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苍豁然起身,转身便要去往吕雉所在的椒房殿。
“陛下!陛下!冠!您的冠!!”
高力士见他衣衫不整就要往外冲,连忙拾起被扔在一旁的人皇冠,急声提醒。
李太苍这会儿哪还有心情顾及什么帝王威仪,他大手一挥,连头都未回。
“戴什么冠!朕的儿子都要来了,还在乎这些虚礼?”
说罢,他竟真的赤着双足,衣襟大敞,任由墨发在身后肆意飞扬,大步流星地穿过宫廊,直往椒房殿走去。
沿途宫人内侍见状,无不惊愕地纷纷跪伏,不敢仰视。
却又忍不住偷眼去瞧这位从未如此放肆的人皇。
才踏入椒房殿门,一股暖香便扑面而来,随之传入耳中的是一阵轻快的笑语。
只见皇后吕雉斜倚在榻上,虽未施粉黛,容颜却比往日更显莹润光辉,气色极佳。
贵妃苏妲己坐在榻边,正亲手为她剥着一枚晶果,眉眼弯弯,笑语嫣然间自带万种风情。
“姐姐如今可是咱们大秦第一功臣,”
苏妲己声音柔媚,带着几分打趣。
“陛下若再不珍惜,妹妹第一个不依呢。”
吕雉含笑未语。
她抬眼便见李太苍这般风风火火,形容不整地闯进来,先是一怔,随即失笑摇头。
“陛下这是刚从尚方台与鲁班大师一同炼器归来么?”
语气中带着难得的揶揄。
太医扁鹊此刻抚须而立,喜上眉梢。
“老臣恭喜陛下!娘娘脉象稳健有力,气血充盈,胎气已固。此乃大秦之福,人族之幸啊!天佑我朝,国祚绵长!!”
李太苍快步上前,紧紧握住吕雉的手。
目光落在吕雉尚平坦的小腹上。
那双藏着星辰劫光的重瞳亮的惊人!!
连道三声。
“好!好!好!”
苏妲己见状,掩唇轻笑,眼波流转。
“瞧陛下欢喜得,连话都不会说了呢。”
她说着盈盈起身,姿态曼妙。
“臣妾不便多扰,这便去吩咐御膳房,为姐姐精心备些滋补的汤品来。”
语毕,她向李太苍和吕雉施了一礼,便袅袅退去。
李太苍颔首应允,目光却始终未从吕雉身上移开。
苏妲己退出殿外,轻轻合上殿门。
转身时,她忍不住透过门缝又望了一眼。
只见帝后二人双手紧握,相视而笑的模样,让她眼中不禁掠过一丝艳羡。
她想起这些年来,陛下与皇后为了孕育子嗣所经历的艰辛。
即便集齐扁鹊、华佗等四位太医圣手联手调养,以皇后纯正的人族血脉,又已臻至极高的生命层次,也直到今日才终于得偿所愿。
而她是狐族,不是人族。
这具天生与人族有异的躯体,恐怕此生都难以承受皇嗣降临的机缘。
这个源于血脉的根本差异,或许正是吕雉始终对她报以宽容的缘由之一。
苏妲己轻叹一声,她整理好情绪,向着御膳房的方向款款而去。
……
椒房殿内,吕雉轻抚小腹,温柔笑道。
“方才扁鹊先生诊脉时言道,此胎应是位皇子。”
扁鹊语气郑重。
“回陛下、娘娘,皇嗣承袭我人族大气运而生,脉象中生机磅礴,如日初升。老臣可以断言,殿下将来必非凡俗,定是擎天架海之材,堪当社稷重任!!”
李太苍闻言,面上却不见太多讶异,只淡淡颔首。
他心知肚明,系统签到出李世民模板,又怎会落在一个公主身上?
难不成要让个女儿家去承载唐太宗的命格?
这胎是皇子,本就在预料之中。
李太苍伸手轻按在吕雉腹上,感受着其中涌动的蓬勃生机,唇角微扬。
“朕的皇子,自然该有搅动风云之能!!”
【叮!宿主使用李世民模板……】
【模板加载成功!】
系统的提示音在脑海中回响,李太苍凝视着吕雉的小腹,目光深邃。
他清楚地知道,这个尚未出世的孩子,未来已然铺就一条通天大道!!
这小子的前途,简直晃瞎眼!!
吕雉轻声问道。
“陛下可想好了皇儿的名字?”
李太苍毫不犹豫道。
“李世民。”
吕雉轻声重复着,凤眸中光芒闪烁。
“世民,世民。”
“济世安民,庇佑天下苍生。期望他将来能守护整个人族。”
李太苍微微颔首,目光悠远。
顿了顿,唇角泛起一丝笑意。
“小名就叫二凤吧。”
“二凤?”
