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定无失误

    百姓茅屋虽遮风挡雨,却易被引燃。

    故于茅草中掺入泥土,既增稳固,又防火风。

    曹操微微一笑,未置一词。

    众人当即明了,主公实则不通农耕,此计必出自那位神秘谋士。

    他们心生好奇,此人究竟何方神圣,竟精通如此广泛?

    “识连环计,献防火策,连黄盖诈降亦被其识破。”

    “此人料敌如神,且能随机应变。”

    “我等望尘莫及。”

    程昱等人连连叹息,自愧弗如,心中难免失落。

    “提及此事,江东近日之乱,莫非亦为其所为?”

    猛然间,众谋士若有所悟,目光骤变。

    先前未曾将神秘谋士与江东之乱相联系,此刻却觉预感强烈。

    必是他!

    确信无疑!

    众人心中暗惊,寒意袭来。

    那扰乱江东之计阴毒无比,致使江东至今难以平息。

    此人手段非凡。

    一旦被其盯上,即便不死,亦将付出惨重代价。

    不可惹!

    断不可与之结怨!

    众智囊相视无言,心有灵犀。

    尤其是贾诩,深知此人危险至极。

    谋略之毒辣,超乎常人,日后必当避之唯恐不及。

    智囊团内心翻腾良久,终恢复平静。

    “主公英明,此战必胜无疑!”

    众人纷纷赞誉。

    “好了,我们返回吧。”

    曹操摆手,简短交代几句,便带着众人返回主船。

    此时,距离曹操十多里外,六十艘战舰静静地停泊在江面上,未有动静。

    黄盖站在甲板上,一边检查引火之物,一边鼓舞手下。

    这或许是场生死之战,前途未知。

    他抬头望向身旁飘扬的旗帜。

    江风轻扬,旗帜随风呼呼作响。

    “黄将军,是否出发?”

    副将问道。

    “稍等,东风还不够猛烈。”

    黄盖摇头回答。

    他清楚地记得周瑜的嘱咐:必须等到东风将旗帜吹倒,才能行动,否则易受箭矢攻击。

    “可曹军已逼近数里。”

    副将提醒道。

    “让他们靠近,我们的目标是焚毁敌舰,而非杀敌。”

    黄盖心中焦虑,担心风向突变或风力减弱。

    此刻,他只能耐心等待。

    更远的后方,周瑜率领东吴水军压阵以待。

    上千艘战舰排成阵列,气势如虹。

    十多万水军倾巢而出,彰显决战意志。

    周瑜同样在等待。

    一旦曹军战舰起火,他便会立即出击,围剿敌军!

    鄂城。

    曹刘两军即将交战之际,刘备营帐内文臣武将齐聚一堂。

    共商国是。

    刘备端坐主位,诸葛亮、庞统分坐两侧。

    其他将领如关羽、张飞等人,则位列下方两侧。

    其中,赵云显得尤为特别。

    他数日前因庞统的书信回到刘备身边。

    为了重获赵云的信任,刘备这几日不仅每晚与赵云同室而眠,深夜长谈,还仿效曹操,为赵云准备各种美食、佳酿,更有佳人相伴。

    今日商议大事时,刘备特意安排赵云坐在自己身后,以示优待。

    他希望借此机会再次打动赵云。

    对此,赵云表情平静,只是安静地坐着,偶尔望向诸葛亮。

    而每当赵云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时,诸葛亮都显得有些无奈。

    事后他才知晓,原是庞统假借他的名义将赵云召回。

    即便得知真相,诸葛亮也无可奈何。

    揭发庞统,否认那封信的真实性?

    此举无疑会让赵云对庞统怀恨在心,甚至可能迫使他再次离队。

    于是,诸葛亮只能隐忍不发,打算日后设法补偿赵云。

    他怒视庞统,却见庞统神态自若。

    对庞统而言,手段不过是达到目的的工具。

    “众人皆在,军师、士元,请指示下一步行动,如何攻占江夏?”刘备向诸葛亮和庞统询问。

    诸葛亮点头,首先发言:“主公,曹操近日又增派三万援军至江夏,显然是为了防御我军。”

    “所幸甘宁未归,目前守将是蔡和,他是襄阳蔡瑁的堂弟,能力平庸。

    尽管江夏现有五万守军,我军仍有取胜之机。”诸葛亮分析道。

    刘备闻言,皱眉道:“江夏城墙坚固,粮草充足,若蔡和坚守,以我军现有的两万兵力,恐难以攻克。

    军师,我军兵力有限,不可轻举妄动,造成无谓损失。”

    刘备之意明确,战斗须有所值。

    这两万余人乃其最后筹码,一旦耗尽,再难东山再起。

    “主公勿虑。”诸葛亮轻摇羽扇,自信满满,“我已与刘琦公子商定,他有办法让江夏内部生变,诱我军入城。”

    刘备点头:“江夏城内世家与刘琦交情深厚,不少守将亦是其亲信,即便我军进城,又如何战胜那五万大军?”

    诸葛亮笑道:“我与士元近日已勘察地形,反复商讨,终得一计,可诱城中曹军出城伏击。”

    刘备大喜:“何计?速速道来。”

    “声东击西,以逸待劳。”

    诸葛亮缓缓吐出八字,随后命人取来地图。

    地图展开,诸葛亮手指其上:“主公请看,江夏孤城一座,西、北两面皆为险峻山地,行军艰难,东连鄂城,我军已控要害,如同扼住江夏咽喉。”

    “江夏的唯一出路,乃是南面的长江。”

    “但渡江需船只,据我所知,江夏的船只皆停泊在夏口港。”

    “我军若攻夏口,蔡和定会率军前来增援。”

    诸葛亮指向地图:“主公请看西陵,那里林木茂盛,仅有几条小路可通行。”

    “蔡和若急援夏口,必经西陵,我们只需在要道埋伏,待蔡和带兵至,便放火烧林,断其退路。”

    “那时,我军主力可直取江夏,突袭敌军残部。”

    “江夏城内无将指挥,必败。”

    诸葛亮眼神坚定,信心十足。

    刘备却有些犹豫,心中对火攻有所顾虑。

    毕竟,诸葛亮之前的火攻均未成功,反成笑柄。

    “军师,此计可靠吗?”刘备问道。

    诸葛亮略显尴尬,但很快镇定,点头:“主公,此乃我与士元周密策划,定无失误。”

    “上次火攻失败,是因曹操身边的神秘谋士阻挠。”(记住本站网址,Www.WX52.info,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 xs52 ”,就能进入本站)
这篇小说不错 推荐
先看到这里 书签
找个写完的看看 全本
(快捷键:←)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章 (快捷键:→)
如果您认为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不错,请把《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加入书架,以方便以后跟进三国:我只想睡觉,却成曹魏军神最新章节的连载更新