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东升的办公室门是虚掩着的。
刘清明没有犹豫,抬手敲响了房门。
沉稳的脚步声在走廊里回荡,一步一步,不疾不徐,带着一种特有的坚实感。
“进来。”
卢东升的声音从门后传来,听不出什么情绪。
刘清明推门而入,反手将门轻轻带上。
卢东升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一份文件,听到动静,他抬起了头。
他的面前没有像刘清明那样堆积如山的文件,只有寥寥几份,显然都是经过秘书筛选过的,最重要,最紧急。
“坐。”卢东升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刘清明拉开椅子坐下,身体坐得笔直,两手平放在膝盖上。
这是一个下属向上级汇报工作的标准姿态。
卢东升没有马上开口,只是静静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
办公室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刘清明能感受到那道审视的目光,但他没有躲闪,也没有迎合,只是平静地等待着。
他知道,卢东升一定已经知道了物资被截留的事情。
甚至,他可能比自己知道得更早,更详细。
“有什么困难,告诉我。”卢东升终于开口,打破了沉默。
他的开场白,直接而坦率,像一个真正关心下属的领导。
但刘清明很清楚,这只是场面话。
真正的关心,是不会让自己的下属掉进一个明知道存在的坑里。
“部长,有个事想向您汇报。”刘清明同样没有绕圈子。
“清江省援助的第一批物资,已经全部抵达京城,并已入库。”
“其中包含了我们目前最急需的标准医用口罩、高性能防护服和医用消毒液。”
“按照计划,这批物资将优先配属给一线的医护人员,以及其他同样战斗在防疫前线的同志。”
刘清明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但是,在物资从中转仓库调运往一号仓库的过程中,被截留了。”
他说得不卑不亢,像是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事实。
卢东升的脸上,果然没有流露出丝毫惊讶。
他只是放下了手中的笔,身体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
宦海沉浮几十年的老吏,没有什么风浪是他没见过的。
刘清明能想明白的关键,他自然更加清楚。
“哪个单位?”卢东升问道。
这个问题,和刘清明预想的一模一样。
京城是什么地方?
这里集中了全国最多的权力机关,部委林立,央企扎堆,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外面省市惹不起的存在。
卫生部在国务院下属的诸多部委里,向来不算强势,话语权有限。
如果事情牵扯到某些真正的强力部门,少不得他卢东升要亲自出面,动用自己经营多年的关系网。
“孙淼同志去处理的时候,对方没有透露具体单位。”刘清明将孙淼的汇报和盘托出。
“只说出示了一份盖着红头印章的公函,级别不够,无权过问。”
“不过,根据孙淼同志的判断,对方的行事作风,很像是中直机关的人。”
卢东升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规律的“笃笃”声。
他在思考。
片刻之后,他拿起了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开始拨号。
他的动作不快,但每一个按键都按得很准。
刘清明就坐在对面,静静地听着。
他听到了一个又一个他只在新闻里听过的部委和中直机关的名字。
卢东升完全没有避讳他。
电话里的对话很简短,通常是几句寒暄,然后直入主题。
“老张,我东升啊,跟你打听个事儿……”
“喂,是政策研究室的小王吗?你们主任在不在?”
“老李,睡了没?有点事麻烦你一下……”
卢东升的声音始终很平稳,有时带着点商量的口吻,有时又透着一股不容置喙的强势。
这就是曾经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所拥有的能量吗?
一张无形的大网,以他为中心,迅速铺开,覆盖了京城权力的各个角落。
刘清明越听,心里越是感到一种震撼。
这种人脉和资源,不是他一个初来乍到的副处长能够想象的。
一圈电话打下来,大概花了二十多分钟。
卢东升挂断最后一个电话,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办公室里再次恢复了安静。
“事情基本搞清楚了。”卢东升看着刘清明,缓缓说道。
“被截留的物资,目前在城东的一个仓库里。”
“那里是规划中奥运村的工地,现在还处于施工准备阶段,地方很大,也很偏僻,不容易被发现。”
刘清明没有插话,他知道,关键的在后面。
“我已经跟他们交涉过了。”卢东升继续说道,“可以拿回来一半。你派人去交接吧。”
一半。
刘清明的心里微微一沉。
不是全部,只有一半。
“我等下就去安排。”他应道。
“很失望吗?”卢东升忽然问。
刘清明抬起头,迎上对方的目光,他摇了摇头:“我知道部长您已经尽力了。”
这句话,是真心实意的。
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那些强势部门嘴里抢回一半的物资,已经彰显了卢东升强大的手腕和影响力。
换做任何一个人,可能连一箱口罩都拿不回来。
然而,卢东升也摇了摇头。
“不,我没有尽力。”
他的话让刘清明微微一怔。
“我能把东西全部拿回来。”卢东升的语调很平淡,却透着一股强大的自信,“但我只拿回了一半。你能理解为什么吗?”
