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章 茅庐里的第一缕炊烟

    张氏的身子抖成了一团,牙关都在咯咯作响,却还是拼命点了下头。

    江源指了指庄园东侧的一片乱石堆。

    “一炷香之后,你去那儿,用石头敲这根竹筒。”

    “记住,要有节奏,一下一下地敲。”

    “不能快,也别停。”

    “就……一下一下,跟远处有人在磨刀一个动静。”

    磨刀?

    江源没给她思考的时间,又从怀里掏出一个用破布包着的小包,塞到她手里。

    “如果他们有人朝你那边去,就把这个扔过去。”

    “然后,立刻跑,往山里跑,别回头!”

    他的声音里,有一种不容反抗的威严。

    张氏感觉自己不是在听一个落魄书生说话,而是在听一位发号施令的将军。

    她死死攥紧了手里的竹筒和布包。

    那是她和儿子今晚的命。

    “我……我明白了。”

    “去吧。”

    江源吐出两个字,再不看她,转身,身形一晃,便融进了西侧更浓的夜色里。

    ……

    庄园内。

    独眼龙李大疤又灌下一大碗浊酒,一脚踹在旁边一个哭哭啼啼的女人身上。

    “哭!哭你娘的丧呢!”

    “再他娘的哭,老子现在就送你去见阎王!”

    女人吓得立刻噤声,缩在角落里瑟瑟发抖。

    一个长着麻子的流寇,王二,凑了过来,脸上堆着谄媚的笑。

    “大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真有油水?”

    李大疤打了个酒嗝,喷出一股熏天的臭气。

    “废话!这庄子姓刘,是这十里八乡有名的大户!老子早就踩好点了!他家地窖里头,准藏着金子!”

    “嘿嘿,那敢情好!”

    就在这时!

    “笃……笃……笃……”

    一阵奇怪的声音,从东边的夜色里传来。

    不紧不慢,节奏分明。

    那动静,像是拿什么东西在敲一截空心木头,可听久了,又阴森森的……像是有人在黑暗里,一下、一下地,磨着他的刀。

    篝火边的吵嚷声戛然而停。

    所有流寇都停下了动作,竖起耳朵。

    “什么动静?”胆小的瘦猴紧张地问。

    李大疤皱起眉头,抄起了手边的环首刀。

    “妈的,该不是有野狼摸过来了?”

    “不像啊大哥,这声音……”王二脸色有些发白,“听着瘆人。”

    “笃……笃……笃……”

    声音还在继续,一下,一下,敲在每个人的心尖上。

    就在所有人的心神都被东边吸走时。

    庄园的西侧!

    一堵塌了大半的院墙后面。

    “噗——”

    一簇幽绿色的火苗,毫无征兆地,凭空燃起!

    那火焰没有温度,在夜风中摇曳,透着一股子邪性,散出磷粉特有的、淡淡的腥臭。

    “鬼……鬼火!”

    那个叫瘦猴的流寇第一个瞧见,吓得一屁股坐倒在地,声音都走了调。

    所有人猛地回头!

    西边的黑暗中,那团绿火越烧越旺,把周遭的断壁残垣都镀上了一层死寂的绿光!

    “呜——呜哇——”

    紧接着,一阵凄厉到不似人声的哭嚎,从鬼火的方向传来!

    那声音在空旷的山谷间冲撞回荡,时而怨毒,时而疯癫,钻心刺骨,听得人头皮发麻!

    “啊——!”

    庄园里被掳来的女人,当场就吓晕了过去。

    七个亡命之徒,此刻也是个个面无人色,手里的刀都快拿不稳了。

    “是……是什么东西在叫?”

    “鬼!是鬼啊!”

    “这庄子不是刚被黄巾洗过吗?死了不少人!是冤魂!是冤魂来索命了!”

    恐慌在人群里轰然炸开。

    李大疤到底是头领,胆气壮些,他强作镇定,色厉内荏地大吼。

    “都他妈给老子闭嘴!”

    “什么鬼神!装神弄鬼!肯定是黄巾军的余孽,想把我们吓走,好独吞财宝!”

    他话音未落。

    那个被放大了无数倍的鬼嚎声,又响了。

    这一次,不再是哭嚎。

    而是一句清晰的、怨毒入骨的嘶吼!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轰!

    这八个字,抽干了所有流寇最后一丝气焰!

    是黄巾!

    真的是黄巾军的冤魂!

    李大疤的独眼里也闪过一丝恐惧,但他还在嘴硬。

    “弟兄们别怕!跟老子冲出去!管他是人是鬼,一刀劈了!”

    他刚要带人冲出去。

    那声音,第三次响起,这一次,竟是指名道姓!

    “王二!”

    长麻子的王二浑身一僵,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尽。

    “你去年在老家,逼死了张家寡妇!她今晚……来找你索命了!!”

    王二的脑子“嗡”的一声,炸了!

    这件事,是他心里最深的秘密!除了他自己,绝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

    他……他是怎么知道的?!

    “啊——!别找我!不是我!别找我!”

    王二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他扔掉手里的刀,抱着头,发出杀猪般的尖叫,疯了一样在原地打滚。

    所有人都被这一幕骇住了。

    连李大疤都感觉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

    他心里,开始真信了。

    可就在这时,那个鬼魅般的声音,叫出了他的名字。

    “李大疤!”

