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沃土之秘与荆棘之墙

    第六章沃土之秘与荆棘之墙**

    晨曦艰难地刺破北境厚重的铅灰色云层,吝啬地洒下几缕惨白的光。新窝棚内,人们陆续醒来。虽然依旧饥肠辘辘,但精神面貌已与前几日截然不同。那份深入骨髓的绝望被一种名为“希望”的微光取代,而这光芒的源头,无疑是站在窝棚中央、神色沉静的苏禾。

    她手中捧着一个小小的破陶罐,里面装着昨夜那点珍贵菜汤的残渣——几片煮得稀烂的雪里蕻叶脉和萝卜缨子的碎末。

    “张婶,李大,你们过来。”苏禾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

    张婶和李大立刻起身,走到她面前。经过昨夜的公平分配和亲手筑墙的经历,他们对苏禾的信任已近乎本能。

    苏禾将陶罐递给张婶:“把这些渣滓,仔细地、均匀地拌进我们昨天挖来的、靠近水源的那几筐相对湿润的黑土里。”她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好奇的脸,“这是第一步,给土‘喂’点东西,让它不那么‘死’。”

    这是最基础的堆肥理念,用厨余改善土壤有机质。虽然效果微乎其微,但苏禾需要引导他们形成“改良土壤”的意识,为未来空间黑土的“稀释”和真正的大规模种植打下理论基础。

    “靠近水源的湿土?”李大挠挠头,“苏娘子,那地儿盐碱也重,能行吗?”

    “试试才知道。”苏禾没有过多解释,转而看向李大,“李大,你带几个人,去我们昨天取水的地方,再多挖些湿土回来,堆在窝棚背风向阳的角落。用石头围起来,尽量保温。”她指向角落一处被简单清理过的空地,“这里,就是我们的‘第一块试验田’。”

    “试验田?”张婶捧着陶罐,眼睛亮了起来。她虽不懂大道理,但苏娘子说能种东西,她就信!

    “对。”苏禾点头,目光沉静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火热,“黑石堡想活人,光靠挖野菜、等朝廷那点微薄得可怜的口粮(如果还能送到的话),是痴人说梦!我们必须自己种出粮食!种出菜!这块地,就是开始!”

    她的话,像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自己种地?在这片连草都长不好的盐碱废土上?众人面面相觑,既觉得不可思议,又被苏禾话语中那股斩钉截铁的信念所感染。

    “听苏娘子的!”张婶第一个响应,她性格雷厉风行,立刻招呼几个妇人,“姐妹们,跟我来!拌土!把这‘宝贝’渣滓好好揉进去!”

    李大也重重点头:“苏娘子放心!挖土包在我身上!兄弟们,走!”他带着几个汉子,扛起简陋的工具(主要是木棍和边缘磨锋利的石块),再次走向水源地。

    窝棚内再次忙碌起来。女人们小心翼翼地搅拌着土和菜渣,像是在对待稀世珍宝。男人们奋力挖掘着冻土下相对湿润的土层。一种全新的、名为“耕种”的希望,在冰冷荒芜的黑石堡悄然萌芽。

    苏禾没有参与具体的体力劳动。她走到窝棚门口,那块充当门板的沉重黑石被挪开一条缝隙。凛冽的寒风立刻灌入,但她恍若未觉,目光锐利地扫视着堡外的荒原。昨日的成就感并未让她放松警惕。

    头狼那冰冷审视的目光,如同芒刺在背。狼群的威胁从未解除,它们只是在等待下一个机会。而且,昨夜分配食物的动静,难保不会引来其他饥肠辘辘的野兽,或是……更危险的东西——比如在流放路上就听说过的,在这片三不管地带游荡的蛮族劫掠者。

    防御!必须尽快建立有效的防御!

    她的视线落在窝棚周围堆积如山的、昨夜收集来的枯死荆棘丛上。这些坚韧多刺的植物,在寒风中也未完全腐朽,枝条虬结,尖刺锋利。

    一个计划在她脑中迅速成型。

    “所有人,听我说!”苏禾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决断力,压过了窝棚内的忙碌声。

    众人立刻停下手中的活计,看向她。

    “狼群还在外面盯着我们!昨夜我们侥幸,但好运不会一直有!”苏禾开门见山,直指最迫切的威胁,“我们的新家,墙还不够高,门还不够牢!我们需要一道‘刺墙’!”

