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菜就多练,感情戏写不好,那就多写

    夜色深沉,一辆黑色的奥迪平稳地行驶在返回省委大院的路上。

    吴新蕊靠在后座上,闭着眼睛,眉宇间是化不开的疲惫。

    已经是晚上九点半了。

    春运开始之后,她几乎没有在十点前回过家。

    返乡的务工人员一天比一天多,像潮水一样涌向清江这个中部交通枢纽。

    一列火车,密闭的空间,几百上千人挤在一起。只要有一个人带病,在长达几天几夜的旅途中,后果不堪设想。

    清江省是上承下接的要地,全国八横八纵的铁路网,有一半都在省会云州交汇。

    每天通过的人流量,是一个天文数字。

    更麻烦的是,铁路系统是垂直管理,自成一体。

    地方政府想要插手,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处处掣肘,必须一级级地跟铁道分局协调。

    好在林峥书记和铁道部的许荣昌部长有些交情,从上层打通了关节。

    再加上云州火车站的搬迁项目,省里和铁路方面早有接触,沟通渠道还算顺畅。

    饶是如此,铁路这一块的防控工作,依然是一件极其困难、极其耗费心神的事情。

    除了云州,省内其他铁路沿线的地市,和铁路部门的关系有好有坏。

    遇到说不通的地方,官司就要打到她这个省长这里来协调。

    一天下来,吴新蕊自己都记不清打了多少个电话,下了多少道指示。

    她感觉自己整个人都快被掏空了,累得连一根手指头都不想动。

    而这,仅仅是铁路一块。

    还有公路、航运、空运……一张无形的大网,铺天盖地而来。

    直到亲身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吴新蕊才真正体会到,刘清明当初一遍遍提醒的分量。

    这场疫情,对整个国家而言,都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清江省因为有过防洪抗汛的经验,又提前了将近一年开始准备,尚且感到如此吃力。

    其他准备不足的省份,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

    “省长。”

    前排,大秘段颖轻声开口。

    “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些流言,市民们开始抢购生活物资和药品。”

    “一些常备的中成药,比如板蓝根冲剂,已经完全断货了。”

    “我听卫生厅的同志说,原来五块七一盒的板蓝根,黑市上已经炒到了三十多块钱一盒,而且还有价无市,非常夸张。”

    吴新蕊睁开眼睛,车窗外的霓虹灯光在她脸上明明灭灭。

    这些情况,刘清明也早就预料到了。

    他甚至提前说过,政府应该尽快出台公告,每日定时公布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的真实数据,同时加强对市民的科学防控指导,避免不必要的恐慌。

    那个年轻人,他怎么就能想得那么远,那么周全。

    段颖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继续说道:“省长,您还记得刘主任上京之前,省纪委接到的那封举报信吗?”

    吴新蕊“嗯”了一声:“你想说什么?”

    “信里指控他担任云岭乡书记期间,滥用职权,与云州制药厂签订了不合理的药材收购协议,怀疑他们之间存在利益输送。”

    “后来省里派了联合调查组下去,查了半天,结果证明了他的清白。”

    段颖的语速不快,但每个字都清晰地送入吴新蕊的耳朵。

    “那份价值上千万的合同,他个人没有拿一分钱的好处。”

    吴新蕊当然记得这件事。

    她淡淡地开口:“他的人品和操守,我一向都很相信。否则,也配不上我们家小璇。”

    段颖说:“省长,您知道那份合同的具体内容吗?”

    “我记得,好像是一个药材收购协议吧?”吴新蕊有些不确定。

    “是的。”段颖点头,“但不仅仅是收购。”

    “协议规定,云州制药厂不仅要收购云岭乡种植的板蓝根,还要负责为云岭乡委托加工成品的板蓝根冲剂和颗粒,只收取最基本的加工费。”

    “云岭乡为此,在省农科所的指导下,建成了足足一万亩的板蓝根种植基地。”

    “当初云州制药厂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大的产能,所以才同意了这个看似不平等的成品药回购协议。”

    吴新蕊的身体微微前倾,脸上的疲惫一扫而空。

    她愕然地问:“也就是说,现在市面上紧缺的板蓝根成品药,基本上都是云岭乡生产的?”

