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还是小看了

    夜色下的省委大院,安静得能听见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

    一号别墅和二号别墅之间,不过是几分钟的步行距离。

    这段路,刘清明却走得格外漫长。

    这是去年那个惊心动魄的夜晚之后,他第一次,重新踏入省委书记的家门。

    吴新蕊走在前面,步履沉稳,没有半分迟疑。

    刘清明提着那瓶茅台,跟在后面。

    走到一号别墅门口,站岗的警卫已经接到了通知,敬了个礼,为他们打开了大门。

    客厅的门也打开了,一个温和的妇人站在门口,正是林峥的妻子周雪琴。

    “大姐,这么晚打扰了。”吴新蕊先开口。

    “周姨好。”刘清明跟着问候。

    周雪琴脸上带着笑,先让吴新蕊进了门,然后才拉住刘清明的手臂。

    “小刘,你可真是稀客,好久没上我们家门了。”她的嗔怪里带着亲近。

    刘清明有些不好意思,手里的酒都觉得重了几分。

    “现在去了基层工作,离省城远,很少有机会过来,对不起周姨。”

    周雪琴瞥了他一眼。

    “我看你是心里有事,不好意思上门吧。”

    刘清明老老实实地点头:“有点。”

    周雪琴看了一眼已经走进客厅的吴新蕊,压低了声音对刘清明说。

    “你下次来,把女朋友一起带来,那就不算冒昧了。”

    刘清明一愣。

    吴新蕊也听到了这句话,脚步微微一顿。

    女儿什么时候和省委书记的夫人有了这份交情?

    她这个做母亲的,居然一点都不知道。

    她走进客厅,林峥已经从沙发上站了起来,正等着她。

    “新蕊同志,快请坐。”林峥主动伸出手。

    两人握了握手。

    刘清明跟进来,恭敬地叫了一声:“林书记。”

    周雪琴对林峥说:“你们谈工作,我去准备茶水和果切。”

    她说着就走向了厨房,把空间留给了他们。

    吴新蕊和刘清明在主沙发上坐下,正对着林峥。

    林峥的视线落在了刘清明放在茶几上的那瓶茅子上。

    “小刘,你这是准备拿瓶酒来贿赂我?”

    刘清明脸上一热,连忙解释。

    “书记,这是省长家的,我过来得急,没来得及准备。”

    林峥摆了摆手。

    “什么都不拿最好。现在的风气,就是这么一步一步被带坏的。”

    吴新蕊在一旁接话,脸上带着笑意。

    “书记,他来我家,可没空着手。带了一大桶水产,还亲自动手,做了一顿菜给我们吃。”

    林峥来了兴趣。

    “哦?不会是小龙虾吧。”

    吴新蕊也有些意外:“书记也知道小龙虾?”

    林峥笑了。

    “高焱跟我提过。说你这个乡长,来省城之前,先去了一趟林城,到处推销你们乡里的小龙虾,都把业务推销到市委市政府的机关食堂去了。”

    “我当时还在想,他下一步,是不是就要来省委省政府推销了。”

    林峥和吴新蕊都笑了起来。

    刘清明也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我哪敢向省里推销。就是去高市长那里,也只是想试试水,看看市场能不能接受这个东西。”

    林峥收住笑,表情变得认真起来。

    “你能放下身段,为了贫困乡的农产品销路,亲自去搞市场推销,我觉得这是件大好事。”

    “要是我们的干部,都能有你这个劲头,贫困乡的面貌,一定会有一个大的转变。”

    吴新蕊看了刘清明一眼。

    这件事,刘清明在饭桌上可没提。

    她也很好奇。

    “刘清明,为了给老百姓卖农产品,一家一家地上门去推销,说实话,我当年下乡的时候,也做不到你这样。你是怎么想的?”

    刘清明整理了一下思路,他知道,这是一个汇报工作的好机会。

    “其实想法很简单。我们现在搞经济改革,核心就是要市场化。市场化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营销手段层出不穷。很多时候,产品品质本身,反而成了次要因素。”

    “云岭乡那个地方,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就算地里能长出金子,埋在深山里,也没人知道。”

    “所以我对云岭乡的规划,就是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修路,把基础设施建起来。”

    “第二步,打造有特色的养殖基地,推出市场上有需求,但竞争小,利润又比较高的农产品,比如小龙虾,比如板蓝根。”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销售。我会带领乡里的干部,为农民在生产、运输、销售这一系列环节里提供帮助,甚至是保驾护航。不能让农民辛辛苦苦一年,最后东西卖不出去,打了水漂。”

    “我亲自去市里推销,就是想给乡里的干部们带个头,做个样子。乡长都能去跑业务,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坐在办公室里?”