    她走到一堆荆棘旁,拿起一捆:“看到这些荆棘了吗?它们就是我们的武器!李大,你带所有男人,立刻动手!在我们窝棚外墙根下,挖一道浅沟!不用太深,一尺左右!宽度要能埋下这些荆棘!”

    “挖沟?埋荆棘?”众人有些不解。

    “对!”苏禾眼神凌厉,“把这些荆棘,带刺的枝条朝外,密密麻麻地、一层层地埋进沟里!埋实!只留最尖锐的刺头露在外面!把整个窝棚,除了门口,都给我围起来!”她用手比划着,“想象一下,野兽或者人想靠近我们的墙,首先要踩过这片布满尖刺的荆棘地!它们会扎穿脚掌,会钩住皮毛!这,就是我们的第一道防线——‘荆棘之墙’!”

    她的话如同醍醐灌顶!对啊!这些没用的荆棘,还能这么用!用最原始的材料,构建最直接的防御!

    “妙啊!苏娘子!”李大兴奋地一拍大腿,“兄弟们!抄家伙!挖沟去!让那些畜生尝尝咱们的尖刺阵!”男人们瞬间干劲十足,防御家园的斗志被彻底点燃。

    女人们也坐不住了。张婶立刻组织人手:“我们也别闲着!把剩下的荆棘都整理好,枝条长的捆结实,短的留着填缝!快!”

    整个黑石堡瞬间变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热火朝天的大工地:

    *男人们在窝棚外挥汗如雨,奋力挖掘冻土,铺设致命的荆棘防线。

    *女人们在窝棚内和门口,精心搅拌着第一批“试验田”的土壤,整理着荆棘材料。

    *孩子们也没闲着,在张婶的指挥下,负责传递工具、收集散落的小石块(用来压埋荆棘)。

    苏禾则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将军,穿梭在两个“战场”之间。

    *在“试验田”边,她蹲下身,手指捻起一小撮拌了菜渣的湿土,仔细感受着其粘度和颗粒感,指导张婶和妇人如何调整配比,如何用手掌压实土壤表面以利保墒(保水)。她看似随意的动作和指点,都蕴含着前世的农学知识。

    *在“荆棘墙”工地,她检查沟的深度和宽度,指挥如何更有效地摆放荆棘才能最大化杀伤效果,提醒李大在靠近门口的位置留出安全的通道,并用最粗壮的荆棘加固关键节点。

    她的身影单薄,却仿佛蕴含着无穷的能量和智慧。一手抓生存之本(种田),一手握守护之盾(基建防御),将这群昨日还在等死的流放者,紧紧拧成了一股坚韧的求生之绳!

    腹中的孩子似乎也感受到母亲奔波的辛劳,传来一阵轻微的胎动。苏禾的手习惯性地抚上,眼神瞬间柔和,随即更加坚定。快了,等试验田准备好,空间里那些长势惊人的雪里蕻和萝卜,就能以“试验田首批成果”的名义,光明正大地拿出来,成为稳定人心、支撑大家继续奋斗下去的关键食粮!

    夕阳西下,寒风渐起。

    窝棚外,一道由无数尖锐荆棘构成的、狰狞而充满威慑力的矮墙,如同一条带刺的毒蛇,紧紧盘绕在夯土墙的根部,守护着新生的家园。

    窝棚内,一小块被精心整理、微微隆起的黑色“试验田”,静静地躺在背风的角落,仿佛一颗埋下的希望种子。

    苏禾站在窝棚门口,望着初具雏形的荆棘防线和那块寄托着未来的小小土地,又望向荒原深处。她知道,头狼一定还在某个地方注视着这里。荆棘之墙或许能挡住普通的野兽,但对于那头充满智慧的狼王,以及更可怕的威胁,还远远不够。

    但,她无所畏惧。

    有了田,有了墙,有了这群渐渐凝聚起来的人心。

    黑石堡的根基,正在这苦寒的冻土之上,以荆棘为骨,以希望为魂,一寸寸,顽强地向下扎根!而她苏禾,就是那执掌生机、构筑堡垒的拓荒之魂!(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流放边荒:带着空间和崽崽搞基建不错,请把《流放边荒:带着空间和崽崽搞基建》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流放边荒:带着空间和崽崽搞基建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