    “可以这么说。”段颖肯定地回答,“仅此一项,云岭乡今年的集体收入,至少要翻上三倍。”

    吴新蕊彻底说不出话来。

    她当然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这一万亩板蓝根是刘清明个人或者他家人名下所种,那这个行为,就是妥妥的囤积居奇,发国难财,是要入刑的。

    可问题是,这是云岭乡的集体扶贫项目,有省农科所的技术指导和乡政府的红头文件背书。

    所有成品药的销售,都归属于乡里的集体企业——云岭大药房。

    这就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且,板蓝根冲剂只是预防性药物,并非处方药,它的价格随行就市,政府部门也不好直接进行行政干预。

    吴新蕊心中掀起了阵阵波澜。

    她现在才真正相信,刘清明为了应对这场未知的疫情,从他下放到云岭乡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开始了长远的布局。

    这份深谋远虑,这份执行力,简直让人感到惊叹。

    “是不是云州制药厂那边,想要反悔了?”吴新蕊很快冷静下来,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段颖说:“他们厂的叶厂长,最近跑了好几次卫生厅,希望省里能出面,把板蓝根相关的药品列为政府管控物资,由他们厂统一收购和销售。”

    “卫生厅的陈厅长摸不准您的意思,就来问我。我让他直接向您汇报,您看……”

    吴新蕊的声调冷了下来:“云州制药厂不至于连一个乡政府都搞不定,是不是清南市也出面了?”

    “是啊。”段颖说,“清南市那边态度很强硬,力挺云岭乡,说一切都要按合同办事,把云州制药厂的人给撅回去了。”

    “思想僵化,不思进取,又放不下国营大厂的身段去研究市场,一门心思就只知道搞行政命令,看到有便宜就想抢。”

    吴新蕊毫不客气地评价。

    “这样的企业,还指望省政府给他撑腰?那省政府成什么了?”

    段颖一听,立刻说道:“陈厅长其实也是这个意见,那我就这么回他吧。”

    吴新蕊看了她一眼:“你告诉陈铎,让他把心思都放到正事上!现在是非常时期,一切都要以防疫工作为中心!他要是闲得没事干,就亲自下到基层去看看,天天待在办公室里搞这些名堂,像什么样子!”

    段颖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立刻闭上了嘴。

    省长这话已经说得相当严重了,甚至迁怒到了自己。

    她有些后悔多嘴提了这件事。

    好在吴新蕊没有再追究的意思。

    车子缓缓停在省委二号别墅门口。

    吴新蕊拉开车门下车,只简单地嘱咐段颖准备好明天的工作材料,便径直走进了别墅大门。

    段颖坐在车里,看着别墅的灯光亮起,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车子重新启动,驶离省委大院。

    路上,她的私人手机响了起来。

    是省委一号大秘,方慎行。

    做为省里一、二把手的大秘,他们之间经常会有工作联系,但基本上都是通过办公室电话,很少在下班时间打私人手机。

    段颖接起电话:“方主任,晚上好,是不是有什么指示?”

    方慎行的声音很客气:“段主任客气了。林书记想问一下,吴省长下班了没有?”

    段颖立刻回答:“吴省长已经到家了。”

    “好的,知道了,谢谢。”方慎行说完便挂了电话。

    段颖拿着手机,愣了片刻。

    林书记这么晚了,关心吴省长有没有到家?

    这不太寻常。

    她正思索着,手机又响了起来。

    来电显示是“陈厅”。

    段颖接起来:“陈厅长。”

    话筒里传来一个男人急切的声音:“段主任,省长那边怎么说啊?”

    段颖有些没好气:“陈厅长,下次这种事,你还是直接求见省长吧,别让我夹在中间吃瓜落。”

    电话那头的男人立刻听出了不对劲:“省长……生气了?”

    “你说呢?”段颖反问,“你难道不知道,云岭乡的上一任主官是谁吗?你们居然敢打他项目的主意,还指望省长给你们支持,你是怎么想的?”

