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点火的回响

    就在指控中心里众人欢呼的时候,一道西装革履的身影没有留恋眼前的盛景,而是转身悄然离去。

    正是领导的专项秘书吴昀。

    是的,领导虽然没有亲自来到禺谷基地,但仍然安排了负责这一领域的专项秘书过来。

    当听到洛总亲口宣布“点火成功”的消息后,这位吴秘书便第一时间退出了指控大厅,准备把这个好消息汇报上去。

    推开厚重的防辐射门,步入一条光线略显昏暗的专属通道,外面的欢呼声瞬间减弱。

    一直走到通道尽头,吴秘书输入密码走了进去,这里,是除了聚变堆本身,整个基地保密性最好的地方——洛珞的办公室。

    他反锁好门,迅速拿起桌上的卫星加密电话线缆,熟练地将洛珞的黑色通讯器连接上去。

    这是洛珞上午就亲手交给他的,一并交给他的还有他办公室的密码,对于领导秘书到来的目的,洛珞当然十分清楚。

    显然领导应该也知道,无论点火后的结果如何,洛珞应该都会很忙,因此把这个传递消息的任务交给了自己的专项秘书。

    事实也确实如此,当吴秘书这边走出指控大厅没多久,那边洛珞就已经开始张罗起各个部门和项目组,这个时候先不要松懈,收集好点火后这段时间的第一手数据了。

    至于为什么要用这部通讯器……自然是因为吴秘书自己的手机……还没信号。

    虽然点火已经成功,但基地的全方面封锁还没有结束,什么时候解封还要等上级的消息。

    屏幕亮起,几秒钟的等待后,代表安全链路的绿色光点稳定闪烁。

    吴秘书深吸一口气,拇指在拨号键上用力按下。

    听筒里传来几声短促的“嘟——嘟——”声此刻在这空档的办公室里格外清晰。

    不过没等他紧张太久,几乎是响铃瞬间,电话就被接起。

    “首长,是我,吴昀。”

    吴秘书率先说道。

    “嗯。”

    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但立刻充满了询问意的单音节回应。

    吴秘书微微挺直脊背,仿佛能感受到千里之外那目光的重量:

    “报告首长,黄泽岛禺谷基地,盘古核聚变示范堆,已于本日北京时间下午6时整,成功实施首次点火!”

    他没有丝毫寒暄和废话的打算,确定彼此身份后,第一时间报告了这个好消息,随即又顿了顿,清晰报出决定性的数字:

    “当前输出功率稳定在53.8兆瓦,核心聚变区域燃烧稳定!首长,成功了,聚变之火点燃了!”

    电话那头,出现了极短暂的、不超过两秒的沉默。

    “好……很好!非常好!!”

    首长连用了三个“好”字,声音比刚才微微提高,透出难以抑制的激动和一种巨大的释然。

    紧接着,他那标志性的沉稳迅速回归,但语气中的赞许和力量感更为深沉:

    “具体参数确认无误?”

    “绝对无误!首长,全体技术人员反复核验,各项数据均达到并超过预设目标阈值,现场……已经沸腾了。”

    “沸腾是应该的!这是几代人梦寐以求的时刻!”

    首长有力地肯定道,随即语气带上了一丝感慨万千的凝重。

    这意味着什么,他十分清楚,这是掌握了未来终极能源的钥匙!这不仅是国家能源安全和百年大计的根本性保障,更是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颠覆性贡献!

    他们……已经踏上了一条再无退路、也必须继续领先的道路。

    世界的能源格局,此刻,已由他们,在黄泽岛上,率先改写!

    首长的声音顿了顿,一种复杂的情绪流淌出来,是满意、是骄傲、是期许,最后,都汇聚到了那个核心的名字上:

    “洛珞呢?他还在现场?”

