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1章 转移利益,编辑部的辛苦

    “我们不做,岂不是等着丢失那么大的市场?”

    李五有些不怎么甘心,不希望白白地把这一份利益,让给沈旺他们。

    “我们做棉。”

    陈诚济说道:“我们福建是没有棉,但在湖广、江西等地,还是有的,丝绸是很好,但海外穿得起丝绸的人不多,我们主打低价。”

    “湖广和江西的商人,肯定都想出海,以及来市舶司贸易,但他们没有我们那么好的条件。”

    “我们这边的市舶司,给他们留出足够的位置。”

    “我们也能带他们出海,一起赚钱,互利共赢。”

    “他们出原料,我们出人,这个合作是可行的。”

    “未必不是全新的出路。”

    “至于在麻方面,我们的麻,确实没有江南的多,但湖广江西,同样都有。”

    陈诚济简单地分析。

    麻,也是织布的原料。

    真正穿得起丝绸,或者棉衣的人,在大明绝对不多。

    江南地区的桑农,他们生产出来的生丝,是不可能给自己织造衣服,而是卖出去赚钱的。

    再用麻,给自己织布。

    粗布麻衣,便是如此了。

    陈诚济又道:“我们干脆放弃了丝绸,随便他们怎么折腾,我和湖广、江西等地,不少商贾都有关系,李兄肯定也有,现在就派人去联系。”

    李五茅塞顿开,拱手道:“还是陈兄考虑得周全,但我们也不能,不做任何反击。”

    陈诚济说道:“就在瓷器、茶叶上,给他们反击,统一压价,我们的成本,比他们要低,还有糖……我和广西的富商聊一聊,他们的甘蔗最多。”

    东南亚也有甘蔗,也可以制糖。

    但是他们的糖,质量很差。

    远不如现在大明流行的白砂糖。

    具体的制糖工艺,已经流传出去了。

    当然也是朱允熥,故意传出去的,他们这些商贾都懂制糖,因此糖的价格在这个时候,被压得特别低。

    在大明卖糖,现在赚不到大钱了。

    这是朱允熥故意的,只是想让普通的人,都能吃上糖。

    糖吃多了不好,但没有糖也不行,和盐一样,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元素。

    不过他们卖给那些西方人的,雪白晶莹的白砂糖,在西方人当中,特别受欢迎。

    陈诚济说道:“我们再从糖开始反击,打压江南的商帮。”

    李五点头道:“我在广西,也认识了几个商人,等会就派人前去联系,一起合作。”

    陈诚济说道:“第一批西方人回去后,相信过不了多久,第二批的会尽快回来的,现在三个市舶司,都需要抢客源。”

    李五想到了,关键的一点,道:“找罗兴为,或者张文保聊聊,我们两个市舶司也可以联手。”

    毕竟他们的距离更近,经常有来往。

    他们和潮汕那边的商人,关系还不错。

    这个合作,不是不可能。

    陈诚济笑道:“李兄说的,正是我所想的。”

    想要反抗伍宜然他们,不是没办法。

    现在能用的手段,也多了去。

    如此商量完毕,他们一起到外面,给商帮里,其他的商人宣布,刚才他们做下的决定。

    商人们知道真的有反制的手段,同时松了口气。

    都是赞同,他们商量出来的方法。

    他们的商帮也在快速运转,开始对江南商帮进行反击了。

    ——

    朱允熥两不相帮,但不代表不会关注外面的事情。

    朱寿回来后,又过了几天。

    朱允熥一直盯着外面的消息,只要有任何意外,或者不在他们预设计划上的事情,他将会第一时间纠正。

    把一切安排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发展。

    两派读书人斗争的问题,绝对不能偏了。

    锦衣卫的消息,不断地送进来。

    朱允熥看完了这些情报,对这样的结果甚是满意。

    本来他还在想,要不要出去躲一段时间,免得他们会一直进来烦着自己,但现在所有的火力,全部被方孝孺吸引。

    姚广孝再进宫,把最近两派读书人斗争的事情,大明日报编辑部每天收到的投稿数量,全部给朱允熥说了说。

    方孝孺不太方便进宫,毕竟他现在是朱允熥的打手。

    有时候需要避嫌。

    “现在已经有来自外地的,方先生读者的信件,送来我们大明日报编辑部了。”

    “每天收到的投稿,多得数不过来。”

    “各地的邮局,就这样活跃起来,就算不赚钱,但也不再是摆设。”

    “那些读书人的反应,太大、也太疯狂了。”

    姚广孝汇报说道。

    大明邮局本就不是为了赚钱的,是为了拓宽言论的渠道,以及便民,寄信的人越多,朱允熥需要投入的钱还越多。

    毕竟寄信太便宜了。

    不过现在的情况,让邮局热闹起来。

    这是好事!

    朱允熥说道:“他们真的,受不得任何一点的亏。”

    姚广孝说道:“如果臣是读书人,说不定臣也会如此!”

    无论是谁,都会以利益为重。

    那些读书人又不清楚,朱允熥对武将的安排,只能够如此坚决地反对了。

    朱允熥问道:“他们现在,有没有争论出一个结论来了?”

    姚广孝摇头道:“完全没有,现在刊登的文章,差不多就是在报纸上对骂。”

    这就让朱允熥有一种,后世网络上网友对骂的感觉。

    不过现在没有网络,也不可能出现网络。

    于是就在报纸上,公开地对骂。

    当然了,在报纸上的效果,比起网络上的差很多。

    但对于大明的人来说,看到两派读书人不断吵架,还能公开地,吵给所有人知道,算是新奇了。

    朱允熥笑道:“还挺有意思的。”

    姚广孝说道:“我们编辑部内,每天看这样的书信,不知道多无奈。”

    朱允熥笑道:“那么大师和刘士瑞,还要辛苦一段时间,等到他们累了,不会再有人这样折腾。”

    确实,这样骂下去。

    早晚会累了。

    也早晚会麻木。

    但只是一个,给方孝孺全面宣传,大量给热度的机会。

    现在的方孝孺,稳妥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知道自己,应该怎么做。

    机会难得。

    姚广孝说道:“希望这一天,可以早点到来,臣现在已经不想再看到,那些杂乱无章的,来自各地的投稿。”

    闻言,朱允熥忍不住笑了。

    可以想象,那些投稿能有多离谱。

    在投稿里面,说不定还有不少,骂人的话,惹急了读书人也会骂人的,或者不一定是读书人的书信投稿。(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不错,请把《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大明:最强太孙,开局求老朱赐死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