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蜉蝣

    “轰隆隆~”

    惊雷划过夜空,仲夏的生命来到了尽头,化为夏末的终雨。

    雷声震耳欲聋,大雨倾盆,哗啦啦的水流从白骨洞前的石上滑落,仿若给洞口处披上了一层雨幕。

    洞中的水潭里,暗河之水逐渐抬升,让本已枯水的寒潭再次得到补充。

    石台上的白无相在洞中足足修炼了一个多月,才算是把体内的妖力都炼化稳固下来。

    他被这惊雷震醒,未穿人皮,走到洞口处,隔着雨幕望洞外,轻声自语道:“这夏日,总算要过了。”

    山间的雨水落在皑皑白骨上,冲刷着尸骨的雨水流向大地,浸润着山田。

    骷髅山的死气中也蕴含着生的气,这些农田在骷髅山外会收成也会越来越好。

    晨曦浮现在东方的天幕上,雷雨平歇,山间泥土中埋着昨夜的雨水。

    白无相穿上了人皮,第一次迎着光走出了洞。

    金色的霞光洒照青山,鸟儿的鸣声此起彼伏,一切都充满了朝气。

    白无相任由阳光落在身躯上,光透不过人皮的遮挡,照不穿已经妖力凝重的白骨。

    他终于可以在阳光下行走了!

    哪怕体内的骨骼仍旧有着本能的恐惧,但身为躯体的主人,白无相已经能无惧这些了。

    穿过碧绿的草丛,走过已经金黄一片的山田,白无相来到了一片沼泽旁。

    他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东方的太阳升起时,河中水面上泛起无数的涟漪,不是雨落,不是鱼游,而是一种小虫出生了。

    它们是……

    蜉蝣。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白无相静静地看着无数的蜉蝣于水下蛰伏了千日千夜,于今日终于醒来。

    它们,朝时生,暮时亡。

    成千上万的蜉蝣在阳光下挥舞着翅膀,游出水面,远望如点点的浮尘,它们自水中浮起,小小的眼睛第一次看向这广阔的天地,在空中舞动着翅膀,迎风而动。

    无数的蜉蝣环绕在白无相的周身,它们没有灵智,但却有着对生死的嗅觉。

    白无相感知到了它们的生死,它们也嗅到了死亡。

    无数的浮白光影环绕在他身侧,阳光照出点点金光,如神之辉。

    白无相轻笑着挥手,扫去一众蜉蝣。

    “你们刚生,怎们能死?蜉蝣一粒,也该有自己的生命。”

    他隐匿了气息,让这些虫子不再被他身上的死气所干扰。

    于是,漫天的蜉蝣便挥舞起翅膀,朝着它们的旅途奔去。

    无数蜉蝣飞天而起,形成了壮观的虫潮,飞向了几里之外的水沼。

    途中,有一只只飞鸟在它们的沿途中狩猎,捕食着一只只蜉蝣。

    无数蜉蝣被群鸟所食,被草丛中的猎食者所食,一只只刚出生的蜉蝣便因此死去,进入下一个生命的轮回。

    白无相跟着它们一路来到了另一处水泽中,这里同样有着无数的蜉蝣,此时,天光已盛,烈日当空,万千蜉蝣在这片水泽中进行交配。

    它们寻觅着交配的对象,首尾交合,不为欲,不为私,只因它们的使命便是繁衍后代。

    十亿同类的葬礼,便是它们最盛大的婚礼。

    白无相在一旁静静的观望着,直到夕阳之下,这些蜉蝣再一次从水中飞起,它们便由此踏上了死亡的归途。

    当太阳落下山时,漫天的霞光映着群山,这些蜉蝣再次经历一路的捕食者追杀,回到了出生的沼泽地。

    踏上归途的这一刻,残阳在翅间灼烧出死亡的到来。

    它们短暂的一生将迎来死亡,回道它们最初的原点。

    一只只蜉蝣如同在晨间飞起时一般,坠落沼泽水面,荡起无数的涟漪,它们沉入水泽中开始产卵。

    当一颗颗细小的卵坠落水中时,这些蜉蝣的生命就此结束。

    点点滴滴的微弱死气,微不可察,但却汇聚成一道恢弘的黑气,化作百丈蜉蝣,掠过夜空的漫天星辰,投入了白无相的体内。

    “朝生暮死,即便短暂,亦可惊鸿。”

