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比亚迪的城际穿梭

    中山汽车总站的晨光带着与青草混合的气息,比亚迪C8纯电动客车的白色车身在站场格外醒目。阿黄正用抹布擦拭车头的“K995快线”标识,红米Watch5的屏幕映出当前时间5:40——距离首班车发车还有40分钟,这是他调岗到快线的第一天。

    “这台车的电池组刚换过电芯,”调度室的老张抱着维修单走来,指着车身侧面的充电接口,“续航能到350公里,跑三个来回没问题。K995是大站快线,全程10站,从中山汽车总站到珠海上冲总站最快70分钟,比普通公交快半小时。”他拍了拍阿黄的肩膀,“你开惯了202路的慢节奏,这线得注意时间点,每站停留不能超2分钟。”

    芙宁娜抱着票箱小跑过来,制服上别着“K995线首班车”的黄色徽章:“王萱他们带着空和荧已经到了,说要体验全程拍对比图——把202路的宇通H18、T01A的厦门金龙和这台比亚迪C8做个‘中山公交三杰’特辑。”她举起手里的分段票价表,“刚背熟了站点票价,从总站到三乡站是5元,折后2.5元;到坦洲站8元,折后4元;全程到珠海上冲总站10元,折后5元,逐级递减一分不差。”

    话音刚落,就见王萱举着相机冲进站台,镜头对准比亚迪C8的流线型车身:“果然是公路客车款!这白色比T01A的蓝色更显干净,侧面的黑色腰线从车头贯穿到车尾,像道闪电。”刻晴帮荧把纪念票塞进卡套,票面上“K995快线”的字样旁,空已经用钢笔标注了“比亚迪C8纯电动 350km续航”。

    “早啊!”阿黄抬手用红米Watch5刷了下车头的签到器,“嘀”的轻响在站场回荡。他拉开行李舱门,帮王萱放三脚架:“这台车的行李舱比厦门金龙深30厘米,放你们的摄影器材绰绰有余。前排有四个独立座椅,带扶手和脚踏,拍沿途风景最舒服。”

    芙宁娜站在车门旁核对车票,票面上“中山汽车总站→珠海上冲总站 10.00元”的字样清晰可见。她给荧递过一张粉色半价票:“未满14岁凭身份证享受5折,到珠海全程5元,比王萱他们的成人票便宜一半。”她指着价目表上的站点,“记住这10站的顺序:中山汽车总站、西区中学、城南客运站、三乡雅居乐、三乡中心市场、坦洲怡乐园、坦洲中心市场、珠海造贝、珠海翠微、珠海上冲总站,别坐过站。”

    6:20,比亚迪C8准时驶离站台。纯电动系统启动时的电流声比厦门金龙更轻微,仪表盘上的电量指针稳稳指向100%。阿黄轻踩电门,车辆平稳汇入站前路的车流,白色车身在晨光里像条游鱼穿梭自如。

    “这座椅比T01A的软多了,”王萱调整着相机角度,镜头透过前挡风玻璃对准远处的岐江桥,“靠背还能调节角度,果然是公路客车的配置。”她翻出手机里的K995线路图,“你看这站点间距,西区到城南15公里,城南到三乡20公里,确实够快的。”

    车辆驶过西区中学站时,电子报站器响起清亮的女声:“下一站,城南客运站。本站可换乘206路、992路前往火炬开发区。”芙宁娜拿着手持检票器走来,对着乘客的中山通依次扫码,“从总站到西区中学2元,折后1元;到城南客运站3元,折后1.5元,记得补票哦。”

    一位拎着行李箱的阿姨举起车票问:“到三乡雅居乐多少钱?我女儿说在那站接我。”芙宁娜指着价目表:“5元,刷中山通2.5元。您放心,三乡站是大站,会停3分钟,足够您打电话联系。”她帮阿姨把行李箱固定在行李架上,“这架子承重50公斤,颠簸路段也不会晃。”

    阿黄透过后视镜看了眼时间,6:42——比时刻表提前1分钟到达城南客运站。他轻踩刹车,比亚迪C8平稳停靠站台,能量回收系统启动时,仪表盘的电量指针微微上升到101%。“这站上下客多,”他提醒刚上车的乘客,“下一站三乡雅居乐要走坦洲快线,时速能到80公里,坐稳了。”

    空的速写本上已经画满细节:比亚迪C8的方向盘角度、仪表盘的电量显示界面、车门旁的应急按钮位置。“这台车的轴距比宇通H18短4米,”他对照着参数表标注,“转弯半径更小,过三乡的窄路肯定更灵活。”荧则举着手机拍沿途的街景,西区的工厂厂房渐渐变成城南的居民小区,画风转换间藏着城市扩张的轨迹。

    7:05,车辆驶入坦洲快线。阿黄轻踩电门,比亚迪C8的速度稳步提升到80公里/小时,车身却几乎没有晃动。王萱把半杯矿泉水放在前排扶手台,水面只泛起细密的涟漪:“这底盘调校比厦门金龙还稳,果然是公路客车的底子。”

