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太子二子允熥允炆

一股冰冷刺骨的寒意,伴随着天幕这赤裸裸的警告,如同瘟疫般瞬间弥漫了整个奉天殿!

    勋贵席上,徐达、李文忠等手握重兵的国公们,脸色都变得极其凝重。

    韩国公李善长更是深深垂下了头,掩住了眼中闪烁的精光。

    天幕之言,如同悬在他们所有人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旦立了强势的藩王,尤其是被天幕点明“英武果决”、“功勋卓著”的燕王,为了稳固皇权,清洗潜在的威胁(太子一脉及其支持者),几乎是必然的选择!

    他们这些勋贵老臣,哪一个不是与太子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哪一个不是被划入“太子党”的潜在清洗名单?!一念及此,冷汗瞬间浸透了他们的朝服!

    文官们更是吓得魂飞魄散,许多人直接瘫软在地,连抖的力气都没有了。

    偏殿方向传来压抑不住的啜泣和牙齿打颤的声音。

    吕氏瘫在地上,听到“骨肉相残”、“屠戮殆尽”时,更是吓得魂飞天外!

    她死死捂住自己的嘴,生怕发出一丝声音引来注意。

    天幕虽未明指允熥,但皇帝那声“允熥呢”的质问,如同鬼魅般在她耳边萦绕。

    如果……如果天幕接下来暗示允熥的“意外”与她有关……那她和她背后的吕家,恐怕立刻就会成为皇帝泄愤的羔羊,被碾得粉碎!

    整个奉天殿内外,气氛压抑到了极点。

    空气粘稠得如同凝固的血浆,每一次呼吸都带着浓重的铁锈味和绝望的气息。

    煌煌灯火下,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死灰般的阴影。

    勋贵们感觉脖子上仿佛架着无形的钢刀,文官们如同待宰的羔羊,藩王们心思各异,但无不感到沉重的压力。

    高踞丹陛之上的朱元璋,靠在太子身上,闭着眼,胸膛剧烈起伏。

    巨大的悲痛、两难的抉择、对未来惨剧的恐惧,如同三条毒蛇,疯狂啃噬着他那颗早已千疮百孔的老迈心脏。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至痛犹在眼前,而此刻,他还要亲手为一个可能葬送更多至亲骨血的未来做出选择!

    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再次睁开眼。那双布满血丝、浑浊不堪的眼睛,缓缓扫过下方噤若寒蝉的群臣,扫过他那几个或惊恐、或心虚、或沉默的儿子,最终,带着无尽的疲惫和一丝孤注一掷的疯狂,再次投向了那片冰冷的天幕。

    他喉咙滚动着,发出如同砂纸摩擦般嘶哑的声音,每一个字都耗尽了他残存的气力,带着帝王的决绝与一个被逼到绝境老人的悲鸣:

    “天……天幕!”

    “告诉咱……”

    “……允熥呢”

    “咱的嫡次孙允熥……到底是怎么死的?!”

    朱元璋那声饱含血泪与绝望的嘶吼,如同垂死雄狮最后的咆哮,在死寂的奉天殿内回荡不息。

    巨大的悲恸与抉择的重压几乎将他击垮,幸有太子朱标拼死支撑。

    然而,这位开国雄主终究有着钢铁般的意志。在朱标和内侍的搀扶下,他缓缓地、极其艰难地挺直了脊背。

    龙袍下摆无风自动,那身象征无上权柄的明黄,此刻虽沾染了泪痕与尘埃,却依旧散发着不容侵犯的威严。

    他拒绝了内侍递来的新玉杯,只是用粗糙的手背狠狠抹去脸上的浑浊泪水,那双布满血丝、如同干涸血湖的龙目,死死钉着天幕,里面燃烧着疯狂、不甘,更有一种被逼到绝境后破釜沉舟的决绝。

    马皇后也在宫女的搀扶下,缓缓坐直了身体。

    她脸色依旧苍白如纸,方才听闻自己与爱孙“崩”、“夭”的巨大冲击犹在心间震荡,身体微微颤抖。

    但她紧紧抿着唇,那双曾抚慰过无数伤痛的温暖眼眸,此刻只剩下深不见底的哀伤和一种属于母亲的坚韧。

    她无声地伸出手,紧紧握住了朱元璋那只青筋暴起、微微颤抖的大手。帝后二人,十指紧扣,共同承受着这命运残酷的凌迟。

    朱标侍立在一旁,脸色苍白,眼神却异常清明,带着一种近乎殉道者的平静,默默守护着双亲。

    一家三口,在无数双惊惶目光的注视下,慢慢地、带着一种沉重的仪式感,重新坐回了那象征着帝国最高权力的九龙御座与紫檀嵌螺钿靠椅之上。

    他们的目光,如同三柄利剑,穿透殿内凝固的空气,牢牢锁定着头顶那片冰冷的天幕。

    他们要知道答案!那个将他们推入如此绝境的答案!

    天幕幽光流转,冰冷依旧,如同无情的命运之轮,继续碾过洪武三十一年那个孤绝老人的抉择之路: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薨逝时,留有子嗣四人。】

    【其中,第三子朱允熥,乃太子元妃常氏所出,嫡脉正统。】

    【其余三子:朱允炆、朱允熞、朱允熙,皆为太子继妃吕氏所生。】

    “嗡——”

    偏殿内,瘫软在地的吕氏如同被电击般猛地一颤!心脏瞬间被一只无形的大手攥紧,提到了嗓子眼!

    天幕点出了允熥!点出了她的儿子允炆!那冰冷的声音如同催命的符咒,下一个字,可能就是她的末日!

    她甚至能感觉到,那奉先殿御座之上,皇帝、皇后、太子三双沉凝如渊、仿佛能洞穿一切的目光,正隔着殿宇,无声地落在她的身上!

    巨大的恐惧让她浑身僵硬,连呼吸都几乎停滞,只能绝望地等待着最终的审判。

    殿内其他命妇的目光,或惊恐,或怜悯,或幸灾乐祸,更如同无数根芒刺,扎得她体无完肤。

    天幕的声音毫无波澜,继续剖析:

    【朱允炆,生于洪武十年,时年十五岁。】

    【朱允熥,生于洪武十一年,时年十四岁。】

    【二人年龄相仿,皆已开蒙进学。】

    【然,资质、性情,乃至其背后所代表之势力,迥然不同。】

    冰冷的金属音微微一顿,仿佛在刻意营造悬疑:

    【朱允炆:】

    【性柔懦,敏而好学,精于典籍。】

    【然少决断,遇事常需问于大儒。】

    【其母吕氏,出身文官清流之家,根基浅薄。】(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不错,请把《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