刘清明沉默了。
他不是官场小白,他能猜到一些。
但从卢东升嘴里亲口说出来,意义完全不同。
“不太理解,但能接受。”刘清明选择了实话实说。
卢东升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过来人的沧桑和提点后辈的意味。
“这就是我们做事方式不同的地方。”
“我需要考虑日后的工作,考虑方方面面的关系,不能因为一批物资,树敌过多。”
“你年轻,有冲劲,眼里揉不得沙子,想要一个绝对的公平。我也能理解。”
刘清明没有反驳。
他确实是这么想的。
那些是救命的物资,是给一线医护人员的最后一道防线。
少一箱,就可能多一个医护人员被感染。
这种时候,任何截留和挪用,都是在犯罪。
“我只是担心,”刘清明斟酌着开口,“我们的软弱,会让更多的人看到可乘之机,伸出他们的手。”
“说得好!”卢东升赞许地点点头,“你的理解能力真的很强,不错。”
“这次的动作,确实是他们的一次试探。动手的也不是什么真正的强力机关,就是几个单位联合起来,打着单位的旗号为自己谋福利。”
“有句话叫‘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卢东升的指尖再次敲击着桌面。
“有些人,他们的级别可能不高,权力也不大,但他们就像沙子一样,散布在各个你想都想不到的位置上。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就会给你使个绊子,让你一件很简单的事情都办不成。”
“这样的人,能不得罪,最好不要得罪。”
“但,”卢东升话锋一转,“也要亮明我们的态度,让他们知道,这里有条线,不能过。所以,我拿回一半。既给了他们面子,也保住了我们的里子。这么说,你能理解吗?”
刘清明点了点头:“我明白了。”
这是最典型的中庸之道,是华夏官场几千年来沉淀下来的生存智慧。
平衡,妥协,各退一步。
“这样的事情,以后应该还会有。”卢东升最后总结道,“你要学会灵活处理,不要总想着一竿子到底。”
刘清明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卢东升说的是对的,这是最稳妥,也是最聪明的处理方式。
但他心里,总有一股气憋着。
每天把精力都耗费在这样的内部拉扯和博弈之中,谁来真正做事?
谁来应对外面那日益严峻的疫情?
“部长,”他抬起头,直视着卢东升,“我觉得,我们还是应该做一点事情,不能每天都陷入这样的拉扯当中。”
卢东升的动作停住了。
他看着刘清明,那双深邃的眼睛里,闪过一丝锐利的光。
“你想怎么做?”
刘清明深吸一口气,说出了自己酝酿已久的想法。
“我想请体改办的同事,以我们指导小组的名义,起草一份政策建议报告。”
“鉴于当前疫情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发展的严峻形势,有必要,也有责任,向上级建议,成立一个更高级别,更加权威的统一指挥部门,来统筹领导这场全国性的防疫战争。”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卢东升震惊了。
他完完全全地震惊了。
他看着刘清明,仿佛在看一个怪物。
这个年轻人的话,让他感觉到了一种近乎狂妄的姿态。
你才多大?
你才什么级别?
一个小小的副处长,就敢想着去影响中央的决策!
这是何等的狂妄?何等的不知天高地厚?
然而,恍惚之间,卢东升的脑海里,却不由自主地想起了两年前的那个夜晚。
在清江,在715大案之后。
当时的刘清明,还只是一个副科级干部。
他却干出了一件同样惊天动地,甚至更加胆大包天的事情。
他竟然敢直接绕开所有人,搜集到足以让人致命的证据,让自己栽了从政以来最大的跟头。
那时候的自己,看着这个年轻人,是不是也和现在的林峥一样,觉得他狂妄得可笑?
可结果呢?
结果证明,这个年轻人的判断,每一步都踩在了点子上。
卢东升的心神有些恍惚。
他甚至开始怀疑,当初把刘清明调来京城,调进这个指导小组,到底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这个年轻人,根本就不是一把可以随意使用的刀。
他是一头猛虎。
一旦放出笼子,就再也关不住了。
刘清明能感受到卢东升情绪的剧烈波动。
他没有催促,只是平静地等待着。
“部长,您的意见呢?”他轻声问道。
卢东升回过神来,他复杂的看着刘清明,反问了一句:“如果我说,我不同意,你会接受吗?”
