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市长批条、关系打通

    访谈节目播出之后的效果是明显的。

    第二天,京城市政府就出台了公告,宣布对市场进行整顿。

    明眼人都知道,这个整顿针对的是什么。

    刘清明以全国防指成员的身份去了一趟市政府。

    他现在要去见的,是京城市副市长,京城防治组的组长,王洪涛。

    之前在高速路口,他为了给清江省运送物资的卡车解围,和京城方面的人发生了不愉快。

    虽然最后事情圆满解决,他还卖了王洪涛一个面子,把人交给了市政府处理。

    但这种事情,终究是留下了痕迹。

    今天上门,既是公事,也是摸底。

    他要看看,这位王副市长,对自己,对清江省,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市政府大楼灯火通明。

    这个时期,没有一个人是清闲的。

    刘清明通报了身份,是全国防指的工作人员,立刻被秘书客气地请到了王洪涛的办公室外。

    等了约莫十分钟,办公室的门开了。

    王洪涛的秘书探出头来。

    “刘处,王市长请您进去。”

    刘清明整理了一下衣服,迈步走了进去。

    办公室很大,陈设却很简单。

    王洪涛正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一份文件,听到脚步声,他抬起头。

    这是一个看上去不到五十岁的男人,面相儒雅中带着严肃,目光锐利而审视。

    “刘清明同志,你好,请坐。”王洪涛指了指对面的椅子。

    “王市长好。”刘清明不卑不亢地坐下。

    “卢部长派你来的?”王洪涛开门见山。

    “是的,卢部长让我代表全国防指,来感谢京城方面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刘清明说着官面上的话。

    王洪涛摆了摆手,身体微微前倾。

    “支持是应该的,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高速路口的事情,我也要向你,向全国防指做个检讨。是我们市政府个别部门,个别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给我们京城的形象抹了黑。”

    刘清明心里清楚,这是对方在主动示好,也是在试探他的态度。

    如果他顺着杆子往上爬,揪着不放,那接下来就没法谈了。

    “王市长,您言重了。”刘清明微微一笑。

    “据我们了解,那家‘兴源公司’,本身就问题重重,通过非法手段,拉拢腐蚀了一小撮干部,打着京城组的旗号,谋取私利,破坏抗疫大局。”

    “这和您,和我们京城组的大部分干部,有什么关系呢?”

    “相反,市政府在接到情况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雷厉风行,迅速查清事实,挽回了损失,这才是真正体现了我们政府的决心和效率。我们对此,是表示感谢的。”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

    既把责任从市政府身上摘了出去,又把市政府后续的处理抬得很高。

    王洪涛目光闪动了一下。

    他深深地看了刘清明一眼。

    这个年轻人,不简单。

    说话滴水不漏,进退有据,完全不像他这个年纪该有的老练。

    难怪能被卫生部的卢部长看重,进入全国防指的核心圈子。

    “虽然如此,也是我们管理上存在失职之处。”王洪涛的语气缓和了许多。

    “有问题就要处理,有错误就要改正。相关的处理结果,也已经出来了。”

    “区政府的相关领导,给予口头警告处分。”

    “区工商分局的主要领导,停职检查。”

    “相关的干部队伍,进行集中学习整顿,对于那些不合格的人员,坚决清退出队伍。”

    王洪涛说得很平静,但刘清明能听出其中的分量。

    这处理,不可谓不重。

    停职检查,基本上就意味着政治生涯的停滞。

    “雷厉风行,令人敬佩。”刘清明由衷地说,“相信组织上,一定能看到京城市政府的决心。”

    王洪涛心里那句MMP差点就说出来了。

    这话听着怎么这么别扭?

    不知道的,还以为对面坐的是上级领导,正在听取自己的工作汇报。

    他随即又有些想笑。

    这小子,有意思。

    “刘清明同志,你就别给我戴高帽子了。”王洪涛干脆把文件合上,身体靠在椅背上,“这个处理结果,组织上还满意吗?”

    这是在开玩笑了。

    刘清明连忙站起身。

    “王市长,您再这么说,我可就坐不住了,这是要赶我走啊。”

    “哈哈哈。”王洪涛终于忍不住笑了起来,“你这个小同志,很有意思嘛。”

    气氛一下子松弛下来。

    刘清明也重新坐下,他知道,铺垫得差不多了,该说正事了。

    “王市长,我这次来,除了代表组织拜访您,还有一件事情,想请您帮个忙。”

    “哦?”王洪涛来了兴趣,“公事还是私事?”

