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风云再聚,皇权暗涌

    新政受阻与朝臣分歧

    李佑虽在一定程度上稳固了皇位,但新政推行依旧困难重重。科举改革在部分地区试行后,效果参差不齐。一些通过新策论选拔上来的官员,虽有新思想,但缺乏实际政务处理经验,在地方上办事屡屡碰壁。

    “陛下,这科举新制看似选拔了不少人才,可这些人到了地方,处理起实务来漏洞百出,百姓颇有怨言啊。”一位地方官员在朝堂上忧心忡忡地奏报。

    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支持旧制的大臣们趁机发难。

    “陛下,早说过这科举制度不可轻易更改,如今出了这么多问题,可见还是旧制稳妥。”一位老臣言辞激烈地说道。

    而支持新政的大臣们也不甘示弱。

    “改革本就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些问题只是暂时的。若因这点困难就放弃,那国家如何进步?”一位年轻官员据理力争。

    李佑眉头紧锁,他深知科举改革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发展,但眼前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诸位爱卿莫要争论,朕会派人下去详细调查,找出问题所在,再做定夺。”李佑最终发话,暂时平息了朝堂上的争论。

    后宫争宠升级

    后宫之中,丽妃与皇后的矛盾再度升级。丽妃仗着李佑的宠爱,愈发不把皇后放在眼里。一次宫廷宴会上,丽妃故意在众人面前让皇后难堪。

    “皇后娘娘今日这身打扮倒是端庄,只是略显老气了些。”丽妃娇笑着说道,眼中满是挑衅。

    皇后脸色一变,但还是强忍着怒火,保持着端庄的仪态。

    “丽妃妹妹年轻貌美,自然有不同的喜好。本宫年岁渐长,只求端庄得体便好。”皇后不卑不亢地回应道。

    李佑坐在主位上,看到这一幕,心中有些不悦。

    “你们都是朕的妃子,应当和睦相处,莫要在这宴会上闹得不愉快。”李佑冷冷地说道。

    然而,丽妃和皇后表面上虽都应承着,但心中的怨恨却更深了。

    旧势力反扑

    前朝那些曾支持太子的旧势力,并未因之前的打压而彻底死心。他们暗中联络各方势力,企图再次掀起风浪。

    他们与一些地方豪强勾结,在地方上抵制新政的推行。同时,他们还在京城中散布谣言,说李佑推行新政是为了一己私利,会导致国家灭亡。

    “听说了吗?陛下的新政就是瞎折腾,那些新上来的官员根本不懂治理地方,国家迟早要毁在他们手里。”街头巷尾,不时有人议论纷纷。

    这些谣言很快传到了李佑的耳朵里,他十分愤怒。

    “这些人真是贼心不死,朕一定要彻底铲除他们。”李佑咬牙切齿地说道。

    他立刻下令加强对京城的管控,彻查谣言的源头。同时,他还派遣官员到地方上,严厉打击那些抵制新政的势力。

    边关隐患重现

    就在李佑全力处理国内事务时,边关又传来了消息。北方游牧民族虽被暂时击退,但他们并未放弃侵扰大唐边境的想法。

    “陛下,据探子来报,北方游牧民族正在集结军队,似有再次进犯之意。”一位将领焦急地奏报。

    李佑心中一紧,他知道边关局势不容乐观。

    “加强边关的防御,密切关注敌军动向。同时,从国内调集部分粮草和物资运往边关,确保军队的供给。”李佑迅速做出部署。

    然而,一些大臣对此提出了异议。

    “陛下,如今国内新政推行本就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若再从国内调集物资运往边关,恐会影响新政的实施。”一位大臣担忧地说道。

    李佑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边关防御不能松懈,但国内新政也不能半途而废。

    “朕会想办法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先确保边关的安全,再逐步推进新政。”李佑最终做出了决定。

    神秘访客

    一日,李佑正在书房中处理政务,突然有侍卫来报,说有一位神秘访客求见。

    “陛下,此人自称是一位世外高人,有要事相商。”侍卫恭敬地说道。

    李佑心中好奇,便命人将访客带进来。

    只见一位身着道袍、仙风道骨的老者走了进来。

    “陛下,贫道久闻陛下英明神武,推行新政欲兴大唐。今日特来相助。”老者微笑着说道。

    李佑心中一动,问道:“不知先生有何相助之法?”