这个问题很尖锐。
并不完全是在考验刘清明的服从性。
刘清明坦然地回答:“会。您现在是我的领导,您的命令,我会无条件执行。”
卢东升的表情稍缓。
“但是,”刘清明继续说道,“我会以我个人的名义,把我的意见和判断,告诉我体改办的同事。他们听完之后,会怎么做,会怎么想,那我就不能左右了。”
他说得如此坦然,如此理直气壮。
这已经不是暗示,而是明示了。
你不同意,我就自己干。
卢东升忽然笑了。
他笑得有些无奈,又有些欣赏。
“好,好一个不能左右。”他摇了摇头,“我支持你。去做吧。”
……
从卢东升的办公室出来,刘清明没有回自己的办公室,而是直接走到了走廊的窗边。
他拿出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电话很快接通。
“喂,清明?怎么想起给我打电话了?你现在可是京官,在指导小组里呼风唤雨,感觉怎么样啊?”
电话那头,传来丁奇略带调侃的声音。
丁奇,体改办综合司的处长,也是刘清明在京城为数不多的,能说得上话的朋友。
“别提了,丁哥。”刘清明苦笑一声,“哪有什么呼风唤雨,完全就 是一地鸡毛。”
“怎么说?”丁奇来了兴趣。
刘清明没有隐瞒,将清江物资运到,却被中途截留,最后经过卢东升一番努力,也只拿回来一半的事情,简单说了一遍。
电话那头的丁奇沉默了片刻。
“唉,这样的事情,太正常了。”他叹了口气。
“你以为就你们缺物资?我们办公室前两天也刚发了一批口罩和消毒液,一人两包口罩,一瓶洗手液,就这,还是一把手亲自去后勤磨了半天才要来的。”
“京城有多少机关单位?有多少央企国企?还有他们的家属院?这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光是这些单位内部的消耗,就能把京城现有的库存全部吃干净。否则,哪里还需要你们清江省千里迢迢地支援?”
丁奇的话,揭示了冰山之下的另一个现实。
“不能这么干。”刘清明的拳头,在窗台上轻轻捶了一下,“一线医护人员连防护服都不够用,他们凭什么心安理得地把救命物资拿回家?”
“这么下去,人心就散了,疫情会更加严重。”
“你小子……”丁奇听出了刘清明话里的火气,“你找我,不会只是吐吐槽吧?你肯定有什么想法。”
“丁哥,我想请你帮个忙。”刘清明郑重地说道。
“我想请你,以你们体改办的名义,起草一份报告。”
“向上级建议,成立全国应急指挥部,来统一领导这场战争。”
丁奇那边,一下子没了声音。
过了好几秒,他才用一种极其严肃的口吻问道:“清明,你用‘战争’这个词来形容……真的会那么严重?”
“已经很严重了。”刘清明沉声说,“我拿到的内部数据,每天上报的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在快速增加,这还只是报上来的。市民们已经开始抢购物资,社会性的恐慌正在不断蔓延。”
“光靠一个卫生部牵头的指导小组,根本压不住局面。权力不够,资源不够,协调能力也有限。”
“必须让更多的强力部门加入进来,对全国的生产、运输、分配进行统一的,科学有序的计划性管理。我们需要一个更加权威的领导部门。”
丁奇又沉默了。
这一次,他沉默的时间更长。
刘清明能想象到,电话那头的他,一定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这件事情,牵扯太大了。
一旦做了,就等于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我明白了。”丁奇终于开口,“清明,这份报告,我可以帮你起草。但是,能不能起到作用,多久才能起到作用,不好说。”
“我们只是做我们该做的事情。”刘清明说,“至于结果如何,那是组织决定的事。”
丁奇似乎被他这种执着的态度打动了。
“好!你小子有种!”他说道,“放心,我连夜就组织人写,保证写出一份高质量的报告,明天一早就交上去!”
“谢谢你,丁哥。”
挂断电话,刘清明长长地吐出一口气。
对于结果,他其实并不担心。
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这个全国性的应急指挥机构,是注定要成立的。
他现在做的,只是想利用自己重生的优势,把这个进程,稍稍提前那么一点点。
哪怕只提前一天,或许都能挽救无数人的生命。
只不过,在结果出来之前,他自己的工作,还要继续。
那一半被截留的物资,必须拿回来。
而且,必须由他亲自去拿。
他要让那些人看看,他刘清明,不是孙淼。
他要让那些人知道,这批物资,不是谁想动就能动的。
刘清明转身,大步走回自己的办公室。
他要亲自去一趟城东那个所谓的奥运村工地,会一会那些“级别不够,无权过问”的神秘单位。
他倒要看看,究竟是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