    李大疤浑身猛地一颤。

    “你以为你逃得掉吗?!”

    “三年前,你在官军当伙夫,克扣军饷,害死了你手下七个弟兄!”

    “他们的尸骨,就埋在宛城南门外那棵歪脖子树下!”

    “今晚,他们……都回来了!!”

    “轰隆——!”

    李大疤的脑子,比王二炸得更彻底!

    这件事,是他这辈子最大的隐秘,也是他从军营里叛逃的根由!

    他做梦都没想到,会被一个“鬼”,在这荒郊野岭,一字不差地喊出来!

    他不是人!

    他绝对不是人!

    “鬼啊——!真的有鬼啊!”

    李大疤的魂儿都被吓飞了,他怪叫一声,扭头就跑。

    可他刚跑出两步。

    “呼——!”

    一股浓烈到极致的、混合着腐肉和骚臭的浓烟,从庄园大门口滚滚涌来!

    那烟又浓又黑,还带着刺鼻的怪味,吸上一口,就让人头晕眼花,喉咙里火辣辣地疼。

    浓烟之中,无数扭曲的人影在挣扎,在哀嚎。

    活脱脱是地府开了门!

    “开饭了——!”

    “开饭了——!”

    鬼魅的声音带着尖锐的笑意,在浓烟中来回冲撞。

    最后一丝侥幸,被彻底碾碎。

    “娘啊——!”

    “救命啊——!”

    七个平日里杀人不眨眼的流寇,此刻哭爹喊娘,屁滚尿流,连滚带爬地朝着唯一没有烟雾的后门方向逃去。

    兵器、粮食、财物……

    什么都不要了!

    他们只想离这个地狱远一点,再远一点!

    很快,庄园里重归死寂。

    只剩那堆还在燃烧的篝火,和一地狼藉。

    许久。

    江源才从西侧的墙后,扶着墙,一步步走了出来。

    他脸色苍白,浑身被冷汗湿透,撑着膝盖大口喘气。

    刚才那一番操作,几乎耗尽了他全部的体力和精神。

    特别是喊出那些流寇的秘密时,他感觉自己的灵魂都在跟着颤抖。

    那是【逆势推演】一个月寿命换来的情报。

    每一个字,都价值千金!

    他看着流寇们逃走的方向,露出一个虚脱的笑。

    成了。

    兵不血刃。

    他赢了。

    又过了一阵,张氏才牵着儿子石头,战战兢兢地从东边的乱石堆里摸了出来。

    她看着空荡荡的庄园,看着满地狼藉,再看那个站在篝火旁、身形单薄的年轻人,眼神彻底变了。

    那不再是感激。

    而是一种看神仙般的敬畏和恐惧。

    她无法理解刚才发生的一切。

    那些鬼哭狼嚎,那些凭空燃起的鬼火,还有那句句诛心的秘密……

    在她眼里,眼前这个自称“江源”的读书人,已非凡人。

    他是……会法术的!

    江源没有理会她的目光,他现在只想做一件事。

    他走进那间被当做厨房的屋子,在米缸的角落里,果然翻出了半缸小米和一些粗面。

    角落里还堆着几袋豆子,墙上挂着几块风干的腊肉。

    收获,远超预期!

    这些粮食,足够他们三个人,安安稳稳地活过这个冬天!

    江源的眼中,终于透出一丝真正的喜悦。

    他没有耽搁,熟练地淘米,架锅,烧水。

    他太饿了。

    张氏回过神来,也连忙上前帮忙,动作间充满了小心翼翼,生怕冲撞了这位“仙长”。

    很快。

    “咕嘟……咕嘟……”

    锅里的小米粥,翻滚着,散发出浓郁的香气。

    那是生命的香气。

    江源盛了三碗。

    一碗递给早已馋得直流口水的石头。

    一碗递给眼眶通红的张氏。

    最后一碗,留给自己。

    他吹了吹热气,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大口。

    温热的米粥顺着喉咙滑进胃里,一股暖流瞬间传遍四肢百骸,驱散了所有的寒冷和虚弱。

    活过来了。

    真的活过来了。

    江源捧着碗,眼眶有些发热。

    他抬起头,望着屋檐外那片深沉的星空

    史书上“白骨露于野”的冰冷字眼,乱世里人命如草芥的绝望,他都尝遍了。

    枭雄霸业,那些东西太远。

    他握紧了碗,只想用脑子里的一切,用自己不断流逝的性命,为眼前这对母子,为更多这样的人,在这该死的世道里,点一盏灯,升一缕烟。

    一缕,能让人活下去的,人间烟火。

    念头落定,他站起身,走到庄园门口。

    门上挂着块破旧的木匾,字迹依稀能辨认出“刘氏庄”三字。

    江源将它摘了下来。

    他捡起一截烧剩下的木炭,在牌匾光滑的背面,一笔一划,写下了两个字。

    那两个字,仿佛用尽了他此刻所有的力气。

    也承载了他对这个时代,最初的,也是最宏大的愿景。

    【稷下】

    就在他写完最后一笔时。

    一阵急促而沉重的马蹄声,由远及近,从山下的官道上传来!

    不止一匹!

    是一队骑兵!

    他们……正朝着庄园的方向,疾驰而来!(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不错,请把《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