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辉闻言愕然,随后才知道是这江浦主簿会错意了。
“邓主簿过虑了,我又不是御史。”他笑着回答,“只是家事而已。”
“多年来,江浦县也没有怠慢临安公主啊。”
他又不知道驸马这奏表里有什么内容,仍旧试探着。
“真的只是家事,与江浦县无关。”赵辉哭笑不得,“邓主簿,莫非要看看我呈奏了些什么才行?”
“那岂敢?”邓修文放心不下,“驸马爷御下甚严,但区区薄礼真的只是江浦县上下一点孝心,您和公主殿下还是收下吧。”
“这……”赵辉看他一脸期盼模样,只好点了点头,“实在过意不去,叨扰劳烦地方,还要收贵县的大婚贺礼。”
“应当的,应当的!”邓修文看他终于同意收下了,反而放心不少,“那我这就代驸马爷先把奏表投到驿站。驸马爷,县尊已安排了宴席,还请驸马爷和李指挥务必赏光……”
“那就不妥了!”赵辉立即拒绝,“临安公主殿下已安排了家宴,县里不必客气。”
对这件事,邓修文倒没坚持,反正只是场面话。
幸好这驸马倒不像个不知轻重的,要是真的以驸马身份赴地方文臣请宴,反倒不好。
于是赵辉的奏表开始了前往行在的旅途,而赵辉干脆在江浦多留了两天。
因为要做出一些帮朱镜静添置家当、修缮旧宅的行为,好让朝野都知道确实只是朱琼枝心疼长姐。
御驾离京,各地奏疏先去南京。
朱棣第一次北狩时,吕震奏请过章奏先分贮于南京。小事听由太子处置,军政大事则奏至行在。
如今朱棣再次北狩,仍照前例。
这看似尊重和亲善太子,实则心向皇帝:什么是大事,当然是皇帝说了算。太子但凡出了差错,皇帝就好揪小辫子了。
因此赵辉的奏表当日就先到了朱高炽那里,而他看完赵辉的奏表内容,心里就不甚得劲。
这分明是先落于文字,将来好有个说辞。
太子直接处置允肯了,那就是他正面出来办这件事。
他呈去朱棣那里处置,那就是他不做主。外界看来,这事只是赵辉和公主的想法,太子仍旧谨慎,没有主动出手拉拢洪武朝旧勋戚的意思。
儿子随御驾一起北上了,朱高炽只好问问黄淮、杨士奇的意见。
“依臣之见,殿下既要先票拟允肯,又要呈送行在圣裁。”杨士奇略一思索就给出了意见。
“哦?”朱高炽思索着其中奥妙。
黄淮赞了一声:“正该如此!殿下,赵驸马这么做更妥。此乃宝庆公主一片仁悯之心,殿下票拟以为可则是亲亲仁孝。圣裁不论可否,殿下心意已彰显,成与不成都行。陛下若是允了,那么洪武朝旧勋戚心中反而更加笃定。陛下不允,他们也明白殿下心意。”
朱高炽有些担心:“票拟落于文字,我心意毕露。父皇虽本有此意,但二弟三弟那里……”
“此事只借诸位长公主就能让旧勋武心领神会,让赵驸马先私下办成其事,不如他先明文奏请允肯。殿下素有仁孝之名,不以为可反倒古怪。”杨士奇说道,“胜就胜在他年轻,若陛下不允则只是他莽撞。他愿公然行事,反倒是稳重之举。真是奇哉!”
“原来如此……”朱高炽懂了,“我让他私下行事,反倒是不坦荡,在父皇面前耍弄心机。现在他肯公然奏请,倒是我能用好人!”
“虽说赵驸马有以进为退之心,但行事如此周全,以后真能大用。”杨士奇笑起来,“总之,看看陛下怎么想吧。”
他说赵辉这是以进为退,当然是指如果朱棣不允许,那么赵辉就有理由以后不轻易帮朱高炽办事了。
有一种我知道这是口黑锅,我先帮你背了,以后别轻易坑我的通透感。
于是这道奏表又连夜送往行在,送抵之时,御驾已过济宁,朱棣刚刚给来朝见的鲁王赐了钞币米。
听说赵辉有本奏来,他倒是十分奇异。
这是那小子第一次以驸马身份奏事,难道他还是不甘寂寞?