    白无相伸出手指,食指与这只死气所化的巨大蜉蝣在相触的一瞬间,绽放出生命的光芒,比起天上星辰都更耀眼。

    这是沼泽地中的蜉蝣对他的供奉,祈求他这位蜉蝣眼中的“神”,庇护它们后代的繁衍之地。

    这样完整生命尽时的死气,不同于杀戮时产生的死气,不会带着戾气,不会带着不甘与怨念,是最纯碎的死亡,包含着天地之气的死亡。

    白无相看着夜空下平静的水面,这一刻心中似乎有什么要破土而出了。

    他转过身,离开了沼泽地,回到了洞中。

    接受了蜉蝣的死气,便是与这些蜉蝣缔结了契约,白无相自会遵循契约,年年岁岁都会让它们能够繁衍,延续生命与死亡。

    自己是个遵守契约的妖灵,山中精灵众多,时日长久自会传遍云泽山里。

    回到洞中的白无相再次开始炼化死气,只不过这次的死气不同于以往,并没有转化为白骨体内的妖力,而是融合到了白骨之中。

    虽然没有增加妖力,可却让白无相对于死气的感知更加敏感。

    方圆百里之内的死气,他只要闭上双目,便都能够感知一二。

    这种变化让他心中惊奇,像是妖族成为妖时,大都会的本命妖术一样。

    而他的这本命术法,目前来看就是感知死气。

    虽然看似比较鸡肋,但将来如何变化,尚未可知。

    他一向是个极为有耐心的妖。

    山中的秋色逐渐变浓,黑石寨的山田里,青色消退,化为了一片金黄色的稻田。

    无论男女老少都奔往田中,面上带着欢喜的笑容,收割着稻田里的稻子。

    就连大当家也都光着膀子下了地,在烈日下不觉苦累的割着稻子。

    这片稻田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如若没有这些稻米,黑石寨便无法在这山中生存。

    打猎为生,对于他们而言,对于这座云泽山而言,是不可能的。

    猎物的血腥味,会引来一只只深山中的妖灵精怪,会让猎人沦为猎物。

    而且狡猾的野兽踪迹难寻,没有固定的猎场,以及用心营造,是不能长期获取猎物的。

    一框框的稻子被运往寨子里,放在铺好打扫干净的青砖面上,寨中唯一的一头牛拉着石碾来回的滚动,颗颗稻谷落在了地上。

    种地的辛苦只有农人最是清楚,百亩之田只用了三日便收割完了。

    接下来的打谷,晒谷,以及众人最最期待的分粮,让整个山寨都沉浸在一种辛苦的喜悦中。

    若非实在无法过活,他们大多数人都又不会来到山中当山匪。

    玄鸦在秋色中默默看着一切,让白无相知道了这些人能活下去便是一件极为奢侈的事情。

    这些人,为了生存,繁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苦,与那些朝生暮死的蜉蝣,并没有什么区别。

    蜉蝣一日,凡人一生,皆不过大同小异罢了。

    白无相在观世思哲的过程中,不禁想,自己于天地而言,又是何种存在?

    不外乎是,我观蜉蝣,如天地观我。

    山洞中的妖魔,在思索着世间天地,在日复一日的构筑着他自己的妖心。

    而云泽山这片大山,也在秋日将近时,迎来了许多的不速之客。

    一个个身穿劲装的武林侠客,一个个奇装异服的外地人,都接连赶到了这片连绵八百里之广的云泽山脉。

    而这些人,都各自有着不同的欲求。

    但大部分人都是为了数月前的那一声惊世龙吟。

    山上打猎的猎人,砍柴的樵夫,山中的寨民,都在那一日斩钉截铁的说道自己听见了龙吟。

    他们或是为了虚荣心,或是为了能多些了谈资,便夸大了自己所见所闻。

    什么山中有龙神渡劫,有真龙现世,还有许多山精野怪的传说都一股脑的传了出去。

    但这一切,都没有那声龙吟吸引人心。

    那一日,不止是山上的山民听见了,山下的农人也有许多得闻,时日长久越传越广,便有了千奇百怪的说法。

    比如什么得神龙相助,可安定天下,甚至能青云富贵,乃至成为将相王侯!

    于是,许多自负不凡的武林中人,或是富贵人家,都想进入这云泽山中寻龙觅神。

    可实际上,这八百里云泽山,哪里有一位神?