吕雉略感诧异。
李太苍点点头,脑海中开始浮现位千古一帝的身影。
唐太宗李世民,其文治武功、胸襟气度,堪称古华夏统治者中综合能力第一人!!
虽然人们常拿始皇和其比较,但始皇更多的是他第一次一统天下。完成了从0到1的壮举。
而正论在皇帝这个位置上干出的事,以及个人能力,李世民当属第一!!
在后世,常说汉唐,汉唐。
细细想来,老刘家确实天生就是当皇帝的料,那一脉相承的政治天赋着实惊人!!
西汉自高祖开国,文景之治休养生息,武帝开疆拓土,宣帝中兴。
东汉光武重振汉祚,明章之治延续辉煌,就连十四岁的和帝也能诛灭窦氏外戚。
即便到了王朝末年,献帝刘协也能在策划出衣带诏,更不用说那位昭烈帝,硬是让四百年大汉得以体面退场。
纵观古华夏历史,确实没有一个朝代的帝王素质能像汉朝这般整体出众。
而人们将唐与汉并称,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
大唐,本质上是李世民的大唐!!
可以说,是李世民一人之力,将整个唐朝拔高到了与大汉比肩的位置!
十六岁,雁门救驾!隋炀帝被突厥数十万铁骑围困于雁门,勤王兵马逡巡不前。而少年李世民,应募入伍,献疑兵之计,突厥可汗疑有大军至,竟解围而去!!少年初啼,已显名将之姿。
十八岁,晋阳起兵!鼓动其父,于乱世中毅然举旗,定鼎太原,拉开了横扫群雄、建立不朽王朝的序幕。尚在弱冠之年,已具雄主之略!!
十九岁,浅水原之战!初露锋芒,率军大破隋朝名将,让李唐立足关中!同年,进封秦王!
二十岁至二十二岁,虎牢之战,一战擒双王!洛阳王世充、河北窦建德,两大枭雄联手,兵力十倍于唐军。他亲率精锐玄甲军,奔袭虎牢,以少胜多,生擒窦建德,迫降王世充,一举平定中原!
此战堪称军事史上之奇迹,秦王威震天下!!
二十三岁,开文学馆,延揽四方俊杰,房玄龄、杜如晦等十八学士齐聚麾下,文治之基由此奠定!!
李世民几乎是以一己之力为大唐打下了江山!!
功高至伟,封赏已穷极人臣之极!
李渊面对这个横扫天下的次子,竟到了无官可封的境地。
搞出一个天策上将,位在三公之上,特许开府纳士。
李世民的功劳太大了,也亏的他是李渊的亲儿子,不然,功高震主,第一个清算的就是他。
太子李建成眼见弟弟声威日盛,终与齐王李元吉结成同盟,步步紧逼。
李渊也是左右为难,甚至生出将天下东西分治、各安天命的念头。
然而,李世民岂是坐以待毙之人?
和哥哥,弟弟来一手玄武门对掏。
亲自送他爹李渊当太上皇。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历代皇朝,都是说太祖武功,高皇帝基业。
就大唐人,天天嘴里都是我太宗文皇帝三尺剑定天下……
当武周代唐,武则天临朝。
李唐宗室私底下都是说,吾身流淌着太宗皇帝的血!当光复太宗陛下的江山!
就连女皇心腹狄仁杰都说。
文皇帝栉风沐雨,亲冒锋镝,以定天下,传之子孙。
其言下之意,天下人心所向。
后世也都是认为李世民才是大唐的开国皇帝。
杜甫:煌煌太宗业 树立甚宏达。
白居易:太宗十八举义兵,白旄黄钺定两京。
司马光:高祖之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
高祖是半个字都没踢。
后世某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朱姓开国皇帝,更是直说,高祖以太宗的天下,遂寝其祀。
然后,把李渊移出了帝王庙…
某位长者道,自古能军者无出李世民之右者。
可以说,大家都心知肚明,真正奠定大唐三百年基业的,自始至终,唯有太宗一人!!
李世民即位之初,面临突厥颉利可汗兵临城下,李世民率六骑至渭水便桥,与颉利隔河会盟,智退二十万突厥铁骑。
渭水之盟,这在后世看来简直就是可以列为功绩的事情!
可在李世民看来,这就是耻辱!跟吃了苍蝇一样难受!!
不到三年时间,大唐国力恢复,李世民便命李靖出征,一举生擒颉利可汗至长安。
让这个草原霸主,在其面前跳舞。
自此,李世民的贞观盛世开始了。
在李世民治下,大唐开启了一系列灭国之战。
平东突厥、灭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
令人惊叹的是,别的王朝对外征战往往损耗国力,而李世民的大唐却是越战越强。
每一次胜利都带来新的疆土、人口和资源,形成良性的循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