    男人叫苦不迭:“我……我就是考虑到这一层关系,才不敢直接向省长请示的嘛。”

    “那你就来害我?”段颖毫不客气,“搞得好像我收了你什么天大的好处一样。”

    “对不起,对不起!段主任,是我的错。”男人连忙道歉,“这事算我欠你一个人情。令弟妹想进省人民医院的事情,我来安排,包你满意。”

    段颖的口气缓和了一些:“一切按规定来。”

    男人立刻接话:“一定符合规定,一切都符合规定。”

    挂了电话,段颖的心情才稍稍好了一点。

    三甲医院的编制不好进,她本来还想着要不要找其他途径,现在对方主动送上门来,抵了这个人情,倒也干净利落。

    ……

    二号别墅里。

    保姆已经准备好了清淡的晚餐。

    丈夫苏玉成最近为了集团的业务,一直在京城和沪市之间来回奔波,一个月最多只有两三天能回到云州。

    女儿苏清璇又去了京城读研,偌大的别墅里,常常只有吴新蕊一个人。

    所以,她很多时候宁愿待在省政府办公室里处理公务,也不想早早地回家面对这份冷清。

    今天也是如此。

    吃完饭,差不多快十点了。

    吴新蕊听了刘清明的建议,养成了饭后百步走的习惯。

    她现在基本上不会在吃饭的时候思考工作,也不会刚吃完饭就坐下。

    不知不觉中,那个还没过门的女婿,已经在很多方面,深深地影响了她。

    她端着一杯温水,在宽敞的客厅里慢慢踱步,一边消食,一边复盘着今天的工作。

    就在这时,客厅角落里的固定电话,突然响了起来。

    吴新蕊有些意外。

    家里的这部电话,号码极少对外人透露。除了丈夫和女儿,她想不出还会有谁打过来。

    她走过去,拿起听筒。

    “喂,你好。”

    “吴省长,是我,林峥。”

    听筒里传来一个沉稳的男性声音。

    吴新蕊的神情瞬间严肃起来。

    林峥。

    就住在十几米外的一号别墅。

    “林书记。”

    “吴省长,这么晚了打扰你休息,是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说说。”林峥的语速不快。

    吴新蕊立刻说:“要不我现在过去您那边?”

    “不用了,电话里说就行,先和你通个气。”

    “好的,您说。”

    林峥直接切入正题:“刘清明之前找过我。卢东升打算调他进京城的应急指导小组,他来征求我的意见,我同意了。”

    吴新蕊的大脑飞速运转,瞬间就想通了其中的关窍。

    她沉吟片刻,说道:“老卢这个人,还是很爱惜人才的。刘清明跟着他工作,对他未来的发展,有好处。”

    “我也是这个判断。”林峥说,“现在听了你的意见,那我就更有把握了。”

    吴新蕊补充道:“卢东升同志本身的工作能力是没有问题的。组织上让他来参与指挥这次的防疫工作,肯定是有通盘的考量。”

    “是啊。”林峥感叹了一句,“这个同志的工作能力很强,我相信他一定能抓住这次机会,做出一番成绩来。”

    吴新蕊立刻就听懂了话里的潜台词。

    卢东升,要彻底翻身了。

    不得不说,这个人的运气是真的好。

    寻常干部被贬到计生委那样的清水衙门当个副职,可能三五年就被磨平了棱角,仕途也就到头了。

    可他偏偏就能做出成绩,硬是一步步走到了负责领导人健康问题的中央保健局局长,还兼着中保委副主任的要职。

    现在又遇上这么大的全国性疫情,卫生部的重要性一下子提升了许多。

    只要他能在这场战役中做出成绩,官复原职甚至更进一步,都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他原本的老关系就在中组部,想不被人看到都难。

    这么一想,卢东升急着想用刘清明的心思,也就昭然若揭了。

    这个年轻人这几年的成绩太耀眼,耀眼到连曾经的敌对阵营,都不得不放下身段,千方百计地想拉为己用。

    “是不是他想让我们清江省做什么?”吴新蕊直接问道。

    “你一眼就看透了。”林峥的语气里带上了一丝笑意,“京城那边的疫情,有扩散的趋势,他希望我们清江省,能在物资上提供一些支持。”

    吴新蕊没有任何犹豫。

    “没问题,我马上就可以安排。”

    “明天吧。”林峥说,“你直接和刘清明联系,把具体的细节商量好,形成方案,再报常委会批准。”

    吴新蕊心里一动,林峥的意思很明显,答应归答应,但这事要算在刘清明的头上,让卢东升记他一功。

    吴新蕊爽快地答应下来,结束通话,她突然想到,京城如果疫情严重,女儿怎么办?

    她赶紧拿出手机,拨打苏清璇的电话。(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不错,请把《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