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五点四十五分的小榄车站,薄雾在绿色车身上晕染开朦胧的轮廓。比亚迪K9纯电动公交车安静地停在3号站台,车身上“228路小榄车站—中山汽车总站”的白色字样在路灯下泛着柔和的光——这是阿黄调回乐群车队后,临时支援城西车队的第一天,也是他驾驶比亚迪K9的首趟班。
阿黄正弯腰检查车轮毂,红米Watch5的屏幕亮着,显示当前时间5:47。“这台车是2019年的批次,”城西车队的老周抱着站点表走来,指尖划过密密麻麻的站点名称,“228路全程30站,60分钟跑完,限速60公里。你记好关键站点:小榄车站、小榄大信、绩东一、东凤兴华市场、东升政府、坦背新市场、沙朗市场、中山汽车总站,这几个大站上下客最多。全程5元,分段计费,比如到东凤兴华市场2元,到东升政府3元,到沙朗市场4元,跟你以前跑的线路都不一样,得让芙宁娜盯紧点。”他拍了拍车门,“这车归城西和乐群联合运营,你代表乐群,可别给老伙计们丢人。”
芙宁娜抱着票箱小跑过来,制服上别着“228路首班车”的绿色徽章,口袋里露出半截打印好的30站名录:“王萱他们带着空和荧早就等在候车室了,说要拍‘绿线穿镇图’——把228路经过的镇街、厂区、村落全拍下来,做成中山北部的民生地图。”她举起分段票价表晃了晃,“我凌晨才背完:小榄车站到小榄大信1元,折后0.5元;到绩东一1.5元,折后0.75元;到东凤兴华市场2元,折后1元……全程到中山汽车总站5元,折后2.5元,一分不差。”
话音未落,王萱举着相机冲进站台,长焦镜头对准比亚迪K9的方盒子造型:“这才是经典款!车顶的弧形线条比C8圆润,侧窗从车头一直连到车尾,像条绿色的玻璃长廊。”刻晴帮荧把228路的纪念票塞进卡套,票面上印着的30个站点旁,空已经用钢笔标注了“比亚迪K9纯电动续航250km”。
“早啊!”阿黄抬手用红米Watch5刷了下车头的签到器,“嘀”的轻响在站场回荡。他拉开驾驶座旁的储物格,露出一叠228路的站点间距表:“这线跟K01路的大站快线不一样,30站平均每2公里就停一次,得练脚法——既要停稳,又不能耽误时间。你看这比亚迪K9的刹车系统,前盘后鼓,跟K8的四轮盘刹手感不同,等下过东凤大桥你们感受下。”
芙宁娜站在车门旁核对车票,票面上“小榄车站→中山汽车总站 5.00元”的字样清晰可见。她给一位白发阿婆刷老年卡,读卡器“嘀”地报出“免费”,阿婆笑眯眯地说:“后生仔又换线路啦?前阵子女婿坐你开的202路,说你过烟洲牌坊时特别稳当。”
“陈阿婆您常坐这线?”芙宁娜帮她把菜篮放在前排角落,“到沙朗市场买海鲜是吧?那站3元,您刷老年卡免费,我到时候叫您。”她转身对王萱眨眨眼,“228路的老街坊比K01路还多,好多人从年轻时就坐这线赶早市,车长换了三任,他们还在。”
六点整,比亚迪K9准时驶离小榄车站。纯电动系统启动时的电流声比K8更轻快,仪表盘上的电量指针稳稳指向100%。阿黄轻打方向盘,车辆平稳拐进升平东路,绿色车身在两旁的骑楼间穿梭,像条游弋在老镇肌理里的绿绸带。
“这座椅间距比K995宽10厘米,”王萱摸着前排座椅的塑料靠背,“虽然是硬材质,但弧度贴合腰背,跑短途刚好。”她举起相机对准窗外,小榄大信的玻璃幕墙在晨光里闪着光,“第一站快到了,1元票价,果然亲民。”
电子报站器适时响起:“下一站,小榄大信。本站可换乘503路、505路前往小榄工业区。”芙宁娜拿着手持检票器走向刚上车的几位工人,其中穿蓝色工装的师傅刷中山通时,读卡器报出“0.5元”。“您到东凤兴华市场?”芙宁娜在票根上盖了个“2元”的印章,“再刷1.5元就行,累计2元,比投币省一半。”
师傅笑着点头:“228路改纯电动后,过工业区那道坎再也不冒黑烟了,车间的窗户都能常开着。”他指了指空的速写本,“你们拍车的话,等下到绩东一站,那里有棵老相思树,树枝刚好搭在车顶上,拍出来特别有感觉。”
六点十分,车辆抵达绩东一站。阿黄轻踩刹车,比亚迪K9的车身微微前倾,能量回收系统启动时,仪表盘的电量指针跳至101%。“这站有卖小榄炸鱼球的,”他透过后视镜提醒,“李叔的摊子摆了二十年,每天等首班车的乘客买完才收摊。”
果然,一位戴草帽的老人拎着竹篮上车,塑料袋里的炸鱼球香气瞬间弥漫车厢。“丫头来两串,”李叔给芙宁娜递过油纸包,“阿黄你也尝尝,今天加了本地的茨菇粉,比平时更脆。”他刷完中山通,指着窗外的厂房,“以前这一片全是农田,228路开了十年,路两旁的厂比树长得还快。”
王萱举着相机连拍,镜头里绿色的比亚迪K9、红色的骑楼与远处的烟囱构成奇妙的画面——老镇与新厂在晨光里达成了温柔的和解。空的速写本上,已经记下了比亚迪K9的细节:充电接口在车尾右侧,车门旁的扶手比K8高5厘米,车顶的换气扇每30秒转一圈。
六点二十分,车辆驶过东凤大桥。阿黄轻打方向盘,比亚迪K9的车身贴着桥栏缓缓转弯,车窗倒映着桥下的河水,像块流动的翡翠。“这桥长380米,”阿黄的声音透过对讲机传来,“桥面有轻微起伏,K9的空气悬架会自动调节,你们看扶手台上的水杯。”
王萱盯着半杯茶水,水面只泛起细密的涟漪。“比K01路的弯道体验更柔和,”她惊讶地说,“明明限速60,却比跑70的K01路还稳。”
“这就是城市公交和快线的区别,”阿黄调整着电门,“K9的底盘调校更偏向舒适性,毕竟要拉着老人小孩跑30站。你看东凤兴华市场那站的站台,特意做了斜坡,就是方便轮椅上下,228路是北部镇街的民生线,细节处见真章。”
六点三十五分,车辆抵达东凤兴华市场站。站台旁挤满了拎着菜篮的居民,其中穿碎花裙的阿姨看到芙宁娜,笑着塞过来一把青菜:“自家种的菜心,早上刚摘的。你帮我看看,到中山汽车总站还得多少钱?”