    “当然,不是每个人都有销售的才能,但我想,人人想办法找路子,就能形成一种工作的环境,咱们的风气会不会有所改变,群众看到干部为自己忙前忙后,会不会有所触动?干群关系能不能缓和呢?”

    刘清明顿了顿,补充了一句。

    “咱们乡现在是没钱,要是有钱,我还会上报纸、上电视台打广告。把所有能用的手段都用上,我就不信,云岭乡摘不掉贫困的帽子。”

    林峥的脸上,露出了真正的赞许。

    他靠在沙发上,身体放松下来。

    “我们有些干部,总把‘深入群众’挂在嘴上。可是呢,就算是下去调研,也是前呼后拥,警车开道。进到普通百姓家里,那户人家都是提前安排好的,连要说什么台词,可能都提前演练过。”

    “我们的干部啊,别说让他们去当个推销员了,就是让他们在面对群众的时候,不要板着那张脸,给个笑脸,他们很多人都做不到。”

    吴新蕊适时地接过话头。

    “林书记,云岭乡现在正在试行一个干部包村制度,我觉得效果不错,也想请您听听他的汇报。”

    林峥看向刘清明。

    “哦?这件事,你上次好像跟我提过一嘴。具体效果怎么样?”

    刘清明回答道:“书记,我就说一点。前段时间,我们乡遭遇了一场重大的泥石流灾害。在灾害发生时,因为干部包村,责任到人,我乡的干部都能各司其职,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群众的转移工作,没有落下一名群众,没有出现一例伤亡。”

    “我认为,这个制度,在提高干部责任心和执行力方面,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

    吴新蕊补充道:“我看过他们的灾后工作报告,在这次抢险救灾中,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非常显著,很多干部都是冲在第一线。这一点,值得我们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探讨。”

    林峥点了点头。

    “干部制度的改革,确实是我们当前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如何提高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工作为主动服务,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想,云岭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示范。”

    刘清明谦逊地说:“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有益的尝试,只要最终的结果是好的,我们就要肯定。”林峥看着刘清明,“你下到基层这段时间,工作成绩很出色。前两天,省委办还有同志建议,把你调回机关来。”

    “这个建议,被我否决了。”

    “我认为,你在基层,更能发挥你的才能。机关的事务繁多,人际关系复杂,只会限制你的能力。”

    吴新蕊也说:“林书记,我还打算让他再在下面锻炼两年,回来帮我呢。”

    林峥笑了笑。

    “这个嘛,就怕他自己还有别的想法。我们这些当领导的,还是不要替年轻人过度安排了。”

    刘清明坐在那里,听着清江省的一号和二号人物,当着他的面,讨论着他的前途去留。

    这种感觉,非常不真实。

    他感觉自己像是坐在一艘小船上,却被两艘巨轮夹在了中间。

    周雪琴端着茶水和切好的水果从厨房出来,打破了客厅里这种奇妙的氛围。

    “你们聊什么呢,这么严肃。”

    她把茶杯一一放到三人面前。

    “谢谢大姐。”吴新蕊端起茶杯,没有喝,而是把它重新放回了茶几上。

    她看向林峥,表情变得郑重。

    “林书记,其实今天这么晚带小刘过来,主要是有一件非常重要,也可能非常紧急的事情,需要立刻向您汇报。”

    林峥的动作停了一下。

    他看了一眼吴新蕊,又看了一眼刘清明。

    客厅里的气氛,瞬间从刚才的工作探讨,微微变得有些凝重。

    “你说。”林峥只说了两个字。

    吴新蕊组织了一下语言,把刘清明刚才在饭桌上说的那番话,原原本本地复述了一遍。

    从外文刊物上的文章,到未知病毒的出现,再到世贸组织背景下的传播风险,以及可能引发的社会恐慌。

    她讲得很平静,但每一个字,都带着沉甸甸的分量。

    客厅里,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

    林峥静静地听着,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没有去看刘清明,而是看着面前的茶杯,似乎在研究茶叶的形状。

    刘清明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他知道,林峥这种级别的人物,见过的风浪太多了。寻常的危言耸听,根本不可能打动他。

    甚至,他可能会怀疑自己提出这个问题的动机。

    是为了推销云岭乡的板蓝根,而故意夸大其词?

