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袁绍回过神来,先是感到心情畅快。
董卓当年让他狼狈出逃,流落关外,还抄了他的家,屠杀他的族人。
这份恨意始终埋在他的心头。
如今董卓被他义子吕布杀害,算是让他了却了心结,大快人心。
另一方面,他身为讨董联盟的盟主,其实一直不具备合法性。
毕竟天子在董卓手里,董卓还是朝廷太师。
说句不好听的,理论上袁绍才是反贼。
所以袁绍一直想立刘虞另立为帝,以对抗董卓朝廷,可惜刘虞一直不肯。
如今董卓被诛杀,那他作为“讨董领袖”就有了合法性,甚至有一份杀董卓的功劳。
他可以借此来争取政治主动权。
但如今王允重新掌管朝政,必定会想方设法加强中央集权,削弱地方诸侯的实力,收回他们的兵权。
而袁绍又是割据一方的诸侯,他是无论如何也不想被王允收回地方权力的。
他麾下的士族们更加不想袁绍失去地方权力。
唯有土地和军队才是实际的权力。
他们聚集在一起投资袁绍,不就是为了跟着袁绍一起把持朝政,带着他们的家族吃香喝辣吗?
一旦袁绍的地方权力被收回,他们前期的投资可全都打水漂了啊。
因此他们开始担心王允成功整合十万西凉军。
一旦王允整合了十万西凉军,加上中央禁军和吕布的并州军,十余万精兵悍将在后方盯着他,他根本不敢放心去打刘备。
而他又不能放任刘备一直发展下去。
放任刘备发展就等同于慢性自杀。
所以袁绍会因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大殿内群贤毕至,却鸦雀无声,各怀心思。
有的人假装很开心,挂着假笑。
有些人性格直率,把心事写在了脸上,面露沉色。
袁绍放下报纸,开口说道:
“董卓之死,实在大快人心。”
“朝堂又回到了正轨,可喜可贺。”
袁绍麾下的谋士们一个个都是老狐狸。
听出了袁绍这是定下了表面“拥汉”的基调,这是政治正确,无人敢公开反对。
“但董卓旧部依然是个大隐患,不知诸位如何看待?”
这是在座众人最关心的问题。
王允能否成功整合西凉军关系到他们未来的前途。
沮授想了想说道:“关中应该还会再乱一阵子。”
袁绍问道:“何以见得?”
沮授道:“因为有一些西凉将领是必定要清算的,以此来重新树立朝廷威严。”
“这些西凉将领都不傻,也有誓死为董卓报仇的人,所以一定会有人带头反抗,王司徒需要时间去压制西凉军的反抗。”
“同时吕布的并州军和西凉军素来有矛盾,董卓在时,西凉军常常排斥并州军,认为并州军抢了他们的职位。”
“加上这次吕布又杀了董卓,两军之间的恩怨就更深了。”
“想解决这些矛盾并非易事。”
“至少在解决完并州军和西凉军之间的矛盾之前,王司徒不敢大量出兵。”
“另外,董卓掌权时,横征暴敛,民生凋敝,许多农事荒废已久,粮食不足。”
“王司徒想要恢复关中生机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
“因此主公只要把心思放在刘备身上即可,无需过多担忧。”
沮授从大局上推测王允短时间无暇顾及关东。
就算王允出兵威胁,兵力也不会太多,而且粮草不足,威胁很小。
只需稍微分兵防守一下就能劝退王允。
因此袁绍还有机会趁王允立足未稳击败刘备,扩张势力范围。
无需害怕王允会在袁绍和刘备两败俱伤时收渔翁之利。
听沮授的一番话,袁绍也就放心了。
就算王允成功整合西凉军,兵压冀州,袁绍还是要坚持打刘备的。
袁绍最近被刘备搞得压力很大,打刘备的冲动是与日俱增。
每一期报纸出来,刘备的财力又会增强一分。
而冀州士族已经离不开精盐,味精,香皂等奢侈品了,报纸也是屡禁不止。
于是冀州士族的财力也渐渐流向了刘备。
士族的财力流失,投资到袁绍身上的钱财也会变少。
刘备的财力增强一分,袁绍的财力就减少一分,这种感觉就像是在慢性死亡。
他生怕有一天忽然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原因是军官挪用军饷去买奢侈品了。
见过用武力“削藩”的,第一次见用经济“削藩”的。
这让袁绍越来越焦虑,恨不得马上挥师南下攻打刘备,铲掉这个刘备这颗恶心的毒瘤。
可惜最近几天已经下了一两场小雪了,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下大雪。
要是大军攻城时遇到大雪天气那可就麻爪了,冲锋速度起不来,只能被城墙上的弓箭手当靶子射。
于是袁绍只能煎熬着,一边看着自己的钱财和粮草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流失,一边等待春天的到来。
.....
另一边,曹操得知董卓死后,哈哈大笑起来。
他又是献刀,又是加入讨董联盟,孤军深入追杀董卓,多次险些丧命。
他有一种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荀彧也是同样欣喜:“主公,汉室终于又可以回归正轨了。”
曹操点点头:“王司徒干得好啊。”
荀彧若有所思道:“不过...”
“王允虽有清名,但缺乏军事经验,不知兵,吕布虽勇猛,但麾下兵力有限,且与西凉军素有仇怨。”
“朝廷能否稳住局面、能否掌控西凉军,仍是未知数。”
曹操问道:“那我们该如何?”
荀彧沉吟道:
“再观望观望,我们的根基还太薄弱,一旦长安失控,我们冒然插手就会被卷入其中,万劫不复。”
“反正长安无论如何混乱,陛下都是安全的,无需担心。”
“匡扶汉室固然重要,但前提是要先保全自己。”
“我们的目光还是要先放在与刘备的战争上。”
“刘备存在一天,我们就一天发展不起来。”
曹操这边目前势力还不大,总的方针就是要在各大势力之间夹缝生存。
袁绍吃肉他喝汤,尽可能吸取养分。
曹操感慨道:“你说你那个三哥当初眼光怎么这么好呢?”
“在刘玄德被诸侯们看不起的时候,随便捡了几件衣服就跟刘备上路了。”
“谁能想到刘玄德发展如此迅猛,发展一年便可和四世三公的袁绍掰手腕。”
荀彧笑道:“主公一开始不也看出刘备有几分本事了?”
曹操回忆起当初在虎牢关下的情景,无奈地摇摇头道:
“当初那家伙太有迷惑性了,有时候我觉得他几分胸襟,有时候又觉得他像市井小民一样上蹿下跳的。”
“我们都是看重权力和名誉,而他满眼都是对钱财的渴望。”
“殊不知钱财只是权力和名誉的伴生物,也难怪诸侯们觉得刘备肤浅。”
“不过我也不算看错人,只是低估了他对钱财的渴望,没想到他会盯上大汉所有士族的钱袋子。”(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