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深知历史的他预见,数十年后胡人南侵,中原将陷入动荡,无数生灵将丧生于马蹄践踏之下。

    来之不易的和平或将毁于一旦。

    为防患于未然,他必须及早布局。

    赵云,是他心目中的不二之选。

    历史上,诸多名将麾下的精兵,在其逝世后往往迅速消亡,如麹义的先登死士,令他深感痛惜。

    如今若有机会重现白马义从的辉煌,他岂能不动心?

    “子龙,盼早日与你并肩作战。”

    “征服草原,让胡人血债血偿,方不负白马义从之名。”

    念及此,苏晨暂且放下思绪,新任务未至,他无意多想,随即整理行囊,启程前往江陵,欲亲眼见证那场惊世之战。

    ……

    与此同时,

    曹操次日挥师南下江陵,意图讨伐江东的消息震惊众人。

    进展之速,超乎想象。

    各营虽早有准备,但一日之内即需行动,令人难以置信。

    上午尚议暂缓行军,傍晚却突降军令,着实诡异。

    然而,军令如山,众人虽有疑虑,亦只能遵从。

    随即,

    襄阳集结的雄师,在无数军令的驱使下,如潮水般涌向江陵。

    此消息不胫而走。

    数日之后,

    江东已闻此讯。

    此时,刘备率万余残兵入江东已三日。

    数日之内,刘备与孙权已秘密会晤数次,初步达成联盟之意。

    此中关键,当属孔明与鲁肃。

    周瑜虽未明确反对孙刘联盟,但对刘备带来的万余残兵并未重视,仅将他们安置于武昌城外旷野。

    大营之中,刘备与众将齐聚一堂。

    文臣武将分列两侧,威严自生。

    然而,张飞身后空余一席,本是赵云之位。

    赵云虽已获救,但因伤未愈,婉拒刘备之邀,目前正于柴桑由周瑜照料疗伤。

    刘备洞悉周瑜心怀不轨,却无能为力。

    赵云身负重伤,留于军中恐不利养伤,送往柴桑或许更佳。

    然刘备心中隐忧,惧周瑜借机扣留赵云不还。

    如此勇将,何人不爱?

    刘备坐椅上,望张飞背后空位,叹息连连。

    悔不当初。

    孔明亦摇头叹息,痛惜赵子龙这位忠勇之将远离。

    暂且放下此事,当务之急乃备战。

    稍顷,孔明拱手言:“主公,曹操麾下多为北兵,善陆战,水战则弱。”

    “江东水军逾十一万,战舰数百,艨艟斗舰上千,大船数十,粮草兵马充沛。”

    “曹操若取江东,必渡长江,水战非我敌手。”

    “吾与周瑜、鲁肃已谋定而后动,此战必胜曹军,届时主公可建功立业。”

    诸葛亮羽扇轻摇,言谈间从容不迫。

    他谈笑间掌控全局,成竹在胸。

    刘备心头赵云离去之忧顿消,起身紧握诸葛亮之手。

    “军师近日辛劳。”

    “若非军师独闯江东,辩才无碍,江东局势恐变。”刘备感慨。

    诸葛亮仅凭言辞便令江东群臣哑口无言,刘备对其口才赞叹不已。

    此乃卧龙之名不虚传。

    昔日失利,不过偶然。

    日后,他定能以智取胜曹操,令江东上下知三顾茅庐之明智。

    诸葛亮闻言淡笑,不以为意。

    “此乃分内之事。”

    “哈哈,得军师相助,此战必胜。”

    刘备满面喜色。

    “主公,近日江东有流言,称主公遇险时江中现灵兽,洪水助脱困,是否属实?”

    诸葛亮思索后问。

    “自然属实。”

    刘备坦然。

    彼时险境重重,真相无人得见。

    他的话语无从考证。

    毕竟高祖曾自诩斩杀了白帝子。

    真假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让百姓深信他是天命之选。

    诸葛亮内心存疑,

    但他选择了信任,躬身行礼:“主公受天庇佑,定能击败曹贼,重振汉室。”

    帐内文武官员随之行礼,

    君臣和谐,气氛热烈。

    “报!”

    突然,一名守将步入营门,单膝跪地禀报:“主公,营外有少年求见。”

    访客未通姓名,只言主公一见便知,统领恭敬应允。

    “请入。”

    刘备示意。

    不久,一名约莫十岁的少年,带着几分胆怯步入营帐。

    他环视众人,目光触及刘备时,眼中闪烁着光芒,随即跪倒,哭喊着奔向刘备。

    刘备愕然,这是何故?众将亦面露疑惑,莫非是主公在外遗落的血脉?

    “小兄弟,何故行此大礼?”

    刘备温和问道。

    “可是刘备刘玄德?”

    少年抬头,含泪的眼眸充满期待。

    “正是。”

    刘备点头,略感惊讶。

    自己的名声竟已传至江东,连孩童都知晓?

    “恳请刘皇叔援手!”

    少年再次跪拜。

    刘备连忙扶起他,亲手拭泪,关切询问:“你叫什么名字?有何委屈?但说无妨,我定会为你讨回公道。”

    少年哽咽片刻,方道:“我乃孙策之子孙绍……”

    话未说完,刘备心头一震,孙策之子?

    这麻烦了!若非许贡门客刺杀孙策,江东或应由孙策主宰。

    如今,江东由孙权稳固统治,孙绍此时现身,莫非意图争权?即便成功无望,此念也颇为荒谬——孙权岂会轻易让步?

    刘备凝视少年,预感一场风暴即将来临。

    此事处理不当,不仅破坏孙刘联盟,更可能危及自身。

    他虽想藏匿孙绍,但营中人多口杂,加之孙绍前来时或已被江东密探察觉。

    是否干脆除掉孙绍,以绝后患?

    不可!一旦消息走漏,仅是孙策的旧部便足以应对不暇,更别提孙权为安抚朝臣,可能会兴兵来犯。

    将孙绍交给孙权呢?

    也不行!此举定会引孙权生疑,同时得罪江东的孙策旧部。

    此事极为棘手!

    刘备呆立当场,一时没了主意。

    “云长,你带这孩子去休息,切记,任何人不得探视,也不得走漏半点风声。”

    “翼德,你守在营门,主公暂不见客,擅闯者,格杀勿论!”

    “另外,通知各营将领,务必守口如瓶,胆敢泄密,严惩不贷。”

    刘备犹豫不决之时,诸葛亮站了出来,迅速下达命令。(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不错,请把《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