    “在!首长,洛总是整个行动的总指挥核心,全程在第一线,正是他在最后时刻下达的点火指令,不过这会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一时脱不开身。”

    吴秘书立刻回答道。

    作为跟随领导多年的人,他十分清楚领导想要什么,相比于他这边笼统的汇报,领导肯定更想听听洛总怎么说。

    哪怕是同样的数据,从洛总口中说出来,分量也跟其他人不同。

    就好像刚才在指控大厅,一直到洛总亲自宣布“点火成功”时,众人才开始彻底的欢呼,至于在此之前其他工程师们的惊呼,他们也听到了,但还是要洛总亲口确认,那才算数。

    “是了,理应如此,还是工程本身要紧,三年都熬过来了,可不能在这成功的关头松懈。”

    领导在电话那端点了点头,随即便是一声极轻、但却异常清晰的赞叹:

    “了不起!真正了不起的年轻人!”

    首长的声音带着一种毫不掩饰的欣赏与肯定,毫无疑问是给洛珞的。

    电话的这头吴昀不由的暗暗心惊。

    连续两个了不起,在吴昀的印象里,还从来没有听过领导如此称赞一个年轻人……不,是从未这么称赞过任何人,洛总还是第一个。

    当然了,作为在能源方向上的专职秘书,他的专业素养未必比梁局长等人来的低,因此他也十分清楚,洛总做到的这一切,完全配的上领导这样的称赞。

    如今聚变堆点火已经成功,一切虽说还没有尘埃落定,距离他们彻底掌握聚变能源还差得远,毕竟试验堆仅仅50兆瓦,供应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都勉强。

    但千里之心始于足下,更何况他们岂止是迈出了一步那么简单。

    如果把这场聚变战役当做出行,那他们现在起码相当于找到了一辆加满油的汽车。

    当别人还在纠结着往哪个方向徒步前行时,他们已经开车出发了。

    虽然他对于科研的具体内容了解的不多,但站在这一位置上,结合国际局势,他对这一领域的宏观判断还要更高。

    他们能源的梦想的延伸——EAST项目,这座磁约束核聚变的堡垒,在合肥科学岛上默默耕耘了二十年。

    万明远院士率领团队,夜以继日地调试超导线圈、收集等离子体数据,他们相信,这条托卡马克之路终将照亮世界。

    但接下来的几年研究,让华国科学家们深知,EAST虽已抵达物理极限,却始终距离“点火”相距甚远,就像一颗在黑暗中燃烧的星,耀眼却无法驱散长夜。

    而退出ITER的华国,更宛如一艘孤舟驶入未知海域,对于夸父工程已经是孤注一掷了,如果不能成功,那他们的激进势必成为一个天大的笑话。

    幸好,他们有洛珞这位虽然年轻,却无比可靠的总设计师。

    老人依稀还记得三年前的那个春天,洛珞拿着那份“夸父逐日”的设计方案来见他第一面的时候。

    那个年轻人,纵然是面对山岳般的压力,眼神却依旧明亮而平静。

    即便是当着他的面,也就敢夸下海口,打算三年内点燃聚变之火。

    他还记得自己当时只是轻笑了一声,感叹了一下后生可谓,实际上却并没有完全相信,只是出于对这个年轻人的看好,也不会出言打击。

    既然洛珞说三年,那也就由着了,反正他到时候下具体任务的时候又不会真的如此苛刻。

    毕竟才三年!根据他让人询问的几个专家得出的结论,聚变工程领域的三年,寻常科研人员或许连核心理论都没啃透,顶尖工程团队也就刚进入详细设计。

    可洛珞呢?他不仅独立完成了从0到1的理论构架,更打算在三年内完成实验验证甚至包括试验堆点火,这份骄傲他是看的真真切切。

    虽然包括张云超在内,许多跟洛珞有接触的人,对其的评价都是“十分谦逊有礼的年轻人”,但只是经此一事他便确定了,这个年轻人很骄傲、

    如果你感觉他谦逊,那是因为你还没站到那个能看到他骄傲的高度,他的傲是傲在了骨子里的。

    不过,如果只是盲目自信却难以成事的人,那叫自负。

    但像洛珞这样说到做到,即便是三年点燃聚变之火,这种他们甚至都没敢将其当做目标的约定,都能达成。

    几乎以一己之智为枢纽,统领全局,硬生生地在惊涛骇浪中将“盘古堆”从图纸和名字,变成这座屹立海疆的钢铁巨人!一直到这把火彻底点燃。

    三年!从其他人的质疑、黄泽岛的荒芜、ITER的退群绝境,到此刻屏幕上那稳定燃烧的数值——那不仅仅代表了能量增益突破,更代表着一个凡人亲手点燃了曾经被视为无尽遥远的神话!

