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0章 真得很水吗?不是吧

    怀里的身躯,温软而坚定。

    刘清明能感受到她心脏有力的跳动,那不是因为恐惧,而是一种奔赴战场的决绝。

    他还能说什么呢?

    总不能限制她的自由吧。

    他松开双臂,捧起她的小脸,用拇指轻轻擦去她肩上和发梢的雪花。

    “好。”

    只有一个字。

    苏清璇的眼眶,微微有些发红。

    她以为他会竭力反对,来彰显对自己的爱。

    她都做好了准备。

    可他只说了一个“好”字。

    “你不生气?”她小声问。

    “生气。”刘清明说得坦白,“气自己没本事,不能替你去。但我更为你骄傲。”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既然决定要留下,就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你的战场在第一线,我的战场,就是给你提供最坚固的后勤保障。”

    苏清璇愣住了。

    “从明天开始,不,从今晚开始,你要答应我几件事。”刘清明不容置疑地说道。

    “第一,我会给你送一些东西过来,包括最高防护级别的防护服、护目镜、N95口罩,还有大量的消毒用品。你去任何地方采访,都必须穿戴整齐。”

    “第二,采访期间,绝对不能进入病房核心区,只能在外围。和任何人交谈,必须保持两米以上的安全距离。”

    “第三,每天必须给我报备三次行程,早中晚。让我随时知道你在哪,安不安全。”

    “第四,我会给你安排一个单独的住处,不要回学校宿舍了,减少和人群的接触,就咱爸那里吧。”

    他的话语,冷静、清晰,霸气而不容反驳。

    但听在苏清璇的心里,笑容在脸上慢慢绽开。

    刘清明看着妻子,只觉得她的美,又多了一让让人信服的惊心动魄。

    这才是前世那位名动清江的美女主持。

    应有的风采呀。

    “我答应你。”

    刘清明这才露出一丝笑容,刮了刮她的小鼻子。

    “没什么,我的娘子要去打仗了,我这个当相公的,当然要为她披上最好的铠甲。”

    他拉着她的手,往校门口走去。

    “走吧,先去吃饭,然后我送你回宿舍收拾东西。今晚就搬。”

    雪地里,两行脚印并排延伸,很快又被新的落雪所覆盖,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但他们都知道,从这一刻起,一切都将不同。

    ***

    三天后。

    京城,体改办大楼。

    门口拉起了警戒线,两名穿着白大褂、戴着口罩的工作人员,正拿着额温枪,对每一个进入大楼的人进行体温检测。

    “36.5,正常,请进。”

    “36.2,正常。”

    气氛压抑而紧张。

    曾经热闹的办公楼,此刻安静得可怕。走廊里,偶尔有人走过,也都戴着口罩,步履匆匆,彼此间刻意保持着距离,连眼神的交流都少了。

    刘清明走进办公室,丁奇已经在了。

    他面前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份刚刚下发的红头文件。

    《关于加强我市新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紧急通知》。

    刘清明拿起来扫了一眼,里面的内容让他有种奇异的熟悉感。

    分区管理、切断传播途径、加强物资储备、严打囤积居奇、建立信息公开机制……

    这些条款,几乎是把他三天前写给上级的那份报告,原封不动地搬了上去。

    他的那份报告,虽然最终没有改变临海省的决策,但显然,已经进入了更高层级的视野。

    “小刘,你来看这个。”丁奇指着文件的一角,神色凝重。

    “全市各大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医疗资源出现严重挤兑现象。”

    这短短的一句话,背后是触目惊心的现实。

    京城的人口基数太大了。

    千万级的人口,哪怕只有千分之一的人因为普通感冒发烧涌向医院,也足以瘫痪整个医疗系统。

    更何况,这其中还混杂着真正的病毒携带者。

    医院,这个本该是救死扶伤的地方,此刻却成了最危险的交叉感染源。

    “这样下去不行。”刘清明脱口而出,“必须把疑似病患和普通病患分开。”

    丁奇叹了口气:“谁都知道要分开,可往哪儿分?京城的医院,哪一家不是床位紧张?”

    刘清明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前世,京城是怎么做的?

    小汤山。

    一个名字,猛地从记忆深处跳了出来。

    但现在提小汤山,太早了。从选址到建设,再到投入使用,最快也要七天七夜。

    远水解不了近渴。

    “不能新建,只能改造。”刘清明停下脚步,斩钉截铁地说。

    丁奇抬起头:“改造?你的意思是……”

    “找一个现成的医院,整体清空,改造成专门收治疑似病患的定点医院。”刘清明语速极快,“把所有最专业的医生、最好的设备、最充足的物资,全部集中到那里去。”

    “这样既可以集中力量进行救治,又能最大限度地避免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保护其他普通病患和医护人员。”

    丁奇的眼睛亮了。

    “好办法!”

