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有小礼而无大义的

    东瀛有三不喷,音乐动画片儿。

    毕竟是一个以动画文化输出的基本盘,所以对于动画相关行业的保护是十分重视的。

    想要在东瀛捡漏动画有潜力的IP基本上不可能,除非能够锁定挖到某个创作者头上,但即便这样作品也很难绕过委员会和电视台的分食手段。

    所以王曜在东瀛需要的只是一批稳定廉价的画手,但有一个相关行业目前倒是可以提前布局,并且间接获利影响东瀛动画产业。

    数字漫画平台。

    在wifi没有彻底普及之前,其实大多数行业的商业数字化进度都十分缓慢,因为流量成本过重,图片视频内容加载对于普通人来说是一个天大的负担。

    就如目前的视频行业因为带宽成本技术等硬件原因,全球都处于亏损揽客状态,其他小行业更是没有太大的利益支撑数字化业务发展,即便东瀛漫画这么重要的领域。

    从06年开始出现第一家电子漫画平台Comic,但内容都是小短篇因并且无法形成商业模式,09年《周刊少年》发布电子版订阅(类似彩信)支持手机端,获得了原始变现模式,同时期踊跃出一批个人数字漫画平台,J-Comi就是其中之一。

    但J-Comi与其他平台有一个核心区别,就是它做的是绝版漫画IP库+头部漫画行业CEO的粉丝号召力,来支撑起平台用户吸引力。

    所谓的绝版漫画IP,就是一些早就停刊下架,失去商业价值的冷门或者小众漫画,这类漫画在东瀛数不胜数,平台方最早以很小的成本就购买/合作了大量IP版权然后数字化上传到平台上,用户看到感兴趣的就可以花钱下载,商业模式是‘广告分成+用户捐赠’,已经算是开始验证出盈利模式了。

    J-Comi平台方能够快速摸索出模式,主要依赖于现任CEP赤松建的擦边号召力,众所周知,对于普罗大众来说涩涩才是第一生产力。

    也是因为他担任了CEO后,吸引了大量粉丝和相关受众,加上平台方合作的‘绝版漫画’中也有很多擦边类型,所以才能快速积累用户和流量,寻求变现路径。

    其他同类网站就没有这个优势了,因为H漫在东瀛也是限制不允许传播的,但擦边的优势都已经被J-Comi抢先了。

    不过邪修虽然快,但不能长久,最终漫画平台依旧还是要回归到源源不断的‘内容输出’上,因此为了留住很容易陷入贤者时间的用户,赤松建也必须组建平台的内容库。

    但东瀛漫画市场内容的内卷程度十分残酷,漫画家一抓一大把但是能成功的微乎其微,但平台养漫画家是需要成本的,J-Comi眼下的商业营收是不足以同时负担平台技术开发+内容创作+版权合作的。

    所以赤松建一直在寻找各种投资人,但大多数人对这数字漫画抱有悲观态度,毕竟这个模式下,东瀛三大漫画社拥有更多更有影响力的版权,J-Comi是一个随时都可以替代的平台。

    而且擦边起家很容易暴雷,尤其是目前东瀛正在制定关于限制互联网内容的规章,万一有针对性规章,这个平台就相当于直接倒闭了。

    所以即便王曜是有外资背景的投资人,赤松建也愿意来见上一面,不过对方的年轻程度确实有些出乎预料,要不是有李小木作陪,他几乎以为遇见了骗子。

    一番了解下来后,赤松建得知王曜是一家很有规模的国际影视公司CEO后,态度认真了不少,等看到林芝玲出现之后,态度彻底变得郑重起来。

    林芝玲最近在东瀛人气很高,而且形象气质几乎完美踩在赤松建的喜好上,她跟王曜在一起的画面让他有一种漫画走进现实的既视感。

    “我是赤松先生的粉丝,如果有机会我是想把赤松先生的作品传到华夏的。”王曜开口道。

    赤松建闻言收回目光,颔首道“感谢王先生的青睐,听说华夏动漫是个很大的市场,如果有机会确实想去看看。”

    “漫画都是大需求,虽然目前还是以盗版居多,但很多IP的潜在影响力和价值今非昔比,比如我们今年原创的少儿动漫《喜羊羊》就拿下了接近两千万美刀的票房,

    所以未来华夏漫画文创相关产业的市场有5~10个东瀛那么大,现在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提前入局机会。”王曜笑了笑。

    赤松建闻言心思一动,虽然知道王曜有夸大的嫌疑,但华夏毕竟人口基数摆在那里,如果真的能够提前获得华夏的影响力,到时候说不定还真的能反哺国内。

    他是一个很有理想的人,对东瀛漫画行业早就已经积攒了多年的不满,所以才会加入J-Comi的创始团队,就是希望用新的技术和形式,给东瀛漫画再次雄起的机会。

    最近几年眼看着美漫的发展进度远超东瀛,他也是怒其不争的。

    “王先生的公司,有漫改的计划吗?”赤松建问道。

    “当然,漫威给我们开了一个好头,只要是有价值的作品都应该开发呈现各种形式,如果我们双方合作,不但可以提供影视漫改方面的机会,还有周边开发,IP包装,线下活动全链路推广,