    那就是年轻人该有的轻狂和气盛了,自信的好,骄傲的对,年轻人就需要这种心气,才能一往无前。

    “这份定海神针般的定力,这种力排众议的战略眼光,这种……能将不可能化为可能的科学判断力和执行力!在基础理论、工程设计、临场指挥,乃至人员凝聚上,他都是无可替代的关键!告诉洛珞同志……”

    首长的语气加重,字字清晰:

    “他和团队的功勋,国家永远不会忘记!你们在黄泽岛上点燃的这把‘火’,其光芒与热度,将照亮和温暖我们这个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未来!”

    “是!首长,我一定将您的肯定和指示准确传达!”

    吴秘书郑重应诺。

    “嗯。”

    首长发出一个表示结束的鼻音,但随即补充道:

    “后续数据和详细报告,等洛珞忙完后单独跟我汇报一下吧,至于基地的安保状态维持最高等级,没有我的直接命令,任何信息不得外泄,解封时间等待后续通知。”

    “明白!首长!”

    “就这样吧。”

    电话被轻轻挂断。

    就在吴秘书跟领导汇报的这段时间里,另一边的指控大厅内。

    在一片欢腾中,洛珞以最快的速度冷静了下来,甚至连他努力了三年,付出了三年时间,无数努力,数万积分才拿到的任务奖励都来不及看。

    庆祝的事并不会因为晚一点而有任何损失,荣耀也不会因此有丝毫的蒙尘,但现在他们还有更重要的事去做。

    他深邃的眼眸紧紧锁定着主控台前方最大的综合数据屏,那里飞快的掠过数以万计的实时参数,其复杂程度足以令最老练的工程师望而生畏。

    等离子体密度、温度分布、约束时间、磁场位形稳定性、中子通量、X射线辐射谱、激光能量吸收率、靶丸压缩对称性……每一行跳动的数字、每一条波动的曲线,都是这场人类伟业最珍贵的语言。

    洛珞脸上的神情没有一丝松懈,反而因为数据的奔涌而显得更加沉凝。

    他没有加入欢呼,甚至在王世峰副总工程师激动地拍打他肩膀时,也只是微微颌首以示回应。

    他的指尖轻轻敲了敲麦克风的底座,那微弱的声音并未被淹没,反而像某种无声的命令,让最靠近指挥席的几位核心负责人注意到了他肃然的表情。

    “陈院士,激光阵列能量注入剖面稳定性监测不能停!”

    洛珞沉稳却极具穿透力的声音通过内部广播系统,压过了鼎沸的喧嚣。

    激光系统的负责人陈光华一怔,随即从狂喜中惊醒,对着话筒回应:

    “收到!所有光学传感器持续在线,能量分布数据在按秒级记录存档!”

    “李卫国!”

    洛珞目光转向负责超导磁体系统的工程师李卫国:

    “约束磁场瞬时响应波形完整记录!任何细微波动都可能隐含失稳前兆,超导线圈的应力、温度变化是重点!”

    李卫国脸上的笑容凝固,用力点头:

    “明白!32组径向场、极向场探头正全频采样,应变数据实时回传,制冷系统的波动也在密切监控!”

    洛珞视线扫描过密集的参数区,快速点出关键:

    “等离子体诊断组,粒子通量谱!中子产量的时间关联性分析马上启动!这对理解聚变反应速率和自我加热至关重要!”

    诊断组的负责人立刻大声领命,指挥团队成员快速调用专门的中子飞行时间探测器和X射线晶体光谱仪的数据流。

    “材料组!靶室内部第一壁、偏滤器区域的温度梯度、粒子流冲击载荷数据!务必精确!这是我们评估部件寿命、寻找材料瓶颈的第一手证据!”