    “是公事,但并不是全国防指的事情,算是政府对政府吧。”刘清明组织了一下语言。

    “说说看。”

    “清江省,云岭乡。您可能还有印象。”

    王洪涛点了点头。“就是前几天,在高速路上被拦截的那批物资的来源地?”

    “对。”刘清明说,“云岭乡是省里有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这次他们响应全国防指的号召,紧急筹集了一批防疫药品,想要支援京城。”

    “这是好事啊。”

    “但是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刘清明继续说,“他们希望这批平价药品,能够直接送到京城老百姓的手里,省掉所有的中间商环节,不给群众增加任何负担。”

    “所以,他们希望,能直接进入销售终端。”

    王洪涛的眉头动了动。

    “直接销售?你的意思是……他们想在京城卖药?”

    “是的。”

    “他们有资质吗?”王洪涛问到了最关键的问题。

    “有。”刘清明肯定地回答,“他们在清江省注册了‘云岭大药房’,是具有正规药品经营许可的企业。他们这次来,是想问问,能不能在京城,直接进行相关药品的销售,避免中间环节,尽最大可能地让利于民。”

    王洪涛恍然大悟。

    他身体坐直了,手指在杯壁上转动:“你想在京城开分店?”

    他看着刘清明,似笑非笑。

    刘清明纠正他:“不是我,是云岭乡政府。”

    王洪涛一口戳穿他:“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上调京城之前,就是云岭乡的一把手吧?”

    刘清明坦然承认。

    “我这点小心思,确实瞒不过您的眼睛。”

    “我可看过你当选全国十大杰出青年的资料。”王洪涛说,“把一个省级贫困乡,打造成全国闻名的中药材种植基地,这是你的主要功绩。原来你的野心,还不止于此啊。”

    刘清明苦笑。

    “王市长,我现在已经离开云岭乡了。他们现在做的所有事情,都与我无关。”

    “我只是作为一个曾经的同事,帮他们传个话,问问政策。”

    王洪涛不置可否。

    “我相信你在这件事情里面,没有个人利益。”

    刘清明的心提了起来。

    “那……这件事,您看?”

    王洪涛停止了敲击桌面的动作。

    他斩钉截铁地说:“对抗疫有益的事情,对人民群众有益的事情,为什么不能做?”

    “我宁愿让云岭乡的乡亲们把这个钱挣了,也不想让那群趴在老百姓身上吸血的蛀虫,多赚一分钱!”

    刘清明心里一块大石头落了地。

    他猛地站起身。

    “太感谢您了,王市长!我代表云岭乡的父老乡亲,感谢您!”

    “坐下,坐下。”王洪涛摆了摆手,“先别急着谢我。比起你们清江省对我们京城人民雪中送炭的支持,我这点事情,又算得了什么?”

    他从笔筒里抽出一支笔,拿过一张便签纸,刷刷刷地写下几行字,然后签上自己的名字,盖上了私章。

    “你让他们,拿着这个条子,直接去市工商局,找韩局长。”

    王洪涛把便签递给刘清明。

    “告诉他,这是我批的。云岭大药房进京的事情,要特事特办,一切手续从简,当天办结!”

    刘清明接过那张薄薄的便签,手却感觉沉甸甸的。

    他震惊了。

    特事特办,一切从简,当天办结!

    王洪涛这一句话,一个批条,省了多少事?

    在京城,要办下一个药品经营许可证,还是外地的企业,这里面的流程有多复杂,要跑多少个部门,盖多少个章,他心里大概有数。

    没有一个月,根本跑不下来。

    这还是在一切顺利,没人卡脖子的情况下。

    他原本的打算,是想用高速路口那件事的人情,换王洪涛一个松口,一个政策上的许可。

    然后,再让陶丽梅她们,按部就班地去跑手续。

    实在不行,就去找孙淼,看看卫生系统内部有没有什么可以提速的办法。

    可他万万没想到,王洪涛会把这个人情,给得这么足,这么彻底!