    比如我跟不少零食、饮品公司都有合作,这类产品的受众人群就是漫画潜在读者,可以跟它们联名可以快速积累受众。”王曜点点头。

    赤松建闻言十分感兴趣,跟消费品联名确实是漫画IP推广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东瀛遍地都是联名款,恨不得路边卖章鱼小丸子的都搞联名。

    “听起来联名在华夏是一个,罕见的事情?”赤松建有些好奇。

    “没错,大多数品牌商家还没有意识到其价值,不过即便这样,三大民工漫和宝可梦的周边,在我们那边也有几亿美刀的市场。”王曜微笑道。

    赤松建闻言有些咂舌,心中感慨华夏市场的潜力。

    他们对于华夏的认知,还停留在盗版环境,没想到即便这样也就有如此庞大的规模,这要是发展起来,那还得了?

    “王先生对于我们J-Comi如何评价?”赤松建又问道。

    “一个让人愉悦且有活力的动漫社区,说实话,东瀛的漫画太多了,听说每天至少有上百部新作开坑,也有上百部作品弃坑,但其实里面不乏有一些被埋没的优秀作品。

    J-Comi的存在是打破了传统漫画传播的重要节点,甚至可能成为颠覆漫画行业的平台,它可以给更多怀揣梦想的漫画家一个机会,也给更多已经被主流漫画控制思维的读者们一个机会。”王曜沉声道。

    其实王曜是拿它当琉璃神社看的,虽然都是生肉,但看图也能无障碍猜测到台词。

    赤松建听了翻译后,双眼闪烁异色,他没想到真正懂自己的,竟然是一个华夏人!

    其实凭借他现在的版权,已经足够退休躺平了,之所以还愿意出来创业,而且还是把自己养老的IP赌在平台,就是希望能够为这个行业做些什么。

    商业化近乎残酷的行业,磨灭了太多怀揣梦想的年轻人。

    这是不对的。

    “东瀛的漫画在我看来已经发展到了奇怪的方向,充斥着血统论,宿命论的设定麻痹着读者们,我觉得这样不太好,文创漫画领域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王曜开口道。

    “额,这个怎么翻译?”李小木僵住了,最怕翻译这种诗词了,很怕词不达意产生误会。

    “我来试试。”林芝玲开口,手舞足蹈的比划了一番。

    赤松建闻言神情激动,鼓掌叫好“没错,就是这个意思,能说出这话的人,一定是位伟大的哲人。”

    “是的。”王曜微笑颔首“所以我觉得,很多内部问题需要外部力量介入,如果我们能合作,我不但会把J-Comi的优秀作品推广开发,还会在国内建立姊妹网站,收集华夏的优秀作品,双方互持看看能不能为已经僵化的行业,带来一些新的刺激。”王曜笑了笑。

    东瀛虽然对漫画行业针对性保护,但其实并不排外比如《镖人》,因为他们足够自信东瀛漫画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漫画,即便面对美漫的冲击也都不介意,更不会在意一个没有任何‘代表作’的华夏了。

    “这个没问题,交流才是发展的必要元素。”赤松建点点头“王先生准备如何合作?”

    “我看赤松先生给平台的评估价值是200万美刀?”王曜微微挑眉。

    J-Comi本身不值得这个估值,这个估值完全是因为赤松建把他的版权都融到平台里,间接带来的溢价。

    赤松建点点头,面无表情的掩饰着心虚。

    “其实是有些高的,毕竟J-Comi平台用户量,还不到二十万。”王曜笑了笑。

    赤松建心中一沉,正色道“虽然用户量略少,但都是忠实用户,平局每个用户每月都能带来1美刀左右的营收。”

    “我理解,但其实算下来,这个模式整理净利率未来在没有得到突破性发展的前提下,基本上都是亏损投入状态。”

    王曜点点头,看着赤松建神情有些松动,话锋一转“但我敬重赤松先生的理想,所以我接受这个价格,我出资一百万美刀,换取50%股份,并且股权交给赤松先生代持,不参与公司决策。”

    赤松建都已经做好讨价还价的准备了,没想到对方竟然打感情牌,顿时有些懵了。

    而且投资,不参与经营,这种天使投资人在东瀛太少了,一时间竟然不知如何面对如此真诚的王曜了。

    “不过我有一个额外要求,就是需要赤松先生帮忙收拢一些优秀的漫画家,帮我代工一些作品。”王曜笑道。

    “枪手?”赤松建皱起眉。

    “不不不,就是基础的制作工作。”王曜摆摆手。

    外包啊?那没关系。

    “这没问题,J-Comi平台创立时,也是希望可以给一些生活困难的画手提供兼职岗位,让他们有基础生活保障可以继续创作下去。”赤松建笑道。

    “好,那咱们就此敲定。”王曜伸出手。

    “合作愉快。”赤松建松了口气,恭敬欠身双手握住王曜表示尊重。

    双方又寒暄了一阵,一同送赤松建离开后,去找剧组汇合。

    “我看刚才那位赤松先生似乎还可以探探底价。”车上林芝玲闲聊道。

    “确实有水分,不过投资不能只算账,还要算人。”王曜瞥了她一眼“一个项目的成败,不是模型,不是产品,更多的是人,成事在人。”