    洛珞的声音冷静的不像话:

    “别忘了冷屏区域的热成像,之前B7区的隐患虽然处理了,但高载荷下仍需确认!”

    王启明:

    “收到!”

    “王工”

    最后,洛珞转向身边的王世峰,语气没有因为对方的激动而放松:

    “所有系统的操作日志、时序指令记录、报警信息,要一分不差地同步封存,特别是点火前最后十分钟的过程数据,所有传感器原始采样频率必须保证完整备份!现在多收集一丝冗余信息,未来就可能少走几年弯路!”

    随着洛珞一条条清晰、冷静甚至带着一种急切感的指令下达,整个指控大厅的氛围悄然发生了剧变。

    起初是核心负责人从激动中抽离,紧接着是他们各自团队成员的响应。

    数据的嗡鸣声、键盘敲击声、仪器稳定的运行声逐渐压过了零星的欢呼和啜泣。

    专业素养和科研本能迅速取代了情感的洪流。

    每个人重新坐回各自的岗位,眼睛死死盯住自己负责的监测屏幕,手指在控制台上有条不紊地操作着。

    “同志们”

    洛珞的声音再次响起,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历史已经铸就,但我们不能只在庆功簿上签字,点火成功不是终点,而是通往未来无限能源大门的一条走廊,我们此刻记录下的每一个数据,都将成为后续分析燃烧稳定性、提高能量增益、优化工程设计的唯一基石!这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这是必须抓住机会、穷尽一切可能的收集时刻!”

    他环视大厅,目光如炬:

    “任何异常,无论多小,即刻上报!重复一遍,即刻上报!散落在这些海量数据里的‘偶然’,很可能是通向更优解的必然入口!”

    大厅内一片肃静,只有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和更加专注的操作声响。

    没有人再分神去看那象征成功的Q值和功率输出大屏——至少暂时没有。

    所有人的焦点都回到了各自眼前的参数终端。

    尤其是包括副总魏晓峰,总工程师赵守礼等资深老聚变人看来,他们不仅没有丝毫被打扰庆祝心情的不悦,反而越发的赞叹。

    明明是一个还不到三十的年轻人,做起事来竟然如此老练。

    过往项目里那些困难丝毫没能拦住他也就算了,就连如今点火成功这样巨大的胜利,也完全没能冲昏他的头脑。

    就像领导之前认为的那样,年少轻狂不是个坏事,这很正常,更遑论洛珞还是项目的总设计师,整个夸父工程都是他的心血。

    论起贡献度,恐怕全场的人加一起都未必能跟他一个人媲美。

    毕竟千军易得,良将难求。

    虽然他们自诩在整个工程里也贡献不小,但他们可不会就因此盲目的觉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毕竟要是换一拨人,洛珞带着另外的团队,难道就搞不出来盘古堆,点不着这把火了?

    恐怕该成功的依旧会成功,就连时间也未必会延后多少。

    所以与其说是他们帮助洛总完成了这项工程,倒不如说是他们搭上了洛总这艘大船,有幸的得到了一个名垂青史的机会。

    也许未来的几百年后,他们的名字早已无人知晓,但史书上却永远会有他们的一页。

    在这一天,他们在总设计师洛珞的带领下,点燃了全世界聚变工程上的第一把火,这对于整个人类团体都是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

    但就是这样一个,明明是全场最年轻,最有资格放声大笑的人,却偏偏第一个冷静下来,甚至缜密的布置起了后续任务。

    这份心性,简直让他们叹为观止。

    也许……只有这样的学者,才能带领他们点燃聚变之火吧,洛总的这份定力,可能也是他们今天成功的一大原因。

    ……

    第一次可控核聚变持续燃烧产生的宝贵数据,像流淌的金沙,正被这张由洛珞亲手绷紧的科研之网,一丝不苟、滴水不漏地捕获、记录、封存。

    欢庆的焰火在精神层面绽放,而严谨务实的数据采集工作,此刻才是这间刚刚诞生了恒星之火的大厅里的唯一主角。(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不错,请把《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