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特殊关注

    “中国崛起速度太快了!”

    查尔·佩里克作为大漂亮官僚系统的一员,发出由衷的感慨。

    他是大漂亮驻华使馆文化方面负责人,起到桥梁的作用。

    联通国际舆论场,发展中国文化方面的下线。

    在华工作有十年了,查尔佩里克在各地跑,成都、武汉、上海经常跑,亲眼目睹了这片土地的变化。

    和十年前,简直是两个世界。

    太快了,有一种催人跑的感觉。

    中国GDP今年要超越德国,而且这个GDP的计算,是大大缩水的。

    真正购买力远比这个更高。

    同时,中国产品通过全球华人如毛细血管一样流入全世界。

    摆在查尔佩里克眼前的是奥运会问题。

    特别是奥运会开幕式,从已有信息来看,绝对是举国盛事。

    总导演张一谋,从《满城尽带黄金甲》就能窥见一二,那部电影里展露了张一谋的美学。

    再加上整个项目有多方介入,审核把关,最终呈现,哪怕查尔佩里克希望出问题,但以他对于这个国家的了解,不管是什么派系,什么想法,在这种能够留名青史的工作面前,总会展现出英勇的精神。

    成功,几乎是毋庸置疑。

    大视觉,大方案,还是要看东方大国。

    没有任何问题!

    北京奥运会没有问题,而这,对于查尔佩里克来说,就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奥运会之后,文化上只怕也会有飞跃,必须给予一击,一个迎头痛击。”

    查尔佩里克和助理商量对策。

    文化崛起?绝对不行!

    如果文化崛起了,那工业产品就能讲故事了,不再只能堆产品力,有了利润就能迭代。

    一个正向循环就形成了,那么产业链分工怎么办,以西方规则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怎么办?

    小助理送上一份文件。

    查尔佩里克看完眼前一亮。

    太监也能当皇帝,砸锅卖铁拍电影,支持引进好莱坞,跟着大漂亮都富了。

    有着大量流行歌曲,在青年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音乐上,被港台主导的年轻流行歌手圈子逼退,电影上,遭遇很多抹黑。

    一个失意者。

    只要轻轻一拉,嘿嘿。

    “好啊。”

    查尔佩里克赞赏助理的工作。

    电影,特别是院线电影,是文化战争最前沿。

    有些时候,查尔佩里克都想要把这片土地的电影人撕碎。

    实在是不撕碎,都有点对不起他们的蠢。

    明明双方是敌我关系,他将对方视为猎物,但是这些电影人把他当做朋友。

    让人惊叹的天真。

    “干得好。我们需要一个新人,来营造不同的局面。也要给中国古装大片最后一击。”

    查尔佩里克产生很多想法。

    目前,古装大片的海外市场基本都断了,这甚至不是什么意识形态行为,只是正常的商业竞争手段。

    在建立市场依赖之后,再切断,本来扩张的企业会失去订单,导致资金出现问题,行业衰退,这个时候就能低价买入。

    还是那句话,是这片土地上的电影人比较幼稚,切断古装大片,只要媒体发力,影评人带头吹风中国电影过时、乏味,再稍微发行上动一动手脚,不用付出什么代价。

    曾经给中国电影带来古装大片的李铵,将带着《色,戒》回来。

    古装大片路径已断,中国电影市场再度选择的时候,再一次宛如先知,指出一条路。

    和香港电影一样的答案:黑、残、暴、黄、深。不再有侠义精神,也不要有家国情怀。

    查尔佩里克已经看到中国电影的未来,见不到那些美好和温馨的情绪,只有黑色,只有残酷,只有撕裂,只有破碎,只有不幸。

    而沈善登会给予古装大片最后一击,彻底绝了古装大片依靠本国市场,走出新路的可能性。

    一个太监皇帝,将历史题材,引入猎奇方向。

    不要再有任何宏大的概念,民族的自豪,越猎奇越好。

    时机合适的话,明年给个威尼斯电影节的奖项,正好到时奥运会,把中国文化和太监皇帝绑定。

    哪怕电影品质不行,光是这个创意,足以给个奖项培养一下。

    再给沈善登安排层次分明的报道,国际影坛扬名。

    从电影走入公众,好莱坞报道,BBC、纽约时报、时代等刊物逐步报道。

    然后什么青年领袖、百大影响力评选,塞进一个榜单,和他们重要政客相提并论。

    然后,将中国青年的海外形象,和沈善登的谄媚叙事捆绑。

    完美。

    ......

    沈善登不知道各方什么想法。

    他只有一个想法。

    “爽!”

    大蜜蜜也爽了,但也累。

    不想动,问,就是累了。

    又爽又累。

    连沈善登和佟丽丫在釜山干了什么都没力气问,力气都耗光了。

    不是都说只有累死的牛吗,为什么会有田受不了?

    望着活蹦乱跳,打着电话的沈善登,大蜜蜜百思不得其解,这不科学!

    好在,沈善登没有和女人打电话。

    大蜜蜜觉得自己不正常,这不是应该的吗,她竟然还高兴上了,被沈善登调教坏了。

    沈善登在和团队商量接下来的动作。

    本来只是互联网营销,未曾想纸媒也跟进了,美的像是做梦。

    丝滑,非常丝滑。

    简直如有神助,形势一片大好。

    没花多少钱买通稿,简直是他说什么,媒体报道什么。

    也就是“三输狂野派”追着他咬,港台小报也有杂音,但问题不大,声音比较大的媒体,态度都很好。

    沈善登的判断完全准确,

    顶着“认输派”标签确实有好处,能搭上媒体便车。

    极小一部分,一小撮声音比较大的媒体记者、编辑,和他思想共鸣,下意识的偏向他。

    同时也说明,如今外面电影节,本身带来的收益确实有限,已经不足以让电影人专门去舔。

    但获得这些电影节认可,能迎合媒体的偏好,在国内获得版面。

    也就是,一小撮媒体,加强了西方鄙视链的力量。

    极少的一部分媒体人,用本国的市场、力量、舆论资源,加强鄙视国人的西方鄙视链。

    沈善登有点理解以后的一些现象了。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西方鄙视链直接力量,已经不算强大。

    但之前的引导、培养,在国内形成了一小撮、极少的利益团体,他们比西方更在乎西方的形象。

    后世,大漂亮自己丑态百出。

    人家智库、专家、退休政客,都在反思,承认了自己面临巨大问题。

    但一小撮媒体就是拼命证明大漂亮没有问题,不仅没有问题,还大赢特赢。

    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赢麻了。

    于是出现了奇景,极少一部分媒体,拼命论证西方鄙视链的优越性,同时打压内部的好事。

    当然了,只是一小撮,极少一部分。

    大部分,绝大部分媒体还是好的。

    同时,也理解,为何有些人笃信西方鄙视链了,谁也经受不住这样的考验啊。

    迎合这套鄙视链是真的有好处,真的如有神助。

    等沈善登挂断电话,大蜜蜜提醒道:“华易发行部又催你了,差不多上映吧。”

    大蜜蜜劝道:“入行最重要,先进圈子。”

    对于沈善登的犟种脾气已经不抱希望。

    未曾想,沈善登这次却是点头:“不用等到威尼斯,不过柏林还是要走一趟,我打算《督公》明年3月上映。”

    还有事要干,沈善登提起裤子走人。(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华娱唯一太阳不错,请把《华娱唯一太阳》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华娱唯一太阳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