    “比亚迪的电机功率160千瓦,比T01A的厦门金龙高20千瓦,”阿黄透过后视镜比划,“所以跑快线有劲儿,爬坡不费劲。前面三乡那段路海拔升15米,你们感受下动力输出。”话音刚落,车辆开始爬坡,仪表盘的电流指针瞬间上升,速度却始终稳定在80公里/小时。

    到三乡雅居乐站时,拎行李箱的阿姨刚下车,就有群背着画板的学生涌上来。为首的老师看到空的速写本,眼睛一亮:“你们也去珠海看画展?K995是最快的线路,比高铁还方便——从三乡到珠海造贝站才25分钟,票价5元,比打车省一半。”

    芙宁娜给学生们刷卡时,读卡器依次报出“2.5元”的提示音。“你们到珠海翠微站下车,”她递过分段票,“再往前走500米就是珠海博物馆,画展在负一楼展厅,别坐过站。”她忽然想起什么,从票箱里翻出珠海公交的换乘指南,“这是免费的,上面有博物馆的详细路线。”

    车辆驶离三乡后,沿途的风景渐渐变得开阔。西区的工业厂房、城南的居民楼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三乡的连片果园和坦洲的稻田。神里绫华举着相机连拍:“这才是中山的另一面,以前坐202路只看到古镇的灯饰,原来还有这么多田园风光。”

    7:30,比亚迪C8准时到达坦洲中心市场站。站台旁的早餐摊飘来肠粉香气,几位挑着蔬菜的农户上车,竹筐里的菜心还沾着露水。“到珠海上冲总站多少钱?”一位大伯放下担子,筐上的“坦洲蔬菜”字样被露水打湿。

    “2元,刷中山通1元。”芙宁娜帮他把竹筐塞进行李舱,“您这菜真新鲜,是自己种的?”大伯笑得露出假牙:“自家菜地种的,珠海的餐馆都抢着要。K995开了后,我每天坐首班车送菜,比以前骑三轮车快多了。”

    车辆进入珠海地界时,电子报站器的提示音多了句粤语播报。王萱举着相机拍路牌,“中山市界”与“珠海市界”的标识在镜头里形成鲜明对比。“刚才过界碑时没感觉颠簸,”她翻看照片时感慨,“这就是快线的魔力,不知不觉就跨了城。”

    7:50,比亚迪C8平稳驶入珠海上冲总站。电子报站器播放着结束语:“感谢乘坐K995快线,欢迎再次乘坐。”王萱五人拎着相机包下车,回头望去,白色车身在珠海的晨光里像块温润的玉,车身上“乐群车队”的标识与珠海公交的站牌相映成趣。

    “比预计早5分钟,”阿黄打开引擎盖检查电机温度,“返程首班车8:30发车,还是这台车。想体验珠海段回程风景的,记得提前10分钟到站。”他指着站场旁的充电站,“这站有快充桩,40分钟能充满,足够跑回中山。”

    芙宁娜拿着返程时刻表走来,给每人发了张:“全程10站,每站停留时间标在上面了,三乡和坦洲站上下客多,建议从那两站上车有座位。”她忽然压低声音,“下午3点有趟加班车,用的是老款比亚迪C7,你们要不要拍新旧款对比?C7的充电口在车尾,和C8的侧面接口不一样。”

    王萱举着相机对准珠海上冲总站的牌坊,镜头里比亚迪C8的白色车身、珠海的蓝色公交与远处的澳门塔构成奇妙的三角。“以前觉得城际出行好复杂,”她按下快门时感慨,“现在坐着公交就能逛遍中山珠海,这才是真正的‘一小时生活圈’。”

    空的速写本上,宇通H18的铰接圆盘、厦门金龙的蓝色车身与比亚迪C8的白色轮廓并排而立。“这三台车上藏着中山的交通变迁,”他笑着在页脚画了个箭头,“从慢节奏的城区穿梭,到跨市的高速直达,再到城际的大站快线,每种车型都藏着城市生长的密码。”

    神里绫华望着远处的坦洲快线,手里捏着那张10元的全程票。晨光里,比亚迪C8正在充电站旁补充能量,白色车身反射着阳光,像个沉默的见证者。她忽然想起阿黄说的话:“不管是18米的铰接长龙,还是8米的快线精灵,载着的都是人们对便捷生活的期待。”

    8:10,比亚迪C8的车门再次打开,珠海的上班族陆续上车。阿黄转动钥匙,仪表盘的电量指针回升到95%,纯电动系统启动的轻响里,仿佛能听到两座城市的脉搏在同步跳动。芙宁娜站在车门旁,报站器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清亮:“下一班K995快线,即将发车——”

    王萱五人转身走向珠海市区,身后的白色长龙很快会载着新的故事穿越城际边界,但这段快线之旅,已经像坦洲快线的护栏一样,在他们心里架起了更畅通的羁绊。毕竟,无论是202路的市井烟火,T01A线的跨城速度,还是K995的城际穿梭,都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流动的风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重生之我在原神强娶芙宁娜不错,请把《重生之我在原神强娶芙宁娜》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重生之我在原神强娶芙宁娜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