    “王总的意思是我投资失败,是找的人不对?”林芝玲撇了撇小嘴。

    “富二代创业很少有成功的。”王曜笑道。

    “喂,我们不是富二代,王总不要被八卦报纸误导了。”林芝玲嗔道。

    林芝玲父亲是做建材生意的,早期确实算得上是富商,但后来因为经营不善目前属于强撑状态,母亲是宝岛姐妹会的理事长,也是一种变相的富太太小团队专门帮家里积攒人脉。

    他哥哥是学艺术的出身,年轻时在国外纨绔富二代,在家里生意最低谷的时候回来抗了一下,但也因为能力不行,只能勉强维持。

    后期基本上算是全家人依靠林芝玲的现金流收益给家族输血,所以林芝玲一直不喜欢外面宣称自己是富二代。

    因为还没等享受到富二代的福利,就被迫进入娱乐圈厮混了,她认为自己所得的一切都来源于自身努力,而非家庭托举,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直比较敏感。

    “中产创业成功率也不高,你们这些对物质价值认知脱离群众的人,很难在眼下这个经济上行趋势中创业成功,因为见识广,心思杂乱,反而大多数底层出身的别看没什么见识,但人家知道,先赚好眼前的钱。”王曜笑了笑

    “搞资本运作你们可能有人脉和资源优势,但真正创业的话,还是要赤松建这样有理想有追求,从高中就开始创业的人,只要有一个合适的平台,他们基本上都不会让人失望。”

    “真的吗?可做生意不应该是像王总一样,懂得多见的多才有优势吗?”林芝玲笑道。

    “林小姐误会了,我只是个投机者。”王曜微微一笑。

    到达剧组取景地,王曜让林芝玲和司机保镖先下了车,等车内只有他跟李小木两个人后,将一个黑皮箱子递给他。

    李小木下意识的接过,却发现王曜并没有松手,随即回过神笑道“王总放心,我一定不失所望。”

    他以为王曜之前跟林芝玲讨论投资的事情,是在给他提示。

    “这钱本身就是小木哥的,至于能不能成事全看小木哥的运气。”王曜不以为然的笑了笑

    “但我也并不是一个拾金不昧的老好人,箱子里除了钱,我还捡到了一份图纸,希望小木哥,慎重对待。”

    王曜说完意味深长的拍了拍他的肩膀,下了车。

    李小木莫名的心跳一滞,有些紧张的打开手提箱,里面绿幽幽的美刀下,压着一个猩红的文件夹。

    李小木不自觉的吞了吞口水,直觉告诉他,这个文件夹里的东西,可能会有些恐怖。

    果然,世界上不可能有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任何东西,都是有代价的。

    李小木很清楚,这个文件夹里的东西,大概率就是投名状。

    如果他做到了,那么他就有可能搭上王曜这条大船,如果没做到,这里面的钱,可能就是这次东瀛的辛苦费了。

    他在车里连续抽了三根烟,最后一狠心打开文件夹,里面是一栋建筑的平面图,上面标注好了路线,监控死角,视觉死角等内容。

    李小木看到这些图文,脸色变得无比苍白。

    这投名状,似乎也太重了一些。

    “小木哥呢?”林芝玲跟李小木也有过几面之缘。

    李小木不只是活跃在香江,宝岛同样活跃。

    “他有事,估计可能要先去处理。”王曜领着他靠近已经被围起来的拍摄地。

    李小木做事情确实滴水不漏,还派了十几个手下来帮忙维持拍摄秩序。

    因为考虑到成本和真实原因,剧组在东瀛的拍摄都是找了当地合作的演员派遣公司,这些艺人虽然是龙套,但面对国外团队时必然会有欺生的现象。

    当初程龙在东瀛拍戏都被本地龙套公司摆了一道,耽误了不少时间成本,后来也因此结识了李小木,才有了《新宿事件》的合作。

    东瀛人都是畏威而不怀德,有小礼而无大义的,有李小木的协助,剧组拍摄就会格外顺利。

    王曜和林芝玲在一旁看了会儿,娜札带着一个气质知性,身材高挑纤细如模特的中年女子过来打招呼。

    “哥哥,这位是河濑导演,在Ms上联系过我,说对我很感兴趣,这次看到我发动态在这边拍戏,就赶过来见我了,关导说她是东瀛最厉害的女性导演。”娜札趴在王曜耳边说悄悄话,目光不经意的看向林芝玲。

    林芝玲似乎也认识这位河濑导演,上前亲昵的打招呼。(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没钱怎么当明星不错,请把《没钱怎么当明星》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没钱怎么当明星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