    主管副市长的亲笔批条。

    这分量,太重了。

    “王市长,这……这太感谢了!”刘清明的声音都有些激动。

    “去吧。”王洪涛挥了挥手,“我们现在都是在为抗疫工作服务,能为一线减轻点负担,也是我们后方该做的。”

    刘清明拿着批条,郑重地向王洪涛鞠了一躬,然后快步走出了办公室。

    直到坐回车里,他看着那张写着“请工商局韩局长阅,清江省云岭乡援京项目,请予特事特办,从速办理。王洪涛”的便签,心情依旧难以平复。

    这就是权力的力量。

    普通人跑断腿,磨破嘴都办不成的事情,在某个层次的人那里,不过是一句话,一张纸条而已。

    他立刻拨通了陶丽梅的电话。

    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那头的声音带着一丝慌乱和紧张。

    “刘……刘书记?”

    “是我。你们在哪儿?”

    “我们……我们在招待所的房间里,没敢出去。”

    刘清明可以想象出她们那副拘谨的样子。

    “我跟你们说个好事情。你们想在京城开药店的事情,市里领导已经同意了。”

    电话那头,是长久的沉默。

    紧接着,传来了陶丽梅不敢相信的惊呼。

    “什……什么?同意了?”

    “是的,同意了,而且是特事特办,手续从简。”

    “天哪!”陶丽梅的声音里带着激动,“刘书记,这……这是真的吗?我们不是在做梦吧?”

    “当然是真的。”刘清明笑了,“你们现在准备一下,我过来接你们,咱们去办下一件事。”

    挂了电话,刘清明发动汽车,汇入车流。

    工商执照只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但要在京城这种地方,从零开始,开一家药店,甚至是一家连锁药店。

    场地、人员、药剂师资格、药品监督管理局的GSP认证、仓储、物流……

    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让陶丽梅和陈满仓这两个连京城地铁都没坐过的人来办这件事,无异于天方夜谭。

    就算是于锦绣亲自来,恐怕也要抓瞎。

    专业的事,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刘清明想到了一个人。

    清江省驻京办主任,陈爽。

    他拿出手机,找到了那个许久没有联系过的号码,拨了过去。

    电话接通得很快。

    “喂,你好。”一个干练又不失柔和的女声传来。

    “陈主任,我是刘清明。”

    电话那头的陈爽明显愣了一下。

    “刘清明?哪个刘清明?”

    “去年党代会上,省委办的刘清明,记得吗?”

    “哦!是你啊!”陈爽的声音立刻热情了八度,“哎呀,刘主任,你可是稀客啊!怎么想起来给我打电话了?你现在不是调到国院那边了吗?”

    驻京办的主任,消息自然是灵通的。

    每一个从清江省走出去,并且身居高位的干部,都是她人脉资源库里宝贵的财富。

    刘清明调入京城的事情,她第一时间就知道了。

    只是两人之前交集不深,刘清明调走后,又进了国院那样的敏感部门,她也不好贸然联系。

    “陈主任客气了,我现在就是个普通工作人员。”刘清明谦虚道。

    “你可别跟我来这套。”陈爽在电话里笑了起来,“我可听说了,你现在了不得。我们清江省出去的干部,有几个像你这样的,我们脸上也有光啊!”

    “陈主任消息真灵通。”刘清明也不再绕圈子,“今天给您打电话,确实是有件事,想请您帮忙。”

    “帮忙?”陈爽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能让刘清明亲自开口请她帮忙,这事情,既说明了难度,也说明了其中的价值。

    “你说,只要是我陈爽能办到的,绝不含糊!”她把胸脯拍得邦邦响。

    “我们清江省云岭乡,想在京城开一家平价药房,支援抗疫。工商执照的事情,王洪涛副市长已经批了条子,特事特办。但是后续的场地、人员招聘这些事情,乡里来的同志两眼一抹黑,我想请驻京办这边,帮着协调一下。”

    陈爽在电话那头,彻底震惊了。

    王洪涛副市长的批条?

    特事特办?

    她太清楚这几个字的分量了。

    这刘清明,才来京城多久?竟然已经搭上了王洪涛这条线,而且还能拿到这种级别的批示!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了不得”能够形容的了。

    这是通天了啊!

    “刘……刘主任,您不是在体改办吗?”陈爽的声音都有些变了。

    “我现在被借调在卫生部,全国防指工作。”刘清明淡淡地解释了一句。

    陈爽倒吸一口凉气。

    全国防指!

    那可是目前整个国家权力最集中的中枢机构!

    没有之一。

    因为这个指挥部里的成员,无一不是国院各部委和中直机关的领导。

    刘清明才多大?竟然已经进入了这个机构!

    她瞬间就明白了这件事的价值。

    帮云岭乡开药店是小事,和刘清明,和刘清明背后的全国防指搭上线,才是大事!

