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归唐密令

    长安来的密使并未带来故土的问候,反将一道鎏金国书置于案头。

    「着尔速归,册封国后夫人,享宗庙香火。」

    窗外梧桐叶正飘落,如同她此刻纷乱的心绪。

    ---

    深秋的乞儿国皇宫,褪去了夏日的繁盛,染上了一层沉静的金黄。御书房内,炭火烧得正旺,驱散着从窗缝渗入的寒意,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里的某种凝滞。

    毛草灵,或者说,如今在乞儿国尊号为“凤仪夫人”的她,正端坐在紫檀木书案后,批阅着各地呈上的奏章。她穿着一袭杏子黄底绣金凤穿牡丹的宫装常服,乌黑的发髻挽成端庄的凌云髻,只簪一支赤金点翠步摇,随着她低头的动作,流苏轻轻晃动,折射出细碎的光晕。

    十年的光阴,并未在她脸上留下太多痕迹,反而洗去了初来时的青涩与惶惑,沉淀出一种从容与威仪。眉宇间少了些跳脱,多了份沉静,唯有那双眸子,偶尔在思索时,还会闪过一抹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灵动机敏的光彩,那是她来自现代灵魂的印记。

    她执笔的姿势标准而优雅,朱砂笔在奏章上勾画,时而停顿,写下批注。案头堆积的文书,涉及农桑、水利、商税、边关防务,林林总总,她处理起来已是驾轻就熟。这十年,她不仅仅是后宫之主,更是皇帝宇文澈最倚重的臂膀,许多利国利民的政令,背后都有她的心血。乞儿国能从当初的积弱走向如今的繁荣,她功不可没。

    殿内安静,只有炭火偶尔的噼啪声,和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轻响。几名宫婢垂手侍立在角落,屏息静气,不敢打扰。

    忽然,殿外传来一阵略显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片宁静。贴身大宫女云袖快步走了进来,神色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她行至案前,低声道:“夫人,陛下请您即刻去两仪殿。说是……长安来使了。”

    “长安”二字,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毛草灵心间漾开了一圈涟漪。她执笔的手微微一顿,一滴朱砂险些滴落在奏章上。

    长安。

    大唐。

    那是她名义上的故国,是她这具身体原本的归属,也是她穿越之初,拼命想要逃离,却又在心底留下复杂印记的地方。十年了,除了最初几年偶尔有些礼节性的往来,大唐那边几乎已经淡出了她的生活。她早已将自己视作乞儿国的一份子,视宇文澈为挚爱夫君,视这片土地为真正的家园。

    此刻,长安突然派来使臣,所为何事?

    她放下朱笔,抬起眼,眸中闪过一丝疑虑。云袖是她从青楼带出来的旧人,最是心腹,此刻她的表情,让毛草灵意识到,这次来使,恐怕非同寻常。

    “可知所为何事?”毛草灵的声音依旧平稳,听不出波澜。

    云袖摇了摇头,声音压得更低:“奴婢不知,只看来使神色严肃,手持节杖,像是……有重要国书传达。陛下已在两仪殿接见,特意让奴婢来请夫人。”

    毛草灵的心微微下沉。重要国书?特意让她前去?一种不祥的预感,如同窗外的阴云,悄然笼罩上来。

    她站起身,理了理裙摆,步摇轻晃。“走吧。”

    两仪殿是宫中接见重要外使、举行正式仪典的宫殿。毛草灵乘坐步辇赶到时,殿内气氛庄重而肃穆。宇文澈端坐于龙椅之上,身着明黄色龙袍,面容沉静,看不出喜怒。殿下,左右分立着乞儿国的几位重臣,如宰相杜文渊、兵部尚书赫连铁等,个个面色凝重。

    而在大殿中央,站着三名风尘仆仆的使者。为首一人,年约四旬,面容清癯,下颌微须,身着大唐三品官员的紫色圆领袍服,手持一柄代表天子权威的旄节,神情倨傲,眼神锐利,正微微昂着头,打量着殿内陈设,目光扫过乞儿国众臣时,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优越感。

    毛草灵步入大殿,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在她身上。那大唐使臣的目光也转了过来,在她脸上停留片刻,眼底掠过一丝惊艳,随即又恢复了那种程式化的严肃。

    “陛下。”毛草灵走到御阶之下,对着宇文澈盈盈一礼。

    “爱妃平身。”宇文澈的声音温和,但毛草灵敏锐地捕捉到他眼底深处的一抹阴霾。他抬了抬手,示意她站到自己身侧稍前的位置,这个细节,彰显了她在这殿中仅次于皇帝的地位。

    “这位便是凤仪夫人?”大唐使臣开口了,声音洪亮,带着长安官话特有的腔调。

    “正是朕的皇后。”宇文澈淡淡道,语气不容置疑。他虽未正式为毛草灵举行封后大典,但在乞儿国朝野,早已视她为后。

    使臣微微颔首,算是见礼,却没有多少恭敬之意。“本官乃大唐鸿胪寺卿,崔明远,奉吾皇陛下之命,特来宣示国书。”

