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松并不知道苏超对他的图谋,不然他肯定不会这么快和苏超称兄道弟。
我特么的打你家玻璃!
不过,两人实在太有共同话题了。
聊聊北漂不易。
王劲松是黑龙江来的,凭借话剧团那一百多块钱补贴,想要在京城立足难如登天。
在外头接点儿活,还要被剧团扣一部分钱。
缺钱……
那就好办了啊。
苏超觉得胜算已经八成。
你是副院长,我是校长,谁大谁小一目了然。
更多的是聊演戏中遇到的困难。
尤其是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两人在理论方面都有不少独到见解。
王劲松是真有。
苏超大部分则是拿来主义,用别人总结的东西武装自己。
他没有啥精神洁癖。
都重生了,何必还又当又立。
这些别人总结的东西,超越现在二三十年,王劲松甚至没有注意到苏超还没上大学。
不知不觉中,俩人相见恨晚。
要不是场合不对,可能都要烧黄纸拜把子了。
不过,苏超没有操之过急。
他在这部电影里的戏份并不短。
原以为自己是个长期背景板,就是出场次数多,但是主演戏份没几场的那种。
这一类角色对很多稍微有点名气的演员来说都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没想到杨伟一点也不阳痿。
足足十几场戏。
角色是个大学生,而且是北京大学生物系研究生。
高级知识分子。
只是有些书呆子气质。
钢铁直男。
据说刚从精神病院被放出来。
和王劲松以后演的猴皮筋弹弓手属于同一个赛道。
这个书呆子出场台词就是和校长说,我从大学一毕业了就给分配到军工厂让我卖坦克去了……
在学车之前,他会先计算怎么行进最具有效率。
最主要的戏是被侯教练委派,将学员进贡的高档香烟替换为低档香烟的特殊任务。
此外,还有在卖狗的时候,说狗的分子结构和黄金不同。
被人骂狗日的,还要和对方辩论说人和狗是不同的物种,遗传基因不一样。
这么一看,角色戏份真心不少。
车上一共五个学员。
牛振华饰演的记者,王劲松饰演的个体户,丁佳丽饰演的下岗女工,句号饰演的土豪,苏超饰演的大学生。
原作者意在通过这几个角色,展现了市场经济初期不同社会群体的生存状态。
只是相比较其他人,苏超的戏份少点。
他是半道加入进来的。
戏份太多的话,可能就轮不到他了。
不过,在剧本上依旧标注了他是“主演”。
“老哥,你这演的是瘾君子啊,这么瘦是……”
苏超打量了一番王劲松。
看到这个人,总感觉他会拿出猴皮筋。
“啊,我没吸,我这是减肥了,为这个角色每天吃青菜吃了一个半月,还有这长头发,你看……”
王劲松赶忙解释。
“头发挺好的……”
珍惜它吧,等你拿猴皮筋做弹弓打冯巩家玻璃的时候,你就已经秃的差不多了。
“假发!”
王劲松哭笑不得。
“呃,我一哥们说过,你变秃了,也变强了。”
苏超只能如此安慰。
“真的?”
王劲松纳闷,真有这种说法吗?
他好像确实有点儿这种感觉。
自从头发越来越少,他对表演的理解也在逐渐加深。
“相信我,我从不说谎!”
很快轮到他们换衣服化妆。
苏超也不知道他今天有没有戏,但是开机第一天,他需要参与合影。
合影啊。
这个苏超喜欢。
黄建新、杨亚洲,都比较适合挂在培训班的墙上。
黄建新也上墙的话,说不定别人会怀疑培训班是西影厂开的,毕竟挂了这么多西影厂的导演。
没过多久,黄建新也终于来了。
大家纷纷过去打招呼问好。
苏超自然也不例外。
《打左灯向右转》这部电影,基本上沿用了《背靠背脸对脸》的阵容,有些人甚至早在《站直啰别趴下》的时期就合作过。
只有苏超和丁嘉丽是首次合作。
不过,丁佳丽可是名人,她已经拿过不少奖了。
也就苏超是个生面孔。
“好好演,下次有机会还能继续合作。”
言下之意,这次你要是表现不行,下次就别指望再用你了。
“我一定好好演,刚才跟着气壳哥学了不少。”
苏超的话让气壳有些受宠若惊。
他俩就是正常交流,哪有什么学不学的。
不过,苏超这种谦逊的态度让黄建新放心了不少。
怕的不是你经验少。
怕的是你经验少还自以为是,根本不服从导演的安排,在片场直接和导演吵架。
就比如……姜闻。
“哦对了,你和姜闻拍戏,怎么拍的?”
