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突闻噩耗,李善长吐血

    奉天殿内,洪武十三年。

    韩国公李善长正侍立在御阶之下,手指天幕上关于内阁制度的画面,侃侃而谈,老成谋国之气度尽显:“陛下请看,此‘内阁’之制,实乃妙棋!择翰林饱学之士,品秩不高,仅备顾问,协助票拟。既可分担宰相繁剧,使君上免于案牍之劳形,又因其位卑,难以专权,更无开府建衙、门生故吏遍朝野之虞。权柄始终牢牢握于陛下之手,此乃……”

    他的声音清朗,条理分明,带着为君分忧的赤诚和一丝发现良策的得意。殿内太子朱标、魏国公徐达、曹国公李文忠等人皆凝神倾听,微微颔首。

    突然!

    天幕画面毫无征兆地切换!那阴森恐怖的诏狱囚室、那白发披散、枷锁缠身的自己、那逆光而立的洪武皇帝、尤其是那句如同冰锥般刺入骨髓的审判——“司马懿当年,也是快八十了,还能起兵夺了曹家的江山!你比司马懿如何?!”——如同最狂暴的雷霆,毫无缓冲地、狠狠地劈进了李善长的脑海!

    “呃……噗——!!!”

    李善长脸上的从容、睿智、乃至血色,在刹那间褪得干干净净!

    他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锤当胸击中,身体猛地向后一仰!喉咙里发出一声短促而痛苦的闷哼,随即,一大口滚烫的、猩红刺目的鲜血,如同决堤的洪水,从他大张的口中狂喷而出!

    殷红的血珠在空中划出凄厉的弧线,星星点点,如同最残酷的朱砂,泼洒在奉天殿光洁如镜的金砖地面上!发出令人心悸的“噗嗤”声。

    李善长双目圆睁,瞳孔涣散,充满了无法置信的惊骇、刻骨的冤屈和灭顶的绝望!他枯瘦的手指徒劳地抓向虚空,身体如同被抽掉了所有骨头,软软地、沉重地向后栽倒!

    “韩国公!”

    “快!扶住他!”

    殿内瞬间大乱!太子朱标离得最近,骇然失色,一个箭步冲上前试图搀扶。

    徐达、李文忠等勋贵也惊得目瞪口呆,慌忙上前。内侍太监更是吓得魂飞魄散,尖声叫喊着传御医。

    奉天殿内,方才还在探讨国策的庄严肃穆,顷刻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与混乱撕得粉碎。

    龙椅之上,朱元璋脸上的表情也凝固了。

    他亲眼看着自己最倚重的老臣,在自己面前,因为看到了未来被自己亲自下令处死的景象而口喷鲜血、命悬一线!一股极其复杂的情绪猛地涌上心头——有瞬间的惊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甚至……

    还有那么一点点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讪然。

    尤其是在李善长刚刚还在尽心竭力地为他分析“内阁”妙处之后。

    看着御医和内侍手忙脚乱地将面如金纸、气若游丝的李善长抬下去急救,朱元璋张了张嘴,那句到了嘴边的、关于天幕上所言“锦衣卫恢复后新增了北镇抚司专理诏狱,增设缇骑扩大侦缉,其权柄更胜洪武”的解说词,终究是没好意思再复述出来。

    他默默地、缓缓地靠回了龙椅,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光滑的紫檀木扶手。目光扫过殿内惊魂未定、眼神躲闪的群臣,最终落回天幕上那柄重新出鞘的“锦衣卫”绣春刀光影上。

    尴尬归尴尬,讪然归讪然。

    但这柄刀……是真的快!是真的好用啊!

    老朱的眼底深处,掠过一丝只有他自己才懂的精芒。

    废除?那是蓝玉案后不得已的收手。

    恢复?那是老四看得清形势!