    他顿了顿,从身后副使手中接过一个紫檀木长盒,打开,取出一卷明黄色的卷轴。那卷轴以金线捆扎,两端是精致的白玉轴头,在殿内灯烛映照下,流光溢彩,华贵非常,正是大唐皇帝专用的鎏金国书。

    殿内气氛瞬间更加凝滞。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那卷国书上,等待着它的内容。

    崔明远双手捧起国书,清了清嗓子,朗声宣读,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大唐皇帝敕曰:咨尔乞儿国凤仪夫人毛氏,本出唐庭,缘法流寓异邦。朕念尔久羁外域,宗族悬望,特颁明诏,着尔即日摒挡,随使归国。朕感尔昔日替嫁之功,悯尔漂泊之苦,决意摒除前嫌,特旨册封尔为大唐国后夫人,享正一品诰命,入宗庙,受香火,荣宠无极,以慰朕心,以安宗室。钦此!”

    国书的内容,一字一句,如同冰锥,狠狠扎进毛草灵的耳中,刺入她的心底!

    不是问候,不是叙旧,而是一道不容置疑的……召回令!

    着尔速归!册封国后夫人!享宗庙香火!

    每一个字,都像是一把重锤,敲打在她十年构筑的生活根基上。她不是被邀请回去,而是被命令回去。大唐皇帝,那位她名义上的“父皇”,用一顶“国后夫人”的华丽冠冕,要将她从乞儿国,从宇文澈身边,强行带走!

    殿内一片死寂。乞儿国的众臣们面面相觑,脸上写满了震惊、愤怒,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杜文渊眉头紧锁,赫连铁拳头暗自握紧。这道国书,无异于一道惊雷!

    宇文澈放在龙椅扶手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他脸色阴沉,目光如刀,射向殿下的崔明远。

    毛草灵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直窜头顶,四肢瞬间冰凉。她站在那里,身体僵硬,仿佛被无形的绳索捆缚。耳边似乎还在回响着那冰冷的诏令,眼前却不由自主地闪过许多画面——

    十年前,青楼之中,老妈子与她商议替嫁时的忐忑;和亲路上,遭遇劫匪时的惊险与应对;初到乞儿国,面对陌生宫廷和敌意妃嫔时的如履薄冰;与宇文澈从相互试探到倾心相许的点点滴滴;在朝堂上与大巨据理力争,推行新政时的殚精竭虑;战争来临,她亲赴前线,看到将士们浴血奋战时的震撼与感动;叛乱平息,与宇文澈携手俯瞰江山时的欣慰……

    十年!整整十年!她早已将这里当成了家,将宇文澈当成了唯一的爱人,将乞儿国的百姓当成了自己的责任。她在这里倾注了所有的心血、情感和智慧,才换来了如今的地位、尊重和这份来之不易的安宁与幸福。

    可现在,一纸国书,就要将这一切全部剥夺?让她回到那个对她而言早已陌生、甚至可能充满未知风险的唐朝宫廷,去做一个看似尊贵、实则可能处处受制的“国后夫人”?

    凭什么?!

    她下意识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宇文澈。他也正看着她,那双深邃的眼眸里,翻涌着滔天的怒火,以及……一丝与她同样的,不愿相信的惊痛。他嘴唇紧抿,下颌线条绷得如同岩石。

    崔明远宣读完国书,将卷轴重新卷好,双手捧着,上前几步,目光落在毛草灵身上,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意味:“凤仪夫人,接旨吧。车驾已在宫外备好,还请夫人尽快收拾行装,随本官启程返唐。莫要让吾皇陛下久等。”

    他的语气,没有丝毫商量的余地,仿佛只是在传达一个既定的事实。

    毛草灵没有动。她的目光越过崔明远,望向殿外。

    透过敞开的殿门,可以看到庭院中那几株高大的梧桐树。深秋时节,金黄的叶片正一片片脱离枝头,在萧瑟的秋风中打着旋,无助地飘落,铺满了青石地面。

    如同她此刻纷乱、无助、冰冷的心绪。

    归唐?

    还是……留下?

    这道突如其来的选择题,以最残酷的方式,摆在了她的面前。每一个选项的背后,都牵扯着无法估量的重量,关乎爱情,关乎责任,关乎她过去十年的全部,也关乎她未来的命运。

    她站在那里,仿佛成了一尊没有生命的玉雕,唯有宽大衣袖下,那双死死攥紧、指甲几乎要嵌进掌心的手,泄露了她内心此刻正经历着怎样的惊涛骇浪。

    殿内,落针可闻。只有窗外秋风卷落叶的呜咽声,一阵阵传来,更添几分萧索与凝重。

    那卷鎏金的国书,静静地躺在崔明远的手中,散发着冰冷而刺目的光芒。(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不错,请把《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