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章 黑衣大食来朝,万国图

    赵牧心中一动,知道这是这位明显在朝中颇有实力的"秦老爷",在隐晦的替朝廷表达了对商盟规模及其与太子关系的深层关注。

    但分明,也是在试探自己对高句丽陆上动向的看法和可能的态度?

    愣了一瞬,赵牧脸上露出适当的忧虑,轻轻放下茶壶.....

    "哦?竟有此事?”

    “这高句丽弹丸岛国,可却向来狼子野心,确是不得不防!”

    “陆上若起烽烟,确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说到底,还是陛下和朝廷运筹帷幄,方能保四方安宁。我等小民,也只能盼着天下太平,紧跟着朝廷的脚步,好多做几年安生生意。这身家性命,可都系于朝廷之上啊。"

    他将问题轻巧地推回给朝廷,依旧是一副谨守本分,依赖朝廷的商人模样,对陆上局势不置一词,仿佛那与他毫不相干。

    李世民深深看了他一眼,不再深谈,转而品评起新茶的滋味,心中却对赵牧的谨慎与沉得住气,有了更深的认知。

    这份置身事外的淡定,反而让他更加确信,这个年轻人,对陆上可能发生的变故,绝非毫无准备。

    送走"秦老爷",赵牧回到书房。

    窗外,夜色渐浓,北风呼啸着卷过枯枝,预示着严冬将至。

    云袖为他披上一件外袍,轻声问:"先生,高句丽陆上生事,会很麻烦吗?会不会影响到我们?"

    赵牧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目光似乎穿透了千山万水,落在了辽东那片即将被白雪覆盖的,充满硝烟与权谋的土地上。

    "麻烦?"

    他轻轻摇头,语气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未来,掌控一切的淡然,

    "东海之患,根在陆地。泉盖苏文若不除,高句丽若不臣,今日之海盗,明日之边衅,后日之商路阻断,永无休止。”

    “眼下海上的平静,也只不过是风暴来临前,短暂的间隙罢了。"

    赵牧的声音不高,却像一枚投入古井的深石,在寂静的书房里漾开层层看不见的涟漪。

    可就在东海商盟随着赵牧的指令下达,朝廷的支持,正式开始问世之时。

    然而,一股不同于往日的喧嚣和好奇,弥漫在帝国的都城。

    因为,长安出现了一支规模空前,装束奇异的使团队伍。

    他们沿着通往皇城的朱雀大街缓缓而行,吸引了无数百姓夹道围观。

    队伍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几只以铁笼子锁住的庞然大物......

    有雄壮的狮子抖动着鬃毛,发出低沉的咆哮。

    高大的鸵鸟迈着长腿,好奇地打量着四周。

    更有随行人员抬着半人高的透明玻璃瓶,闪烁着异样光泽的织锦,以及各种造型奇巧的金银器皿。

    这一切,都彰显着来使国度的富庶与遥远。

    他们,便是来自极西之地,黑衣大食的使团。

    数日后,紫宸殿内,大朝会。

    使团首领赛义德,一位身着白色长袍,头缠布巾,面容睿智,举止从容的老者,以流利而略带异域腔调的汉语,向御座上的李世民表达了来自大食哈里发的敬意与友好。

    他的言辞谦恭有礼,却又带着一种与生俱来的文明自信。

    随后,他献上了使团最珍贵的一份礼物......

    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幅精心绘制在巨大羊皮卷上的《万国坤舆图》。

    当内侍与鸿胪寺官员缓缓将图卷展开时,即便是见多识广的满朝文武,也不禁发出了低低的惊叹。

    这幅地图的精细程度,涵盖范围,远超大唐目前所有的《西域图记》乃至《海内华夷图》。

    它不仅清晰地标注了大唐,西域诸国,草原部落,更向西延伸,勾勒出了波斯的轮廓,甚至隐约描绘了拂林以及更西边一些闻所未闻的国度和浩瀚海洋。

    山川,河流,城池,海岸线,无不详备,仿佛将半个世界浓缩于方寸之间。

    “尊贵的大唐皇帝陛下,”赛义德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此图乃我大食无数智者,商人,航海者耗费数代心血,探索绘制而成。我国哈里发深感大唐文明昌盛,愿与陛下共享此寰宇之秘,永结盟好。若蒙陛下不弃,我大食愿为向导,引领大唐博学之士与尊贵使节,乘我国海船,西行万里,共同探索这广阔天地,互通有无,使我两国之文明,光耀四海。”

    这番话,如同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朝堂上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一些年轻,锐气的官员面露兴奋,跃跃欲试,认为这是大唐开眼看世界,扬威于域外的天赐良机。

    而更多老成持重的大臣,则在惊叹于地图精妙之余,陷入了沉思。

    如此“无私”的分享,背后真的毫无所求吗?

    太子李承乾站在班列之中,内心同样受到巨大冲击。

    这幅地图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让他心潮澎湃。

    然而,直觉告诉他,事情绝非表面看来那么简单。

    他强压下立刻附和的冲动,目光下意识地扫过大殿,仿佛在寻找某种无形的支持。

    退朝后,李承乾几乎是第一时间就赶到了龙首原山庄,将朝堂上的情形,尤其是那幅《万国坤舆图》和大食使者的提议,原原本本地告知了赵牧。

    “先生,此图确实精妙绝伦,闻所未闻。大食使者所言,更是诱人。若真能遣使西行,广我见闻,确是一桩美事。只是……只是这心里,总觉得有些不踏实。”李承乾眉头微蹙,抚摸着茶杯边缘,说出了自己的疑虑。

    赵牧正在给一盆菊花修剪残枝,闻言,手上的动作顿了顿,将一片残瓣放在鼻尖轻嗅,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反问道:“殿下觉得,猎人与向导,有何区别?”

    李承乾一怔:“猎人凭自身本领觅食,向导……依仗他人指引前行?”

    “不错。”赵牧放下花瓣,目光平静地看向李承乾,“若我大唐的英才,上了别人的船,走着别人划定的路,看着别人想让看的东西……殿下以为,届时,是我们看清了世界,还是世界看清了我们?”

    李承乾是何等聪明,瞬间如醍醐灌顶,脸色微微一变:“先生是说……他们名为共享,实为窥探我大唐底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不错,请把《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唐:开局带太子勾栏听曲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