    他猛地一拍桌子,“我怎么就没想到!我们马上写个报告送上去!”

    两人说干就干。

    丁奇负责起草主体框架,刘清明则负责填充细节和可行性分析。

    一个小时后,一份题为《关于建立定点收治医院,应对医疗资源挤兑危机的紧急建议》的报告,新鲜出炉。

    报告通过内部渠道,火速送往了刚刚成立的疫情应急指导小组。

    ***

    下午三点。

    办公室的红色电话机,突然发出刺耳的铃声。

    丁奇接起电话,只是“喂”了一声,脸色就变了。

    他捂住话筒,对刘清明做了一个口型。

    “找你的。”

    刘清明有些意外,接过了电话。

    “你好,我是刘清明。”

    电话那头的声音很客气,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刘清明同志,请你马上到卫生部大楼A座1701室来一趟,指导小组的领导要见你。”

    指导小组?

    刘清明微微有些意动。

    他没想到,反馈会来得这么快,而且是直接绕过了所有中间环节,直接由最高指挥机构下达了指令。

    “好的,我马上过去。”

    挂了电话,丁奇紧张地凑过来。

    “怎么样?是报告的事?”

    刘清明点点头:“应该是。”

    丁奇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好说,别紧张。这是咱们体改办露脸的机会。”

    刘清明苦笑了一下。

    他倒不是紧张,只是觉得有些诡异。

    究竟是哪位领导,会对自己这份报告如此重视?

    他不敢耽搁,立刻下楼,驱车赶往卫生部。

    卫生部大楼的气氛,比体改办还要肃杀。门口站着荷枪实弹的武警,盘查极其严格。

    刘清明报上自己的身份和来意,又经过了两次电话核实,才被放行。

    电梯直达17楼。

    走廊里铺着厚厚的地毯,寂静无声。

    1701室的门外,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年轻秘书正在等他。

    “是刘清明同志吧?我是张秘书,领导在里面等你。”

    秘书推开厚重的木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刘清明深吸一口气,走了进去。

    办公室很大,装修得沉稳大气。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后,坐着一个身影。

    那人正低头看着文件,听到动静,缓缓抬起了头。

    看清那张脸的瞬间,刘清明整个人都僵住了。

    卢东升!

    原清江省省长,吴新蕊曾经的恩师,也是日后因为理念不同,最终分道扬镳的那位大佬。

    他怎么会在这里?

    刘清明的大脑一片空白。

    这才注意到,办公室的牌子上,同时挂着副部长和副组长的称号。

    也就是说,他现在担任的职务是卫生部第一副部长,同时担任疫情指导小组副组长。

    一个念头闪过,刘清明瞬间明白了。

    官场之的斗争,只要没有完全落败。

    总会有东山再起的一天。

    卢东升虽然在清江的斗争中落败,但他的级别和资历摆在那里。

    调任中央,从计生委副主任做起,竟然也一步一步做到了卫生部副部长,也算是合情合理。

    只是,这个世界也太小了。

    卢东升看着门口站着,一脸震惊的年轻人,脸上没有什么特殊的表情,只是公事公办地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请坐。”

    刘清明感觉自己的喉咙有些发干。

    该怎么称呼对方?

    卢省长?不合适。

    他定了定神,走上前,微微欠身。

    “卢部长,您好。”

    卢东升打量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看出些什么。

    “我们也算同过事,没必要这么紧张。”

    他的声音很平静,听不出喜怒。

    刘清明依言坐下,身体挺得笔直。

    他不知道卢东升找自己究竟是什么目的,是秋后算账,还是真的为了公事?

    在情况不明之前,少说少错。

    办公室里陷入了沉默,只有墙上的挂钟,在发出轻微的“滴答”声。

    过了一会儿,卢东升才缓缓开口。

    “我前段时间,看过一份体改办关于临海省疫情的应对报告。”

    刘清明眉毛一动,正事来了。

    “虽然临海省最终否决了你的意见,”卢东升继续说,“但我认为,那是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当时我在省长的任上,会采纳你的建议,封省。”

    刘清明愕然地看着对方。

    这话的意思是肯定?

    卢东升坦然地迎着他的注视:“怎么,不相信?”

    刘清明迅速调整好心态,沉声回答:“我相信。卢部长您的魄力和能力,我一直很钦佩。”

    这话并非客套。

    卢东升的能力确实不差,只是在与林峥的博弈中,棋差一招罢了。

    卢东升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自嘲,也带着一丝过来人的通达。

    “你这小鬼,我的能力还需要你来推崇吗?”

