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饮酒

    陈老虎将行李搬上牛车,粗犷的脸上露出憨厚的笑:“族长吩咐了,往后由我护着你,只要我不死,就不能让咱们秀才公掉一根毫毛。”

    陈老虎这话可是相当有说服力。

    这陈老虎的爹擅打猎,只要进了村里的后山,总能带些野兔野鸡回来。

    若是打得多了,就会留下一些自家吃,因此陈老虎从小就力气大。

    到了十岁便跟他爹一同上山,学了一身的打猎本领,十五岁那年竟射杀了一头老虎。

    当他扛着老虎下山时,往后大家只记得他叫陈老虎,再不记得他的真名。

    后来陈家湾与别的村械斗,陈老虎一人冲进对方的人群里,将对方的村长差点打死,可谓勇猛无比。

    这些事是陈砚回家后听陈得寿说的。

    族长派的人,陈砚是信得过的。

    有这样一位能打的人保护,也就不怕再像上回那般遇上劫匪。

    族里能将他的后顾之忧解决,他也就能更专心读书。

    府学虽放了假,陈砚却并未放假,依旧是背书写文章。

    原本陈砚想向以前那般住到杨夫子家中去,到除夕再回来,可杨夫子一到家就去拜访好友,根本找不到人。

    陈砚也就住在了家里。

    因着陈砚中了秀才,陈家湾的人腰板都挺得比以往更直。

    若是有亲戚家办酒席,陈家湾的人去了都能坐首座,旁人都得高看一眼。

    整个陈家湾一片欣欣向荣,就连过年都比以往更热闹。

    过完元宵,陈砚被陈老虎送去了府学,又过上了专心读书的日子。

    偶尔在府学遇见李景明,对方全然没了以往的傲气,竟还有些颓丧。

    陈砚想若是因一次岁试就丧失斗志,科举一途便走不远,因此也并未多费心。

    今年的会试在二月举行,到四月,周荣已是荣归故里。

    周举人高中二甲第七名,进士出身,王知府亲自招待,再着人送回周家湾。

    回乡第二日,知县陶都亲自上门,与新晋进士周荣把酒言欢,附近乡绅的礼更是源源不断地往周举人家中送。

    周家可谓风光一时。

    陈砚休沐日回来时,看到的便是春风得意的周进士。

    当晚,周荣便要陈砚和周既白陪他喝一杯,姜氏阻拦:“酒伤身,他们还小,不可饮酒。”

    周荣豪爽一笑:“十岁也不小了,浅酌一杯不碍事。”

    多少士子终其一生都无法中进士,他周荣也是努力多年,终于改换门楣,如何能不喜,又如何能不让两孩子与他同喜?

    大梁朝男子十五岁成丁,他们二人已经十岁,不算小了,父子共饮有何不可?

    杨夫子也笑道:“大丈夫不拘小节。”

    姜氏见拦不住,只能亲自给父子三人温酒,以防两孩子用五脏六腑暖冷酒。

    周荣端起酒杯,主动和陈砚周既白分别碰了一杯,笑道:“今日为父就教你们何为酒,李太白曾言,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你们放开大胆喝,醉了为父就将你们抱去床上睡就是!”

    周既白双眼放光,又有些迟疑,深吸口气,凑到陈砚耳边悄悄道;“喝完酒,我们就不是男童,是男子了。”

    陈砚看他那激动的模样,在内心感慨,连喝杯酒都这般激动,还是稚气未脱,不像他,能从容端起酒杯,再将杯中温酒一饮而尽。

    从容,不迫,他自认自己很洒脱。

    前世的陈砚在成名前为了养活自己当过一段时间的销售,酒量就是在那时练出来的。

    也是因为那段当销售的经历,让他见识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懂了何为人性。

    他后来画的漫画,里面的人物就活了,自然也火了。

    当时喝的多是高度数的白酒,大梁的水酒在他嘴里跟水差不多。

    既然他爹高兴,那他就陪着玩玩。

    然后整个酒桌除了他,其余三人全趴下了。

    周既白最弱,只喝了一杯,人就坐在椅子上傻笑,再一杯下肚,就趴在了桌子上。

    杨夫子稍好点,喝了五杯就倒下了。

    至于周荣……

    周荣倒是厉害点,喝了足足八杯,双手揉着太阳穴,目光迷离地问陈砚:“你醉了吗?”

    坐得板正的陈砚道:“没有,就是肚子太胀了。”

    周荣哀嚎一声,趴在桌子上呼呼大睡起来。

    陈砚对着三人嫌弃地摇摇头。

    这么低度数的酒竟然都能醉,实在没什么酒量。

    陈砚放下酒杯,叹息一声,不尽兴啊。

    等陈砚再从府学归家时,周荣已经回京述职了。

    因他还未被派官,姜氏并未跟随他而去。

    不过如今跟以往不同,周荣中了进士,周族那些惦记他们家产的人都恭恭顺顺,见到周既白和陈砚也都是笑脸相迎。

    五月初,东阳府就有今年会试的程文集卖了。

    陈砚立即买了本回来,越过状元榜眼等,直接翻到周荣所做的文章。

    待通读完,陈砚便深深拜服。

    他爹的文章比此前真是不可同日而语。

    就连杨夫子也道:“茂之的文章已是炉火纯青,不怪能中二甲。”

    又对陈砚和周既白道:“你们二人将茂之的文章细细研读,阿砚你的文风与茂之相近,更要好好琢磨。”

    陈砚恭敬道:“学生必会逐字逐句研读。”

    他将整本程文集都背下来后,又回头读周荣的文章。

    每读一遍,就会有新的感悟。

    单论科举文章而言,周荣的文章必是不如状元榜眼等人,可他的文章能让人心绪激荡,全文只有四个字:赤子之心。

    陈砚便想到周荣送给他的那幅秋收图,感悟便更深。

    多次研读后,陈砚的文章又多了些生气,杨夫子修改的部分越发少了。

    陈砚便将自己的文章寄给周荣,周荣每每都会逐字逐句点评,文章的空白处被红字塞得满满当当再被人送回来,再在信后夹书信或邸报。

    邸报记载的除了皇家各种事宜外,还有皇帝诏书、颁布政令、官员弹劾以及各官员关于政令的针砭等,除此之外,各地官员政绩考核,各地灾情等也都有记载。

    这等邸报只在官员中发行,了解这些,方才能了解国策,了解大梁。

    官宦子弟能看到这些邸报,农家子无这等信息,与策论上比官宦子弟差不少。

    科举取士,取的是治国之才,策论都写不好,如何治国?

    陈砚本以为这一年会在繁忙的读书中结束,腊月的变故却将整个周家彻底推向深渊。(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不错,请把《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科举,农家子的权臣之路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