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走咱就走。
王诩定下去星核芯片转一转的决定之后,立即便让总裁办重新拟定他的行程。
随后,他花了大半个上午的时间,了解完集团近况,又和刘达强、吴偲韫两人开了一个高效的闭门会议,就踏上了前往星核芯片的路。
眼下这个节骨眼儿上,星核芯片的一举一动备受关注。
尤其是它的研发进展到哪个程度了,下一步又会有怎样的动作,有无数人关心。
而星核芯片此前默默无闻好几年,骤然被如此关注,难免会患得患失。
拿捏不定是否把16nm芯片技术与工艺,拿出去与芯中国际合作,便是一个例证。
因而王诩此次临时决定去往星核芯片视察,意在对星核芯片释放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
即有我、有集团作你们的靠山,你们大可以不必患得患失,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就算做错了,也没关系。
大不了交点学费,吸取教训和经验之后重新来过而已。
此外,王诩还想了解一下星核芯片的最新研究进展。
星核芯片的最新进展是一个列为群星集团绝密级秘密的秘密。
众所周知,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秘密、机密、绝密三级。
秘密级国家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
机密级国家秘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
此类秘密可能涉及某一领域内的关键信息,其泄露会对该领域的国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损失,影响范围较大。
绝密级国家秘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
此类秘密通常涉及国家主权、领土完整、政权巩固以及政治、经济利益等核心领域,其影响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
为国保密,人人有责。
群星集团借鉴这个设置,将集团的秘密也设为秘密、机密、绝密三级。
其中,列为绝密级集团秘密的仅有星核芯片最新研究进展这一项。
除开直接负责相关研究工作的研发人员,整个集团有资格知晓这个秘密的不超过五人。
包括王诩在内。
而且这几人都经过严格的背景筛查与保密培训,以尽最大可能防止泄密。
毕竟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偷窃我最新科技进展之举屡见不鲜。
必须做好最全面、最谨慎的防护。
因此,王诩抵达星核芯片的总部以后,连自家秘书许淼和安保主管成钢都没有带,独自一人进去。
且在进去之前,也遵守这里的规矩,进行了最为严格的安检。
做完安检,王诩方才在星核芯片的首席科学家和首席工程师的陪同下,对各项研发工作进行视察。
星核芯片是一个大单位,内设多个小单元。
各个单元负责的研发工作包括但不限于设计设计、材料、、光刻机、制程、封装、测试。
王诩对这些研发项目,其实算不上有深入了解。
毕竟术业有专攻。
所以听着首席科学家和首席工程师掺杂了大量术语的解说,也是状似认真,其实左耳进右耳出。
一圈走下来,他就总结出了三点。
第一点,芯片设计已经实现完全自主。
这里说的完全自主,指的是纯血自研了一整套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
尽管自研的EDA工具目前在使用体验上,还比不上三大国际巨头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
还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对自研EDA工具进行升级和优化,才能完全替代EDA御三家。
对此,王诩指示道:
“一位老人家说过,手中有剑和有剑不用是两码事。
我们不是一定要舍弃SynOpSyS、CadenCe和SiemenS EDA,而是要掌握自主权,要不惧西方对我卡脖子。
现在不够好用,不代表以后也不够好用。
我相信以我们研发人员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努力,一定能拿出国际领先乃至遥遥领先的EDA工具。”
顿了一下,王诩继续说道:
“为了表彰你们在EDA工具自主化上做出的贡献,集团决定,拿出两个亿¥作为项目奖金之外的额外奖金,额外奖励给你们。”
从事EDA工具纯血自研工作的技术人员有4000多名。
当然,在星核芯片总部的只有500多人,其他的遍布全球。
两个亿¥的额外奖金,平摊到4000多名技术人员头上,也就不到5万。
相较于这些技术人员拿的高薪,算不得什么。
但这可是在基础工资、项目奖金、福利补贴之外,另拿的额外奖金。
这是钱吗?
这是王总打的鸡血!
外界风传王总每回去星界航天,都会撒币。
果然如此啊。
希望王总以后多多来星核芯片视察。
而王诩总结出的第二点,便是材料的研发上遇到了难关。
芯片全产业链中需要研发和攻关的核心材料领域,可以按照制造材料、封装材料、测试材料、前沿材料进行划分。
制造材料包括硅晶圆、光刻胶、电子特气、抛光材料CMP、湿电子化学品、溅射靶材、掩膜版。
封装材料包括封装基板、粘结材料、陶瓷封装材料、切割材料、引线框架、键合丝。
测试材料即探针材料。
前沿材料则是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氮化镓、二维材料、拓扑材料。
众所周知,材料的研发既讲科学,也讲玄学。
星核芯片在材料领域能够用科学补足的短板,基本上已经通过挖角人才、并购企业、购买专利、重点攻关研发等手段给补齐了。
通过这些手段,星核芯片在材料上的实力,成功追赶到了国际第二梯队中的前列。
想要拥有国际第一梯队乃至第一的技术水平,就需要大量时间、大量资金、大量人才的投入,和很多很多的玄学运气了。
对此,王诩表示:“时间我给不了多少,但是资金和人才,星核芯片要多少,集团就给多少。至于玄学运气……”
说到这里,他大有深意地笑了笑:“国运昌盛,天命在我。”
是吧,统子。
第三点则是制程。
根据可靠消息,湾积电启动了7nm工艺的全面研发,计划于2017年第1季进行风险试产,并于2018年投入生产。
三星也展示了更为长远的激进计划,宣布拿下5nm工艺制程完全没有问题。
尽管星核芯片初步掌握了16nm工艺制程,但是并没有实现高良率的大规模量产。
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来完善16nm工艺。
因此,不管是7nm还是5nm,几年内想要追赶上湾积电和三星,不太可能。
对于这一点,王诩淡然表示:
“我们有后发优势,不争一时之长短。
7nm工艺也好,5nm工艺也罢,且先尽力追赶。
我们真正要做的,是与湾积电和三星,决战3nm以下。
我相信到了那个以后,我们的角色就不再是追赶者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