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新书火爆了!

    章旷:“一开始是一样的,但是在结晶之前,就要先驱除杂质和颜色,然后才能形成黄冰糖,如果一开始没驱除杂质,后面就去不掉了。”

    章旷说完后,范仲淹和柳永对视一眼。

    甚至筷子都悬在了空中,忘记了去夹菜。

    章旷夹起一块红烧肉,放进嘴里,一口下去,油脂的芳香在口腔里迸发,混杂着红烧的特殊韵味一丝丝甘甜以及瘦肉的干香。

    “嗯~嗯!”白季手艺可以啊,如果只看这几个菜的话,独当一面都没问题!

    学的飞快!

    享受了好一会儿,章旷才看向了范仲淹和柳永。

    范仲淹沉吟:“先驱除杂质,后结晶……”

    终于,习惯了在章旷这儿做阅读理解的范仲淹一声叹息。

    终于知道大宋官场大宋朝廷,是怎么变成今天这样的了。

    这玩意儿得先剔除杂质,再结晶,才能是纯净的冰糖!

    先结晶后想要驱除杂质,无论用什么方法,那都是多余的手段,根本没用,甚至还会把红糖烧糊,烧成焦糖,焦炭!

    范仲淹:“那……真的完全没有办法了吗?”

    如果已经成了红糖,没有办法制作冰糖了怎么办?

    把红糖丢掉,从种甘蔗开始,重新来一次?!

    章旷:“其实办法还是有的,先稀释糖液,兑一漕糖。然后在封闭环境烧出活性炭,然后用活性炭倒进草子里,静置吸附红糖里面的杂质,完成脱色。”

    “多来个几次,最终得到的糖液就可以用来结晶糖块了。”

    范仲淹和柳永对视了一眼。

    封闭环境?

    活性炭?

    稀释糖怎么做?怎么才是稀释堂?

    范仲淹突然明白了。

    原来要这么做!

    让朝堂官员数量增加,让糖不再抱在一起,然后再用活性炭吸附其中的杂质,最终就能做成冰糖了。

    范仲淹:“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我一直都在推崇简化,其实应该繁复才对!”

    留在朝堂的老东西们,个个都是学会了所有那些不好的东西。

    如果大规模加入新人,新人还没来得及学习这些呢,其中一些新人专门用来吸附杂质,把老家伙们给抱出来。

    那,事情就成了!

    原来是这样!

    “我明白了!”

    章旷夹着王八壳,皱眉:“你明白了什么鬼东西,吃你的王八。”

    章旷不知道范仲淹在思考什么鬼东西,也不在乎。

    范仲淹心中颤抖了一下。

    钓王吧,吃王吧……

    大宋最奇妙的地方就在于,大部分官员不把皇帝当回事儿,所谓士大夫共治天下,其实就是没把皇帝当回事儿。

    而小部分宋人在学习阶段曾经立志要报国为民,这一类人也同时接受了忠君思想。

    而到了朝堂上,在皇帝看出你忠君之前,不忠君的人早就看出你忠了,早把你整走了。

    而皇帝只会觉得你这个人咋咋呼呼很讨厌。

    这也是为什么大量的干事儿的官员最终会在史书里成为奸臣,甚至佞臣。而那些把大宋推向火坑的官员,却个个是大忠臣。

    范仲淹就是一个忠臣,他听章旷如此说,还以为章旷在暗示什么。

    吃王吧。

    希望说的不是皇帝,而是某个王,八贤王吗?

    范仲淹想到这里,突然想通了:“你写的《少年包青天》是不是有所指,你觉得八贤王不对劲?”

    章旷抬头:“想知道啊?买书看去。”

    白嫖党搁这儿问上了,这个问题得花钱才能知道答案,知道我怎么想的。

    柳永先一步:“当然得看,得学,我还要自己写呢!”

    ……

    包拯揣着袖子站在门口,唉声叹气。

    如果说几个月前的他,是因为老母亲去世,而老婆董氏又怀孕导致自己不能回去而内心难受。

    那现在,孩子包镜刚出生,天天奶孩子,则是让包拯肉体难受。

    好不容易偷了个闲,他直接溜到了后门外休息。

    路过的人看了一眼包拯,疑惑的仔细打量包拯,盯着包拯额头上的月牙看。

    那是包拯小时候贪玩,踩了他爷爷种花的锄头,弹起来给自己脑门子磕的。

    路人停顿了一下,想了想又摆头走了。

    走了很远,又绕回来,伸长了脖子:“你……是不是姓包?”

