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吉壤

    这是冬日少有的无风天气,阳光和煦,苍松长绿,颇有几分小阳春光景,及至山下,沿着一条小河进山,翠柏的颜色,在萧疏的冬野倍显宁静旷远。

    车马不由得慢了下来。

    “二位天大夫,此地如何?”董仲舒四大弟子之一殷忠指点道。

    落书、唐平睁开了眼睛,微笑点头,“青山绿水,道法天地,堪称洞天福地。”

    “作为天大夫墓地何如?”

    “福荫子孙,自是极好,不过……”

    “不过什么?”

    “此地已有天人居,吾等丧于此地,僭越事小,扰了天人清宁是大,死后恐牵连他人。”落书悲悯道。

    唐平亦如是。

    显然,二位星象高士对即将到来的“杀人灭口”,并不觉得意外,神情之中,更多的是对死后之事的悲悯。

    “高士乃陛下钦赐天大夫,纵有天人长眠此地,也不比高士尊贵,哪有什么僭越之说。”殷忠不为所动道。

    落书认真说道:“上天授权,唯德是亲,此地非我们兄弟葬身之地,哪怕有陛下明旨,我们死在此地,死后也无法在此安眠,董生高徒不妨往前多走数里,翻过这座山,他日你好,我们好,大家都好。”

    “路好走,山难过,我没有时间再送天大夫一程了。”

    殷忠摇晃着头,恩师培养了一大批学生,其弟子通者至于命大夫,为郎、谒者、掌故者以百数,但是,过从甚密仅四人。

    褚大、殷忠、嬴公、吕步舒。

    其中,褚大奉命回到了长安朝廷出任治经博士,吕步舒奉命游走在长安市野摇唇鼓舌。

    只有他殷忠和貌似木讷的嬴公,久在恩师周围,后入门墙的吾丘寿王看似得恩师喜欢,但恩师很多的密谋却不能交给其实施。

    换言之,他们师兄弟四人,才是恩师的秘密利器,是斡旋大汉政局的主轴,“阴书”、“血契”已成,接下来将由他手持关键阴书部分的“阴符”,嬴公手持天子血契,游说大汉官宦豪族、巨商大贾、游侠盗贼。

    阴符,就是一片竹板上画了长短不一颜色不同的一些线条,用以排列打散的阴书竹简,可以说,除了阴书、阴符齐聚,任谁也休想看懂。

    阴书是“明写分送,三发一至”或“五发一至”,传达复杂的秘密命令,阴符则是“暗写明送,一发抵达”,各路人马都不怕截获,只要不被一同截获即可。

    至于天子血契,只是记载了天子对所有游说方许诺的好处,“暗写暗送,一发抵达”,纵使被截获,那上面什么关键信息都没有。

    为了造反,董仲舒做足了准备,不论是手段、是用人,都以信人为使,确保没有泄密的可能。

    师命在上,殷忠要尽快赶回甘泉离宫,而后游说天下。

    “当真不行?”

    “不行!”

    “既如此,就请董生高徒动手吧。”落书、唐平相互对视有顷,没有丝毫面对死亡的恐惧,竟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

    殷忠心中浮起燥意,作为大儒弟子,他遵从孔子,信奉“子不语怪力乱神”圣言,对星象家、占卜巫师等装神弄鬼,蒙骗世人的手段非常厌恶,冷笑道:“死到临头,仍不知悔改,如果人人都以天意为己意,何谈人性善恶?”

    要是天意真的存在,人人都按照天意行事,那人岂不是成了天意的“傀儡”?是浑浑噩噩的行尸走肉?

    落书、唐平不善争辩,默默闭上了眼睛。

    “放箭!”

    “放箭!”

    殷忠对随同而来的期门郎下达了命令。

    引弓拉弦,松手间,尖厉地啸声大作,狂乱猛射下,落书、唐平立时便成了刺猬,血染青山。

    如洗地一般,不少箭矢飞射到车后,叮叮当当大作,那是铁箭镞碰撞到山石的声音。

    殷忠没有在意,便命令期门郎把车马直接推下山,车马沿着山脊一路翻滚而下,消失在山崖之下。

    或许是受到了震动,一片山土滑了下来,急身躲避间,殷忠注意到一块碑石,待到恢复平静,走上前拂去了覆盖在上面的土,定睛看去,身体一震,如遭雷亟。

    那上面赫然写着“万年”二字。

    这不是无名小山,而是栎阳城北万年县的“万年山”。

    高祖二年,“镇抚关外父老,还归都栎阳”。

    高祖七年迁都长安,置栎阳为县,高祖十年,高皇帝葬父于栎阳城北,称其陵为万年陵,即在栎阳城中设万年县以奉陵寝。

    周秦同源,先后成为天下共主,而栎阳城,就是周、秦两朝龙兴之地,楚汉相争之时,栎阳城就是高皇帝的大本营,高皇帝在汜水北岸即皇帝位后,采纳谋臣娄敬的建议,决定定都关中,选择栎阳城作为大汉第一座都城。

    为了两朝龙气,高皇帝哪怕在迁都长安后,都迎太上皇居栎阳城栎阳宫,而高皇帝、吕后居长安城未央宫、长乐宫,太上皇死后,葬于栎阳城万年县万年山,皇者陵寝为“吉壤”,于是汉太上皇陵人称“万年吉壤”!

    时过境迁,大汉皇位更迭数代,青山绿水依旧,但早已疏忽打理,而高皇帝、吕后长陵,孝惠帝安陵,孝文帝灞陵,孝景帝阳陵,当今陛下茂陵,五陵之名渐起,汉太上皇陵逐落。

    可是,汉太上皇陵再落,那也是被高皇帝寄予希望夺周、秦二朝龙气以滋养汉家的“定鼎之陵”。

    这无异于在大汉龙气、祖宗头上动土!

    大汉律法,皇陵动刀兵者株!

    他刚才到底做了什么?

    殷忠下意识地把山土又盖到了万年山碑石上,心生不安,干脆唤来几名期门郎把碑石也给推下了山,慌忙收拾现场后上马返回甘泉离宫。

    就在殷忠等人走后,听到动静的守陵卫队姗姗来迟,虽然太上皇没有当过皇帝,但此地仍有陵卫存在,多年久安,以致根本没有想到会有人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只以为有猛兽失足跌落,直到见到事发地的血迹、乱箭痕迹,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万年陵卫统领从山中挖出一个断裂的铁箭镞,看清其上标识,立刻道:“携箭镞进京,快去禀告皇太子殿下!”(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不错,请把《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