这个事情黄建新也听说了。
陈波纠缠着他和杨亚洲,说是想推荐个人来演戏。
老陈家的孩子,怎么也有几分香火情,就决定让苏超演驾校校长那个想去霓虹留学的孩子。
也有三四场戏。
奈何陈波看不上。
还说这个苏超和李保田、姜闻都接触过,让他们刮目相看。
黄建新被烦的受不了。
这才答应让苏超出演杨伟这个角色。
之所以没有安排试镜,那是因为整部电影的选角就没有试镜这一环。
基本上都是原班人马。
总不至于为了苏超还开个先河吧。
“葛游绝食,我演掰他嘴灌食物的太监,动作太粗暴了,姜闻就怒视了我一眼,我就老实了。”
苏超不只是讲述,他还现场演绎了一遍。
全程没有一句台词。
但是表演的确确实实是那么回事。
“还行,等会拍你自报家门的那场戏,你自己琢磨一下怎么发挥。”
黄建新今天原本没打算拍苏超的戏。
但是看到苏超表现的还不错,而且都是同一场地和差不多的镜头调度,干脆就先拍一场苏超的看看。
果然,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好在其他人也都想看看苏超这个小年轻有几斤几两,所以都没提反对意见。
苏超开始琢磨角色。
北大研究生,研究生也是大学生,书呆子大学生该是什么样子的呢?
清澈而愚蠢?
杨伟还是个钢铁直男,那么钢铁直男又该是什么样的呢?
很多特质汇聚在一块,角色形象并不单薄,但是想要把角色演的出彩实在太难了。
从根源上说,这个角色本身就不出彩。
别的主演都有家庭背景。
苏超这个角色是没有的,也不知道是原著里没有,还是为了电影整体结构和时长给删了。
甚至可以说,杨伟的存在就是为了让群体多面化。
类似少数民族代表。
多了他就是形形色色世间相,少了他就少了笔结构。
苏超肯定不会满足于此。
这可是他第一次演重要角色,看剧本上的戏,最起码也得花费他十几天的时间。
要是十几天只赚两千多块钱。
那他还不如不干呢。
讨好导演兼编剧的黄建新给加戏,这是最有效也最直接的办法。
但是不现实。
导演又不是他爹,哪能说加戏就加戏。
而且其他演员基本上都是黄建新的老搭档,有一起共事的情谊,也有对专业能力的认可,让他扣谁的时长分给苏超,他都干不出来。
所以,苏超就只能在现有的基础上发挥。
学霸+钢铁直男。
可不可以参考一下韦神。
苏超对于学霸的印象,主要就来自于一些关于韦神的视频。
一想到学霸就想到韦神。
学霸的代名词。
当然,韦神现在才四岁。
从今往后,现在大概是苏超的数学水平最接近韦神的时候了。
苏超倒不是说韦神精神病。
而是要去理解学霸和普通人不一样的那种状态。
就比如他去计算车轮轨迹。
可能在他看来,这东西确实是可以计算的。
做好本分,演好之外,苏超还想发掘一些更有层次的东西。
他为什么从别的车转到主演团的这一车。
这里头又有什么内情。
还有,他到底有没有精神病。
驾校里有他的传言,不然王劲松的台词里,也不会说他刚从精神病院里放出来。
精神病院是不是真的,如果是真的,他为什么会进精神病院呢。
苏超肯定想不明白。
所以他主动找到黄建新,直接问出了自己的困惑。
“啊?精神病?”
马上就要开始拍摄,黄建新好不容易休息一会,没想到这个新来的一点也不客气。
不过,他并没有生气。
因为苏超有疑问,而且还一条一条的问了好几条,就说明他认真看剧本了。
这就是敬业。
很多演员演的不好,其实不是水平有多差,
主要是不用心!
一天天的,不是想着睡导演,就是想着玩女人,心思根本不在演戏上。
有的甚至不看剧本不背台词。
水平本来就不高,还不用心,能演好戏才有鬼呢。
不过,杨伟是不是精神病?
黄建新很认真的想了想,回答说到:“这个问题其实没有答案,因为我和原著作者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但是我可以帮你分析一下。”
“谢谢导演。”
苏超也没想到黄建新一点也不敷衍,竟然愿意和他讨论是不是精神病。
“我倾向于他没有精神病,只是他的行事作风和一般人不一样,大家和他相处的过程中就骂他精神病,一来二去就都传他有精神病,而且还说刚放出来两个月。”
“对对,应该就是这样。”
苏超拿着小本子和笔快速的记录着。
其实他不用笔也能记住。
十八岁的记忆力,不说过目不忘,也比三十多的时候好的没影。
主要是一种态度。
我很认真,我对您说的话很看重,您的指教对我帮助非常大。
情绪价值直接拉满。
“还有,咱们要分析一下他现在的单位,还是不是让他卖坦克的军工厂。”
黄建新稍微放缓了语速,方便苏超能够都记下来。
这小伙不错啊。
“跨厂调动工作似乎很难,不过我觉得有可能工作岗位变动了,要不然他不会来学车。”
苏超也不能一直点头哈腰的当应声虫。
“对,这个点你理解的很好,从台词推断出来的对吧?”
黄建新肯定了苏超的观点。
“主要是导演您的台词写的太精辟了,里头有很多信息量,要仔细品读才能理解。”
苏超太清楚怎么去吹捧一个人了。
就比如他爷爷。
你吹捧那老头功夫好,他没什么感觉,你吹捧他打铁技术好,他也开心不起来。
这本来就是他最擅长的领域。
但是如果你吹捧他二胡拉的好,那他立刻就愿意乐呵呵地拉给你听。
黄建新现在就是这个状态。
他接过苏超的剧本就开始讲台词,有的地方甚至还临时改动一下,或者直接增加一些。
加戏,就是如此的简单。(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