    老者从怀中掏出一本秘籍,递给李佑。

    “陛下,此乃贫道多年心血所著,其中记载了一些治国之策和军事谋略,或许对陛下有所帮助。”老者说道。

    李佑接过秘籍,翻开一看,只见上面的内容果然精妙绝伦,心中大喜。

    “多谢先生相助,若能依此秘籍行事,朕定能让大唐走向繁荣昌盛。”李佑感激地说道。

    老者微笑着点点头,道:“陛下若有需要,贫道随时愿意为陛下效力。”

    说完,老者便告辞离去。

    内部矛盾激化

    李佑得到秘籍后,信心大增,加快了新政的推行速度。然而,这却引起了朝中部分大臣的不满。

    “陛下,新政推行应循序渐进,如今如此急切,恐会引发更多的问题。”一些大臣劝谏道。

    但李佑此时一心想要实现大唐的繁荣,并未听取这些大臣的意见。

    “朕推行新政是为了国家的长远利益,容不得半点拖延。你们只需全力配合便是。”李佑强硬地说道。

    这使得朝中大臣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支持新政和反对新政的两派势力形成了鲜明的对立。

    后宫阴谋浮现

    丽妃见李佑对新政如此上心,觉得自己有了可乘之机。她暗中与前朝旧势力勾结,企图通过制造混乱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只要能让陛下无暇顾及后宫,我就能在这宫中为所欲为。”丽妃心中暗自盘算着。

    她与旧势力商议后,决定在宫中制造一起神秘的命案,然后嫁祸给皇后。

    一天夜里,一位宫女的尸体被发现在皇后的寝宫附近。丽妃立刻跑到李佑那里告状。

    “陛下,皇后心狠手辣,竟然在宫中杀人。如此恶毒之人,怎能母仪天下?”丽妃哭哭啼啼地说道。

    李佑听了,心中一惊,立刻带人前往皇后的寝宫调查。

    皇后得知此事后,惊恐万分。

    “陛下,臣妾冤枉啊,这一定是有人故意陷害臣妾。”皇后泪流满面地说道。

    李佑看着皇后,心中有些犹豫。他深知皇后平时端庄贤淑,不像是会做出这种事的人,但眼前的证据又对皇后不利。

    “此事朕定会彻查清楚,你先不要着急。”李佑安慰道。

    边关战事爆发

    就在宫中闹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边关传来了战报。北方游牧民族再次集结大军,向大唐边境发动了进攻。

    “陛下,敌军来势汹汹,我军伤亡惨重,请陛下速速支援。”边关将领的加急文书送到了李佑的手中。

    李佑此时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宫中的命案还未查清,边关又战事吃紧。

    “立刻调集大军前往边关御敌,同时朕要亲自过问宫中命案的调查情况。”李佑果断地做出了决定。

    他一方面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将领率领大军前往边关,另一方面命人彻查宫中命案。

    真相大白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宫中命案的真相终于大白。原来是丽妃为了陷害皇后,与前朝旧势力勾结,制造了这起命案。

    “陛下,是丽妃指使臣妾这么做的,她想让皇后失宠,自己好独霸陛下的宠爱。”那位参与命案的宫女在审讯中如实招供。

    李佑得知真相后,愤怒至极。

    “丽妃,你竟敢如此大胆,在宫中兴风作浪,陷害皇后。朕绝不轻饶你。”李佑下令将丽妃打入冷宫。

    皇后得知真相后,对李佑感激不已。

    “陛下,多谢您为臣妾查明真相。臣妾定会尽心尽力协助陛下治理后宫。”皇后说道。

    边关大捷

    在边关,大唐军队在将领的指挥下,奋勇杀敌。经过一场激烈的战斗,终于击退了北方游牧民族的进攻。

    “陛下,我军大获全胜,敌军已被击退,边关暂时安全了。”边关将领的捷报传到了京城。

    李佑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大喜。

    “好!将士们辛苦了。朕定会重重嘉奖他们。”李佑说道。

    经过这一系列的风波,李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要想实现大唐的繁荣昌盛,必须要平衡好各方利益,稳步推进新政。他决心继续努力,带领大唐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朕定要让大唐成为天下最强大的国家。”李佑望着远方,坚定地说道。(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不错,请把《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谁也别想挡我当皇帝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