    气氛,似乎缓和了一些。

    刘清明也顺势放松下来:“对不起,是我说错话了。”

    “过去的事不提了。”卢东升摆摆手,将话题拉回了正轨,“今天请你来,是有几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请教?

    这个词用得太重了。

    刘清明连忙说:“部长您太客气了,有什么指示,请尽管说,我一定知无不言。”

    “我可不是你的上级,谈不上什么指示。”卢东升拿起桌上那份刚刚送达的报告,“这份建议,是你起草的吧?”

    刘清明看了一眼,正是他和丁奇不久之前送上去的那份。

    他心里早有准备。

    “是我和我们司的丁奇处长一起写的,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居然没有独揽功劳?

    这个细节,让卢东升的眼神里,多了一丝赞许。

    “你有一个很可贵的品质。”卢东升意味深长地说,“可惜,以前没有早点认识你。”

    刘清明只能谦虚地回应:“您谬赞了,我年轻,还经常犯错误。”

    “好了,说回报告。”卢东升的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了敲,“你的判断,是基于疫情会大规模扩散,病例会有几何级的增加,对吗?”

    “是的。”刘清明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京城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春运在即,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又极强。扩散是必然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尽一切可能切断它的传播渠道。”

    “医院人流密集,环境复杂,如果每个医院都收治,势必会造成病毒在体弱的病患人群中大面积传播,大大增加重症率和致命性。所以,不如快刀斩乱麻,专门开辟一家医院,定点收治,集中治疗。”

    卢东升点点头,显然很认同他的分析。

    “思路很好。可是,新建一所医院,费时费力,等建好了,恐怕会错过时机。”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刘清明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不能新建。我们可以选择一所现成的医院,进行改造。清空原有的病人,把他们妥善分流安置到其他医院去。”

    “我个人建议,选择一所人流量相对较少的部队医院。”

    “军医院?”卢东升重复了一遍,陷入了思考。

    “对。”刘清明解释道,“第一,部队医院的管理是半军事化的,纪律严明,执行力强,便于快速改造和封闭式管理。第二,现在这种危急时刻,必须要有部队的力量介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军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记得他们经常有援助非洲的任务,面对过很多类似埃博拉那样的烈性传染病。”

    一席话,说得卢东升茅塞顿开。

    他之前只想着从地方医院里挑,却忽略了军方这支最强大的力量。

    “好!这个思路太好了!”卢东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欣赏的神色,“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清明保持着谦逊:“其实我不说,以领导们的智慧,肯定也能想到。”

    “不。”卢东升摇摇头,“时间!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你能提前想到,就为我们争取了最宝贵的窗口期。刘清明同志,我代表指导小组,感谢你的倾囊相授。”

    “我只是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

    “好。”卢东升又说了一个“好”字,他看着刘清明,像是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人一样。

    “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刘清明沉吟片刻。

    “那我就大胆说了。”

    “但说无妨。”

    “我认为,目前我们最紧缺的,应该是两样东西。防护物资和消毒物资。”刘清明说得极为肯定。

    “特别是医用高级别防护服和高浓度消毒水。前者,关系到我们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他们是最后的防线,他们绝对不能倒下。他们一旦倒下,整个战线就会崩溃,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社会恐慌。”

    “后者,是用量极大的消耗品。全市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公共场所,都必须进行无死角、高频率的消杀。一天至少三遍。这就需要天文数字般的储备。”

    卢东升的面色,再次变得凝重。

    “你说的没错,这确实是天大的问题。我们已经责成相关企业,24小时连轴转,加大生产力度。可是,产能就这么大,一时间很难提上来。”

    刘清明看着他,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答案。

    “向清江省求援吧。”

    卢东升的动作,明显一滞。

    清江省。

    吴新蕊。

    让他去向自己曾经的弟子,现在的政坛新贵开口求援?

    刘清明看出了他的顾虑和为难。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涉及到复杂的政治人情。

    刘清明站起身,郑重其事地看着卢东升。

    “卢部长,一定能。他们现在虽然在重点支援临海省,但京城的情况也很危急。清江省是唯一能够立刻做出响应的地区,吴省长和林书记,会以大局为重。”

    他加重了语气。

    “相信我。”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种自信,强大而纯粹,似乎能感染到周围的每一个人,让人不自觉地就想要去相信。

    卢东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良久。

    他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身体微微前倾。

    “小刘啊,”他的称呼,从“刘清明同志”,变成了“小刘”。

    “如果,我想借调你进应急指导小组,负责一些具体工作,你愿意吗?”(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不错,请把《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