    “没问题!”陈爽的回答比刚才还要干脆。

    “你现在就把人带我这儿来,我当面跟他们谈。你放心,这件事,包在我身上!保证给咱们清江老乡,办得妥妥帖帖!”

    “那就多谢陈主任了。”

    “谢什么!以后有需要驻京办出力的地方,您尽管开口!我们就是为你们这些在外的清江干部服务的!”陈爽的话说得极为漂亮。

    刘清明笑了笑,挂断电话。

    他驱车来到警备区招待所,接上了还有些云里雾里的陶丽梅和老会计陈满仓。

    两人上了车,还是手足无措的样子。

    “刘书记,我们……我们真的要去见驻京办的主任?”陶丽梅小声问。

    “对。”

    “她……她会帮我们吗?”

    “会的。”刘清明从后视镜里看了他们一眼,“你们就放心吧。”

    汽车一路向北,驶向位于中关村的清江大厦。

    两年前,刘清明来这里的时候,还只是一个跟着领导跑腿的小科员。

    如今,他已经是别人眼中需要仰望和结交的对象。

    清江大厦已经全部完工,高耸的楼体在冬日的暖阳下熠熠生辉,彰显着清江省如今在全国蒸蒸日上的政治和经济地位。

    陈爽亲自在大厦门口迎接。

    她看到刘清明从车上下来,立刻满脸笑容地迎了上去。

    “刘主任,可把你给盼来了!”

    她的目光又落在跟在刘清明身后的陶丽梅和陈满仓身上,两人穿着朴素,一脸局促,一看就是从乡下来的。

    但陈爽没有丝毫怠慢,主动伸出手。

    “这位就是陶丽梅同志吧?这位是陈满仓老同志?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她的热情,让陶丽梅和陈满仓更加不知所措。

    他们当然知道这里是什么地方?

    那是省里有一定级别的干部才能进的地方。

    乡政府,别说他们,乡长也未必有这个资格。

    刘清明替他们解了围。

    “陈主任,咱们上去谈吧。”

    “对对对,楼上请,我办公室里泡了今年的新茶。”

    来到陈爽的办公室,她亲自给几人倒上水。

    听完刘清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于锦绣的长远规划又详细说了一遍后,陈爽的脸上露出了思索的神情。

    她不愧是驻京办的一把手,脑子转得极快。

    “刘主任,于乡长的这个想法,非常有前瞻性。这件事,不光是支援抗疫,从长远看,是给咱们清江的优质产品,在京城打开一个窗口。”

    她开始在心里盘算。

    “要在京城开药店,工商执照只是第一关,王副市长给您开了绿灯,这是最难的一关过去了。”

    “接下来,是选址。这个很关键,既要人流量大,又要租金合适,最好还能有政策扶持。”

    “然后是人员。店长、执业药师、营业员,都得是专业人士,需要公开招聘。”

    “还有药监局的GSP认证,这个流程很繁琐,必须要有专人去跑。”

    “最后是仓储和物流,药品不是普通商品,对仓储环境要求很高。”

    她一条条地分析着,听得陶丽梅和陈满仓头都大了。

    这些事情,他们连听都没听说过。

    “陈主任果然是专业的。”刘清明赞了一句。

    陈爽笑了笑,然后看向刘清明,目光灼灼。

    “刘主任,这些事情,驻京办都可以出面协调解决。我有把握,一个月之内,让咱们云岭大药房的第一家分店,在京城挂牌营业!”

    她话锋一转。

    “不过,我也有个小小的请求。”

    “您说。”

    “药店开业那天,能不能……请王洪涛副市长,大驾光临,为我们剪彩?”

    刘清明笑了。

    这个陈爽,真是个见缝插针的好手。

    这是想把王副市长出席活动,当成驻京办的政绩,也是想借此机会,和市里高层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我只能说,我试试看。”刘清明没有把话说死。

    “有您这句话就够了!”陈爽大喜过望。

    她知道,刘清明说试试看,那这事,基本就成了七八分。

    “您放心,这件事,我亲自来抓!保证办得漂漂亮亮!”

    事情谈妥,刘清明便准备告辞。

    陈爽一直把他们送到楼下,握着刘清明的手,热情地说:

    “刘主任,以后常联系,咱们都是为清江服务,您有什么指示,随时给我打电话!”

    刘清明赶紧放开她的手,对于这种八面玲珑又社牛的漂亮女人。

    他得敬而远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不错,请把《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