    这个念头一旦在林峥心里形成,那自己的政治生命,可能就到此为止了。

    过了很久,林峥才抬起头。

    他没有问刘清明信息的来源,也没有质疑这件事的真假。

    他只是看着吴新蕊,问了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

    “你的判断呢?”

    吴新蕊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倾向于有可能的,我们把工作做在前头,没有坏处。”

    “这件事,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我们赌不起。”

    “就算最后证明是虚惊一场,我们最多也就是多花了一些钱,多费了一些精力。但这个代价,和可能发生的社会动荡相比,微不足道。”

    林峥又沉默了。

    他拿起茶杯,轻轻地吹了吹热气,但没有喝。

    刘清明知道,这是最关键的时刻。

    林峥信不信,直接决定了这件事的走向。

    吴新蕊看出了林峥的疑虑,她继续说道。

    “书记,这件事,我们可以不做,也可以当做不知道。毕竟,这只是一个年轻人从一份外文刊物上看到的消息,当不得真。”

    “但是,万一,我说的是万一,事情真的发生了。到时候,清江省因为毫无准备而陷入混乱,第一个被问责的,是省政府,是我这个省长。”

    “而最终承担这个政治责任的,是您,是整个省委。”

    “所以,我今天必须把刘清明带来。因为这个信息是他提供的,您必须当面听到。”

    “我的想法是,我们可以借这个由头,做一些预防性的措施。”

    “比如,以应对秋冬季节可能出现的流感为名,在全省范围内,对医疗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排查和整顿。”

    “清查一下我们的药品储备、物资储备,看看到底有多少家底。对于缺少的防护服、口罩、消毒水这些基础物资,进行统一的采购和储备。”

    “这笔钱,由省财政出。就算最后病毒没有来,这些物资也不会浪费,可以分发到各地的医院和卫生所去。就当是,我们提前进行了一次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实战演练。”

    刘清明在一旁听得心悦诚服。

    他只能看到病毒和疫情,只能想到储备物资。

    而吴新蕊,却能从这件事里,看到整顿医疗系统、强化政府职能、进行应急演练的政治契机。

    这就是格局的差距。

    林峥终于放下了茶杯。

    他看着刘清明。

    “小刘,你经常会说一些惊人之语。但从事后的结果来看,你的判断,几乎没有出过错。”

    “这一次,我同样选择相信你的判断。”

    他又转向吴新蕊。

    “新蕊同志,你的想法很好。把一个潜在的危机,转化为一次提升我们治理能力的机会。这件事,就按照你的思路去办。”

    “省委这边,会全力支持。需要开什么会,发什么文件,你直接让政府那边拿方案出来。”

    “钱的问题,明天让财政厅的同志过来,我们商量一下,尽量不增加财政预算。”

    林峥站了起来,走到书桌前,拿起了桌上的红色电话。

    “这件事啊,我会向中央汇报,卫健委在这方面经验欠缺,正好补上一课。”

    吴新蕊也站了起来。

    “好,书记,那我等您电话。”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从吴新蕊提出,到林峥拍板,前后不过十几分钟。

    刘清明站在一旁,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心中掀起了滔天巨浪。

    他只是在饭桌上提了一个可能性,而这个可能性,在此刻,已经即将转化为整个清江省的省级行动。

    这就是顶层决策的效率和力量。

    林峥打完电话,又走了回来。

    “新蕊同志,事情不要再扩散,以免引起恐慌。”

    吴新蕊马上答应下来,两人握手告别。

    林峥最后看向刘清明说:“跃民明年去京城读书,他的选择多少受到你的影响,平时多和他交流,你们年轻人,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我和他妈妈都很高兴。”

    周雪琴也走过来,慈爱的说道:“小刘,不要把这里当成书记的家,就当成一个普通长辈的家,常来坐坐好吗?”

    刘清明连连答应,让一旁的吴新蕊都有些吃惊。

    两人这是真当刘清明子侄一般在看待啊。

    原来省委的那些传闻,其实是真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不错,请把《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