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伦把大乔和小乔两姐妹的能量补充到了100%,之后就离开了。
他现在必须要回一趟澳洲。
因为那边已经打电话过来了。
说是英国佬的舰队,已经靠岸了。
张伯伦现在只有一艘军舰。
这艘军舰如果没有他的强击光环加持,那么就和其他列强的主力战舰没有多大的区别。
而英国佬的海军目前而言是最强的。
光靠这一艘战列舰,想要打败对方一支舰队,那就是痴人说梦。
所以这个时候就必须要出动,空军了。
张伯伦在利用任意门钥匙回到澳洲之前,就利用随身钢铁厂庞大的露天堆放场,运走了24架战斗机和24架轰炸机。
以及一系列的弹药。
同时,还带走了一批王牌飞行员,和一些地勤人员。
其实本来就算没有英国佬的舰队过来,张伯伦也打算把飞机带过去了。
因为在澳洲那边,由于有着照美冥的帮忙,所以基建速度非常快。
早就已经建造好了一个机场。
如今他占领的地盘差不多有10万平方公里的大小。
和国内江浙两省各自的面积差不多大。
在这么一块区域里面,光是含铁量超过70%以上的富铁矿,就有三处。
含铁量在50%以上,70%以下的铁矿,有12处。
至于50%以下的统称为废矿,目前张伯伦根本就不屑去开采。
张伯伦这次带来的飞机全都是铝合金为主体,比以前的飞机要更轻便一些。
算是升级款了。
并且各种卫星终端也更多。
除了它们还是螺旋桨飞机以外,上面的电子设备,几乎可以和三代机媲美。
战斗力可以说非常的强。
很快他就来到了新打造的机场。
机场的名字就叫红铁机场。
因为旁边就有一个赤铁矿。
张伯伦刚到这边就去了信息指挥总台。
如今这天上还有36颗,既能监控又能通信的卫星。
对于这些英国佬,他们的动作可以说是看得一清二楚。
他可不想这支舰队完成补给以后来到他所占领的这个区域,然后用舰炮狂轰滥炸。
所以必然是先下手为强。
“红铁1号,红铁2号,战斗机中队,准备升空,将对方所有的防空力量全部打掉。
赤铁1号,赤铁2号轰炸机中队,等待命令!”
张伯伦拿起通话器。
很快在王牌地勤人员和王牌飞行员的配合之下,两支战斗机中队就升空了。
并且很快完成了空中编队。
张伯伦这边,立马让人把攻击目标的信息和数据发送到了这两支战斗机中队他们的卫星终端上。
完成编队的两个战斗机中队,向上攀升,来到了平流层。
今天的天气很不错。
是多云。
云这种气象只在对流层有,平流层一般情况下是没有的。
它们非常好的掩盖了这些战斗机的行踪。
同时也吸收了一部分音波。
让地面上的人几乎根本难以察觉。
一直到了舰队所在的军港。
所有的战斗机按照既定目标,把自己身上的小型航弹全部丢了下去。
“呜~丢丢丢丢丢丢……”
这些航弹的尾部都装了风笛。
在被丢下战斗机以后,随着重力加速度的影响,它们坠落的速度就越来越快。
风笛划过空气的声音非常尖锐,传播的距离也很远。
看上去好像在提醒对方,我要投弹了。
事实上这种风笛的声音会让人非常烦躁,特别是几十个一起响的时候,在这种环境下,人很难做出非常理智的判断。
只能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跑。
第1个发明天才的,简直就是风笛式航弹。
“空袭,空袭!”
现在还是一九二几年,虽然已经出现了战斗机。
但是空袭并不是一种常态。
大家也没有非常好的应对手段。
只能举起轻重机枪,以及一些高射炮,朝着天空疯狂的打击。
可是轻重机枪他们打出了子弹,在垂直高度上能打多远呢?也就几百米。
高射炮当然要更高一些,最远甚至能达到3000多米。
可是张伯伦的这些战斗机因为有着强大的电子系统,他们不需要在贴近地面的时候投弹。
而是在高空6千米以上的高度就开始投弹了。
这一波轰炸的目标主要是高射炮基地,还有指挥所。
一阵狂轰滥炸之后,所有防空力量全部瓦解,指挥所也被端掉了几个。
本来他们这就已经算是完成任务了,但在临走之前,他们还是把配的机炮上面的那些炮弹也全部打完了。
这些战斗机配的机炮都是30毫米口径的。
打到人身上都不是青一块紫一块了,那都是东一块西一块的。
把所有人都打的不能坚守阵地,只想找个地方躲起来
之后他们才重新升空调转方向。
张伯伦这边又下达了一个命令。
“赤铁1号赤铁2号轰炸机中队升空!”
在两个战斗机中队还没有回来之前,两个轰炸机中队就已经升空了,同样的他们也是先去了平流层。
因为两个舰队补给点距离张伯伦这里其实并没有太远。
大概也就100多公里。
按照张伯伦现在轰炸机的速度过去最多不会超过10分钟。
半路上并没有遇到战斗机中队,因为航线不一样。
轰炸机就是专门干轰炸这个活的战斗机虽然偶尔也兼职,但带的弹药明显没有轰炸机那么多。
一架战斗机,哪怕是6个挂点,全部挂满小型航弹,也就几百公斤。
但轰炸机不一样,有一个航弹的重量是低于200公斤的。
尤其是机腹里,还放着一个庞然大物,足足一吨重的超级炸弹。
整整两个轰炸机中队24架飞机全部飞到了军港上空。
根据卫星终端的计算能力,开始向下投弹。
这种最基础的航弹是并不带有导航系统的。
纯粹靠计算和王牌飞行员的经验。
根据飞机和地面的高度差,以及飞机飞行的速度,还要考虑风向风力和空气阻力。
以此来决定什么时候投弹,哪个角度投弹。
强大的卫星终端的计算能力以及王牌飞行员的经验相结合,使得他们投弹以后的落点和原本计算的落点之间不会相差10米以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