    包拯疑惑了一下,还是回答:“是。”

    路人:“你是不是叫包黑子?包黑炭?”

    包拯瞪眼。

    你这就没礼貌了!

    路人:“你是不是叫包拯?”

    包拯:“是我。”

    路人拍大腿:“哎嘿!我就说,我就说!”

    书里也是大宋,咱们也是大宋,什么书里的世界,分明就是一个地儿!

    路人走了后,又有人经过,走了大概二十多人后,又有人盯着包拯看。

    那人也是来回思索,开口:“你是不是姓包?”

    包拯更疑惑了,狐疑着回答:“我是……你有什么事儿吗?”

    那人眼睛一亮:“你是不是叫包拯?”

    包拯内心开始沉重了:“我是。”

    难道是敌人找上门了。

    这人像个杀手吗?不像啊,怎么会有刺客问目标是不是目标的?

    怎么了这是?

    那人摇了摇包拯的手臂:“好好当官啊包大人!”

    包拯很无奈,这一次还作揖:“我已经辞官了。”

    路人一听,脸上流露出了惊愕,惋惜,最终化成一声叹息,重重的一低头,头撇向一边:“哎!这世道!”

    “哎!”

    包拯看着那推车的老伯远去,不明所以。

    又过了好久,一个肩扛两筐炭的人经过,路过时抬头一看,看到包拯,吓了一跳,低头看自己的框里。

    好家伙,差的不多啊!

    惯性的走了两步,又晃晃悠悠回来。

    炭差点撞到包拯,包拯扶着他:“哎哎哎!”

    卖碳郎:“你是不是……”

    包拯:“我是姓包。”

    卖碳郎:“你是不是……”

    包拯:“我是叫包拯。”

    卖碳郎兴奋的直接放下扁担上下打量包拯:“哈哈哈!包大人!”

    包拯:“我……”

    本来想说我辞官了,却被卖碳郎打断。

    卖碳郎:“没什么好给的不成敬意,您虽然脸和我的炭差不多,但心白啊!这些石炭送给你烧!”

    实际上,包拯家里是……烧木炭的。

    包拯他爹曾经主管盐、茶、铁,他家不说富得流油,也是比绝大部分家庭好得多,要不然他也不可能年纪轻轻考上了还辞官不做在家待着。

    要不然就算有人威胁,那也是必然要当官的,吃饭嘛。

    但包拯也没法拒绝。

    这都什么事儿啊,别人为什么给送炭都不知道,怎么拒绝?

    卖碳郎本来挑着两筐冒尖的炭,现在框里虚满了,轻了好多好多,走路脚步都轻松多了,心情更轻松:“那个狗屁李大人不是什么好东西,把他的炭给包大人,正好!”

    东京城认识包拯的人不少,因为是熟人,他们听了《少年包青天》的故事后,都没有往外说什么,只是觉得应该是写的自己朋友。

    而路人可不管。

    “我给你说,我见到包大人了!”

    “对,就是包大人,脸和煤炭差不多,额头有个月牙,那还能有假?”

    “哎,包大人辞官不做了,这世道啊!这世道啊!”

    “就在那个大槐树那条街知道吗,就是第三个院子就是包大人家后门。我怎么知道正门,我又没去过。”

    “包青天居然是真的?那……书里的大宋,就是咱们的大宋?”

    贩夫走卒文人墨客茶余饭后畅聊不止,包拯就在东京的事儿,如龙卷风一样传遍《少包》听众团。

    而各大正店、脚店陆续签约说书人,包青天的故事正在以龙卷风一样的速度传遍东京。

    章旷这新书,火爆了!

    ————

    新书榜最后三小时了,还能冲不。

    晚上十二点后上架!如无意外的话,12:05之前就会更新上架章节。本来想多写一章,结果今天医院跑了一天……(这段提示上架后删除)

    求支持!求首订!(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宋有喷子不错,请把《大宋有喷子》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宋有喷子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