“您从东凤上的车,已经刷了2元,”芙宁娜翻开计费本,“到总站还剩3元,刷中山通1.5元,累计3.5元,比投币省1.5元。”她帮阿姨把菜篮固定在行李架上,“这架子是去年新装的,能承重30公斤,您放心放。”
空忽然指着窗外:“那不是228路的旧款柴油车吗?”远处的停车场里,一辆黄色的老公交车正在充电,车身上的“228路”字样已经褪色。
“那是2015年的车型,”阿黄透过后视镜看了眼,“跑了8年才退役,现在当备用车。以前烧柴油时,从东凤到东升要喝掉2升油,现在这台K9全程电费才8块钱,够跑一个来回。”
车辆驶过东升政府站时,上来几位穿校服的学生。为首的女生看到王萱的相机,兴奋地说:“我们每天坐228路上学,这台车的司机叔叔都会等我们到齐再开车。”她指着车窗上的贴纸,“这是我们画的感谢卡,贴在每个司机的驾驶座旁。”
王萱凑近一看,贴纸上用彩笔写着“228路的叔叔阿姨,谢谢你们等我们”,旁边画着绿色的公交车和笑脸。“这才是公交最美的风景,”她按下快门时感慨,“比任何参数都动人。”
七点整,车辆抵达沙朗市场站。陈阿婆拎着满篮海鲜下车,临走前塞给芙宁娜一袋虾:“刚上岸的麻虾,给你们尝鲜。228路就像根线,把我们这些镇街串在一起,比亲戚还亲。”
芙宁娜笑着推辞:“阿婆您留着吃,我们有规定不能收东西。”她望着阿婆的背影,忽然对王萱说,“这就是228路的魔力,30站的距离,跑着跑着就成了街坊。”
七点十五分,比亚迪K9驶入中山汽车总站的公交枢纽。电子报站器播放着结束语:“感谢乘坐228路,全程30站,运行60分钟,欢迎再次乘坐。”王萱五人拎着相机包下车,回头望去,绿色车身在总站的红色钟楼映衬下像块温润的碧玉,车身上“乐群车队”的标识与城西车队的站牌并排而立。
“刚好一小时,一分不差,”阿黄打开充电口盖,蓝色的充电枪缓缓插入接口,“返程首班车7:00发车,还是这台车。想拍镇街夕阳的,建议从东升政府站上车,那里的稻田晚霞能铺满整个车窗。”他指着调度室的公告栏,“今天有小学生研学活动,等下会有老师带孩子们体验228路,你们拍人文素材正好。”
芙宁娜拿着30站的时刻表走来,给每人发了张复印件:“每个站点的停靠时间都标好了,小榄大信、东凤兴华市场、沙朗市场这三个站要多留5分钟,人太多。”她忽然压低声音,“下午3点有趟区间车,只跑到东升政府站,用的是比亚迪K8,你们要不要拍同线路不同车型的对比?K8的车门比K9宽10厘米,上下客更快。”
王萱举着相机对准总站的站台,镜头里绿色的228路、白色的K995路与银黄相间的202路在站场形成错落的色块。“以前觉得30站好漫长,”她按下快门时感慨,“现在才明白,每一站都是城镇的一个坐标,228路就像把尺子,丈量着中山北部的生活半径。”
空的速写本上,比亚迪K9的方盒子造型与之前的车型并排而立:宇通H18的长车身像条游龙,厦门金龙的流线型像只飞燕,比亚迪C8的绿涂装像片绿叶,而K9则像块方砖,沉稳地铺就着城镇之间的路径。“这才是公交的全貌,”他在页脚画了个经纬网,“有的快如闪电,有的细如丝线,共同织成了城市的血脉。”
刻晴望着小榄方向的公路,手里捏着那张5元的全程票。晨光里,比亚迪K9正在充电站旁补充能量,绿色车身反射着阳光,像个沉默的连接者。她忽然想起阿黄说的话:“不管是18米的长龙,还是30站的短线,能把每个站点的期待接住,就是最好的公交。”
七点三十分,比亚迪K9的车门再次打开,新的乘客陆续上车。阿黄转动钥匙,仪表盘的电量指针回升到85%,纯电动系统启动的轻响里,仿佛能听到镇街与城区的对话在延续。芙宁娜站在车门旁,报站器的声音带着清晨的清亮:“下一班228路,即将发车——”
王萱五人转身走向调度室,身后的绿色公交很快会载着新的故事驶向小榄,,但这段30站的旅程,已经像228路的线路图一样,在他们心里刻下了细密的印记。毕竟,无论是202路的市井烟火,T01A的跨城速度,还是228路的镇街絮语,都是属于这片土地的,流动的风景。(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