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八章 执国

    刘彻认为自己中了巫蛊。

    时时刻刻耳边都萦绕着童谣之声。

    “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

    日夜歌之。

    只有春陀侍奉时,歌声才会消失不见,但问春陀,春陀却不知童谣。

    他尝试白日小睡,可梦见数千木人手持木杖争先恐后地来打他,陡然从噩梦中惊醒。

    刘彻以为这些小木人无疑是太子、朝中、宫中诅咒他的朝臣宫人埋下的桐木人的映射,木人手里的杖便是扎在它们身上的针。

    这次梦醒之后,他康健的龙体似乎陷入了病痛不平之中,御医前来诊治,还熬了汤药,刘彻不吃,只是服用所剩无几的丹药,不知为何,他开始出现越来越严重的健忘。

    常常前面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后面便会忘记,无论他怎么做,都无法不能摆脱病痛,身疾与心病的交织、的折磨,使得刘彻苦不堪言。

    只有枕着春陀的双腿,听着春陀述说着朝局的变化,才能勉强睡着。

    一次次惊醒。

    在太子主持下,丞相府的配合下,朝廷进行了彻底的改组。

    大汉权力中枢,不再是小朝廷的丞相府,而是改为枢密内阁。

    刘彻醒来,他知道,这是早晚都会发生的事,太子的野心很大,无论文治或是武功,太子都想把汉家、把华夏推向难以想象的高度。

    如果非要类比,大禹建立夏朝的“涂山之会”,华夏从部落联盟走向共主,可能是较为相像的类比。

    据传大禹在平定水患、征伐三苗后,为巩固王权,于涂山召集夏、夷诸部众多邦国与部落首领举行大会。

    会上,各方诸侯执玉帛朝贺,史称“执玉帛者万国”,象征着广泛的政治归附。

    大禹在会上检讨自身,申明贡法,并通过铸九鼎象征九州一统,使九鼎成为王权与天命的象征。

    大禹的“执玉帛者万国”,是在大河流域,而太子所想的“执玉帛者万国”,恐怕是真正的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太子,便是华夏第二位执玉帛者也。

    远迈祖德,功追圣君。

    在此过程中,太子不仅会改组朝廷,还会修订新法,以此来彻底抹除天子党羽以及他过去的努力。

    安人宁国、巩固权柄、争取民心、削弱旧贵……太子做了当初他即位之初想做而没能做的事,更关键的是,太子有成功的能力和手段。

    经过多番推让,前丞相公孙弘当之无愧,出任首任内阁首辅大臣,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降尊出任首任内阁次辅大臣兼领大汉军事,虽然有首、次之分,但论及权重,公孙弘、卫青相差无几。

    有言说,公孙弘之后,就将由卫青接任内阁首辅大臣之位。

    刘彻再次醒来,一介私生子、一介骑奴,竟然真的要成就人臣之巅,这一刻,他说不出是想笑,还是悲哀。

    春陀打听的很详细,也可能是被故意透露知道的,总之,卫青一丝不苟完成了丞相公孙弘交代的国政、国务,尽管政务之上仍显青涩、不足,但有公孙弘再跟进一段时间,他日担当内阁首辅大臣时,再挑选个优秀的政务次相,问题会有,但不会大。

    刘彻默然。

    前太仆卿徐乐升内阁次辅大臣。

    兰台改组,转为御史监政司,作为前御史大夫张汤,告病请休,获得了全朝廷官吏的一致同意,太子难违众议,准许张汤荣休。

    首任御史监政司总宪,由东海郡太守汲黯担任。

    刘彻情绪显然出现了很大的波动。

    张汤落幕。

    代表着酷吏政治在大汉完全结束,也代表着他执政时期同将结束,这点,刘彻并不意外,说愤怒,愤怒早就没了。

    怒火中烧的点,在于汲氏家族的背叛!

    刘彻自诩对汲氏一族不薄,在他执政时期,汲氏一族官至二千石职位者,达十人之多,可以说,汲黯就是当朝的“万石君”。

    然而,汲氏一族却没有石家的忠诚,在太子的长安之夜中,汲黯之弟汲仁,大开鼎路门,使得霍去病顺着章台街,直接就接管了武库,再攻未央宫,几乎没有废多少力气,便让太子入主未央宫,初步接手了大汉政权。

    汲仁也由鼎路门守将进身水衡都尉,连带着不少汲家族人得以出仕为官。

    但是,当他刘彻,堂堂大汉天子,想要复刻长安之夜时,前中尉、今执金吾,汲黯外甥司马安,却联络丞相府就在北阙等着他,卜一入城,便宣告复辟结束。

    请君入瓮到这份上,刘彻觉得除了自己也没有别的天子了。

    汲氏一族的背叛,再次取得了丰厚报赏,之前在朝廷巧言令色被贬东海郡守的汲黯,一跃成为了大汉最为清贵的“总宪”。

    刘彻不吝啬发出最狠毒的诅咒。

    汲氏一族,当满族俱灭。

    汲黯是诤臣不假,但绝没有想象中那么公平公正、无私无畏,汲氏一族的进身便是实证。

    这么个人,在这么个重要位置,一旦自己和在朝为官的族人、不在朝为官的族人出了问题,必将万劫不复。

    在陛下破口大骂汲家一个时辰后,春陀继续讲述着朝廷改组,公改,卿亦改。

    前九卿衙署和丞相府十二曹,改置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吏部主管官员的任免、考选、升降、调动和考核,掌管全国文武官员的名册、品级、铨选及人事档案。

    尚书由前治粟内史颜异担任。

    户部掌管国家财政、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经事务,包括土地、人口、税收、货币、粮储等。

    尚书由前少府卿赵禹担任。

    礼部尚书由前宗正卿刘辟强担任。

    兵部尚书由前光禄勋赵充国担任。

    刑部尚书由前廷尉卿边通担任。

    工部尚书未置。

    主管国家工程、水利、营造及手工业事务,负责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官营手工业、屯田等事务的实权尚书,悬而未决,不知为何,刘彻嗅到了“阴谋”的味道,忽然间,头又开始疼了……(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不错,请把《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