打开之后,一看赵辉奏请的内容和老大已经给出的意见,朱棣皱着眉。
他当然不会相信里面说的那些鬼话。什么朱琼枝看到姐姐过得苦所以让他奏请,那丫头从不会主动惹事。
那小子不像是会沾这种麻烦的人,怎的如此大张旗鼓?
想了想之后却把眉头舒展了开来,因为想起了之前公主府内典正司正被处置一事。
“老大这是看出他可用了啊。这个法子倒是妙,难道老大真的长进了些?”
朱棣还以为这是朱高炽的安排,因此反倒高兴地拿着朱笔批了一个“可”字。
随后想了想又补了几个字:“事莫大于宗室亲亲!”
虽然是靖难得的大位,可登基之后,也只有齐王被他废为庶人。朱榑骄纵,先就被建文那小子废为庶人和周王囚在一起。是他攻破了南京后,又送两个兄弟复爵之国。不料朱榑这小子仍旧不改,朱棣才在永乐四年再次将他废为庶人。
永乐朝至今唯此一例,他对待兄弟姐妹难道不好?
他觉得这件事确实不错,这就是提醒天下人想想皇帝何等仁善。
那小子虽然绝不肯淌这样的浑水,但居然肯亲自奏请这事,自然也想通了这是急皇帝之所急。
回报太子恩情是一,借这个机会让朱棣向天下再表现一下仁慈是二,通过皇帝御批提醒汉王、赵王是三。
于是朱棣还专门下了一道旨,让内帑拿出赏赐若干,中秋佳节时赏赐几个妹妹,并命王景弘协助宝庆公主府办好中秋家宴。
此时赵辉却仍旧滞留于江浦。
本来准备次日就回,但江上风涛再起,行船不安全,而江浦县也遇到个大麻烦。
去年浙西发大水,乌程等五县受灾严重。
此刻不知哪里传出了风声说皇太子准备赈济饥民,江北一时不知多少灾民涌到了江浦准备过江就食。
在刚刚过去的永乐十年,可不止乌程等县遭了灾。
武当大工征发徭役、开凿会通河、南京工匠云集准备兴修大报恩寺、湖广河南江西……大明哪里谈得上太平?
“驸马爷,码头那边挤满了人。”马六满头大汗地跑回来,“罗县尊说,江上风浪不小,流民又聚于码头。他请殿下和驸马爷明日再启程,他先安置好流民。”
赵辉想了想就说道:“老聂老郑,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驸马爷,天色不太对,恐怕还有大雨。”聂武劝了劝。
赵辉摇了摇头:“去看看情况再说。”
江浦这个位于长江北面的县之所以要归应天府管辖,就因为它是战略上的要地。
长江南面,镇江是南京城东边门户。长江北面,江浦则是南京西面咽喉。
拿下这里之后,乘船顺流而下就到南京城西。此刻虽有一江之隔,却相当于流民汇聚天子脚下了,事情不寻常。
赵辉和聂武、郑道昌一起过了江浦县城南的金汤门,又到了外城墙的清江门外时,只见江浦县的官员和衙役们已经在焦头烂额地应对不断涌来准备过江的流民。
去年以来,赵辉一直呆在繁华的南京城里。
被选为驸马之后,生活品质更是上了一个台阶。
而此刻,流民惨状则第一次清楚地出现在他面前。
三月的天虽然已经不算冷了,可是也绝非一袭单衣所能抵御。面前那些带着希冀涌向码头的流民里,几乎个个都衣不蔽体。
赵辉放眼望去,没有看到有多少年纪很大的。那些老弱在颠沛流离之中还要过冬,又有几人能幸存?
倒是有不少幼童,或被父母抱在怀中,或者如同幼兽一样惊惶地缩在拥挤人群之中紧跟某人。
“码头有船!有船!”
远处虽嘈杂无比,但传过来却是这个不断被传递的声音。
于是一个个孱弱的身影更着急地往码头涌去。(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