    只有无数的妖灵精怪,以及一个个披着神皮的妖!

    不仅如此,还有许多捉妖师,乃止猎妖师,也跟随着一众凡人进入了这座大深山。

    ……

    小曲村,已经荒草遍地的破败村落里,出现了十余位身穿甲衣的人,其中有一人却只穿着宽大的云袍,手持一根法杖,长发披肩,面容肃穆。

    身后,一名体格雄壮的男子出声问道:“大人,这地方有什么不妥的?”

    “我们来时,曾听闻山下说这里半年前发生了一场大疫,全村都得了疯犬病而亡。难道是妖魔作祟?”

    另一名身材妖娆的女子思虑片刻问道。

    “不错。寻常的大疫,又怎们会只发生在一村一地?这多半是妖魔作祟。”手持法杖的男子点头继续道:“而且,多布那尔三人就死在这附近。

    其他两名暗子也就罢了,多布那尔可是曾在我座下听法过的,寻常妖邪根本杀不得他。”

    “这三名我们大渊国的暗子也是废了不少心血培养的,谁知却被那王爷指派出来寻这什么养尸珠,白白死在了这里。”体格雄壮的男子有些不满的开口道。

    “死了便死了,最起码可以知道这云泽山里妖邪实力不容小觑。”那持杖男子看向远处的大山,目光微凝,“我已停在大化境多年了,这山中若真有什么妖邪,正好捉了拿其妖丹精血来助我突破元真之境!”

    那妖娆女子有些担忧道:“可这云泽山没有什么道统在此,说不定有什么大妖王,风险岂不是太大了?”

    “无碍,我身为九大法师之一,临行前特意向国师求了一道上神法咒,即便真有大妖王,我们也能性命无忧。”

    云泽山西部,一群身穿灰玄之色衣衫的男子进入了云泽山脉,他们每个人背后和腰间行囊里都带着许多稀奇古怪的器物。

    有个眉心生痣的俊朗男子跟在一位留着长须的老者身后,他还在劝说道:“师傅,这云泽山山路难行,您老人家都这把年纪了,还是不要上山了。

    有我带着众师弟,寻常妖魔已经足够了。”

    那长须老者闻言,不满的哼了一声,“你们这群年轻人懂什么?

    云泽山可不必其他大山,没有修道之人在此立道传学,山中精怪有不少都修行了几百年之久,道行之深,即便是猎妖师都有可能失手,更何况你们这群年轻的捉妖师?

    我这把年岁了,都还不曾遇到过真正的大妖,捉了一辈子小妖,总要捉一只大妖吧?不然我即便去了地下,也无言面对列祖列宗。”

    ……

    山道上,一个年轻道士坐在石上休息,一只猴子来回的在林间跳跃攀爬着,惊得林中不少鸟雀飞走。

    道士见状,当即喝道:“大黑,回来,休要乱闹,惹了乱子。”

    那黑毛猴子闻声便几个跳动回到了他身侧,怪叫了两下。

    ……

    东边,一行四人行走在山路上,为首的是个身穿束腰青碧长裙的女子,其背着一柄玄色剑鞘,青丝束发,貌若清玉,蛾眉星目,姿容清新无比,行走间透露着一丝轻灵。

    其后跟着的一个少年面容清秀,目光坚毅,腰间则是带着一块月牙般的玉佩,不言不语的走在身后。

    第三个是位嘴角勾着笑的男子,他好奇的打量着山中,不时左右横跳着采摘山草,放入背后的框中。

    最后一位是个神色沉稳的汉子,身躯高大,神色颇为严肃,盯着四周防患。

    那个背着筐的男子笑呵呵道:“萧师姐,咱们这么一路走过来,妖怪一只都没见着,你说该不会是被那龙君都给吞了吧?”

    走在最前头的女子皱眉道:“你说什么龙君?师尊临行前可是说过了,让我们探清这龙吟真相,哪里来的龙君?休要胡说八道,小心祸从口出!”

    “哦,知道了师姐。”这男子仍旧笑着说道:“不过这山中妖怪再厉害,只怕也不是咱们三清山里大师姐的对手!”

    萧千离闻言回他道:“那可未必,这云泽山可不是其他大山,其中多的是积年老妖。倒时候动起手来,我可顾不上你这家伙。”(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白骨妖踪不错,请把《白骨妖踪》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白骨妖踪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