    这掌控臣下、洞察隐微的利器,早在他心中酝酿多时了!洪武十五年设立,绝非偶然,甚至在他心中还晚了。

    至于李善长未来之死,其实年初收拾胡惟庸时,他就考虑过是否连李善长一并收拾了,只不过朱皇帝没有想到老李居然一直活到了洪武二十三年,而且看上去再活二十年都没问题……

    --

    天幕,将洪武三十五年还没有结束的时空,拖入永乐新朝的封赏大典。

    画面聚焦在应天皇宫那座劫后余生的奉天殿。

    殿宇虽经修复,仍难掩仓促与简略:

    几处梁柱的彩漆明显是新刷上去的,颜色过于鲜艳,与周围历经岁月洗礼的深沉木色格格不入;

    琉璃瓦顶新旧瓦片交错,在阳光下折射出参差不齐的光泽;

    殿内陈设也远不如洪武朝眼下这般琳琅满目,透着一股实用至上的朴素。

    龙椅上的朱棣神色肃穆,却掩不住那份新帝的锐气与掌控一切的威严。

    一名身着崭新绯袍的内侍,正立于丹墀之下,手捧明黄诏书,声音洪亮而清晰地宣读着:

    奉天承运皇帝,制曰:

    ……追封都指挥使谭渊为崇安侯,世袭罔替

    ……追封都指挥同知张玉为荣国公

    ……追赠后军都督佥事陈亨为泾国公

    ……封曹国公李景隆为奉天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子太师……

    一个个名字,伴随着显赫的爵位和封号,如同惊雷般砸在洪武十三年的时空中。

    北平,燕山卫千户所校场。

    尘土在中秋的月色下飞扬,兵器架上刀枪林立,远处的木桩被击打得咚咚作响。

    少年谭渊刚练完一趟枪法,额头冒汗,正用粗布袖子擦拭。

    他身形矫健,眉宇间满是少年人的锐气与对未来沙场建功的憧憬。

    突然,天幕上“追封崇安侯,世袭罔替”的字样和他自己的名字清晰无比地映入眼帘!

    “爹!爹!快看!!”谭渊猛地蹦了起来,兴奋得像个点着的炮仗!

    他一把丢掉擦汗的粗布,激动地挥舞着双臂,在原地连转了好几个圈,脸颊因狂喜涨得通红,“侯爷!我是侯爷!崇安侯!世袭罔替!爹!咱家……咱家出侯爷了!光宗耀祖啊!!”

    他几步冲到父亲老谭面前,抓住父亲粗壮的手臂用力摇晃,仿佛要立刻把这天大的喜讯分享出去,那双明亮的眼睛里闪烁着对未来无限风光的幻想——蟒袍玉带,高头大马,万人敬仰!

    老谭,这位北平燕山卫的千户,一个在边塞风霜和刀光剑影中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汉子,此刻却像被施了定身咒。

    他手中还握着一柄未入鞘的腰刀,刀尖斜指地面,反射着冰冷的光。

    他看着天幕上那个金光闪闪的“崇安侯”,看着儿子名字后面那刺眼的“追封”二字,再看着眼前儿子兴奋得发红发亮、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的脸庞……

    一股难以言喻的、混杂着巨大悲怆、绝望和心碎的洪流,猛地冲垮了他所有的堤防!

    “傻……傻小子!你……你看清楚!你看清楚啊!!”老谭的声音像是从撕裂的胸腔里挤出来,带着无法抑制的颤抖和浓重的哽咽。

    他猛地甩开儿子抓着自己的手,那力道之大,让毫无防备的谭渊踉跄了一下。

    老谭粗糙如树皮的手指,带着战场上留下的旧伤疤,用力地、几乎要戳破天幕般地点着那“追封”二字,每个字都像是从牙缝里迸出来的血泪:

    “那是‘追封’!追封!你懂不懂?!那不是给你封的!是你死了!死了!朝廷看你死得还算壮烈,给你一个死后的名声!给你儿子、孙子留个吃饭的爵位!可你呢?!你的命呢?!你这条活生生的命,就换了这么个死后的名头啊!我的傻儿子!!”

    说到最后,老谭已是泣不成声。

    他再也支撑不住,高大的身躯佝偻下去,一只大手死死捂住脸,指缝间滚烫的泪水汹涌而出,顺着手腕流进粗糙的皮甲里。

    他另一只握着刀的手,无力地垂落,刀尖深深插入校场的泥土中。

    少年谭渊脸上的狂喜如同被冰水浇灭的火焰,瞬间凝固、僵硬,最后化为一片死灰般的惨白。

    他呆呆地看着天幕上那冰冷无情的“追封”二字,又看看父亲那从未见过的、如山崩般绝望的痛哭,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板直冲头顶,让他激灵灵打了个冷战,整个人如同被抽空了力气,茫然地站在原地,刚才还滚烫的血液仿佛瞬间凉透。

    --(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不错,请把《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