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我中了

    见到儿子回来,柳氏一喜,也顾不得别人说什么,将麻刀一丢就应了上去,左看看右看看,就心疼上了:“都累瘦了,得杀只鸡给你补补。”

    一听到她又要杀鸡,婆子媳妇们纷纷摇头。

    真是不会过日子,这就又要杀只鸡了。

    “你一个读书人也就靠着抄书能赚点钱,够你考科举的?”

    邹氏嘲讽道。

    柳氏正要出声,就被陈砚抢先道:“一个月也就挣个一二两银子,堪堪够我读书考科举。”

    “一二两银子?!你上哪儿赚去?!”

    邹氏几乎是尖叫出声。

    陈得福那么好的活一个月也就五百文的工钱,陈砚整日读书,怎么可能赚一二两银子?

    若是字写得好,接到抄书的活儿倒是能赚一些钱。

    大梁朝虽然刻印技术已经成熟,像是四书五经这等大量卖的书都是刊印出版,就连插画也能刊印,可一些小众的书还是手抄,不少贫困的士子就靠接抄书挣钱。

    只是这等的要求极高,字不能写错,还要写得比刊印更好才行。

    村里人更是被惊得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农户一年忙到头,除了交税粮和一家子吃喝外,也就能攒一二两银子,攒个二三两已经算多了。

    陈砚竟然能边读书边一个月就赚一二两银子?

    陈砚倒是诧异起来:“阿奶没告诉大娘我的画很值钱?”

    邹氏这才想起卢氏之前提过,后来那个叫孟永长的少爷亲自来催陈家催陈砚画画。

    之后就没了动静,她也就把这事给忘了。

    这下听到,心里除了强烈的嫉妒外就是后悔。

    要是早知道他的画这么赚钱,她无论怎么样都不会同意分家!

    村里的婆子媳妇们沸腾了,纷纷围到陈砚身边,一口一个砚哥儿地叫着,问的全是画的事。

    柳氏当即显摆起来:“阿砚读书都是自己赚的钱,咱地里刨食的哪儿供得起。”

    “对,家里那些吃的也都是靠他挣回来的。”

    “孩子孝顺,不让我和他爹过苦日子,自个儿苦着呐,每天读书够累了,还要熬夜画画挣钱,咱做爹娘的没本事,让孩子受了多少苦累。”

    陈砚错愕地看着他娘胡说八道。

    家里的粮食都是他爹娘种的,平时吃的鸡蛋和鸡也都是家里养的。

    他虽平时并不需要他们给钱,可家里的笔墨纸张都是陈得寿去县城帮他买的,他赚的钱他娘也没要。

    因着他读书,柳氏觉得他不能穿太差,每年都要给他做一身新衣服。

    这会儿在他娘嘴里,这个家全是他养着了。

    不过陈砚也明白,他娘这是为他挣名声。

    她一片拳拳爱子之心,他又何必反驳。

    婆子媳妇们听得简直眼红,恨不得把陈砚抢回家给自己当儿子孙子。

    再想到自家调皮捣蛋的孩子,纷纷扼腕好孩子都是别人家的。

    等哀叹完自家,又纷纷羡慕起柳氏和陈得寿命好,虽只有一个儿子,比别家三个五个儿子都强。

    柳氏被夸得笑眯了眼。

    这场景彻底刺痛了邹氏的眼,气得她挑着麻转身就走。

    柳氏急着回家杀鸡,跟村里人说了会儿话就带着陈砚回家。

    早上鸡就被放出笼,这会儿都在院子里溜达,柳氏抓鸡时把鸡吓得满院子扑腾。

    最终一只老母鸡不慎被抓,哀切地“咯咯”几声,被柳氏利落地抹了脖子。

    烧热水拔毛,剁鸡,烧水下锅,再从地里拔萝卜剁成块一同丢进去炖。

    再在旁边锅里烧热水给陈砚洗澡,把脏衣服都拿出来洗干净。

    这些天陈砚早就累极了,倒头就睡。

    一觉醒来天已经黑了。

    他揉着眼睛看了会儿屋顶,就坐起身,一转身发现屋子里有两个人影,他被惊了下,就听黑暗中响起柳氏的声音:“可算醒了,你再睡下去,娘就要去找个大夫来瞧瞧了。”

    陈得寿的声音也随之响起:“他睡了一天一夜,肯定是饿了,你赶紧把炖好的鸡汤端过来给他喝吧。”

    陈砚大吃一惊。

    他感觉自己只睡了一个下午,竟然已经一天一夜了?

    其实府试并没有乡试会试等折磨人,毕竟一场只考一天,一共也只考了三天。

    可陈砚和别人不同,一直绷紧了神经提防高家,就连晚上都睡不安稳。加之府试的劳累,他这副身体年纪尚小,一回家放松下来就睡死过去了。

    陈得寿点了油灯,屋子亮起来,柳氏端着一大碗热腾腾的鸡汤进来。

    两人坐在灯下守着陈砚吃。

    陈砚也真是饿狠了,一碗鸡汤狼吞虎咽吃完,顿时感觉好受了许多。

    “你们这么看着我做什么?”

    柳氏的手肘捅了陈得寿一下,又给陈得寿使了个眼色,陈得寿双手无措地握在一块儿,斟酌着开口:“儿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背了两句,陈得寿突然卡住了。

    后面是什么来着?

    陈得寿挠了挠头,死活想不起来。

    他颇为感慨,十几年没碰书本,这些学问全还给先生了。

    陈得寿也不多想了,干脆道:“你比爹有学问,这些大道理你比爹更懂,咱这回没考上也没事,当是长了见识。再学几年,咱再下场。你看多少人能参加府试啊,咱比多数人都强了。”

    不等陈砚开口,柳氏就紧随其后:“阿砚你才多大,考不上就考不上呗,别太往心里去,咱吃好喝好就成。”

    陈砚等了好一会儿才趁着两人说话的间隙道:“我中了,府试第二名。”

    屋子里的规劝声没了,紧随其后的是陈得寿的惊呼:“中了?”

    旋即就看他从凳子上弹跳起来,围着屋子转圈。

    “府试中了!我儿子府试中了!我儿子是童生了!”

    他又猛得奔向陈砚,两只眼睛里冒着亮光:“你真中了?”

    陈砚笑道:“知府大人亲自点的府试第二,已经贴榜了,不过咱们村离府城远,应该没人来报喜。”

    要是离府城近,会有人专程去中的士子家里报喜,得赏银。

    别说大户,就算是农户家里出了个童生,也不会舍不得掏银子。

    陈得寿一把抱住陈砚,仰头哈哈大笑,那胸腔传来的剧烈的震动让陈砚清晰感受到他究竟有多兴奋。

    竟比他自己还高兴。

    柳氏也是喜极而泣,轻轻推了陈砚一把:“这么好的事,你怎么不说?”

    陈砚又是高兴又是无奈:“你们也得给我机会说。”(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不错,请把《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