟尚有可取之处,故而受仙佛点化,得以返老还童,二世为人。

    小弟曾对林兄言,当努力发奋,报效朝廷,做一番事业,不负天地仙佛给我的这次机会。”

    贾政最是传统,忠君爱国,光宗耀祖是他最看重的,否则也不会那么厌烦宝玉的不求上进了。

    贾政自己没从科举出身,一直引为憾事。所以就拼命鸡娃,希望宝玉能弥补自己的遗憾。

    贾雨村进士出身,又有这番忠君爱国之志,虽曾有小瑕疵,但妹夫已经解释是被人排挤冤枉之故。

    所以贾政对贾雨村好感大增,拉着贾雨村一番攀谈,直到太阳偏西,贾雨村起身告辞。

    贾政颇有恋恋不舍之意,意思是留贾雨村抵足而眠。贾雨村说自己还有两个仆从没安排,需要去租房。

    贾政一挥手:“这有何难,我家中颇有几间闲屋,兄若不弃,不妨先住下,早晚请教,岂不方便?”

    贾雨村淡然一笑:“存周兄,林兄是我知己,也是恩人,你我如今也可算朋友,有些话不能不说。

    我此次回京面圣,其间变数颇多。你对林兄之言信之不疑,今上却未必如此,少不得会考教小弟。

    若能过关,弟自当与存周兄多来往。若未能过关,弟即是戴罪之身,连累存周兄,心中何安?

    今日身负送人之责,进府一续,理所当然,是谁也挑不出错处的。若留宿,则性质就不同了。”

    贾政一愣,随即心中一热,深为感动,知道贾雨村确实是可交之人。

    他本就有些迂腐,又书生意气,与贾雨村投契,便忘了这些事。

    但他也是久在朝堂之人,一点就透。若是自己,也还罢了,可自己身上扛着整个荣国府,就得谨言慎行。

    当下他拱手道:“雨村兄至诚君子,弟心中感念。既如此,兄初到京城,人生地不熟。

    这单大良办事还算得力,弟让他去帮雨村兄寻租个住所,暂且安身,面圣后再从容安置如何?”

    贾雨村拱手致谢,就在此时,一个身材高挑的大丫鬟走了进来,盈盈一福。

    “老爷,老夫人让我来请贾老爷去后堂,有件事儿要请教贾老爷。”(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红楼大官人不错,请把《红楼大官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红楼大官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